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新笔趣阁 >大明:寒门辅臣 >第两千七百五十二章 小雨滴的感谢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两千七百五十二章 小雨滴的感谢

  

朱元璋的目的,已是明显。

  顾治平洪武十年生,永嘉公主洪武九年生,两人年纪相当。

  这是皇室固有的手段——联姻!

  顾正臣看着还在那谈论郭惠妃的关怀与考校的儿子,暗暗叹了口气。

  这个小子,还没意识到已经见家长了啊……

  虽说只是个苗头,未必做得了准,加上两个孩子年纪还都小,远不到谈婚论嫁的时候,未来可能还有变化,但朱元璋、马皇后的用意是明显的。

  坤宁宫。

  马皇后看了看夜色,对朱元璋道:“他能明白陛下的心意吧?”

  朱元璋呵呵一笑:“他那么聪明,一眼便会看穿。为了稳住他,朕的儿子给他当弟子随从,女儿给他当儿媳,算是用心了。如此一来,他总不至于两手摊开,跑到海外去不知所踪了吧?”

  马皇后检查过门窗,回道:“重八,他是个重感情的人,皇室不寒他的心,他自然不会离开。说到底,控制朝廷,制衡文武的手段,你可以用在其他人身上,不可用在他身上,至少,不能让他受了委屈。”

  朱元璋走至床榻边坐了下来:“马克思至宝全录出来之后,这个小子开始往外倒东西了,铁路的资金筹集方案,格物学院未来的发展之路,他能拿出来的,也全都拿了出来。”

  “全录出世之后,他少了许多顾虑,在安排上也从容了许多,不像过去,时机成熟一点,掏出来一点。从唐大帆等人的文书来看,他似乎变得更轻松了。”

  马皇后含笑:“背负了那么多,如今卸下来,如何能不轻松?”

  朱元璋想了想,认可了马皇后的话,转而道:“只不过,即便是有无数人会看到马克思至宝的内容,可这世上,也未必会有第二个顾正臣。他有今日,靠的可不只是学问一道,还有了不得的心性。”

  马皇后深以为然。

  换个人拥有如此至宝,说不定早就目空一切、骄纵跋扈,沉沦享受,纸醉金迷,哪还有心思整日为国出力,十四年,大部时间都在为国在外,聚少离多的?

  这份稳得住、沉得住的心性,一步一个脚印的稳健,不是寻常人所能拥有。

  他要改良火器,不是直接提出来,而是打造一个远火局。

  他要推动科技,不是直接抛出来,而是打造格物学院。

  他在塑造人才,在打根基,在确保他之后,这条路还能有人走下去。

  马皇后想了很多,突然想起什么,问道:“佛门这次怒火可不小,宗泐、如玘这么精明的人被他坑了一次,恐怕不会善罢甘休,重八,你是不是从中周旋下?”

  朱元璋拍了拍大腿,言道:“妹子小看他了,这件事,他已经解决。”

  马皇后诧异:“如何解决的?”

  朱元璋老眼微凝,沉声道:“西域灯轮千影合,东华金阙万重开!”

  马皇后不解地看着朱元璋:“这是张说所写,唐时长安上元日时的场景吧?这与佛门有何关系,顾正臣总不能让佛门去西安吧?”

  朱元璋叹了口气:“关键在西域!妹子,祁连山以西有一处地方,唐时留下的佛门之物无数。顾正臣打算将那里的东西拿出来,并希望借助佛门的力量,去收拢更多的信徒。”

  马皇后思索着,恍然道:“是那里!”

  曹国公府。

  李文忠看着整理行李的李景隆,言道:“你不是一直想要带兵打仗吗?这一次,兴许会有你的机会。跟着燕王去亦集乃,他会安排好一切。”

  李景隆很是不理解:“为何不让我跟着先生走,楚王、鲁王他们——”

  李文忠将一本册子递给李景隆:“他们是他们,你是你。这是我这些年来写的兵法心得,虽然未必能比得上顾正臣的火器战法,但对你来说,应该还有些用。”

  李景隆接过之后,小心地放在箱子里:“这次的目的是解决瓦剌对和林的威胁,为朝廷彻底控制蒙古草原打基础,对吧?”

  李文忠爽朗一笑:“你看穿了?”

  李景隆嘴角动了动:“跟着先生这么久,这点眼力还是有的。大宁都司不可能一直警惕着瓦剌,宋国公也不宜长期在和林。亦集乃那里,向西北可以抵达杭爱山,向北是和林。燕王去亦集乃找宋晟,所图自然是瓦剌。只是——”

  李文忠抓着胡须:“只是什么?”

  李景隆眯着眼,缓缓地说:“区区一个瓦剌,值得先生亲自跑一趟吗?那毕竟不是元军本部,兵力也谈不上甚多。”

  李文忠平静地点了点头:“看来,你真的成长了不少,至于你的疑惑,等你与顾正臣会合之后,自然就明了。他这种人去西北,图谋必是不小。”

  李景隆在准备,左右不过一点行李。但朱棣要做的准备可就太多了,张玉、丘福、朱能等等,这些班底都需要带出去历练,王妃需要安慰,孩子也需要陪陪,时间不够用……

  汤鼎、邓镇等人眼见这一批人都在向西北而行,连皇子都要去,自然也明白过来,该请旨的请旨,该走动的走动。

  十一月十八日。

  顾正臣看着小雨滴依依不舍马三宝的样子,言道:“再等两三年,等他回来,你们成婚。”

  小雨滴脸一下子就红透了,捏着衣角偷看马三宝。

  马三宝笑得很是灿烂,拉着小雨滴的手,认真地说:“那,你不用担心了,也不必多想,先生主婚,我总不可能跑了。这次西面的事大,也来不及成婚。”

  小雨滴连连点头,对顾正臣蹲了个万福,眼神中带着泪光:“哥哥离开金陵之后,妹妹想回一趟东莞,倭国灭绝的消息,总需要有人告诉那里的乡亲。”

  顾正臣拿出一封书信,递给小雨滴:“知道你的心思,顺便帮我带一封书信,交给广东布政使韩宜可。”

  小雨滴接过,轻声道:“谢谢哥哥为他们,为大明人所做的一切。”

  顾正臣转过身。

  几乎没有人会感谢,更多的是质疑。

  可小雨滴经历过,她清楚倭人是何等的暴虐残忍。

  她清楚,不灭绝倭人,迟早会为倭人所害。

  不管怎么说——

  东莞的仇,彻底报了,那里的百姓可以安息了。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