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 章 东京大轰炸
李梅经过长时间,对日本城市建筑的深入研究。
惊讶地发现小鬼子的建筑,存在一个极其致命的缺陷。
这个缺陷体现在,日本的建筑大量采用木质结构,并且城市道路异常狭窄。
此外,日本的消防能力也相当薄弱。
在这样的条件下,如果建筑物不慎起火,后果将不堪设想。
更糟糕的是,由于街道狭窄和房屋间距过窄。
火势会像野火燎原一般迅速蔓延,难以得到有效的遏制。
李梅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关键信息,他意识到这正是日本的最大弱点所在。
于是他果断决定,将原本计划使用的炸弹换成燃烧弹。
以充分利用日本建筑的这一弱点。
特别是在夜间,当城市的居民大多处于熟睡状态时。
再对城市进行地毯式轰炸,将会产生更为惊人的效果。
终于,在1945年2月23日,李梅发动了首次针对东京的燃烧弹轰炸实验。
轰炸机如同一群钢铁巨兽,在东京城区上空盘旋。
它们携带着大量的凝固汽油弹,这些炸弹犹如恶魔的火焰。
当这些轰炸机投下炸弹时,整个东京城区都被熊熊大火所吞噬。
约2.5k㎡的面积瞬间变成了一片火海,火势迅速蔓延,无法控制。
这次轰炸的效果远远超出了预期。
这让李梅,对大规模使用燃烧弹充满了信心。
为了进一步提升轰炸效果,李梅决定对B29进行一系列大胆的改造。
首先,他拆掉了B29身上所有的对空火力,只留下尾部的自卫机枪。
这样一来,B29的载弹量得到了显著增加,为后续的轰炸提供了更多的弹药。
其次,李梅放弃了传统的轰炸机编队飞行方式,改为单机轰炸模式。
这种模式可以降低机群对飞机的影响,使每架飞机都能更加自由地行动,提高轰炸的准确性。
最后,李梅还将近万米的飞行高度。
下降到2000米以下。
这样做虽然会增加飞机,被地面火力击中的风险,但却能大大提高轰炸的精度。
确保每一颗炸弹都能准确命中目标。
经过这些改造,B29的载弹量整整翻了一倍。
这意味着,每架飞机都能携带更多的炸弹,对东京造成更严重的破坏。
夜间的能见度较低,日军的防空能力也会相应减弱。
这将为B29的轰炸行动提供更好的掩护,进一步提高轰炸的成功率。
日本的夜间防空力量十分薄弱,其雷达技术相较于其他国家来说相对落后。
无法及时准确地探测到敌机的来袭。
此外,日本的高射炮缺乏有效的指挥系统。
导致其在应对空袭时,无法形成有效的火力网,
难以对来袭敌机造成实质性的威胁。
更为糟糕的是,日本的夜间战斗机数量有限,而且其性能也并不出色。
这些因素综合起来,使得日本的防空系统,在面对大规模空袭时显得捉襟见肘。
正如李梅所预料的那样。
当340架,几乎卸除了所有自卫武器的B-29轰炸机。
如幽灵般飞临东京上空时,日本的防空系统完全陷入了瘫痪状态。
由于雷达无法及时发现敌机,高射炮又缺乏有效的指挥。
夜间战斗机也难以升空拦截,美军的轰炸机几乎没有受到任何损失。
如入无人之境般地,对东京进行了狂轰滥炸。
东京在眨眼之间就被熊熊大火所吞噬,仿佛变成了一个人间炼狱。
这座城市的建筑密度极高,而且大多数房屋都是木质结构。
这使得火势像瘟疫一样迅速蔓延开来。
大火像一头凶猛的巨兽,张牙舞爪地肆虐着,所到之处,一切都被烧成灰烬。
火焰的温度高达1000℃,这样的高温足以让金属融化。
木屋在瞬间被气化,连坚固的建筑物也在火焰的炙烤下摇摇欲坠。
隅田川的河水也未能幸免,被煮沸的河水翻滚着,冒着腾腾热气。
那些试图逃离火海的人们,惊恐地四处奔逃。
但他们很快就发现,这场灾难已经让他们无处可逃。
许多人绝望地跳入河中,希望能在水中找到一线生机。
然而,他们万万没有想到,河水早已被煮沸,滚烫的河水无情地将他们吞噬。
数千人在水中挣扎着,最终被活活煮熟,场面惨不忍睹。
这场惊心动魄的轰炸,持续了大约2个小时。
据统计,这场轰炸导致东京约41平方公里的区域被彻底摧毁。
这个面积,占到了城市总面积的四分之一。
这片区域内的26.7万栋建筑物,包括22个重要的工业目标,都在熊熊烈火中化为了灰烬。
据日本政府的统计,当晚大约有8.3万人在轰炸中不幸丧生。
此外,还有多达10万人遭受了严重的烧伤,这些伤者不仅身体受到了极大的痛苦,心灵也遭受了重创。
这场轰炸使得100万人失去了自己的家园,他们流离失所,无处可依。
值得一提的是,这场轰炸所造成的死亡人数。
竟然超过了后来广岛原子弹爆炸,所导致的直接伤亡人数。
这场清理工作持续了整整25天,整个东京仿佛都被死亡的阴影所笼罩。
在这漫长的时间里,超过8.6万具尸体,被陆续运送到东京的60多座公园里。
这些公园原本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如今却成为了临时的坟场。
由于尸体数量众多,许多已经面目全非,无法辨认身份。
无奈之下,只能将它们集体埋葬在一起。
每座坟墓前都立着一块简单的墓碑,上面仅仅标注着500人埋于此。
相比之下,美军方面的损失则显得轻微许多。
在这场惨烈的战争中,仅有9架B-29轰炸机被击落,47架被击伤。
然而,值得庆幸的是,大部分机组人员都成功地被营救出来,避免了更多的伤亡。
李梅的功劳,我陈向北要了。
轰炸东京,估计李梅这辈子没机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