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新笔趣阁 >三国:从樵夫到季汉上将军 >《讨国贼董卓檄》
字体:     护眼 关灯

《讨国贼董卓檄》

  

监国辅政、先帝长女、乐安公主刘疏君告天下臣民忠义士书:

  天地晦明,赖有正气;

  社稷安危及至汉室危亡,仗恃忠良。

  今有国贼董卓,狼子野心,豺狼成性,欺天罔地,秽乱宫禁,荼毒生灵,其恶贯盈,神人共愤!

  疏君虽女子,忝为先帝血脉,受国厚恩,每念社稷倾危,肝肠寸断,

  今忍泣血,历数其罪,布告天下:

  其一,鸩杀少帝,弑君篡逆!

  先帝早崩,皇弟辩嗣承大统,虽值冲龄,亦为天下之主。

  卓恃其兵威,悍行废立,幽迫退位,犹不满足,竟使郎中令李儒进以鸩毒,迫饮而薨。

  主上何辜,遭此屠戮?

  此乃人臣极恶,天地不容!

  其二,戕害国母,灭绝人伦!

  何太后,母仪天下,卓竟矫诏鸩杀,伪言暴疾。

  以臣弑君,以卑戕尊,伦常尽丧,禽兽不如!

  其三,屠戮忠良,塞塞言路!

  尚书丁管,忠贞贯日,血溅崇德;御史陈翔、议郎吴硕等,仗义死节,殁于殿前。

  卢公植、杨公彪等国之柱石,或遭贬斥,或受胁迫。

  朝堂之上,再无正气;

  洛邑城中,唯闻悲啼!

  致使贤能钳口,义士寒心,汉室之元气,几丧于斯人之手!

  其四,胁制幼弱,僭越神器。

  强立陈留王协,挟幼帝以令天下。

  协弟年幼,身陷囹圄,名为帝王,实为傀儡!

  此非安汉,实乃亡汉之肇端!

  董卓之心,非止权臣,实欲效王莽故事,其篡逆之志,昭然若揭!

  其五,纵兵掠掠,虐流百姓。

  西凉虎狼,祸乱京畿,掘陵盗墓,搜刮黎庶。

  洛阳市井,顿成丘墟;司隶沃野,尽化蒿莱。

  士卒饥馑,掠人为食;百姓号哭,声震于天!

  此非官军,实乃寇仇!

  今,本宫以高皇帝、世祖皇帝血裔之名,以少帝辩未雪之冤屈,以天下苍生倒悬之苦楚,

  泣血告于皇天后土,誓与国贼董卓,不共戴天!

  东莱太守刘备,汉室宗亲,忠勇盖世,心存社稷,义薄云天。

  今奉本宫,承少帝遗志,

  举义旗,清君侧,欲诛元恶,以谢天下!

  大汉养士四百载,仗节死义,正在今日!

  凡我大汉臣子,食汉之禄,受汉之恩,见此檄文,当思报国!

  渤海太守袁本初,四世三公,世受国恩;

  汝南太守袁公路,门生故吏遍于天下;

  兖州刺史刘公山、陈留太守张孟卓、典军校尉曹孟德……

  天下州郡牧守、忠义豪杰,岂无血性男儿,能执干戈以卫社稷者乎?

  此次兴兵,非为叛逆,实为勤王!

  目标所指,唯董卓一人及其党羽!

  待扫清奸凶,廓清宇内,自当奉迎协弟,重正帝位,聚天下贤良,共议朝纲,再兴汉室!

  檄文到日,望风响应。

  歃血为盟,共建殊勋。

  若有迟疑观望,甚至附逆助虐者,即为天下公敌,大兵一到,玉石俱焚!

  皇天在上,厚土在下,祖宗英灵,实共鉴之!

  光熹元年秋九月

  …………

  (以后凡文言内容,皆以番外形式展现。不再占用正文字数。)

  (不用因为这个事情吵架。)

  (虽然放在番外,但不意味着与剧情无关……)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