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0 疯了吧!这是激光武器化的前置技术?
“什么?这小子疯了?他不是说要搞配套?直接把8亿砸到激光研究上?”
李瑞听到后,跳了起来。
疯了!
谢威真的是疯了。
要是国家往激光项目研究上投入8亿,他会觉得给的太少了,给80亿、800亿甚至8000亿,他都会觉得少。
可这是学校的投入啊。
短期内见不到成果的。
“不是你们给了压力了?”
王主任看着李瑞,“部队没有要求他们加快激光导引跟配套激光发生器的研发?”
哈工大的激光研究项目,最早是李瑞塞给学校的。
作为现代国防光学技术、光学工程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还被李瑞带着谢威两人接连多次缠着当了哈工大顾问、客座教授的王大衍自然清楚学校有些什么项目。
“没有!”
李瑞坚决地摇头,“谢威也没有提过要加快激光制导导弹的研究……目前基础配套限制了几乎所有哈工大的项目。刘德宝同志前几天才来找了我跟龙耀华领导……”
这锅自己不背。
谢威那王八犊子,这是一点都不把钱当钱啊。
一边吆喝着自己往学校塞了太多挤占经费的高难度项目,一边又败家地往短期内不会有成果的项目中大手笔砸钱。
“8亿?”
就连龙耀华听到谢威往激光跟纳米制造技术上的投入,也是皱眉不已。
“让他小子来一趟!”
“领导,我来您这边之前就给他打了电话,那小子借口说被下达了禁足令,没法离开哈城……”
“……”
显然,谢威知道这事情会让上面闹心,自然不会主动跑出来。
“他还往哪些领域投入了?”
龙耀华实在想不明白谢威想干什么。一边闹着要搞配套,不要好高骛远;一边又在这里搞全世界都属于绝对前沿的技术。
极紫外光源的研究,还是13.5纳米的,以目前国内的工业基础跟技术水平,无疑天方夜谭。
谢威不是这种好高骛远的人。
“其他没有,就是集成电路,金属材料,半导体,数控技术等……”
李瑞的话让龙耀华更想不明白,直接开口说道:“既然他不出来,咱们就去一趟吧。对了,冯珂也调理得差不多了,让他跟我们一起回学校吧。楚云龙跟魏勇也得回去,让他们盯着这小子!卫长城调回来吧,安排秦卫东去学校担任军代处负责人……”
李瑞一点都不意外。
目前国内搞战术导弹研究的并不只有哈工大,冯珂有着远比其他人丰富的战术导弹设计经验,可冯珂在国外多年,安排到其他单位不合适,加上冯珂自己也要求回哈工大。
楚云龙跟魏勇两人早就应该回谢威身边了,不过这两个家伙因为之前谢威安排,偷偷出国的事情,回来后就被关了禁闭……
要不然,早就回到谢威身边了。
对于王主任的到来,谢威一点都不意外。
“我们需要更先进的激光技术。不只是激光制导跟测距……”
面对一众大佬的质疑,谢威如此回答。
“哪个国家都需要先进技术!你不是一直反对在没有基础的情况下搞空中楼阁么?”
李瑞黑着脸看着谢威,“即使投入了8亿,也难得见到成果!”
“之前让你们步子迈大一点,也没让你一下就迈这么大!”
龙耀华气不打一处来,这会儿是彻底顾不得领导的修养,黑着脸骂谢威:“你不怕步子迈太大,扯着蛋了么?手里有点钱,就开始膨胀了?”
