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新笔趣阁 >朕,都是为了大汉! >第267章 拒绝一个诸葛亮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67章 拒绝一个诸葛亮

  袁绍开始攻城。

  临、钩、冲、梯、堙(******、穴、突、空洞、蚁傅、车贲及轩车,便是十二种攻城之法。

  临,即用临时制成的箭楼靠近城墙,让士卒上前与守军对战。

  但易京城中的高楼都是修筑在围堑中,与地面有极高的距离,属于断绝了袁军蚁附之法。

  钩,便是用钩车去勾倒城墙,试图创造缺口。

  但易京城中,高楼皆是修筑在高台上,其巍峨不可以攀,也让第二种攻城之法没有了用武之地。

  冲,即冲车;梯,即云梯;堙,即挖掘地道!

  袁军主要便用此三术,对易京发动猛烈攻击!

  位于百尺楼上的诸葛亮见状,立即利用高楼之间的滑车将汉弩从其他几处调动到被袁军进攻的高楼附近以做支援。

  密集的弩矢对袁军陆地上的进攻出现了压制,这也让诸葛亮能够放心调动士卒前往围堑当中,用以阻挡挖掘地道的袁军。

  一旦听到下方出现声音,就立即让士卒搬起巨石重重砸下,将袁军掩埋。

  袁军又建造木车,外面蒙上铁皮,想要用车贲、轩车之术来进攻诸葛亮,但精通于机关之术的诸葛亮在看到那些大车的构造后立即让公孙瓒安定下来。

  “那样的军械,是不可能渡过廊桥的。”

  因为公孙瓒的士卒都藏在高楼中,而这些高楼又都建设在高台上,高台又都藏匿于围堑之中,所以袁军想要进攻这些高楼的时候,都要铺设廊桥,才能让士卒通过。

  而这些廊桥都是仓促而建,肯定无法让那些大型的攻城器械渡过,所以诸葛亮才让公孙瓒放心。

  果不其然。

  就在这些战车行驶在廊桥上的时候,接连几声巨响,就瞬间落入了围堑,溅起漫天尘埃!

  就算偶尔有高楼被攻破,因为其各处、各层都有连接于不同高楼的楼阁,所以很快就有援兵从天上“飞”来,重新夺回高楼!

  诸葛亮的到来,仿佛是给公孙瓒修筑的这座易京城带来了血肉!带来了神蕴!

  诸葛亮仅仅是利用之前便商榷好的旗语,就能够轻易在最中央的百尺楼上观察到各处的军情,随后从容调配军械士卒,简直是化腐朽为神奇!

  在诸葛亮的调度下,袁军辛苦进攻一日,竟然只夺取了最外面的一层小楼!

  而公孙瓒在易京城中修筑的高楼怕是远远超过了千座!如此战果,怎能不让公孙瓒麾下士气大振?

  诸将纷纷与公孙瓒道喜,也就是在此时,众人才知道现在指挥他们的,竟然是来自刘邈麾下的使者诸葛亮?

  “我等都是久经沙场的宿将,为何要听一个外人指挥?”

  有公孙将领对诸葛亮的忽然造访有些不满。

  “听说那诸葛亮也就不过弱冠之龄,我等凭什么要听一个乳臭未干的书生调动?”

  只是因为公孙诸将碍于公孙瓒的威望,不敢当面指出。

  可这样的消息,却被对面的袁军斥候打探到,并汇报给了袁绍。

  逄纪、郭图等袁绍谋士听说竟然是刘邈派了人来,也是情不自禁的感慨,难怪今日这易京城这样易守难攻。

  不过在知道根结之后,事情反倒是好办。

  仅仅第二天,就有流言在易京城内流传,说是刘邈觊觎幽州之地,想要杀死公孙瓒,让汉室宗亲的刘备担任幽州牧,成为诸侯。

  消息一出,诸葛亮明显能够感受到各楼之间对军令的执行变得不再果决,甚至偶尔有将士开始阳奉阴违,不想理会诸葛亮。

  诸葛亮见状,直接就去将公孙瓒,请求他出面整顿易京城军务。

  不过公孙瓒此时在意的,显然不是易京城的军务。

  因为诸葛亮之前将公孙瓒积攒的钱粮大肆分发给了守卫高塔的将士,所以早有公孙瓒身旁的亲近之人和妻妾对诸葛亮有所不满,故意在公孙瓒耳边说了许多话,惹得公孙瓒也开始怀疑诸葛亮。

  见到诸葛亮前来,公孙瓒立即瞪着诸葛亮询问道:“刘备,刘玄德,是否已经投靠了袁绍?”

  诸葛亮镇定点头。

  “他为何要降于袁绍?他难道不知道,袁绍乃是我的生死大敌吗?”

  诸葛亮为刘备解释:“当时的刘豫州,已是无路可走,不得已往河北而去。”

  “而且如今我是为刘骠骑而来,目的也是为了阻挡袁绍,难道不是这样吗?”

  明明诸葛亮与人相对时,从来都让人如沐春风,但此刻公孙瓒却是有了刺骨的寒意!

  “哈哈哈!连我同窗玄德都弃我而去!他刘邈又为什么来帮我?”

  诸葛亮正色道:“刘骠骑所为,自然是匡扶汉室!是黎民百姓!”

  “少拿那些话来诓我!”

  公孙瓒骤然一拍桌案!

  “刘邈为人,轻佻好利!我都听士起说了!那刘邈之前非要我献上三千母马才同意与我结盟,怎么一听到袁绍来攻,就立即派你前来呢?”

  “想必,怕是与我那同窗约好,想要将我杀死,好让他成为幽州牧吧?”

  诸葛亮:……

  他不明白,为何昨日还将他视为救命稻草的公孙瓒,仅仅是一夜之间对他的态度就相差这么大!

  不仅如此,公孙瓒甚至还想要将诸葛亮关押入地牢看管,若非关靖据理力争,恐怕诸葛亮还真就见不到明天的太阳!

  即便如此,诸葛亮也是被公孙瓒驱逐离开易京,乘坐舟船重新回到青州。

  了解前因后果后,连刘邈都以手扶额:“孔明……辛苦了。”

  诸葛亮神情黯淡。

  显然,他知道自己一旦离开幽州,北方的命运将是什么。

  而刘邈见到诸葛亮垂头丧气,并没有直接安慰,而是询问诸葛亮:“孔明对天下,对汉室,对百姓失去希望了吗?”

  诸葛亮虽然鼻子发酸,但却始终坚定:“从来没有!”

  “亮始终相信,这天下,还有救!这汉室,亦还能中兴!”

  “天下安定,汉室中兴,百姓,自然也就安康了!”

  刘邈听后,再次忍不住哈哈大笑,将诸葛亮拉入自己怀中:“所以,这才是我为何喜欢孔明还有玄德的原因啊!”

  “放心!”

  “幽州之事,我一定会为孔明讨回公道!”

  “不必了。”

  诸葛亮摇头。

  “公孙瓒……完了。”

  “从今以后,河北之地,尽归袁绍矣!”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