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新笔趣阁 >大明:让你死谏,你怎么真死啊? >第167章朱标死因,残酷的真相,老朱提剑!【月票加更6】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67章朱标死因,残酷的真相,老朱提剑!【月票加更6】

  

老朱很快便恢复了平静,脸上看不出丝毫喜怒,只有一种深不见底的平静。

  “嗯,知道了。”

  他身体微微后靠,目光扫过云明,语气平淡得像是在安排一次寻常的家宴:

  “传咱的旨意。”

  “秦王朱樉,车马劳顿,让他先去孝陵给祖宗磕个头,静静心。”

  “磕完头,就安置在宗人府旁边的思过院,没有咱的旨意,不得外出,也不得见任何人。让他好好想想,他在陕西都干了些什么‘好事’。”

  “晋王朱棡……”

  老朱顿了顿,眼神微冷:

  “他不是一向以‘贤王’自居,喜好读书吗?就让他去大本堂!把《祖训》、《资治通鉴》给咱找出来,让他好好温习温习,什么是为臣、为子之道!”

  “同样,没有咱的旨意,不得离开大本堂半步。”

  “周王朱橚!”

  老朱的语气似乎缓和了一丝,但依旧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他性子软,胆子小,就别吓着他了。”

  “让他回他原先在京城的旧王府住着。告诉他要好好休息,不要胡思乱想。但是……”

  老朱话锋一转,目光锐利:

  “王府内外,给咱派重兵‘保护’起来,一只外面的鸟儿也不准飞进去!他要是问起,就说京城最近不太平,咱这是为他好。”

  云明垂首恭听,心中凛然。

  皇上这安排,看似寻常,实则狠辣至极。

  去孝陵?那是让暴躁的秦王在祖宗面前心虚、压抑怒火!

  去大本堂?那是让自诩聪明的晋王在圣贤书面前无所遁形!

  回旧王府软禁?那是让胆小的周王在熟悉的环境里独自煎熬!

  最关键的是,将三人完全隔离开来,分置三处,派兵看守,彻底杜绝了他们之间串供、统一口径的任何可能!

  这是要把他们各自的心理防线逐个击破!

  “奴婢明白!即刻去办!”

  云明躬身领命。

  “还有!”

  老朱补充道,声音低沉:

  “告诉蒋瓛,他手下的人,给咱把眼睛瞪大点!”

  “三位王爷身边伺候的人,他们说的每一句话,见的每一个人,甚至吃饭睡觉的神情,都给咱记下来,一字不漏地报给咱!”

  “是!”

  云明退下后,老朱重新拿起朱笔,但目光却并未落在奏疏上,而是望向了殿外灰蒙蒙的天空,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老二、老三、老五……】

  【咱倒要看看,你们哥仨,谁先撑不住……】

  【谁的心里有鬼,谁就能给咱一个‘惊喜’……】

  ……

  另一边,依旧是那座无人知晓的黑暗房间内。

  “王爷!不好了!”

  一名身穿黑袍的下属,仓皇来报,声音带着惊恐:

  “皇上……皇上没有理会‘万民请愿’,反而下旨……下旨在午门设了鸣冤鼓,登闻鼓,借此鼓励天下人告御状,直指陕西和东宫旧事!”

  “现在午门外挤满了各色人等,鱼龙混杂!”

  “我们好几个暗中扶持的官员都被牵扯进去了!”

  “还有……我们在五军都督府的一条线,也被一个告老还乡的千户给捅了出来!损失惨重!”

  “啪!”

  黑暗中,似乎有什么东西被捏碎了。

  短暂的、令人窒息的沉默后,王爷的声音再次响起,依旧保持着镇定:“哦?是吗?有点意思!”

  他的话语虽然轻松,但那份慵懒已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冰冷的锐利和一丝被意外打乱节奏的恼怒。

