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新笔趣阁 >我的岳父是太子 >第16章 来人,送客!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6章 来人,送客!

  

马和忍受不住,不由得怒吼道。

  这是赤裸裸的羞辱!

  他们虽然是太监,但也是人,谁没有三分血气,谁能忍受!

  马和恼道:“赵公公,你别欺人太甚!”

  那位赵公公笑道:“欺负你又怎么样?你告发我克扣你们工钱的时候,不是很嚣张跋扈吗,现在怎么了?”

  “对了,还有几日前往北平啊?恐怕这辈子都回不了京城了,呵呵,你不是个孝子吗?恐怕你老娘死了没了,你都赶不回来看一眼!”

  “欺人太甚!”

  这正是马和的痛处,上去就要打他,可是被几个太监死死的拉住,不让他闯祸。

  这次朝廷要派一批人前往北平,干的也是杂役的苦差事,这些他都不在乎,可他放不下的就是家里的娘亲。

  可偏偏眼前这个混蛋,因为私底下的恩怨,就把自己派往北平!

  本来仇人见面就分外眼红,再加上这样的羞辱,让马和更是恼怒,挣扎着就要上去打他。

  “谁在聒噪?”

  本来喧闹的众人,突然之间就安静了下来。

  只见曹毅从雅间里走出来,扫了他们一眼,轻笑道:“这里很热闹啊,谁在喧哗?”

  这些太监见他身着锦衣华服,手里面还拎着宫廷百户官服,立刻就不敢喧嚷了。

  铁铉跟着出来,笑道:“乱糟糟的,搅了小侯爷的雅兴,你们可真是好大的胆子!景川侯府都敢得罪!”

  这些都是低等太监,一听还有侯府少爷,而自己却搅扰了人家,更是一声也不敢吭。

  在这里吃饭的小官他们见过,可是侯府贵人……还能来这地方吃饭?

  曹毅走到那位赵公公身旁,脸带笑意,眼睛直勾勾的盯着他。

  这样不善的眼神让赵公公很不舒服,立即脸上赔笑说道,“小侯爷,您在这里啊。”

  显然,这位赵公公是见过曹毅的,知道他的身份。

  其他几位太监也是面带气气不敢声张唯恐惹了这位,要知道曹毅将尚服局那位六品嬷嬷都打断了双腿,

  结果非但没有受到任何处罚,甚至连一句皇帝连一句责骂都没有!

  听说几个文官弹劾他,反倒是那位女官全家,被判处死刑。

  这样的凶名立刻就在皇宫的太监和宫女当中传开了,现在谁不知道景川侯嫡子曹毅惹不得?

  简直是谁惹谁死!

  所以曹毅只是站在那里,就对他们产生了巨大的威慑,

  别人可能是说说,吓唬吓唬而已,顶多责罚一顿,打顿板子就是了,

  可眼前这位,是真的能要人命!真的能让人家破人亡!

  曹毅转头看看马和,又盯着那位赵公公,开口说道:“刚才在里间我听见你说滚,是让谁滚?

  这位赵公公倒也识趣,赶紧说道:“扰了小侯爷的雅兴,请小侯爷恕罪,奴婢这就走,不碍小侯爷的眼。”

  说着便灰溜溜的离开,几个太监也立即跟上,根本不敢多停一步。

  不过片刻工夫,这群人就走了个干净。

  剩下的马和等人,不知道自己是否也扰了这位,所以都很踌躇。

  曹毅只是看了他们一眼,并不多说,笑着摇摇头,便下楼而去。

  等走到楼下,铁铉跟上问道:“那几个太监这么欺负人,你居然能忍住没有动手,呵呵,你不是对那个太监挺有兴趣吗,怎么不借机施恩?”

  “要不你上去打他们一顿?我给你掠阵如何?”曹毅反问。

  铁铉瞪了他一眼没好气的道:“我是文官,别说的我跟粗鄙武夫似的!”

  “你在骂我!”

  “没有?”

  “刚才你说再请我喝酒的……”

  “有吗?没有!”

