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新笔趣阁 >我们的崛起时代 >第142章 破碎与末日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42章 破碎与末日

  

2008年10月份。

  末世的阴霾,笼罩在无数人的心头上。

  全球化的时代浪潮里……

  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在这场浪潮中,危机迅速从金融向实体经济蔓延,从最初的股市,再到出口行业,再到房地产……

  一夜间,无数人走上天台。

  也在一夜间,无数人从身价过亿的殿堂中,瞬间便跌落。

  而其中……

  最惨的是,华夏的光伏产业。

  光伏产业最核心的部件,就是多晶硅。

  然而,自2006年至今,多晶硅严重依赖进口,那时年产量不足100吨,仅用于半导体行业……

  而此时,国内光伏产业属于典型的“来料加工”,缺乏定价权和话语权,仅靠“世界工厂”的廉价劳动力优势维持,在面临外界风浪时毫无抵抗力……

  不过……

  当时的无数人,正受西方的“新能源,碳排放”等口号的的影响,沉浸在赴美上市的浪潮中。

  2007年时,中国光伏产业已近千家,占据世界光伏产业的半壁江山,已经有11家光伏企业在美国上市,它们在国际市场组成了声势浩大的“华夏光伏天团……

  沉浸在疯狂的荣耀之中的所有人……

  都未意识到,这场金融风暴,竟会如此的疯狂!

  ……………………………………

  “多晶硅,从500美元每公斤,降到200多美元了!”

  “亏了,亏了,我们亏了!”

  “完蛋了!”

  “……”

  【苏州灵德】会议室里。

  无数人表情凝重,死死地看着电视机里,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

  眼看着【苏州灵德】这支股票,从9月中旬开始,疯狂地往下坠从100美元每股,仅仅一个月时间,就跌到了30美元一股!

  投资人脸色惨白……

  绝望地看着一片发绿的数据……

  会议室门口,时不时地有人进进出出,汇报出了一系列的坏消息。

  当看到“多晶硅”从500美元每公斤,在短短一个月时间,就降到了200多美元以后……

  作为【苏州灵德】的掌舵人王恒利,竟在主位上当场晕了过去。

  抢救了接近十多分钟以后,王恒利这才才幽幽转醒,只是,转醒以后,他仿佛一瞬间老了几十岁以后,曾经叱咤风云的王恒利王总,此时此刻不断地喃喃自语谁都听不懂的话。

  靠近了很久……

  这才勉强能听到几声“完蛋了”“完蛋了!”“我们【苏州灵德】完了!”之类的话。

  主心骨尚且如此失态。

  其余坐在会议上的所有人们,此时此刻都更是犹如热锅上的蚂蚁。

  有些人拿出手机,纷纷拨打着各种电话,在欧洲方寻求能否在“多晶硅”原材料上进行合同解约。

  但,欧洲方此时此刻,压根就没有任何回复,纵然是回复,也带着些许强装镇定的慌张。

  老美这场金融危机席卷了全球,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整个欧洲,从大英开始到德国、西班牙,整个股市和贸易市场,原材料市场全部都乱套了,已不知道多少产业濒临崩溃……

  所有人已经无暇再顾忌华夏光伏产业如何如何了!

  2005年。

  受西班牙、德国等欧美国家太阳能电池优惠政策刺激,海外太阳能电池需求呈爆炸式增长,从而导致全球性多晶硅原料缺乏,多晶硅价格出现暴涨,每公斤价格超过400美元,2008年年初最高时甚至达到500美元/公斤……

  华夏没有自研能力,但华夏的光伏产业,此时此刻正如火如荼,在欧洲遍地开花,完全被卡了脖子。

  从08年年初开始,华夏接近10家光伏产业巨头联合起来,奔赴欧美,进行为期3个月左右的谈判!

  付出了巨大代价,这才签订了一份5年的合同。

  5年的合同里,多晶硅的采购价是500美元/斤,5年内无论市场怎么变化,都是这个价格。

  为了囤积更多的原材料,有人甚至一下就贷款,掏空家底预付了8年的多晶硅预定单……

  最稳妥的企业,也购买了3年的多晶硅预定单。

  然而,签完这份协议后的没多久,就在无数华夏光伏产业老总在松了一口气,奠定胜局的时候!

  欧美那边突然狠狠拿出了一把刀,狠狠捅了所有人一下。

  回国后,老板们屁股还没坐热,前段时间疯狂上涨的多晶硅价格开始停滞了……

  起初,所有人都以为这只是小幅度的调整……

  但后来,从7月份开始,随着欧美金融市场越来越诡异,整个原材料市场也开始跟随着金融市场,突然发疯似地往下跌……

  而这一跌!

  华夏整个光伏产业,近乎遭到了重创。

  ……………………………………

  “我们是单晶硅!”

  “我们是研发单晶硅,我们不是多晶硅,我们是华夏人,我们是有自己的技术的!”

  “多晶硅的市场,不会影响我们单晶硅,只要我们研发出来,接下来,我们就有巨大的利润!”

  “我们单晶硅不止是光伏产业,更有更多的利润……”

  “我们单晶硅第一代,如果研发成功,我们就能适用于高性能半导体器件,如大规模集成电路(LSI)、微处理器、存储器芯片,以及高效能的太阳能电池板……”

  “我们就差一点点,就差一点点!”

