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新笔趣阁 >将北伐进行到底 >第二十六章 飨于宗祧,维圣之孝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二十六章 飨于宗祧,维圣之孝

  

“洪武?洪武?这是何意?”

  燕京城的政事堂中,石琚正在喃喃自语,捻须皱眉,似作沉思。

  在此次北伐之中,石琚并没有亲临战场,而是在大名府一带组织民夫辎重,以供应前方军需。

  石琚原本就对刘淮充满信心,毫不怀疑刘淮会取得最终胜利,但是刘淮的得胜速度还是大大超乎了他的意料。

  一切都太快了,九月出征,十月打决战,十一月末横扫东金余孽,将侵袭如火四个字表现的淋漓尽致。

  石琚也不由得感到一阵庆幸。

  幸亏当日由于金国不做人,他愤而反正。若是念头一差,选择死磕到底,那他石琚石子美不也得成了败军之将,阶下之囚了吗?

  此番能以得胜者的身份进入燕京,纯粹是祖宗开眼,上天护佑。

  而就在石琚喃喃自语时,他身边一名年过六旬之人不耐说道:“还能是如何?这必然是汉王在煊赫武力,以造声势。”

  石琚瞥了这厮一眼,丝毫不客气:“杨伯雄,你若是依旧是这般做事不过脑子,现在就回家养老去吧,我举荐你纯粹是给自己招祸!”

  杨伯雄也丝毫没有求人的意思:“子美老弟,你还是收起那一套倨傲姿态吧,我就不信你不需要我来为你羽翼!”

  石琚听罢,竟然不反驳,只是冷哼一声,就继续沉思起来。

  杨伯雄此人虽然比石琚大了将近十岁,但在历史上,他是长期充当石琚副手,并且成为他政治继承人的存在。

  原因倒也简单,这厮的身体实在是太好了,明明是进士出身,历任也是文官,但他却是个生撕虎豹的体格,在历史上比石琚多活了十几年,九十岁时方才离世(注1)。

  杨伯雄乃是真定藁城人,与石琚、梁肃同为河北汉人出身,早早就有所交游,但是由于他长期在金国核心任文官,所以错过了投靠汉军的最好时机,刘淮打仗下手又黑,杨伯雄根本没来得及决断,就成了一名光荣的俘虏。

  当然,石琚自然不会让老朋友失望,事实上,他身边也正好缺少这么一名贴心的副手。

  杜无忌、谢扶摇这群人早晚是要外放任职的,石琚总不好锁他们一辈子。

  “子美老弟,要我说,你思量这个年号一点用处都没有。”杨伯雄眼见石琚依旧是冥思苦想的模样,不由得再次摊手笑道:“没准这还是汉王随便说出的两字呢?你若是确实在意,何不亲自去问问汉王?”

  杨伯雄收敛笑容:“可魏公入太庙一事,才是关键中的关键,子美,你必须出面劝谏一番才是。”

  石琚再次嗤笑出声:“希云,要我说你既然不知道内情,就不要乱说话,否则说不得会得罪哪尊大神,伸手压下来,让你三代不得翻身。”

  杨伯雄拱手:“那就还望子美解释一二了。”

  石琚缓缓说道:“咱们这位君上,看起来最无法无天,骨子里却最为守规矩;明面上尤其凶戾,但内里却仁慈至极;看似叛经离道,却是忠孝之至。”

  杨伯雄反而嗤笑以对:“石相公,私下来言,就勿要说这些虚言了吧。”

  “你认为这是虚言?”石琚反问:“那我且问问你,治理女真人最好的方法是什么?”

  杨伯雄收敛笑容,沉默片刻后方才说道:“自然是将八岁以上男丁全都杀光,小儿或发卖为奴,或阉掉为婢,女子全都分配给有功将士作妻妾。”

  “当然,官面上自然不能这么说,先得让女真人造几次反才行,然后再由一个黑脸的出面,临阵杀光,然后剩下的再为我所用。”

  这也是处置异族的常用手段了,还真以为汉人这么大的地盘全是靠温良恭俭让换来的吗?

  石琚叹了一声:“但大郎君依旧选用了活人最多,也是最麻烦的一种手段来处置,所谓编户齐民,打散安置,全面汉化,无一不是耗时耗力。”

  杨伯雄摇头:“倒有些妇人之仁了。”

  石琚瞥了这厮一眼:“若不是这份仁念,别的不说,咱们这些河北汉人又如何会安心投靠?

  就不说你杨希云了,我当日手握重兵,大郎君又是疲惫之师,我又如何要真心臣服?不就是因为大郎君仁念,哪怕对女真人也不愿意赶尽杀绝,咱们河北汉人投靠过去总会有些前途吗?”

