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 阿伯韦尔全责!
激烈的战斗持续了一整夜,而在这一整夜中,交战双方都在努力重新集结部队。
条顿人在努力将那些困在战线中的小股部队从战场中撤回来,而人革联的部队在努力让条顿人的这些部队留下来。
整整一夜,在华沙城外枪声与爆炸声都未曾停歇,迫击炮几乎不间断发射的照明弹,更是将城外的战场照的如同白昼。
而在这个晚上,由于情况太过混乱,所以乔虽然没有去与康斯坦丁面谈,但是双方的电报却是嘀嘀嘀地响了一整夜。
最终等到太阳重新升起时,随着老乔与康斯坦丁的电报联络告一段落,那些还没有成功撤退的条顿部队,也迎来了自己最后的命运,人革联的猛烈炮击与装甲部队摧毁了一切。
在经过激烈的战斗之后,人革联的部队终于来到了华沙城下。
然后一件尴尬的事情就摆在了老乔与康斯坦丁面前。
那就是在城外这场惨烈的战斗中,人革联损失了大量技术兵器。
虽然在控制了战场之后,人革联的工兵部队开始顶着空袭在战场上寻找所有还有修复价值的坦克,只需要一点时间他们就能够重新恢复技术兵器的数量。
但是现在他们最缺的就是时间。
在昨天的战斗之后,整个方面军,还能够投入作战的坦克只有攻击发起前的四分之一。
除了装甲部队,炮兵与空军部队的损失同样惨重。
尤其是昨天与条顿空军进行了大规模空中战役的空军部队,此时基本上已经可以宣布丧失了战斗力。
虽然战斗机部队还能够凑出战机升空作战,但是攻击机部队现在已经无力发起攻击,就算是飞行员们愿意升空作战,他们也没有足够的飞机能用。
在人革联的部队陷入尴尬的同时,条顿人的状况也不算太好。
虽然在昨晚通过铁路的紧急运送,埃理希手中多了两个齐装满员的新锐师。
但是由于失去了对战线的控制,他们不仅不能回收战场上被击毁的那些技术装备,同时在昨晚的解围战斗中他们损失了更多的部队。
只是出于士气方面的考虑,埃理希并不能叫停部队昨晚那些自发的解围与接应行动。
虽然昨天有着空军部队的强力支持,但是到了今天,埃理希手中的装甲部队中,还能够开动的车辆也只有不到战役开始前的三分之一,如果算上战场上那些可能被人革联回收的装备。
那么很可能在这次战斗中,条顿的装甲部队损失了比人革联更多的坦克。
同时在经过了昨天的战斗之后,盖世太保在幸苦了一夜之后,埃理希也总算是知道了对面和自己对线的人革联西方面军究竟有多少人。
不是六十万,也不是七十万,而是整整七十五万人。
如果再算上战役的最后时刻在老乔的带领下,赶到战场的部队的话,昨天自己手中的部队很可能是在与超过自己数量一倍的敌军作战。
在拿到了这份报告之后,埃理希觉得自己是真的虎啊,面对这种完全占据优势的敌军也敢主动发起攻击。
要不是空军拿到了制空权,一整天都在狂轰滥炸,埃理希都不知道自己究竟是怎么撑下来的。
特么的,阿伯韦尔给的情报,特娘的就完全是错的,报告中整整少了十五万人!
情报机构必须要为这次的损失负全责!
