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新笔趣阁 >相国在上 >259【咎由自取】
字体:     护眼 关灯

259【咎由自取】

  

宋义并未离开扬州城。

  马车驶出府衙便径直向北而行,约莫一刻多钟后停在一处衙门前,这里是漕衙驻扬州监兑厅,主官为通判赵琮,主要负责漕粮征收催缴、漕船调度监管、涉漕案件初查和运河商税稽查。

  宋义走下马车,赵琮和一名年约三旬的男子立刻迎了上来。

  “下官拜见参政大人。”

  “见过宋叔。”

  “赵通判不必多礼。”

  宋义先跟赵琮招呼一声,然后看向站在一旁的蒋方正,意味深长地说道:“端明,你这次有些胡闹了,部堂让我带你回淮安。”

  蒋方正苦笑道:“宋叔,小侄这算是无妄之灾,谁能想到那位薛大人软硬不吃,连见一面的机会都不肯给,小侄实在是没有办法,只好劳烦宋叔亲自走一遭。”

  “薛淮是普通官员么?你别看他年轻就觉得容易拿捏,要知道就连部堂都颇为忌惮此子的手段。”

  宋义见蒋方正的脸色有些难看,便改口道:“进去说话吧。”

  赵琮连忙恭敬地在前引路,三人来到正堂相继落座,小厮奉上香茗便退了出去。

  蒋方正关切地问道:“宋叔,薛同知是否肯放桑承泽出来?”

  听到这个问题,回想起方才在扬州府衙见到的那一幕,宋义的神情略显古怪。

  那种不适感再度浮现。

  在两人期盼的目光中,宋义缓缓道:“桑承泽不愿意跟我走。”

  蒋方正楞道:“为何?”

  宋义摇摇头,迟疑道:“你们说这世上有没有一种药,能让人在短时间内性情大变?”

  蒋方正面色微变,似乎是想到了什么诡异的事情,他注意到宋义并未盯着自己,便勉强笑道:“宋叔说笑了,怎会有这种稀奇古怪的药?”

  赵琮则小心翼翼地问道:“参政大人,您今日在扬州府衙发现了异常?”

  宋义轻叹一声,便将桑承泽的变化简略说了一下,听得蒋方正和赵琮一头雾水。

  尤其是蒋方正满心不解,因为他和桑承泽相交多年,对方是怎样的性情难道他会不清楚?

  说实话要不是看在漕帮极具价值的份上,蒋方正根本不屑于带着桑承泽厮混,打死他都不相信那个纨绔子弟会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洗心革面,这简直就是最大的笑话。

  赵琮眼珠一转,试探道:“会不会是薛同知暗中掌握了桑三少的把柄,比这次的伤人事件更严重,所以桑三少才会不得不听从薛同知的要求?”

  宋义看向蒋方正道:“你觉得呢?”

  蒋方正想了想,桑承泽好像没有做过那种足以要他小命的恶事,不过也有可能那小子在瞒着他,因而缓缓道:“不排除这种可能。宋叔,既然薛同知不会严惩桑承泽,那就足以给桑老帮主一个交代,至于桑承泽愿意留在扬州府衙侍候人,还是由他去吧。”

  宋义点了点头,这个说法更容易让他接受,否则他真怀疑薛淮有那种操弄人心的邪门手段。

  “此事不必再提了,区区一个纨绔子弟,本就不值得漕衙如此费心。”

  宋义一言带过,随即看向赵琮道:“之前桑世昌说扬州盐商筹备自行组建运河船队一事,你在这里可曾听到一些风声?”

  赵琮立刻正襟危坐,肃然道:“回大人,确有此事!自去年冬天开始,扬州几大商号便开始筹备购船一事。在那个盐业协会成立后,下官打探到不少消息,此事以沈乔两家为首,黄、顾、周等颇有实力的大商人也都表态支持,他们正在收购和订造一批中型商船。”

  宋义皱眉道:“他们进展到哪一步了?”

  赵琮道:“根据下官掌握的消息,盐业协会诸商户目前至少准备了三十艘船,就停泊在城东三汉河码头附近的一处水域。为了掩人耳目,这批船目前都归沈家名下的广泰商号所有。”

  蒋方正适时插话道:“宋叔,两淮盐协胃口不小,他们这是想直接绕过漕衙,逐步侵占运河商运的份额。一旦让他们站稳脚跟,依托这些大盐商的雄厚财力,船队规模必然迅速膨胀。届时,不仅漕帮的饭碗被抢走,漕衙在运河商运上的话语权和抽成也要受到严重冲击。最可怕的是,倘若其他省份的商户有样学样,那会置漕衙于何地?”

