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8【深水之下】
入夜,扬州府衙,同知厅内堂。
程东垂手侍立,额头渗着冷汗。
他事无巨细地将揽月舫的冲突、桑承泽的跋扈、蒋方正的介入以及最终和解的经过一五一十地禀报给了薛淮。
堂内除了坐在案后的薛淮,还有本府通判章时和推官郝时方,这两人如今已是薛淮的左膀右臂。
薛淮听完之后并未表现出明显的怒意,连眉头都不曾皱一下,只是平静地问道:“乔文轩等人伤势如何?”
程东只觉喉头有些发紧,连忙回道:“回大人,都是皮外伤,看着吓人,养些时日便好。”
“嗯。”
薛淮淡淡应了一声,不复多言。
章时见状便沉声道:“程巡检,因为伤者没有大碍,你便当着乔家兄弟的面,擅自允许两边事主私下解决?”
他在仪真知县的位置上苦熬八年有余,并非不懂人情世故,亦知对于程东来说,蒋方正总督独子的身份过于强大,他一时不敢硬抗也很正常。
然而这不是他完全被人牵着鼻子走的理由。
斗殴事件发生在城内,程东无论如何都应该先请示薛淮,而且这件事后续很可能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
乔家乃本地大族,乔望山如今是盐业协会会首,无论是在盐政改革还是扬州新政上,乔家对薛淮的支持力度都非常大。
这个时候乔家被人公然欺上门,府衙却不管不问,这会让广大盐商和百姓如何看待薛淮?
薛淮沉默不代表他内心没有怒意,章时清楚自己必须要给程东一个解释的机会。
此刻程东深深低着头,愧然道:“那蒋方正言语之间以漕运大局相胁,又暗示卑职若执意将桑承泽带回府衙,恐激起盐漕两行更大波澜,累及淮扬安定。揽月舫管事武定承认是乔家人先动的手,桑承泽等人反成了自卫有理。卑职权衡再三,唯恐处置失当,反为厅尊引来朝堂攻讦,亦怕激化事端令乔家陷入困境,故才一时糊涂妄图息事宁人,从而铸成大错。卑职无能,请厅尊大人降罪!”
章时看向薛淮,主动请缨道:“厅尊,桑承泽一行还在城内滞留,下官愿亲率差役连夜将他带回府衙。”
“不急。”
薛淮抬眼看向程东道:“程巡检,你先退下罢,此事等本官斟酌之后再做决定。”
程东小心翼翼地说道:“是,卑职告退。”
待其离去之后,薛淮望向章郝二人道:“你们对漕帮有多少了解?”
章时的神情略显凝重,当先开口道:“回厅尊,漕帮迄今已有近百年历史,从最初的零散单帮,到如今已经成为运河沿岸的第一大帮。他们依附于漕运衙门,掌握运河运输命脉,在沿岸各地颇有影响力,不过一直都受到朝廷的严密管控,并未闹出过什么乱子。”
郝时方亦补充道:“是的,厅尊,漕帮实力雄厚不假,但在……在蒋总督的严格限制之下,漕帮在漕粮协运等要紧事上出力不小,朝廷也知道这一点,因此才会默许他们的存在。倘若漕帮敢撂挑子或者以下犯上,朝廷绝对不会容忍。”
薛淮端起茶盏饮了一口,缓缓道:“所以这就是桑承泽肆无忌惮的底气所在?”
章郝二人对视一眼,不由得都陷入沉默。
桑承泽的确嚣张跋扈,但这件事明面上只是一场权贵子弟的意气争斗,而且还是乔家人先动手,无论大燕律中哪一条都无法裁定漕帮众人犯下大罪。
以漕帮对大燕社稷安稳的贡献,以及漕运衙门可以预见的偏袒,桑承泽在自卫前提下打伤十几个人委实不算大事,薛淮若是强行缉拿重判,多半会引起朝堂之上的反扑。
届时一项“破坏漕运稳定”的罪名扣下来,以薛淮如今不算深厚的根基恐怕难以承担。
然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话,乔家的脸面又如何找回来?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这桩发生在瘦西湖上的殴斗事件绝对瞒不住,再加上漕帮在民间的势力非常雄厚,几万张嘴宣扬起来,要不了多久便会让世人知道薛淮的清正之名有不少水分。
郝时方想清楚这些问题,诚恳地说道:“厅尊,依下官拙见,此事若想解决还是得着眼于那位总督公子。”
章时皱眉道:“蒋方正这次显然是来者不善。”
“没错。”
郝时方点头道:“从程巡检所言来看,桑承泽今日出现在揽月舫并非巧合,他肯定是提前得知乔文轩在画舫内宴请好友,而且他选择乔文轩这个目标,说明他对乔家的情况摸得一清二楚,知道乔文轩年纪最小经不起撩拨。此外,蒋方正露面的时机也极其凑巧,这件事肯定是他们有意为之,只不过……下官实在想不明白蒋方正为何要这样做。”
说到最后一句话的时候,他不由自主地看向薛淮。
蒋方正身为蒋济舟的独子,在北边的淮安府可谓第一等公子哥,他放着纸醉金迷的生活不享受,跑来扬州城挑衅薛淮确实有些莫名其妙。
薛淮淡淡道:“像蒋方正和桑承泽这种家世优渥背景深厚又没有正事做的纨绔子弟,很多时候做事没有道理可言,或许他们是见我年纪轻轻就名声响亮,特地过来挫挫我的锐气,也不是没有这种可能。”
郝时方不禁尴尬一笑。
章时却不这般认为。
桑承泽或许会做这种混不吝的事情,但是蒋方正年过三旬且已娶妻生子,又从小到大跟在蒋济舟身边耳濡目染,他理应知道薛淮不是他一个公子哥能欺凌的对象。
不提两人如今身份和能力上的差距,就算是蒋方正引以为傲的家世和背景,在薛淮面前也显得平平无奇——薛淮身后站着天子和工部尚书,相比宁珩之和蒋济舟又如何?
