新笔趣阁
新笔趣阁 >重生的我只想当学霸 >第687章 成本两百多亿的星河航天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87章 成本两百多亿的星河航天

  一款技术完全独立自主的手机操作系统价值多少?

  这个问题,估计很多人都回答不上来。

  就算是能说上来,也只会说手机操作系统代表着科研实力象征,它的商业价值巨大,可以类比安卓和IOS,它关系到战略安全。

  而具体到数字的话,就算是一些内行人也搞不清楚。

  不过,王东来却很清楚。

  “领导,其实我们内部做过一个成本核算。”

  “单单只是研发手机操作系统,所需要的工程师团队人员起码要上百人之多。”

  “每一个能参加这个项目的工程师水平必须要高,同理可得,他们的工资待遇也不能低。”

  “就这么一个最简洁的研发团队,每个月开出去的工资成本最低就在一千万左右。”

  “如果为了缩短时间,加大人员投入,相应的时间就会缩短,那么成本也就会飙升。”

  “而这么一个项目,所需要的研发时间,按照常规的研发速度,三年只是打基础,五年也只是一个大概,真正要实现完全独立自主的话,十年也不夸张。”

  在王东来说到这里的时候,领导顿时投来了疑惑的目光。

  注意到领导疑惑的表情,王东来心里了然,便出声解释道:“我明白领导心里的疑惑,鸿蒙系统为什么能够这么快地研发出来,和我说的这些情况不同。”

  “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我的加入。”

  “鸿蒙系统是基于微内核架构的,想要完全避开安卓和ios系统的专利,就必须要另辟蹊径。”

  “说实话,就算是我,在这个项目上也付出了极大的精力。”

  “相关的一些技术原理,我就不和领导过多解释了。”

  “我可以自信地说,鸿蒙系统绝对不弱于安卓和iOS,其他人想要研发出类似的系统,低于十年时间,根本不用想,哪怕是菊花也是一样。”

  “综合以上,手机操作系统按照正常的开发水平来算的话,它的入门基础投入应该在一百亿左右。”

  “这还只是最理想的情况下,如果中间出现变故的话,像是技术路线错误,那就意味着之前的投入完全打了水漂。”

  “之所以银河科技可以保持正确的研发途径,也是因为我们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积累,通过人工智能进行跑程序,可以发现大部分的程序错误,然后通过排除法,找到正确路径。”

  “这是属于银河科技独有的优势,其他公司就很难做到了。”

  “苹果的IOS系统,从2003年到现在,累计投入的研发经费超过了一千亿美元,至于安卓则是超过600亿美元。”

  “这么一算的话,我想领导应该就能做一个清楚的对比了。”

  “说完了成本计算,接下来就是市场价值计算。”

  “一款手机操作系统的商业市场价值,自然是要和用户规模以及开发者生态以及硬件绑定相关,定做就是再加上一个战略溢价。”

  “而这方面,银河科技发布到现在,智能手机的用户几乎为零。”

  “但是根据安卓和IOS,也能做一个简单的数据推断,一亿活跃用户,一年通过广告和商店的收益在一百亿上下。”

  “百万级别的应用开发者,应用分成应该在三十亿左右。”

  “硬件绑定,一般来说,根据市场价,一亿台的话,授权费就在五亿左右。”

  “至于最后的战略溢价,则是上不封顶,毕竟安全无价!”

  “所以鸿蒙系统最理想的商业价值就在3000亿到5000亿之间。”

  “而若是失败的话,资产残值就只有不到一百亿。”

  “手机操作系统的价值,还体现在战略层面,这方面也是能够产生利润的。”

  “比如说是数据安全控制权,当我们使用自家的操作系统,就能很轻易方便地降低国民信息外泄的风险,这样一来,就能降低监管成本。”

  “产业标准主导权,属于我们自己的操作系统可以主导物联网和lot协议,专利授权费粗略估计,每年五十亿左右,对比一下高通,仅仅只是4G专利,就能收到40亿。”

  “另外,便是目前的白头鹰联邦对我们的产品进行各方面的制裁,迟早会放到智能手机上。”

  “如果一旦发出安卓禁令的话,那我们的出海产品,就会遭到重创。”

  “我向来不惮以最大的恶意来揣测白头鹰联邦,他们的底线也许比我们想象的还要低。”

  “最后一点,便是国产手机操作系统对半导体产业链的增值了。”

  “一旦国产操作系统成为主流,那么必然会导致国产芯片的发展,出货量暴增。”

  “而这些产生的利益,自然也要算到国产操作系统的价值上去。”

  领导虽然不是很懂技术,但是很懂人性。

  “你刚才说的这些情况,都要建立在国产操作系统有大量的用户,有庞大的开发者,有生态。”

  “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价值,如果没有的话,那就只是一个失败的产品。”

  “而越是这样,恐怕就会有越多的人不愿意给鸿蒙系统抬轿子。”

  领导说着说着,忽然就意识到了一个问题。

  “玄武电池是破局关键!”

  “真是天意啊!”

