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新笔趣阁 >朕,都是为了大汉! >第112章 不待见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12章 不待见

  “你?”

  严舆怀疑自己听错了。

  不过看刘邈不像是在开玩笑,严舆这才蹦起三尺高:“刘兄要娶咱们侄女?”

  “什么叫咱们侄女?搞得我要乱那啥一样!”

  刘邈不满严舆的说法。

  他是正经人!可不能学惠帝娶自家侄女!

  严舆用他那喝了酒后不太灵光的脑子思索了一阵,一套简单的逻辑体系出现在脑海中——

  吴郡张氏拒绝娶白虎之女。

  要让白虎之女嫁给比吴郡张氏还要富贵的人家。

  比吴郡张氏富贵的人家或许不多,但身为汉室宗亲的刘家难道还能不算吗?

  而自己身边,不正有这样一位汉室宗亲吗?

  理清思绪!没有问题!

  严舆愣着思考了好久,终于冲着刘邈大笑:“好!一言为定!”

  “好!”

  刘邈也不啰嗦,当即笔走龙蛇写下自己的聘书,然后在上面按下自己的手印——

  “这婚约,就这么定下来了!”

  “好!定下来了!”

  严舆也痛快的摁下手印,两人立即大笑,再度饮起酒来,喝成烂醉!

  陈瑀听说刘邈喝醉,有些不放心便也来看了一眼。

  见刘邈烂醉如泥,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陈瑀也是骂了句:“怎么能够喝成这个样子?幼平!子烈!快来搭把手!仲山太沉了!扶他到后面休息!”

  也就是在这时,陈瑀看到了那张聘书……

  看着怀中烂醉的刘邈,陈瑀精神一时有些错乱。

  “这事……我怎么记得我好像遇到过一次来着?”

  ————

  翌日。

  严舆清醒,已经忘记昨日和刘邈说了些什么。

  直到那印着自己手印的聘书出现,严舆才一脸错愕。

  “事已至此,就尽快完成婚事吧?”

  “难不成,贤弟昨日的话,是在敷衍我吗?”

  本来退还礼物一说就足以让刘邈不悦,倘若再将这答应下来的婚事毁约,那严白虎兄弟与刘邈之间,可就成了不共戴天之仇!

  严舆没胆子拒绝,只能是灰溜溜的拿着聘书返回吴郡。

  而刘邈也没有收回之前送出去的礼物,反倒又添了几件,还让一些士卒护送的同时一路敲锣打鼓,通知各处自己与严白虎之女联姻之事!

  这般大张旗鼓,甚至严舆都还没有回到吴郡,就已经弄得人尽皆知!

  严白虎知道后,一口老血郁在喉中,直接堵在道路上,将严舆给拦下。

  “我怎么有你这样的弟弟?让你去退还礼物,你倒好,竟然还谈上了一门亲事!你是生怕我在吴郡过的太舒服吗?”

  严白虎身形雄壮,尤其是那宽阔厚实的肩背,当真如猛虎一般骇人!

  他往道路上一站,训斥的严舆抬不起头来。

  严舆等着严白虎骂完,才满是不服道:“那兄长说,如今应该如何呢?”

  “难道兄长是要我再去还一次礼物,将婚约退掉吗?”

  “那可是刘邈!是汉室宗亲!我等若是真如此做派,便是与那刘邈结下了死仇!”

  严舆夸张的形容刘邈如今的实力——

  “他治下的百姓足有百万!人人富裕,在街道上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之整个吴郡的人还要多!”

  “他麾下的士卒带甲十万!都穿着用鱼鳞铁片编制的甲胄,用着山中精铁锻造的武器,每次拉开弓弦都会发出雷鸣!”

  “他的谋臣、猛将更是如雨如云!要是得罪了这样的人,兄长难道以为我们还有活路吗?”

  “……”

  严白虎从愤怒变得将信将疑:“那刘邈,真的强大到这样的地步了吗?”

  “我亲眼所见,难道还有假不成?”

  严舆见严白虎没有再骂自己,知道严白虎心中已经有了松动,于是趁热打铁——

  “世人都说那刘邈是无能之辈、好色之徒,不过我此次前去,亲眼见到他后,才知道此人煌煌有贵气,便是王朗、许昭那样的名士都不如他。而且最重要的是……”

  严舆深吸一口气,这也是他对刘邈最看重的一点。

  “那刘邈身为汉皇贵胄,却并不嫌弃我出身山越,以劫掠为生,不但与我把酒言欢,称兄道弟,还愿意迎娶兄长的女儿!”

  “兄长,你仔细想想,在这江东的达官贵人中,真的有人愿意看的起我们,愿意与我们相交的吗?”

  “那刘邈有没有雄才大略不好说,可其治下百姓安宁,并且不轻视我们这样出身的人,难道不比许贡强上许多?”

  严白虎也是哑口无言,显然没想到自己的弟弟仅仅是去了一趟金陵,就能这样推崇刘邈。

  而且最关键的是……严舆说的好像并非没有道理!