薛淮的手指轻轻叩击着桌案。
蒋方正这步棋明面上是冲着乔家,实则是在算计扬州新政的根基,确切来说是在针对他这位扬州同知。
殴斗事件本身不难解决,依照大燕律如实裁定便可,但是薛淮现在不能确认蒋方正此举是他自作主张,还是蒋济舟授意而为。
两者之间的区别极大。
若是前者,把那两个纨绔教训一番赶出扬州也就罢了,可若是后者,薛淮必须要重新评估对方的后手。
薛淮并未忘记玄元教和漕帮有着隐秘的关联,如今靖安司那艘押解钦犯的官船已经北上,这是他给幕后老祖乃至相关势力设下的阳谋,蒋方正的突然出现和此事有没有关联?
在他沉思之际,江胜忽然入内禀道:“大人,乔翁和沈员外求见。”
章时和郝时方脸色微沉,乔望山亲自来到府衙求见,还带着厅尊大人的未来老丈人,只怕是要让府衙给乔家一个公道。
薛淮面色如常,颔首道:“请他们进来。”
不多时,乔望山和沈秉文联袂而来。
见礼之后,薛淮便请二人落座。
乔望山时年六十有五,已经到了含饴弄孙尽享天伦之乐的阶段,不过老者看起来精神瞿烁,颇有老骥伏枥壮心不已之态,这当然是因为沈秉文把首任盐协会首的位置让给他,权柄在手使得他仿佛年轻了好几岁。
这大半年来乔望山一心扑在盐业协会上,一丝不苟地执行薛淮的谋划,此外乔家的德安号对新政的支持可谓不遗余力,因此乔家和沈家称得上薛淮治下两大支柱。
望着神情凝重的乔望山,薛淮坦诚道:“乔老,本官已经得知揽月舫殴斗一事,请你放心,官府一定会还乔文轩等人一个公道。”
“多谢大人。”
乔望山诚恳道谢,继而道:“老朽教子无方,委实愧对厅尊的厚望。犬子文轩性情粗鄙,毫无沉稳之风,被人撩拨几句就擅使亲随出手,以至于闹出这般笑话,还连累了厅尊的名声。老朽此行特来赔罪,另外等犬子伤愈,老朽会以家法处置使他牢记教训。”
“乔老,何至于此?”
薛淮微微皱眉道:“此事错不在乔文轩,而是桑承泽等人蓄意挑衅。在当时的局面下,如果乔文轩面对桑承泽辱及乔家门楣之恶语,仍旧唾面自干,那才是毫无血性之人。乔老不必责罚他,不管桑承泽背后站着何等人物,本官自会让他老老实实地给乔家赔罪。”
“不可,万万不可!”
出乎薛淮的意料,乔望山连忙摆手,神态不似作伪。
这让薛淮略感讶异,要知道当年乔家和刘家反目,后者有江苏巡抚和两淮盐运使这等靠山,乔望山也从未低过头,说明这位老者在朝中定然有隐秘而可靠的人脉,如今怎会被蒋方正这个公子哥儿唬成这样?
“厅尊见谅,老朽绝非故作姿态。”
乔望山叹息一声,然后恳切地说道:“老朽连夜求见厅尊,又请沈贤弟一同前来,便是希望厅尊能给老朽几分薄面,让这桩冲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既然桑承泽已经赔偿伤者并向犬子致歉,还请厅尊莫再追究他的过错。”
章时和郝时方只当乔望山是畏惧漕运总督的名头,转念一想这也正常,毕竟乔家的生意越做越大,若是得罪了漕运衙门和漕帮,将来乔家的货物只怕是寸步难行。
薛淮却定定地盯着乔望山,正色道:“乔老,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