  “……”

  05年。

  当华夏市场,所有的光伏产业,都拥抱欧美的多晶硅,全部发疯似地在资本的炒作下,赴美上市的时候。

  苏州一家名为【胜蓝科技】的老板刁光斗却仿佛是一个执拗的筋的偏执狂,拉了接百来个研究人员,一边做着多晶硅产业,一边将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到了单晶硅高端领域里。

  起初,当华夏的光伏产业纷纷赴欧美上市,所有中小型资本都觉得,这才是未来的时候……

  刁光斗自然也在这产业里,拉到了不少投资。

  巅峰时期,他的研究所一年的投资,就接近3亿人民币的花销!

  那可是05年的3亿,绝对是惊人!

  然而……

  资本却是一个渴望见效快的群体,一年投资,明年就希望能出结果。

  从05年开始到07年,光伏产业最疯狂的时候,其他光伏产业纷纷赴美上市,狠赚一笔的时候,这家【胜蓝科技】却因为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导致财政紧张,上市的钟声戛然而止。

  07年,资本看到研发了2年时间,【胜蓝科技】什么玩意都没有研发出来,找人去询问,对方永远都说“差一点”“就差一点”以后……

  资本终于没了耐性,开始纷纷撤资。

  08年,刁光斗的【胜蓝科技】从最初的百来个人,最终渐渐因为熬不住的苦闷,和各方企业的挖人,最终只剩下20多核心的人员了。

  10月12日。

  办公室里。

  刁光斗绝望地打着一个又一个电话。

  他眼神通红,已经接近疯狂,整个人仿佛机械一般,不断的重复着,单晶硅的好处,不断跟资本聊着只差一点点,他就能研发成功了。

  然而,得到的回应却是很冰冷的回应,以及大范围的撤资。

  资本对所谓的“单晶硅”研发,已经完全失了兴趣。

  就算他将研发成果,学术报告一股脑儿地发到资本那边,得到的回应都是。

  “算了吧,我自认倒霉,这趟水,我不踩了!”

  “……”

  “老刁啊,你看看,现在是什么时候了,金融危机了,全球金融危机了,你知道欧美的光伏产业,现在怎么样了吗?”

  “……”

  “金融危机从股市到房市,再到货币,实体经济,分析师非常严肃地告诉我,欧美那边,对光伏产业的需求,正在疯狂地减少……你再等1个月看看,看华夏到底有多少家光伏产业,要破产,你再看看现在的股市,光伏产业那边,哪一个不是跌停的?”

  “……”

  “我知道你的研发成果,到了最关键的时候了,可是,整个市场都没了,你有什么用?”

  “……”

  “就算你的单晶硅可以引用于半导体芯片,但问题是市场呢,没有市场,你的技术再厉害,又有什么用,就是个屁,什么是屁知道吗?我他妈的,从05年陆陆续续给你投资了接近2个亿,你什么玩意都没有回报给我!”

  “……”

  “抵押?你现在什么能抵押?你的公司吗?上市光伏企业的市值,现在已经缩水成什么鸟样了,你知道吗?”

  “……”

  “别跟我谈梦想!就是你这狗屎的梦想,让我亏了接近2亿!”

  “……”

  “你的研究所,你的公司,现在谁爱接手谁接手!我的股份,你让接手的转给我就行了!”

  “……”

  “妈的,现在哪个大冤种在这个时候接手啊,简直是神经病!05年,信了你的鬼话,真倒大霉了我!”

  “……”

  窗外。

  夕阳漫天。

  办公室里。

  刁光斗被一连串的问责,给问得哑口无言。

  随后……

  电话被挂掉。

  再打过去的时候,是对方律师接手的,对方律师希望在这段时间,估值一下研究所的价值,能再拿点钱如果能补一补损失,就更好了!

  刁光斗默默低下头。

  看着窗外的研究所,表情一脸灰白。

  “刁总……”秘书从门口推门进来,脸上带着绝望。

  “你说……”

  “华夏光伏产业正在面临着大面积的裁人和失业,我问过了接近二十多个资本,没有人愿意在这个时候,投资我们……”

  “你跟他们说,我们马上就要成功了,最多半年,对,最多半年!我再测试一下,一些技术报告,我还没有攻破!”

  “没有人会信的,三年了,三年时间,我们什么都没做出来,也错过了单晶硅最疯狂的时代,我们……现在一败涂地了,刁总,我们接受现实吧……研究所现在的成果,如果出手,或许还能卖个几千万……”

  “不行!再等等,再等等,还有机会,绝对还有机会,我们打电话,我们再打电话,总有识货的人的。”

  “……”

  就在刁光斗情绪有些失控的时候……

  门口传来了一阵敲门声。

  紧接着……

  他看到一个戴着眼镜的年轻人。

  年轻人身后跟着一个胖子,以及律师模样的人。

  就在刁光斗以为是之前投资的资本,过来讨债的时候……

  却发现年轻人率先走过来。

  跟自己握了握手!

  “刁总!”

  “你好,你是……”

  “我是张扬……”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