哪怕明知道谢威不是那种好高骛远的干部,可谢威的解释,让龙耀华难以接受。
哈工大在跟大户的交易中获得了23亿美元的巨额利润,同时,还有数十亿美元会逐步从香江那边转移回来。
不是往卡着现在限制了学校各种技术项目发展的基础技术诸如合金材料、半导体材料、数控机床、计算机等项目倾斜资源,却往全世界都还没有多少研究的极紫外光源方向投入。
实在难以接受。
“是啊,谢威同志,激光的研究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8亿只是杯水车薪。从60年代国家启动这方面技术研究后,就一直没有中断过,长春光机所这些年一直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你们有合作,应该了解情况。”
王大衍主任提醒谢威。
往激光这样的世界最前沿科研领域投入,是他们希望看到的,要不然他也不会联合王淦昌、杨嘉墀(音“迟”)、陈芳允三位一起提出《关于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的报告》,从而有了863计划。
这份计划,是在美帝的星球大战计划、欧罗巴的尤里卡计划、小鬼子的今后十年科技振兴政策等项目影响下,为了缩短跟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避免被国际先进甩开太多而提出来的。
作为计划发起人之一,王主任自然也清楚目前国内的科技水平跟工业基础。
“王老,极紫外光源的研究,涉及到激光、纳米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超高精度制造等各种尖端工艺……如果没有这样的技术,其他方面的研究就只能是一盘散沙……激光跟纳米制造技术,又涉及到学校很多项目……”
谢威知道王主任也是担心自己年轻,不知轻重。
但凡有办法,谢威也不愿意现在投入这方面的研究。
“你的意思这些技术也只是某些项目的前置基础技术?”
龙耀华瞪大了眼睛。
不只是他,其他人同样一脸不可思议。
“你们究竟搞了些什么项目?”
龙耀华问谢威。
“没什么项目啊!只是学校在一些项目的研究中发现,这些项目未来的发展所需的基础技术……比如,学校正在研究的3D金属打印,各种超硬度合金原材料如果能达到纳米级粉末,性能可以大幅度提升……还有,集成电路制造过程中,光刻过程的精度检测等……”
谢威脸上变得严肃。
“也就是说,你们投入,还是以基础配套为主?”
王主任皱起眉头看向谢威。
“肯定啊!”
谢威点头,“极紫外光源,只是一个方向。目前光刻机这块,华清大学、中科院半导所的研究方向都是不同,只要基础配套解决,从1微米突破到800纳米甚至650纳米的制造工艺不是问题……”
他的意思很明显:华清大学跟中科院半导所的研究继续,他们不会参与进去。
“你之前不是一直都希望整合各方面的资源,重点搞突破么?”
龙耀华听了谢威的解释,虽然松了口气,可还是难以接受。
“领导,我们现在如果突破,真的是好事吗?”
“???”
一众大佬此刻都是满头雾水,不解地看着谢威。
国内如果能突破,那就不用受到国外的技术讹诈,也不会在高精尖端领域被卡脖子,国家节省大量经费啊。
“花都那边即将开通模拟信号的移动电话终端……学校里,早在两年前,就已经完成了数字信号移动电话……”
谢威叹了口气。
市场需求庞大,甚至他们有比市场上更先进的技术,可根本没法推向市场!
很闹心的。
“什么意思?”
龙耀华眉头拧成了一个“川”字。
其他大佬同样是满头雾水,不解地看着谢威,眼巴巴地等着他解释。
“一旦我们向市场上推出数字信号移动终端,那么国际巨头会如何?我们技术如此差,基础如此落后都能研究出来,国际上那些一直都在研究相关技术,掌握着最前沿技术的巨头们,难道就这样看着我们抢占市场?”
谢威的话,让众大佬脸上的疑惑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沉重。
国内的数控系统就是最明显的例子:当初哈工大在三菱、东芝等公司准备出口数控系统跟机床的时候,向市场上推出了精度不高的三轴数控系统,逼得国际巨头们不得不用更先进的技术来抢占市场。
在发现国内数控系统一直都没有突破的时候,他们也不会拿出更先进的。
“我们推出什么技术,国际上就会拿出稍微先进一点点的来抢占市场,阻止我们快速回收经费……”
“唉~”
龙耀华深深地叹了口气。
“在这样的情况下,你们不应该把有限的资源集中投入到基础技术突破上吗?”