  【好……好得很……我的爹啊……你还是这么不按常理出牌……】

  【你这是要让大明彻底乱起来吗?!你当真疯了!】

  【不!你一直就是个疯子!彻头彻尾的疯子!】

  他没料到老朱会用这种近乎无赖的方式破局。

  这完全打乱了他借助‘大势’快速了结此事的部署。

  【鸣冤鼓……这是要把所有的陈年烂账、阴私勾当都翻出来晒啊?!】

  【为了一个死去的儿子,你要把活着的江山都搅得天翻地覆吗?!】

  一股冰寒彻骨的危机感,如同闪电般劈中了他。

  他瞬间明白,自己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

  很明显,他低估了老朱的决心,也低估了那个‘疯子’张飙。

  如果从一开始,他就不去管张飙,不去管张飙的手下,或许就没有这些事了。

  但现在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水太浑,就算想灭口,都未必能找到正确的目标……】

  【不能再有任何动作了!】

  【任何试图拦截、补救、甚至打探的行为,在父皇如今高度警惕和盛怒的状态下,都无异于自投罗网!】

  【都是在明确告诉父皇,我心里有鬼!我与老大之死有关!】

  “做多,错多!”

  王爷几乎是咬着牙,从齿缝里挤出这四个字。

  他猛地闭上眼睛,强行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和那丝罕见的恐慌。

  片刻之后,当他再次睁开眼时,所有的情绪已经消失不见,只剩下一种极致的、冰冷的理智和残酷。

  他看向依旧跪在地上、等待指示的下属,声音恢复了之前的淡漠,甚至比之前更加冰冷,不带一丝烟火气:

  “传令:所有计划,即刻终止。所有人,进入最深度的静默。非我亲临,永不启动。”

  下属一愣:“王爷,那万民书和鸣冤鼓……”

  “不必再管。”

  王爷打断他,语气斩钉截铁:“那已是弃子之争,与我等无关。”

  “现在的第一要务是‘断尾’。彻彻底底的断尾。”

  他的声音平稳得可怕,仿佛在说一件与己无关的小事:

  “第一,让我们在秦王府的那颗钉子,王氏,‘病逝’。要像意外,像积郁成疾。”

  “第二,宫内司药局那个老宦官,让他‘失足’,落井。”

  “第三,晋王府长史身边那个负责传递消息的影子,给他安排一场‘急症’,暴毙。”

  “第四,陕西都司那个签事,他知道的太多,让他‘殉职’于剿匪。”

  他每说一句,下属的身体就不易察觉地颤抖一下。

  这些人,都是经营多年、埋藏极深的暗桩,如今却要被毫不犹豫地彻底清除。

  “记住!”

  王爷的声音如同万载寒冰:

  “要干净,要自然,要像是他们自己运气不好,或是被这场风波无意间卷进去的。绝不能留下任何指向我们的痕迹。”

  “做完这一切,你自己也暂时离开应天,去南直隶老家‘休养’一段时间。没有我的命令,不许回来,不许与任何旧人联系。”

  “可是王爷……”

  下属声音发颤,这意味着他们多年经营的力量将被彻底斩断一大半。

  “执行命令。”

  王爷的语气不容置疑:“断尾,是为了求生。尾巴断了,还能长出来。人死了,就什么都没了。”

  “是……属下明白!”

  下属重重叩首,声音带着一丝悲凉和决绝。

  然而,王爷的话还没有说完。

  却听房间内忽地响起一道叹息,隔了片刻,才语气郑重地道:

  “提醒我母妃,让她少烧香念佛,多保重身体。”