  领导已经想明白了,鸿蒙系统商业价值大,国内的手机厂商不愿意为鸿蒙系统抬轿子,想要以自家手上的用户和生态来逼银河科技让利。

  必然可以想象到,各大厂商开出的条件苛刻无比。

  若是在玄武电池研发出来之前,银河科技恐怕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就算是官方硬推,也只能让银河科技多接一些官方定单,可这也无法满足银河科技的运营需求,所以多半就要妥协。

  可是玄武电池面世之后,主动权就到了银河科技的手里。

  不接受鸿蒙系统的手机厂商,就无法应用上玄武电池,手机续航能力就要比别家产品低上六七倍。

  如此大的差距之下,那款产品好卖自然是不用多言。

  王东来见领导也明白了,就跟着解释说道:“自主操作系统的价值其实一种动态博弈结果。”

  “和很多因素有关,唯独和技术本身的关系不是很大。”

  “挑战美元霸权,需要政治联盟+足量黄金储备,国产操作系统想要逆袭苹果,吊打安卓,就必须要绑定举国体制+十四亿用户刚需,这不仅仅是商业项目,更是数字文明的诺曼底登陆战。”

  “刚才我提到把鸿蒙系统的百分之五十一股份交由秦省国资委,并不是假话,秦省国资委接手之后,鸿蒙系统就成为了一个国家项目,再动用举国体制支持,也就顺理成章了。”

  “说实话,到了那个时候,还掌握了剩下的股份,其实已经是我们赚大了。”

  领导此刻也彻底明白了,略有好笑地说道:“我看你说的不对吧!”

  “按照你的说法,恐怕秦省国资委也做不到这一点,鸿蒙系统的股份还要提交到更上面才行。”

  “我明白你的意思,是想把这个当成一桩政绩送给秦省。”

  “但我觉得你其实不用这么做的。”

  “鸿蒙系统的价值,上面的领导也会看得到的,会想办法发展起来的。”

  “所以,你还是按照我的建议,去组建一个国产联盟……”

  王东来的神情很认真,对着领导说道:“领导,我知道上面的领导会明白鸿蒙系统的重要性,但是我也知道要办事就会有阻力。”

  “这个世界不是机器,不是按下一个按钮,就立即会有反馈,事情总是要让人去办,去落实的。”

  “鸿蒙系统的股份,既是政绩,也是经济利益,更是一份责任。”

  “掌握在领导的手里,如果能正确地应用,所起到的作用会比在企业手上更大。”

  听到王东来这番话,领导罕见地沉默了一会儿。

  良久之后,才点了点头,出声说道:“你的想法是对的,既然你这么说,也这么做了,我就不和你谦虚了。”

  “鸿蒙系统这件事,我会和上面的领导进行一个深层次的沟通。”

  王东来点点头,没有再说什么。

  ……

  甘省。

  很少有人知道,国内第一个民营私企建设火箭发射场已经建成了。

  这座火箭发射场正是由银河科技主导建设的。

  因为,银河航天走的技术路线和目前航天系统的不同。

  不管是流水线工厂制造,还是可回收重复利用。

  另外还有一个最大的不同点便是银河航天的组织架构很简单。

  杨安超作为银河航天的负责人,下面则是管辖着动力、结构、电气、软件、制造、材料、供应链等分支业务。

  直接把人员细化到每个岗位上,尽显企业高效。

  管理链条简短,也节省了大量的管理成本。

  更为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王东来的科研能力和诸多招进来的人才产生了互补。

  经过这么多年的观察,银河科技的用人习惯,其实很多人已经看明白了。

  银河科技的业务,更多的是需要执行者,而不是决策者。

  大部分的业务,都只需要按照王东来或者是工作台的任务指派去做就行了。

  只有极少数的一些高管,才具备些许决策权。

  重大事宜,则是全由王东来控制。

  有些人看好这种管理模式,有些人则是并不看好。

  不过,这都不影响银河科技各个业务线的高速发展。

  和秦省领导交谈之后,王东来就直接来到了这座属于银河科技的火箭发射场。

  这座火箭发射场一共拥有四个发射工位,并且还预留了两个发射工位的位置。

  之前,王东来定下今年二十次的火箭发射目标。

  在定下这个目标的时候,不提外界的反应,就连集团内部,都觉得这太激进了。

  力士号火箭属于是重型运载火箭,每一枚成本都在十亿往上。

  这还是因为最关键的火箭发动机是银河科技自己研发出来的。

  当然了发射成本这么高,也是因为力士号火箭每次发射所携带的物资过多,单单只是燃料费用就在两个亿。

  要不是采用的有可回收技术,还能进行重复利用,节省了一点成本。

  恐怕发射一次力士号火箭的成本还会上涨不少。

  全年二十次的火箭发射,只是制造和发射成本就要二百亿。

  更不要说是建造火箭发射场,以及银河航天的员工工资支出等。

  如此巨大的支出,也就能理解为什么国内并没有多少资本愿意进军这个行业。

  小打小闹,只是发射一两枚卫星的话,都需要高达几十亿的资金。

  想要搞空间站和登月探测这样的大项目,也只有国家队财大气粗可以做到。

  至于王东来,则是仗着银河科技的高利润,以及作为创始人独一无二的威望,当然了,他手里握着银河科技的大部分股份,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如此巨大的资金消耗,打退了不少看到银河科技发射火箭成功而前来的资本。

  至于说是入股银河航天的一些机构,也被王东来给拒绝了。

  估值不足是其一,引入的股东多了,必然会影响到公司业务的运转和发展。

  所以,王东来硬着一口气,选择了独资运营。

  这次前来这座新建城的火箭发射场,正是因为这一次火箭所执行的任务有些不同。

  登月探测器已经研发完毕,将会在下个月的时候,进行发射。

  王东来此次过来,一是为了检查火箭发射场和登月探测器的情况,另一个原因就是来给银河航天的员工加油鼓气。

  毕竟,不管怎么说,这些人能够从航天系统跳出来,加入到银河科技。

  固然是因为银河科技开出来的待遇更好,但是能够选择银河科技,能够信任银河科技,还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完成火箭研发、制造生产和发射。

  就算是他们在研发过程之中,起到最大的作用就是执行,可是能够执行好,就已经很优秀了。

  于情于理,王东来也必须要前来。

  更何况,对于银河航天,王东来还会更大更多的设想,这也必须要有一只强有力的工作团队进行配合。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