  若是刘邈真的愿意迎娶自己的女儿,那严氏虽说不能一举成为豪门望族,可终究不会继续遭人轻视。

  当年的大将军何进屠户出身,可待其飞黄腾达之后,便是出身汝南袁氏的袁绍、袁术,不也要屈身侍奉吗?

  眼下刘邈既然已经将机会放到眼前,那如何有不拼一把的道理?

  严白虎眉头深锁,一时间思虑万千,却又不敢草率决定。

  此时却有吴郡太守许贡的使者前来。

  与上次仅仅是指责不同,这一次的许贡使者明显更加愤怒,不过这愤怒更多的还是惶恐之下的色厉内荏。

  “豪帅怎么能够这样呢?为什么要将女儿嫁给刘邈这样的人呢?您究竟想要做什么呢?”

  这样的质问让严白虎不满:“我将女儿嫁给谁,难道还需要得到郡守的应准吗?”

  “既然郡守这样操心小女的婚事,那之前与吴郡张氏之间发生争端的时候,怎么不见郡守前往张氏那里替我说情呢?”

  许贡使者暴跳如雷:“这能是一回事吗?”

  “如何不是一回事?”

  严白虎看到这使者也厌烦,岂料这使者也是个口无遮拦的主——

  “吴郡张氏不愿意迎娶豪帅的女儿,是因为门第之间有着差别,这哪里是我家郡守能够解决的呢?可如今刘邈与豪帅联姻,却是为了分化你我两家啊!”

  严白虎听许贡使者一口一个“门第”,顿时也恼了!

  “门第?若许贡他真的有心,以郡守之尊出面,难道那吴郡张氏还会拒绝不成?恐怕不光是在那吴郡张氏心中看不起我等的出身,便是在你家郡守面前,也一样以为我等是低贱之人吧?”

  严白虎不由分说,直接令人将许贡使者给驱赶出去,同时也终于做好决定。

  让严舆将自己女儿严氏以及一些家眷护送至金陵,全当是给刘邈递上投名状,他自己则是据守乌程县,不再理睬许贡!

  鲁肃此时也终于抵达余杭,前往拜访许昭与盛宪。

  等到了许昭居住的地方,鲁肃这才知晓许昭为何有能力庇护被许贡迫害的盛宪。

  北方边境的一些豪族为了防范鲜卑、羌等异族的侵犯,常常修筑坞堡,以作抵御之用。

  这个习俗后来传入中原,恰逢王莽乱政,一夜之间多出了无数坞堡在中原大地拔地而起,成为了各地豪族的庇护之所。

  虽然光武皇帝刘秀下令摧毁坞堡,但禁之不能绝。

  而随着黄巾之乱的爆发,坞堡的建造也是愈演愈烈,成为风俗。

  江东当地的豪族因为山越逐渐猖獗,也开始有了修缮坞堡的习惯,并且因为江东多是山地,便在山间开垦田地,以作“田庄”。

  鲁肃此时来的的地方,就是这样一座田庄。

  其形势险峻,若非有千人大军,恐怕极难攻克!

  难怪许贡不愿意来这里追逐盛宪,看来除了顾忌许昭的名声外,多半也有此地太过易守难攻的嫌疑,所以才放任盛宪在此。

  鲁肃来到许昭处本欲拜访,却被告知许昭并不在家中。

  “无事,可以等候。”

  鲁肃一连住了三天,还是不见许昭和盛宪的踪迹,就知道许昭和盛宪多半是不待见自己……或者准确的说,是不待见刘邈。

  随着刘邈占据丹阳全境,其施行的三长制和均田制也自然而然也早已流传出去。

  见微知著,从政令,往往就能知道主政官员的政治抱负和意向。

  刘邈的三长制度和均田制度,毫无疑问是想要抑制豪强,阻止兼并土地。

  而许昭既然拥有这样的田庄,显然也是豪族出身。

  不是所有豪族世家出身之人,都能和顾雍一样,在受到蔡邕那样的大儒教导后,可以将国家和道义凌驾于家族财产之上。

  或者说,绝大多数的世家豪族都和许昭一样,对刘邈的政令几乎有着天然的抗拒。

  所以在明白许昭对自己,同时也是对刘邈的态度后,鲁肃也不再久留,立即起身返程。

  在鲁肃回去的路上,恰好听到了刘邈迎娶严白虎之女的事情,顿时一扫之前的郁闷!

  “主公说的没错,如今大争之世,岂能以常理度之?”

  鲁肃一开始去寻盛宪的计策,表面上看是在找进攻许贡的借口,可实则其实是对吴郡本地士人的拉拢。

  既然这些本地士人并不待见刘邈,刘邈也没必要用热脸去贴别人的冷屁股。

  反正如今已经与严白虎结成姻亲,就区区一个许贡,难道还能抵挡刘邈麾下的大军不成?

  “抑制兼并,本就是根本!既然这些吴郡士人不体面,那将来我就帮主公让他们体面!”

  鲁肃回到刘邈身边后,便重新调整自己的战略方向。

  刘邈看着这份明显更加干脆果决的战略,也是笑道:“这才像话!”

  “现在所欠缺的,只有拿下吴郡的时机了!”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