  宋义眼神幽深地看了他一眼,总觉得总督大人的独子对薛淮的意见很深。

  不过转念一想,他又能理解蒋方正的心态,毕竟以往淮扬一带的地方官员没人敢给他甩脸子,这次薛淮始终闭门不见,难免会伤到蒋方正的自尊心。

  而且蒋方正之言不无道理,两淮盐商搞互助互利那一套倒也罢了,若是染指运河商运,未免也太不把漕衙放在眼里。

  宋义定了定神,对赵琮问道:“赵通判,那些盐商可曾向你申请船引?”

  所谓船引,便是商船运送食盐粮食等基础民生物资的凭证。

  以前各地的商户们都会使用漕船,自然不需要操心这些事情,他们只要足额付出运资便可,但是如今他们要另起炉灶,那就必须取得漕运衙门颁发的船引,否则就是公然走私。

  还有一种情况不需要船引,这些商户们不用自家的船运送食盐和粮食等,只运那些非基础民生物资的货品,然后在钞关处缴纳商税就行。

  对于两淮盐商来说,他们最重要的货物便是食盐,没有船引就会寸步难行。

  赵琮的脸色略显古怪,迟疑道:“回参政大人,他们目前还未提交申请。”

  “宋叔,或许这是因为他们还没准备好。”

  蒋方正冷静地说道:“那位薛同知向来谋定后动,他在朝中背景深厚,定然是想先在中枢取得支持然后直接向家父施压,朝中的大人们未必会站在漕衙这边,一旦让薛同知拿到准许,届时我们只能捏着鼻子下发船引,而这恰恰是漕衙不能接受的结果!宋叔,不能任由两淮盐商一步步准备妥当,最后再来撬动漕衙的根基。”

  赵琮亦道:“参政大人,当下两淮盐商还未起势,若是等他们的船队壮大,与各地商户建立联系,再想打压就难了。”

  宋义端起茶盏饮了一口,沉思片刻后问道:“你有何想法?”

  赵琮眼中精光闪动,低声道:“大人容禀,下官认为只要严查这盐业协会成员的商船货物,便可令他们知难而退!”

  “说具体一些。”

  “是。下官这里有一份两淮盐协的会员名单,即日起只要是这些商户运送货物的船只,在进出扬州各闸口和码头时,下官会让巡检登上每一艘船进行彻查,他们的货物哪怕有一丝不合规处,都可直接没收并且处以罚银。”

  赵琮显然深谙刁难之道,略显兴奋地继续说道:“眼下正是运河繁忙之时,在那几段密集通行的拥堵航段,盐协会员的船只必须最后通行,下官还可用临时水道管制的名义,直接禁止那些船通行。再者,运河主要码头必须优先供官船和漕船使用,协帮和散船次之,盐协的船最次。”

  蒋方正微笑道:“赵通判此策高明,航道调度和巡检抽查本就是漕衙份内之权,就算那位薛同知想要站出来为两淮盐商撑腰,他也没有充足的理由,这桩官司就算打到御前也是漕衙占理。”

  “还有一条。”

  赵琮压低声音,阴冷道:“漕衙负责稽查运河商税,可以在常规钞关税之外,增加一道漕运专项稽查税,查验那些盐商的货物是否和申报完全相符。他们运货历来品类繁杂数量庞大,稍有出入在所难免,只要抓住一点不符,我们便能立刻以偷逃税款论处,课以重罚乃至扣押货物一段时间!”

  蒋方正看着跃跃欲试的赵琮,心里颇为满意。

  在宋义抵达扬州之前,他便和此人密议数次,并且他知道赵琮为何如此热衷于针对站在两淮盐协背后的薛淮。

  宋义听完两人的一唱一和,沉吟道:“这些手段固然有用,就怕激起盐商的逆反,你们得知道盐政改革是陛下颇为重视的大事。”

  “宋叔放心。”

  蒋方正镇定地说道:“此举并非是要对两淮盐商斩尽杀绝,而是希望他们能够认清事实,只要他们不再执着于组建船队挑衅漕衙,继而彻底打消这个念头,那漕衙又何必为难他们呢?”

  宋义微微点头,显然对此有些意动。

  不过他脑海中又不自觉地闪过桑承泽判若两人的变化,那诡异的状况让他心底始终萦绕着一丝不安。

  短暂的沉默过后,宋义缓缓道:“兹事体大,非本官能够擅自做主,必须要取得蒋部堂的同意才能行事。这样吧,赵通判你可以继续打探消息,同时做好相应的准备,等到淮安那边传回消息,我们再出手也不迟。另外,有些手段不能滥用,让盐商们知道痛就行了,切莫彻底激化矛盾,那样得不偿失。”

  赵琮立刻起身道:“下官遵命!”

  蒋方正面带微笑,他笃定父亲会同意,因为薛淮想要组建船队之举绝对是漕运总督的逆鳞。

  薛景澈啊……这可是你自找麻烦,怪不到本公子的头上。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