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新笔趣阁 >子不类父?爱你老爹,玄武门见! >第二百七十三章 擒蛟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二百七十三章 擒蛟

  

风雨歇,云霞烂。

  不见靡靡之音。

  董仲舒、吾丘寿王进了殿。

  燎炉尚温。

  李夫人说不出的万种风情。

  见到人来,略显羞涩,以锦衾庇体。

  服下丹药不久的大汉天子刘彻显然燥热,近臣入侍,索性裹了件锦衣,就那样坐到了床边。

  垂听着复辟之事。

  太主姑母、长公主长姐,招募死士、私铸兵戈甲胄事发,被圈禁,刘彻没有心里丝毫波澜。

  大汉两代长公主是帮了他不少,但也坑了他。

  陈阿娇、卫子夫,他就这两位皇后,前者他花了大力气才废掉,后者更是成为尾大不掉的存在。

  窦太主、平阳公主要是能以死溅太子一身血,他还能掉几滴眼泪,哀悼几声可怜的姑母、长姐,什么都没有做到,便被太子圈禁了,就别浪费感情了。

  元功家族、官宦豪族、巨商大贾、游侠盗贼的反应,在刘彻的意料之中。

  看似积极。

  或许是之前消耗了不少精气神,也可能是自知复辟成功的可能不高,刘彻没有表露什么愤怒之色。

  刘据、公孙弘、卫青、霍去病的君、相、帅、将组合,给予任何人的压力,都有些大过头了。

  包括皇帝的他。

  二十年天子生涯,刘彻自诩没有犯过什么大错,也觉得把朝局、人心看得还算透彻。

  一切起源“子不类父”。

  事实证明,作为天子、作为父亲,故意打压太子儿子及其母族,以择太子师手段隔绝太子宫、丞相府联系,也是没错的。

  太子、丞相、大将军、冠军侯的配合,的确可以撼动天子统治。

  只是,他的手段没有成功,反而,激怒了太子,小小年纪,一手掌军,一手掌权,以致有了今日。

  刘彻没有后悔。

  更多的是技不如人的坦然。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赢过自己的,是自己的儿子。

  华夏第一皇太子!

  哪怕终将失败,到了阴间,面对先皇、面对孝文帝,甚而是高皇帝,刘彻都能说一句,“我的儿子比你们的儿子都强!”

  刘彻的嘴角边露出了笑纹,可很快又隐去了,那应该会被祖宗们围殴暴揍一顿。

  复辟的成败。

  逐渐没那么在乎了。

  当然,无论是内心执念,或是气氛至此,父子间最终少不了做过一场。

  败了,禅位去做太上皇。

  胜了,暂时将皇后、太子、大舅子、外甥给关押起来,自己再当二十年皇帝,再传位给太子。

  什么三十年共天下之约,在刘氏君主这,根本就没契约这回事,如果可以执政二十年,刘彻相信自己能横扫诸敌、玉宇澄清,为整个大汉帝国完成转向,到时候,再交权给太子,大汉的未来,不知道能辉煌到何种地步。

  总言之,刘彻想了很多,可能是在南阳郡山坡上、野地里临幸的梅夫人、白夫人即将分娩,受喜气影响,他连做的梦都是美的。

  甚或为两位夫人所诞提前取了名字,如果是龙子,一刘崖、一刘坤,如果是龙女,一刘嵈、一刘幸。

  人闲,心也闲。

  当听到周、萧、张、陈,四座元功家族,倾尽所有愿意支持自己复辟时,刘彻心底油然而生一股愧意。

  没有四大元功家族,就没有大汉建立,没有四大元功家族,大汉就无以至今日,在国朝危难之际,不管过去受过多少委屈,四大元功家族总会义无反顾站出来,这着实让刘彻有几分汗颜。

  刘彻突然开口道:“董仲舒。”

  “臣在。”董仲舒躬身答道。

  “你是大儒,说说什么叫‘公忠体国’?”

  “尽忠为国,不避权势,方为公忠体国。”

  “你说,如周家,如萧、张、陈三家,算得上公忠体国吗?”刘彻紧紧地盯着他,继续问道。

  自从这老小子回到朝廷,就怀着其他心思,出谋划策间,仿佛事事都在从天子统治角度出发,实际上,却在为儒家献计,更难评的是,计谋就没有成功的时候。

  是董仲舒建言他无疾而病,是董仲舒建言他入野南巡,还是董仲舒建言他敬天法祖……现在,董仲舒又建言他复辟。

  这老小子哪怕伪装的再好,也不是个忠臣,儒家,也不是什么老实学问。

  他想到之前的两度尊儒,就恨得牙痒痒,怎么就猪油蒙了心,想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了呢?

  悔不当初啊。

  董仲舒听出了陛下的讽刺,却装作听不懂,平静答道:“萧家、张家、陈家,就是公忠体国之臣,至于周家,那就更是了。

  萧庆、张乘、陈莫,有公孙弘之才,周共,有卫青、霍去病之能,恭喜陛下,贺喜陛下,觅得良才!”

  不无讥讽。

  元功家族有传承,英才名将不乏出,为何到本朝没落了呢?

  难道不是陛下刻意削弱元功家族在朝影响力吗?

  落了难了,见人忠诚,念其人及祖的好,贱不贱啊!

  后悔尊崇儒家、尊崇公羊家,晚了!

  在那二十年里,儒家凭借权势搜罗、抢夺了无数百家典籍、珍藏,即便之前“共功”,诸子百家又把典籍、珍藏抢了回去,但是,抢的回竹简,却抢不回儒家已经借鉴到的思想。

  二十年来,儒家枝繁叶茂。

  靠着抢来的底蕴,儒家必然可以熬过漫长的黑夜,迎来破晓的黎明。

  将来,留书后儒,让刘彻、刘据父子和暴秦、始皇帝一档!

  君臣表面相宜,背地里都在想着如何清算彼此。

  吾丘寿王受不了这诡异的气氛,出声道:“陛下,元功家族、官宦豪族、巨商大贾、游侠盗贼,所给的兵、甲、钱、粮,要由专门的人接收,居中调度,臣以为,不妨效高皇帝旧事,由平曲侯周共统兵、领甲,由萧庆统钱、筹粮,由张乘、陈莫从计、从谋,不知陛下以为如何?”

  “准。”

  刘彻立刻同意,话锋一转,补充道:“让周共尽快将族人送至郎池宫,务必不留一人。”

  “是,陛下。”吾丘寿王对皇帝的刻薄寡恩有了更深理解。

  “另外,让期门郎去上林苑狩虎狼,来日起事,朕要亲入长安擒蛟!”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