  下属愣了一下,旋即应了声“是”,便迅速消失在黑暗中。

  房间里,再次只剩下王爷一人。

  他缓缓坐回阴影里,整个人仿佛与黑暗彻底融为一体,再无半点声息。

  【父皇……张飙……】

  【你们就去斗吧,去查吧。】

  【所有的线,都已经断了。所有的痕迹,都已经抹平。】

  【就算那铁盒里真有什么,也只能查到一些无主的孤魂野鬼,或者……指向我那些好兄弟们的‘罪证’。】

  他的嘴角,在黑暗中勾起一抹冰冷而虚无的弧度。

  【而我,只是一个可能被波及的、无辜的、安分守己的藩王罢了。】

  【看戏?】

  【不,从现在起,连戏都不看了。】

  真正高明的隐匿,不是隐藏于幕后,而是彻底消失在所有人的视线和猜想之中。

  王爷,选择了最彻底、也是最危险的方式。

  他将自己变成一片虚无,等待着或许永远不会到来的风暴过去,或者等待着下一次出手的时机。

  ……

  翌日,清晨。

  通往应天府的官道上,尘烟滚滚。

  秦王朱樉的车驾最为张扬,护卫精悍,旌旗招展,但他本人却脸色阴沉地坐在宽大的马车里,烦躁地灌着酒。

  离开西安时,冯胜那老家伙皮笑肉不笑地‘恭送’,让他感到极大的羞辱和不安。

  他知道,自己的封地被控制了,这次进京,凶多吉少。

  晋王朱棡的车驾则显得低调许多,但他那双狭长的眼睛里却闪烁着精明的光芒。

  他不断回忆着离开太原前与幕僚的密议,推敲着进京后该如何应对,如何将祸水引向别人,尤其是那个暴躁的老二。

  周王朱橚的车驾走得最慢,他几乎是一路磨蹭,脸色苍白,时不时就要停下来‘休憩’,仿佛京城是龙潭虎穴。

  他满脑子都是自己收藏的那些珍本医书和植物图谱,只盼着这场无妄之灾能快点过去。

  尽管老朱的旨意是让他们分别进城、直接前往指定地点,但进城前的短暂交汇在所难免。

  从接到旨意那一刻起,朱樉就憋了一肚子火,此刻更是看什么都不顺眼。

  就在他的队伍即将拐向通往孝陵的道路时,恰好与另一支规模稍小、但仪仗更为精致肃穆的队伍相遇。

  那是晋王朱棡的车驾。

  朱棡坐在一辆装饰典雅的马车里,车帘掀起一角。

  他面容清瘦,眼神深邃,看似平静,但紧抿的嘴唇和微微蹙起的眉头,透露着他内心的不平静。

  很快,他就看到了朱樉,似乎是在故意等他,两道目光在空中短暂交汇。

  刹那间,兄弟二人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疑、审视,以及一丝难以言喻的警惕和疏离。

  朱樉冷哼一声,扬了扬下巴,算是打过招呼,眼神仿佛在说:‘看你干的好事!’

  朱棡则只是微微颔首,眼神淡漠,随即放下了车帘,隔绝了外界。

  他的心思更深,想的更多。

  【老二的进贡……老五的‘仙丹’……父皇的用意……】

  他必须保持绝对的冷静。

  两支队伍擦肩而过,没有任何言语交流,但空气中却弥漫着一种无形的紧张和猜忌。

  而更远处,周王朱橚的车驾则显得低调甚至有些仓促。

  他几乎是蜷缩在马车里,脸色苍白,手里下意识地捻着一串念珠,口中念念有词,不知是在祈祷还是在安抚自己狂跳的心脏。

  他远远看到两位兄长的队伍,更是吓得缩了缩脖子,连忙催促车夫加快速度,仿佛生怕被卷入兄长们的漩涡之中。

  他对即将面对的父皇,充满了孩童般的恐惧。

  不多时,朱樉就来到了孝陵思过院。

  这是一处紧邻皇陵、环境清幽但格外肃穆的院落。

  朱樉一脚踹开房门,环顾着这间除了床榻、书案、祖宗牌位外别无长物的屋子,气得额头青筋直跳。

  “思过?思个屁的过!”

  他低声咆哮,一脚踢翻了面前的蒲团:

  “老子在陕西镇守边关,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凭什么像犯人一样被关在这里?”

  他烦躁地来回踱步,脑子里乱成一团。

  陕西的事,他确实有些手脚不干净,纵容下属的事也不少,但他觉得,自己不可能跟大哥的死扯上关系!

  【到底是哪个王八蛋在背后捅刀子?是老三?还是老四?或者是那个疯子张飙?】

  这种被隔离、被审问、却又无人可商议的状态,让他这种暴躁性格几乎要爆炸。

  看守的士兵如同木桩,对他的任何问话都只有一句‘王爷恕罪,末将只听皇上旨意’。

  而另一边的大本堂。

  这是朱棡他们小时候读书的地方。

  这里充满了朱棡的回忆。

  大本堂书香依旧,但此刻却像一座华丽的监狱。

  朱棡坐在曾经读书的位置上,面前摊开着《祖训》,但他一个字也看不进去。

  他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眼神冷静得可怕。

  父皇的意图,他猜到了七八分。

  【隔离,审问,攻心.】

  【不能慌,绝对不能慌。】

  他仔细复盘着自己可能留下的任何蛛丝马迹。

  与傅友文等人的联系?清理得很干净。

  陕西那边贪腐、结党营私?主要是老二在做。

  东宫?看老二刚才那样子,似乎不像是害死大哥应有的恐惧和害怕。

  【唯一的变数,就是那个铁盒,还有张飙那张嘴……】

  【他到底知道多少秘辛?】

  朱棡现在最担心的,不是自己直接涉案,而是被朱樉或者朱橚那些蠢事牵连,或者被他父皇借机削弱势力。

  他必须表现得无比恭顺、无比坦诚,甚至……可以适时地、‘无奈地’透露一些关于老二的不痛不痒的问题,来转移视线?