  杨伯雄也只能点头称是。

  这其实就是优待俘虏的道理了,对于俘虏赶尽杀绝就是逼迫敌人拼死到底,到最后不仅仅会使得战争更加艰难,而且也会让治理成本飙升。

  石琚继续说道:“所以我有一言想要告知你,那就是万万不能被大郎君表面姿态所迷惑,不要看到他在战场上勇猛无畏,就认为他是残暴莽夫。

  同样,也不要因为他推举格物学,打压道学就认为他无法无天。你能明白吗?”

  杨伯雄苦笑摇头:“还是不懂,子美你的意思是,大郎君虽然叛宋自立,但他却是个忠臣?”

  “自然是忠臣,我也是想了好久方才想明白的。”石琚言语中有些肃然:“只不过大郎君忠于的却不是偏安于一隅的宋国,而是忠于一个统一汉地的国家,如果没有这个国家,他就要亲自创造。”

  杨伯雄沉默片刻之后,方才面露诧异:“你的意思是,汉王忠于的……是我们?”

  “不是我们,是贩夫走卒,是山川河流,是王侯将相,是士农工商,是所有人。汉王忠于的,是这个所有人建立的集体。”

  石琚仿佛害怕自己表述不清楚,用手划了一个大大的圆。

  但他见到杨伯雄依旧有些发懵,也只能失笑以对:“不理解也就罢了,记住就好。”

  “回到一开始的说法,我知道你的考量,无非就是魏公入了宗庙之后,魏郊、魏昌二人身份不尴不尬,却有了宗室的权柄,汉王子嗣单薄,若是起了宗祧之争,纯粹就是自找麻烦。

  但我也可以明白告诉你,若是某个近臣说‘洪武’这个年号不好,只要言之有物,大郎君不会固执己见。但是魏公入宗庙一事则是绝对不可更改的,谁出头谁就会吃挂落。

  对于大郎君来说,魏公的恩义如山似海,与其找一个不知道是谁的刘姓父祖来祭祀,不如以魏公为主祭。”

  杨伯雄听完之后,也只能长叹:“果真是新朝,什么都得从头开始学习。”

  “学吧,学海无涯,哪有个够?”石琚说了句俏皮话后,又正色说道:“你这次的差事也是我好不容易求下来的,你可知道如何去做?”

  说到公事,杨伯雄立即凛然:“自然知道,将女真文字的典籍全都翻译成汉字,然后原版付之一炬,一个字都不能留。”

  “远远不够。”石琚摇头:“包括辽国、西夏的文字,还有字画、石碑、佛塔,凡不是汉字的一律抹除。

  与此同时,汉王还会下令收缴民间所有异族文字的书册。当然,一定会有不开眼的想要私藏文字,是一定要狠狠杀一批人的。”

  杨伯雄更加凛然:“我也不问汉王为何突然如此狠辣,只想问,需要做到什么程度?”

  “十年过后,将不会有人再认识女真大字,这一代人过去之后,就没人再会是女真人了。”

  石琚言语如同寒风般凛冽,随后不由得再次嘱咐几句:“勿要扩大化,也勿要将坟都掘了,要有个度。

  而且抄录典籍时,也要留个心眼,比如除去那些众所周知之人,其余女真人都想办法按个汉人名字,总之只有一句话,汉王不想杀某个女真人,却要将女真全族全都覆灭!”

  杨伯雄点头:“那我就晓得了。此事倒也不难,谷神发明的那些大字女真人自己也认不出多少,在完颜亶之后就连朝中公文都在用汉字,除了他们开国之时的一些典籍,又能有多少呢?”

  石琚知道自己这位老友的本事,倒也没有继续嘱咐,只是承诺:“两年之内,将此事办好,我来替你向汉王请功,外放州郡,内为一部侍郎都可。”

  杨伯雄本身就是金国的清贵官员,无论是知州还是侍郎其实都有些屈才。

  但谁让他是降人出身呢?甫一登场就是身负重任,总比那些去山西挖两年煤,以进行劳动改造的同僚要强得多。

  杨伯雄起身对石琚躬身行礼,以感谢自家老友的提携之恩。

  石琚摆手:“说到底还是你老杨争气,我舍了面子求得机会,你也能妥当将事情做好。

  总比唐括安礼那厮要强得多……哦,现在应该唤作唐安礼了。这厮竟然敢当面顶撞汉王,现在已经打包去徐州砸石头去了。如今还得我替他擦屁股。”

  杨伯雄有些惊愕:“唐安礼?他触什么眉头了?”

  “告诉你也无妨,这不是宋国宣布汉王为叛臣了吗?汉王自当是要有所应对的,而应对方式也极其巧妙,却被唐安礼当面否决。嘿,这厮当真是不知死活,连带着我也吃了挂落。”

  杨伯雄有些心痒难耐:“子美,你且说明白些,汉王要用何等手段对付宋国?”

  “这也不是什么秘密,早就已经传开了,你多待几日就能听说。”石琚饮了一口茶,方才吐出两个字:“修史。”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