  曹毅并没有回家,此时天色尚且不算晚,先办事要紧。

  “砰砰砰”

  在一座小院前,曹毅下了马车,仆人立刻前去叩门。

  这家有位仆人打开了房门,询问来客,仆人便通曹毅的府第。

  此时,许观刚吃完饭,妻女正在收拾桌子上的碗筷,

  听到仆人的禀报,许观一愣,道:“来人说的是景川侯府的曹公子?你没有听错?”

  仆人回道:“老爷,确实是景川侯府的公子,人就在外面等着。”

  妻子翁氏见自己的丈夫皱着眉头,便停下手中的动作问道:“夫君,景川侯府的公子……莫非和夫君有什么过节?”

  许观摇了摇头,说道:“这倒没有,不过此人嚣张跋扈,不是善于之辈,能不沾惹,还是尽量不沾的好。”

  于是吩咐仆人道:“你就说天色已晚,我准备休息了,恕不见客。”

  仆人应是,转身出了屋子。

  本想能够就此打发,可谁知仆人才出去不过几息功夫,

  就听到院子里想起一个爽朗的声音:“在下乘兴而来,状元公怎么忍心舍得让在下败兴而归?状元公若是休息,哈哈,那正好可以促膝长谈,抵足而眠。”

  由于院子太小,话音还没有落,曹毅已经站在了门口。

  看到许观站在桌子旁边,便笑着走了进来:“在下有些学问不懂,今日特地来向状元公请教,状元公,秉烛夜谈如何?”

  许观也是无奈,人都到屋里了,总不能再赶出去吧,那样才是真的招惹是非!

  于是躬身行礼道:“拜见曹公子。”

  曹毅上前抓住他的手,笑呵呵的说道:“状元公真是一表人才,万般风流。”

  “曹公子谬赞了,实不敢当。”

  许观转头让妻子翁氏泡壶茶来,请曹毅去书房喝茶叙话。

  书房虽小,一面墙的架子上却摆满了书籍,而且大多破旧,显然已经被不知道翻了多少遍。

  曹毅看了一圈,不由得赞道:“满屋墨香,不愧是六首状元之家,果然书香门第。”

  曹毅这么说,可不单单是称赞而已,也不是溜须拍马,而是事实。

  站在你眼前的这位,就是历史顶级学霸,

  也是历史唯一一位,六首状元,黄观。

  此时他还叫许观,并没有改姓黄。

  他在县考、府考、院考,皆考取第一名。

  明洪武二十三年,黄观以贡生入太学,同年八月,在南京应乡试,中“解元”。次年应会试,中“会元”,是年,参加由朱元璋亲发策问的殿试,中“状元”。

  明清时,院试、府试、县试第一名则通称“案首”,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则分别称为解元、会元、状元。

  黄观不仅连中三元,而且堪称“六首状元”。

  黄观之外,另一个“六首状元”是清朝的钱棨,但据《吴县志》卷七十一记载,钱棨曾多次参加童试,但都落榜。

  所以就目前来说,他是历史上唯一一位六首状元。

  二人落座,许观问道:“不知曹公子今日前来,有何吩咐?”

  曹毅也不兜圈子,说道:“听说你精通《春秋》,尤其是对春秋三传,颇有心得,正好有一位该学《春秋》了,所以想请你教导一番。”

  古代文人,虽说都读经史子集,但是侧重往往有所不同。

  有人可能专研孟子,有人专研读礼,

  不是说他们不精通别的,而是在这一项上,人家就是权威人士!

  “请我教书?”

  许观有些诧异,便推脱说道:“曹公子有所不知,在下是翰林院修撰,每天史书浩如烟海,还有和同僚编撰史书典籍,以及一些书籍,实在没有时间教书授课……”

  曹毅伸手打断他道:“不是让你亲自教,他有自己的老师,只是……”

  说到这里,曹毅自己也有些不好意思,不过还是说道:“想借你对春秋的注释……一读。”

  闻听此话,许观的脸色立即阴沉了下来!

  就等于,想要你的学问,还不要你做老师!

  要知道古人的学问可是极其重要的,能够指点一二就算是恩人了,

  而他居然想不声不响的,就拿走自己的所有学问!

  关键,连个名分都不给!

  这……这混蛋是在羞辱自己吗!

  “来人,送客!”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