  这个念头在他心中盘旋。

  而周王朱橚。

  他回到了熟悉的旧王府,却没有丝毫安心。

  看着庭院内外那些明显增加的、面无表情的守卫,他感觉每一道目光都像是在审视他。

  他把自己关在书房里,坐立难安。

  他对权谋争斗一向避之不及,只喜欢钻研医药花草,可偏偏他的爱好,此刻却成了最大的嫌疑。

  那‘仙丹’的事……他也不知道是谁泄露出去的,但正因为如此,他才不能保证,是否有人会借此做文章诬陷他?

  “怎么办……怎么办……”

  他喃喃自语,脸色惨白。

  他想去求助燕王府……又怕牵连亲哥。

  他想去找父皇解释……又怕言多必失。

  这种极度的恐惧和孤立无援,几乎要将他逼疯。

  他现在最后悔的,就是当初没有坚决推掉就藩,留在京城当个闲散王爷。

  ……

  诏狱,刑讯室。

  宋忠得到老朱新的命令,再次胆战心惊的开始了彻查。

  因为有老朱提供的彻查方向,他将目标锁定在了太子朱标去陕西考察的随行官员身上。

  通过这些官员的描述,他得到了一个惊人的消息。

  原来朱标在考察陕西的途中,旧病复发,疼痛难忍,不得不在秦王府小住,修养身体。

  而朱标得的这个病,叫‘背痈‘。

  其实就是一种细菌感染,放在现代,吃几粒抗生素药就能治好,但是在古代,那就是顽疾、不治之症。

  明末清初的史学家谈迁私人编撰的《国榷》中记载了这么个事情。

  这里面记载,在朱标出巡陕西之前,得了背疮恶疾,一度出现生命垂危。

  原文是:“庚午夏六月,懿文背痈痛甚,号呼不绝口,含泪抚摩,日夕不暂离,闻号呼惶惶若不生,亲吮吸之,逾旬而愈。”

  从这个描述看,朱标的背疮还是非常严重的,疼痛的喊声甚至惊动了老朱。

  朱允炆亲自给父亲吮吸浓疮,使父亲恶疾痊愈,因而得到了老朱的看重。

  所以,宋忠得到这个惊人消息,立刻马不停蹄的回去找太医院院判刘纯,询问他朱标的治疗情况。

  如果换做平时,这种高度机密的事,别说询问,连打听都是死罪。

  但现在不一样,他奉了皇命,要彻查此事。

  “刘纯!我问你!太子殿下的背痈,历来是如何诊治的?都用的哪些药?!”

  宋忠死死盯着刘纯,声音压得极低,却带着一种可怕的急切。

  “太子殿下的背痈?”

  刘纯被问得一愣,茫然道:

  “向来由太医院悉心调治,多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之方外敷内服,如黄连、金银花、乳香、没药……”

  “这些药效果如何?”

  宋忠打断他:“太子殿下疼痛剧烈时当如何?”

  “这……”

  刘纯面露难色,不由道:

  “背痈之痛,甚为酷烈,虽用药,亦难完全遏制。疼痛剧烈时……殿下多是强忍……有时……有时也会用些安神之香辅助入睡……”

  “安神之香?”

  宋忠的心脏猛地一缩,立刻上前追问:

  “除了宫中例份,可有使用……其他东西?比如……比如秦王、晋王、或其他藩王进献的那些?!”

  “啊?”

  刘纯脸色‘唰’地一下变得惨白,嘴唇哆嗦着,似乎想到了什么极其可怕的事情,不敢回答。

  “说!”

  宋忠一把抓住他的衣领,眼中几乎要喷出火来:“此刻所言,若有一字虚假,立毙当场!”

  刘纯彻底崩溃了,涕泪横流,颤声道:

  “大人……大人饶命……臣恍惚记得……似乎……似乎有一次……殿下背痈发作尤甚,疼痛难忍……夜不能寐……确实曾私下问过臣……问那西域奇香‘龙涎暖’……”

  “以及秦王殿下进献的‘极品安息香’……是否……是否有强力镇痛安神之效……”

  “臣……臣当时只说或许有微效……但殿下……殿下他……”

  “殿下他怎么了?!”

