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新笔趣阁 >你不能只在吃铁杆庄稼时才爱大清 >160 尼堪暴打博洛
字体:     护眼 关灯

160 尼堪暴打博洛

  桂林易手。

  李定国下令全城大索,捉拿隐匿在百姓当中的清兵和官吏,搜出一人,即杀一人。

  5000天佑军,侥幸逃出城的不超过500人。

  很快,士兵们抓到了躲在茅厕里的广西布政使洪士铭!

  ……

  李定国的声音充满愤怒:

  “洪承畴,背叛崇祯先帝在前,背叛道统大义在后,甘愿替外族做打手,罄竹难书,无耻之尤。本王不能手刃洪承畴,却遇上了他的儿子,苍天有眼啊~”

  “将此獠绑了,凌迟处死。”

  “所有士卒,皆可下刀。”

  “遵命。”

  洪承畴这个名字即使是普通士卒也不陌生。

  当日,洪士铭就成了一具骨架。

  ……

  笑笑生一家之言:

  在上百万的明廷汉奸名单里,洪承畴排第一,吴三桂排第二,钱谦益排第三。

  以上排名,是根据个人投降行为对天下所产生的危害排的。

  三顺王甚至排不进前五名。

  洪承畴——钦差总督蓟辽等处地方军务兼理粮饷经略御倭太子太保兵部尚书,直接统辖9镇总兵,手握尚方宝剑,他投降产生的影响甚至很难用具体的文字形容。总之,政治危害、军事危害都拉满了。

  吴三桂——手握重饷打造的数万关宁铁骑,亲自打开了山海关,入关后,为清廷南征北战,军事危害拉满了。

  钱谦益——东林党魁,东南文宗,他膝盖一软,抽掉了无数读书人的脊梁骨,抽掉了东南抗清军民的精气神。无论他后来暗中支援反清的行为是真是假,都弥补不了他所造成的危害。

  神州陆沉,天下腥膻,亿万军民正欲死战,副统领何故率先降敌?忍辱负重乎?迂回救国乎?保存火种乎?奈何一死就如此艰难乎?

  一个无法忽视的历史事实:

  关键人物,在关键时刻,所做出的关键抉择,对历史进程的影响大到无法用文字描述。

  他们改变了太多的东西!

  他们却不承认!!!

  ……

  大西军在桂林城休整2日,其间,李定国亲自祭奠了死在桂林城的南明重臣——瞿式耜和张同敞。

  瞿、张二人死于孔有德之手。

  如今,李定国用孔有德父子的尸体来祭奠二人,也算是世道好轮回,人生有终报。

  大西军一改往日的颓废,士气振奋。

  李定国下令悍将马进忠率本部人马向东进军,目标——梧州府。

  驻守梧州府城的平南王尚可喜,得知两藩已死的消息后,吓的魂飞魄散,令人放火焚烧城内带不走的粮饷军械,之后率军拔营东遁逃进了广东。

  马进忠兵不血刃占据梧州。

  李定国亲率主力从桂林出发,进攻全州,血战3日后,全歼全州守军,又马不停蹄的向湖南宝庆府进军。

  两广湖南,风起云涌。、

  无数州县纷纷来降。

  在广东肇庆坚持游击的明将李元胤,在广东新宁游击的末代唐王朱聿锷,纷纷派来联络使者,表示愿意接受李定国指挥,光复大明。

  十一月初。

  大西军攻陷了湖南衡州。

  三湘震惊,西南震惊,天下震惊。

  ……

  岳州。

  清军大营,气氛紧张。

  “博洛,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我们合兵一处,扑杀明军,如何?”

  “大将军,谨慎起见,还是不要合兵。”

  “博洛,我问你,终究你是主帅?还是我是主帅?”

  “你是主帅!”

  “既然如此,你为何不听从我的军令?”

  博洛挥手屏退左右。

  “大将军,事到如今我也不瞒着你,这是皇上的旨意。临行前,皇上说满洲旗丁是国朝根本,当慎之又慎,不可轻易投入战场,当以督战为主。”

  尼堪大怒,一脚就踹翻了大案。

  “三顺王死了俩,现在有兵给我们督战吗?”

  博洛语塞。

  “博洛,你从什么时候开始变成顺治的好奴才了?”

  “大将军,我们败不起。“

  “放屁,还没打仗先说败。博洛,你踏马的被禁足在府邸的这段时间天天都吃错药了吧?”

  ……

  正副统帅越吵越狠,帐外的将官们面面相觑。

  所有人都很尴尬,朝廷不是说西南战事一直在赢吗?

  咋我们一南下,战局就成了这个哔样?广西丢了,湖南丢了一半,三顺王死了俩。

  突然~

  帅帐里头咕噜噜滚出俩个纠缠在一起的人。

  暴怒的尼堪骑在上面,狠狠的挥拳殴打博洛,拳拳有力度。

  “别打了。”

  “快,分开他们。”

  几名贝勒、贝子冲上去,强行把他俩分开。

  定远大将军尼堪暴怒好似雄狮,须发皆张。

  博洛口鼻淌血,颇为狼狈,不停的咳嗽,整个人看起来有些虚弱。

  很显然,这一局,尼堪胜。

  正闹哄哄的,突然有营外的巡逻兵丁来报。

  “报大将军~小的们在营外抓到了俩个人,他们说是从桂林城里逃出来的,知道前线军情。”

  孔四贞、孙延龄,俩人脏兮兮、臭烘烘的出现在了众人面前。

  “王爷,末将是天佑军游击将军孙延龄,她是末将未婚妻,是当今太后的干闺女。”

  嘶!

  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孔四贞脸上。这女的脏的像条狗,不敢认啊。

  “来人,给公主准备热水、衣裳。”

  ……

  尼堪:

  “怎么败的这么惨,到底是怎么回事?”

  “回王爷,是这样的……”

  巴拉巴拉,孙延龄一通讲述,基本还原了广西战事的过程。

  最后,他来了一句总结:“王爷,我军内部有奸细啊,而且这个人在高层。”

  瞬间!

  现场鸦雀无声,一群贝勒、贝子、都统、参领都不敢吭声了。

  孙延龄很悲愤:

  “王爷,诸位将军,你们想想,如果没人通风报信,明军怎么敢倾巢而出?如果没人通风报信,明军怎么能精准把我们分散在各地驻守的弟兄逐个击破?”

  “你怀疑是谁?”

  “下官不敢随便怀疑。”

  孙延龄还算有点脑子。

  说话时,梳洗完毕的孔四贞回来了,村野裙装、布鞋木簪,却穿出了不一样的韵味,低头垂目,温良贤淑,一看就是好女人。

  众人心里痒痒,军营三月,母猪赛貂蝉。

  但孔四贞是太后在宫里认下的干闺女,属于头一等的皇亲国戚,惹不起,只能敬而远之。

  “王爷,本宫痛失慈父,心中悲戚,还请王爷派人护送我们回京城。”

  “好,我这就派一队兵送你们夫妇俩回京。”

  “谢王爷。”

  说着,孔四贞的眼泪就流下来了,从此,心若浮萍,无根着落,只能在这红尘世道里随波逐流。

  嫁了个丈夫还是窝囊废。

  可怜~又无助~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