虽然在拿到盖世太保报告后的第一时间,埃理希就将抗议的电报发到了最高统帅部,但是这并不能改变埃理希手下的部队现在损失惨重的现状。
尤其是当昨天战斗的最后阶段,老乔带着北约部队高调的进入战场,这让不少高级军官感受到了压力。
实际上不说别人,埃理希自己昨天也被突然在无线电通讯中宣布了自己到来的老乔给吓了一跳。
虽然在老乔抵达之后,他所发起的攻势,并不像是埃理希昨天最坏的预想那样糟糕。
老乔并没有像是上次大战中那样,用装甲部队横扫战场,只是击溃了南线那个负责侧翼攻势的步兵师。
但是光是老乔的存在,就让埃理希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不得不痛苦的选择了撤退。
在下令撤退之后的一整夜,埃理希都在组织部队开始加强华沙城内的防御,甚至紧急动员了不少波兰德人通宵在城市各处挖掘战壕并且构建工事。
随着太阳再次跃出地平线,虽然还没有完全做好在华沙城里与人革联和老乔打巷战的准备,但是埃理希还是致电给了空军“看在帝国的份上!再拉兄弟一把!”
从此时的现状来看,人革联与条顿拼了个两败俱伤,在战斗的最后时刻赶到的老乔,现在似乎是能够直接摘桃子了。
但是在老乔看来,情况却不是如此。
虽然从城市规模上来看,华沙与巴黎之间稍微有一点小差距,但是作为一座有着上百万人口的大城,即便过了一整夜,不少在昨天的长途行军中掉队的部队与战斗人员逐渐回归了建制,但是与华沙城里的条顿人相比。
老乔手里的北约部队,也确实小有劣势。
要硬冲华沙,显然是不行的,毕竟当初自己在巴黎是怎么守的,现在条顿人就有可能怎么帮自己回忆一下,什么叫做大城市的巷战。
但是俗话说的好,来都来了。
现在都这个情况了,不做点什么的话,那和只蹭蹭不进去有什么区别。
所以与康斯坦丁联络了一夜的乔自然还是准备做点什么。
由于此时康斯坦丁的西方面军损失实在是过于惨重,虽然在天亮之后发动攻势彻底消灭了那些还滞留在战场上的条顿部队。
但是现在西方面军的状况很不好,大量部队都被打乱了编制,前线很多部队都完全是自发地,跟着距离自己最近的友军在战斗。
在这种状态下,要发动大规模攻势,显然不太现实。
不过大规模攻势发动不了,发动一下佯攻,吸引一下条顿人的注意力还是没有问题的。
而且虽然炮兵部队在昨天的战斗中损失惨重,但是今天为乔的部队提供一下火力支援不是什么大问题。
同时装甲部队就像是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是有的。
所以康斯坦丁将从华沙东边发动一场声势浩大,但是规模有限的攻势来吸引条顿人的注意力。
在康斯坦丁吸引住了条顿人的注意力之后,乔准备继续顺着维斯瓦河推进。
就像是很多城市一样,华沙也是一座建立在河边的城市。
维斯瓦河将华沙分为了东西两个城区。
在维斯瓦河东岸的城区要稍微小一些,而在维斯瓦河西岸的城区则要稍微大一些,像是宫殿与火车站之类的建筑基本上都集中在维斯瓦河西岸的城区。
所以乔的计划就非常简单,既然部队的实力不够拿下整个华沙,那就占领华沙东部地区。
直接将从南向北流的维斯瓦河作为天然防线,在这里挡住条顿人接下来可能的进攻。
计划已定,接下来要做的就只剩下进攻了。
最先发动攻击的依旧是人革联的部队,不过这些发动攻击的人革联部队,并不是康斯坦丁手中那些完成了重组的部队。
就像是昨天晚上,有条顿部队自发的返回战场帮助他们那些还没有撤离战场的友军部队一样,人革联中同样有已经打疯了的部队在不断往前顶。
虽然在人革联成立之后,人革联中的模范地区是作为工业核心的上西里西亚,这里的生活条件就连条顿人看了都自惭形秽。
而其他地区与上西里西亚的生活水平之间的差距,也确实稍微有那么一点差别。
但是对于人革联的其余地区来说,加入人革联这舒服大了劲啊。