  宋忠的声音都在发抖。

  “殿下他……之后似乎……便不再多问了……但臣后来几次请脉,隐约觉得殿下精神似乎稍好……”

  刘纯伏在地上:

  “但脉象却……却愈发沉涩古怪……臣心中存疑,却不敢多问……”

  说到这里,他不禁痛哭失声:

  “臣有罪!臣当时若能多想一层,若能冒死劝谏……或许……”

  轰隆!

  宋忠只觉得五雷轰顶,踉跄着后退两步,撞在冰冷的刑架上。

  一切都说得通了。

  有龙涎暖?有极品安息香?难保不会有‘红铅仙丹’!

  那些看似指向阴谋的‘异常进献’、‘隐秘用药’,其根源,很可能并非是有人处心积虑的谋害,而是太子朱标自己。

  他为了缓解那难以忍受的背痈剧痛,在绝望中进行的、秘密的自我药疗。

  他不敢声张,因为他是国之储君,不能让人知道他依赖这些可能带有毒副作用、甚至堪称‘虎狼之药’的东西来镇痛!

  他必须维持一个健康、稳重的形象!

  所以,他在可能察觉身体被这些药物反噬、或者担心事情败露后,才会用各种理由将知情的老太监王福、经手的王钺、李公公、兰心清理出东宫!

  这不是为了灭口,是为了掩盖!

  掩盖他这个太子不堪重负、私下用药的隐秘!

  那些藩王的‘进献’,或许本就是投其所好,进献这些‘好东西’来讨好,却无形中加速了他的死亡!

  也就是说,这可能不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谋杀。

  这是一场由病痛、绝望、隐忍和宫廷压力共同酿成的……悲剧性的自我毁灭!

  这个真相,比任何阴谋都更让宋忠感到毛骨悚然和彻骨的寒意!

  太子殿下,并非死于兄弟的毒手,而是死于自己无法言说的痛苦和身为储君的重压之下!

  而且非常残酷。

  他不知道老朱知道真相后会怎样,他只能如实上报。

  ………

  华盖殿内,烛火通明,却驱不散那股深入骨髓的阴冷。

  老朱如同一尊石雕,端坐在御案之后,听着蒋瓛的禀报。

  当听到‘午门外已聚集数百欲告状者,虽多是小民诉苦或挟私报复,但亦有数人提及陕西粮饷、东宫旧人’时,他布满皱纹的脸上没有任何波澜,只有那双深陷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极其冷酷的满意之色。

  【好,很好。水越浑,鱼才越容易慌不择路。】

  他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让那些藏在阴沟里的老鼠,在全民告发的恐怖氛围下,自己露出尾巴。

  “盯着那些人。”

  老朱的声音沙哑而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杀意:

  “所言属实者,依旨重赏。所言不实但情有可原者,驱散即可。若有借机诬告、扰乱视听者……”

  他顿了顿,指尖在案上轻轻一叩,发出沉闷的声响:“查明背后指使,就地正法,以儆效尤。”

  “是!”