王主任明白谢威的意思。
国际上,并不希望国内的企业在技术方面取得突破,成为他们的竞争者。
市场经济,说到底,就是竞争。
谁的技术更先进,谁就能掌握市场去,获得发展机会。
“这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一个落后的中国,才符合西方资本的利益……他们要的,只是我们的市场,而不是让我们成为他们的竞争者……”
谢威的这番话,如同一记重锤,重重地砸在所有人心中。
“这也是为什么这几年我们有技术突破,也只提供给关联单位,而不是推向市场……一旦让国际巨头们发现,我们面临的就是更严重的市场打压!所以,只能猥琐发育……”
谢威的一句猥琐发育,把众多大佬整得哭笑不得。
可事实就是如此。
“学校一家强,没用。虽然目前咱们跟西方关系不错,真正的先进技术,他们愿意卖么?别的不说,歼-8II的合作,到现在,一直拖着;而在我们PL-4改成功后,意呆利一直拖着阿斯派德的谈判,而美帝却帮着搅屎棍向我们推荐性能远不如PL-4G的怪蛇-3近程空空导弹……”
谢威这是在吐槽了。
PL-4的改型,到现在,已经改了至少4次,每一次改型的性能都提升一大截。
可空军到现在,每年下的订单也就二三十枚!
倒不是空军不支持——歼-7的机头直径装不上有源相控阵雷达,原本的雷达系统跟航电系统无法发挥出PL-4改型的性能。
“那不是为了获得国外的脉冲多普勒雷达嘛!再说了,空军不是终究没有买怪蛇-3么?”
李瑞知道谢威在空军跟拉斐尔公司谈判的事情上非常不爽。
可部队有部队的无奈:歼-7改型所需的技术,很多需要从国外引进。
哈工大当初直接把601研究所纳入旗下,十号工程已经完成首飞,上面所使用的技术又不适合装到歼-7这样的二代机上。
不是132厂的技术室不想把哈工大联合多家单位研制的有源相控阵雷达装上去。
试过。
歼-7机头雷达天线孔尺寸只有350毫米,而歼-10机头雷达天线孔直径700毫米……
要想装进去,就必须对歼-7的机体结构进行重新设计——这比重新设计一款新的战机难度还更大,而且发展潜力还小。
“谢威啊,你这就有些不讲道理了。空军跟拉斐尔的谈判,主要是为了EL/M-2001脉冲多普勒雷达的生产技术……”
龙耀华也开口解释。
这些年,哈工大承担了不少国家不支持的军事科研项目,部队给予的支持也很少。
众多的项目,挤占了哈工大其他项目的研究经费。
目前十号工程完成了首飞,正在不断地进行高密度的试飞,还面临着F-16/79的竞争,空军到现在也没给十号工程订单!
“还是别扯远了……”
王主任有些无语。
自己只是想知道谢威为什么非得在这时候如此大手笔地投入到极紫外光源的研究上,可不是来听他跟部队领导扯皮的。
“激光技术,不只是目前所需的制导跟测量等,目前我们已经准备探索激光武器化的可能!”
啥?
所有人都被惊得站了起来。
疯了!
谢威是真的疯了。
“谢威啊,激光武器化,那涉及的技术……”
王主任作为这方面的大拿,准备开口劝谢威。
“诸位,咱们去无人机实验室那边看看再说吧。”
谢威没有解释。
激光武器,在这年头说出来,会被人认为是疯子的。
哪怕863计划中,激光领域属于七大领域之一,发展的也只是激光技术的应用跟新技术开发。说到底,目前也只是搞基础研究。
就连技术最先进的美帝,怕是也只能列在PPT上。
一行人向着无人机实验室走去。
这些年,哈工大的扩建一直都在进行,已经发展到了谢威原本那个世界的规模。
有几栋科研楼处于禁区,专门被隔离起来,不仅入口有军代处的便衣武装内卫警戒,每一栋楼的入口、甚至每一层都有警戒。
每一个项目,都没有挂牌子。
谢威带着一众大佬,进入了智能化研究中心。
在大楼庞大的地下室一处陈列室里,工作台上摆放着众多的无人机模型。
多旋翼、单旋翼、固定翼、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都有!
“诸位,如果这些小型无人机放大,携带着几公斤的炸弹,以蜂群战术对装甲集群或是基地展开自杀式攻击,请问地面如何应对?”
谢威向众人介绍了后,平静地询问一众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