就像是大部分从封建国家向资本主义转型的国家一样,过去露西亚帝国中大部分区域的人普遍过的不怎么样。
虽然上层贵族的生活条件和布尼塔尼亚贵族没什么差别,但是低层农奴的生活,却和黑暗大陆的黑叔叔们差不多,甚至有可能更差。
毕竟黑暗大陆可没有像是露西亚这种漫长而寒冷的冬天。
而在人革联建立之后,虽然人革联依旧为了工业化,从农村拿走了很多,并且为了满足粮食需求也没有像是老乔那样搞分田地,而是成立了集体农庄。
但是作为一个左派政府,靠着上西里西亚工业区产出的工业品,人革联依旧大刀阔斧的改善了农村地区的生活。
很多人第一次在他们生活的村庄中看到了电灯,拖拉机,与收音机。
第一次,通过公共交通体系,他们能够每周都去一次他们过去可能一生都不一定能够去一次的小县城。
而无论他们过去工作的如何,他们都不过只是一群农民,而现在他们努力工作后,有机会成为合作社的管理者,甚至被提拔进入城市,成为城里人。
对于这些人来说,他们可能不是很明白人革联所推行的思想究竟是什么意思,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告诉自己的孩子们,人革联,好!我们要像过去服从沙皇一样服从人革联,向人革联献上忠诚。
当华沙战役爆发之后,这些在人革联建立之后成长起来的人的战斗意志丝毫不弱于为了千年帝国而战的条顿人。
面对条顿空军的骇人轰炸,还有条顿人的精锐装甲部队,这些人革联士兵们就像是当初在大帝远征露西亚时,那些拿着燧发枪对大帝的胸甲骑兵发起反冲锋的步兵一样。
大家都是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谁怕谁啊!为了人革联!兄弟们!冲了他!
虽然损失很大,但是当发现了条顿人的部队开始后撤之后,看着近在眼前的华沙城,这些部队现在就只有一个念头,我们来就是为了攻占华沙,既然现在华沙都已经在面前了,我们还等什么!
于是这些部队就一头撞进了华沙城里。
虽然在之前的战斗中,这些部队消耗了不少弹药,甚至编制可能都不算太齐全。
但是对于这些部队来说巷战,却不是什么陌生的科目。
且不说二十年前人革联的部队就在圣彼得堡积攒了不少巷战经验,就算在之后的低烈度战争中,在那条漫长的接触线中同样有着不少已经被抛弃的定居点。
虽然这些定居点中,如今已经没有了任何居民,但是这些被放弃的定居点,依旧是接触线中重要的支撑点,所谓围绕这些定居点,人革联与露西亚军政府都损失了不少部队。
所以在突入城区之后,这些部队很快就开始让条顿步兵部队感受到压力。
虽然有不少条顿部队也在高加索地区和人革联对过线,但是那些部队大部分都是装甲部队,像是步兵部队也只有像是山地步兵这种精锐部队去刷过经验。
于是在进入巷战之后,人革联的步兵部队,开始靠着丰富的经验,对在数量与装备上占据优势的条顿部队发起偷袭。
尤其是那些幸存下来的精确射手,带着14.5mm反坦克枪在巷战中打起来那就更是一打一个不吱声。
上打坦克下打掩体,普通步兵就根本没有资格让他们开枪,要打最低也得是一个尉官。
尤其是这些精确射手们深谙,只有烟和傻瓜喜欢高处的道理。
在进城之后,就和机枪手一起一头钻进了华沙那些公寓楼中,为了过冬而储存煤块的地下室里。
打开那些为了方便将煤块倒进来的窗户之后,在这些从街道上来看,还不到膝盖高的窗户里,对着赶来的条顿人就是一阵突突。
机枪手压着步兵打,精确射手盯着坦克和装甲车抽。
这些部队的攻势,再加上人革联炮兵此时开始发威,条顿守军认为,敌人的主攻方向应该还是在东边。
往东城区增兵!巩固防线!
而就在条顿人调兵的时候,乔却没有让北约部队直接发起进攻。
这到不是乔准备友军有难不动如山,而是老乔正在等,等第七卡车运输连完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