  蒋瓛心头一凛,知道皇帝这是要借这股‘民愤’之名,行清洗之实。

  禀报完告状风波,蒋瓛稍作迟疑,还是硬着头皮,将三位王爷抵达后的反应,尽可能客观地描述了一遍。

  包括秦王朱樉的暴怒踹门、晋王朱棡的异常平静、以及周王朱橚的惊恐失态。

  听完关于儿子们的描述,老朱久久没有说话。

  殿内陷入一种令人窒息的沉默。

  只有烛火燃烧时偶尔发出的噼啪声,以及老朱那缓慢而沉重的呼吸声。

  蒋瓛跪在地上,头埋得更低,连大气都不敢喘。

  他能感觉到,龙椅上的皇帝,此刻正被一种极其复杂的情绪笼罩着。

  终于,老朱缓缓抬起头,目光投向殿外漆黑的夜空,仿佛能穿透重重宫墙,看到那三个被他分别隔离起来的儿子。

  他的脸上,先是掠过一丝极淡的、几乎无法察觉的疲惫和痛楚。

  【樉儿还是这般暴躁易怒,一点就着,毫无长进……】

  【棡儿倒是沉得住气,心思深得让咱都看不透……】

  【橚儿……唉,这孩子,从小就胆小,怕是真吓坏了……】

  那一瞬间,他不是一个冷酷的帝王,只是一个看着不成器儿子们的老父亲。

  但这丝软弱的情绪,仅仅持续了一瞬。

  下一刻,老朱的眼神便重新变得冰寒刺骨,甚至比之前更加锐利和无情。

  帝王的冷酷和猜忌,如同潮水般淹没了那点可怜的父爱。

  【暴躁?或许是做给咱看的,掩饰心虚!】

  【平静?更是可怕,说明早有准备,或者……问心无愧到令人怀疑!】

  【恐惧?哼,若不是心里有鬼,何至于怕成这般模样?!】

  在他看来,儿子们的每一种反应,都可能是伪装,都可能是罪证。

  他猛地收回目光,不再看那令人心烦的夜色,转而死死盯住蒋瓛,声音陡然变得凌厉:

  “告诉看守的人!”

  “给咱盯死了他们!”

  “秦王不是暴躁吗?让他躁!看他能摔多少东西!把他说的每一句抱怨、每一个字,都给咱记下来!”

  “晋王不是平静吗?那就让他好好‘读书’!把他翻书的次数、发呆的时间、甚至呼吸的轻重,都给咱留意着!”

  “周王不是害怕吗?那就让他怕!但也要防着他狗急跳墙,或者……被人灭口!”

  他的语气一句比一句森寒,带着一种近乎残忍的审视:

  “咱倒要看看,是他们先憋不住,还是他们背后的人先沉不住气!”

  “臣,遵旨!”

  蒋瓛感到一股寒意从脚底升起。

  皇帝这是要把自己的儿子们放在火上细细地烤,用他们的煎熬和失态,来验证自己的猜忌,或者逼出真相。

  “去吧。”

  老朱挥了挥手,仿佛耗尽了力气,重新靠回龙椅,闭上了眼睛。

  蒋瓛如蒙大赦,悄无声息地退出了大殿。

  空荡荡的华盖殿内,再次只剩下老朱一人。

  他闭着眼,但紧蹙的眉头和微微颤抖的手指,暴露了他内心远非表面那般平静。

  对儿子们的复杂情感,对真相的执著追寻,对江山稳固的冷酷算计……种种情绪在他胸中激烈冲撞。

  最终,所有这些都化为了一声极轻极冷的叹息,消散在冰冷的空气中:

  “标儿……你若在天有灵,就保佑爹……别再失去更多儿子了……”

  这句近乎祈祷的低语,充满了帝王的无奈和一种深沉的悲凉。

  但紧接着,他的眼神再次睁开时,已只剩下绝对的冰冷和决绝。

  【但若他们真的参与了谋害你……】

  【那就别怪爹……心狠了!】

  帝王的宝座,终究是由白骨和鲜血铸就的。

  而此刻,宋忠恰在这时出现在了殿外。

  “启禀皇上,宋千户求见!”

  “嗯?”

  老朱心里一个咯噔,隐隐有种不好的预感。

  他之前让宋忠再次彻查朱标的死因,如果宋忠没有结果,是不可能来求见他的。

  也就是说,宋忠来求见他,意思是真相大白了?!

  不知怎么的,他忽地发现,这个他日思夜想、不顾一切想要彻查的真相,在即将揭开的这一刻,让他竟有些退缩了。

  【不!咱不能退缩!咱一定要知道真相!否则如何对得起死去的标儿?】

  “让他进来!”

  老朱强自镇定,语气中带着自己都不曾察觉的紧张,下达了命令。

  很快,宋忠就迈着沉重的步伐,带着胆战心惊,走进了大殿,举起奏疏道:

  “臣,有关太子死因的最新调查,禀明圣上!”

  果然如此!

  真相果然揭晓了!

  “呈上来!”

  不多时,一名老太监就从宋忠手中接过奏疏,小心翼翼地递到老朱手中。

  老朱深吸一口气,旋即翻开查看。

  只是一眼,他的双目就瞬间血红,满脸的愕然、震惊、恐惧、不知所措。

  “哈哈哈嗬嗬哈哈哈哈——!”

  一阵疯魔如野兽,不似人声的大笑,骤然响彻大殿。

  “云明,咱的剑呢?!”

  求月票啊~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