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新笔趣阁 >你不能只在吃铁杆庄稼时才爱大清 >322 敌我格局开始模糊~
字体:     护眼 关灯

322 敌我格局开始模糊~

  

~

  舟山群岛。

  自从蒋青云软禁顺治之后,清军就没有对舟山沿海再发起进攻。

  明军士卒三五成群,或晒太阳,或吹海风,军纪不堪,懒懒散散,但考虑到这些人曾经的海匪身份,一切就说的通了。

  一处简陋的木屋里。

  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张煌言接到了老友黄宗羲的信,他的反应先是惊诧!然后是惊喜!最后是狐疑!

  反复阅读了十遍~

  他突然冲出屋子,一路上疯狂喊叫:“大明复国有望了,大明复国有望了。”

  众人莫名其妙。

  “尚书大人怎么了?”

  “哎,张尚书可能是最近压力太大了吧。”

  “依我看,大明早晚要完蛋。”

  “不至于,大明还有西南擎天一柱吴三桂。”

  “哈,你是说三姓家奴平西伯?不对,他如今是四姓家奴了。”

  “哈哈哈哈。”

  众士兵发出粗野的笑声。

  这里是舟山群岛!

  在当天举行的内部会议上,近九成的人对“联合帝国设想”嗤之以鼻,更有很多人痛骂老熟人黄宗羲甘愿替清廷来诓骗老兄弟。

  张煌言只是沉默,他愿意相信老友的人品,他相信黄宗羲永远是把道统大义放在个人生死之前的。

  “一定是有原因的!这里面一定是有原因的!我要写信给他问问清楚!”

  ……

  茅麓山。

  这里是实控20余县的抗清武装夔东十三家的核心区域,一旦遇事,各部首领会赶到这共同商议。

  吴三桂派来的使者被刘体纯下令斩首示众。

  蒋青云送来的信件被郝摇旗当成了擦屁股纸。

  极度封闭的山区环境造就了极其封闭的夔东十三家性格,他们不愿意相信外界任何一股势力。

  除非,闯王复活了。

  ……

  广西,在崇山峻岭当中。

  已逃亡数年的永历帝对当下的境遇十分不满,他渴望整洁气派的宫殿,温柔贤淑的宫娥,分列两侧的文武。

  而不是像现在,喝山泉水,住吊脚楼,啃野果子,搂着山里的愚妇。

  整个一山沟皇帝。

  山腰上~

  由一排简陋的木屋组成的“临时行宫”,附近有片小树林,一名纳凉兼警戒的赤膊士兵突然站起身喊道。

  “嘿,晋王殿下和辽国公来了。”

  没一会,短衣草鞋的李定国和兀儿特一起进入行宫,他们只是拱拱手,然后就自顾自的坐到了简陋的树根木凳上。

  流亡小朝廷都混到这份上了,礼仪什么的实在是没必要了。

  永历帝拎着瓦罐,山沟娘娘赶紧摆碗。

  清冽的山泉水,一人一大碗,敞开喝。

  “两位爱卿打听到外面的情况了吗?”

  “陛下,臣等派人多方打听,现已确认,平西王吴三桂占领了湖南和江西,各省清军节节败退。”

  “太好了。”

  永历帝的表情很兴奋。

  李定国和兀儿特对视一眼。

  兀儿特耐心劝谏道:“陛下,吴三桂人品低劣,反复背叛,他打出反清复明的旗帜只是为了给自己脸上贴金,此人绝不可信。”

  “朕知道。可是不论怎么说,平西伯总归是沉重地打击了清军。”

  李定国说道:

  “陛下,臣有一个大胆的想法。”

  “讲?”

  “借助吴三桂的力量,发展咱们的力量。”

  “细讲?”

  “吴三桂反清复明是假,自己想做皇帝是真,但是他现在还不敢撕下虚伪的伪装。所以,陛下可以明发圣旨向他索要粮草、军械、饷银,他捏着鼻子也得给。”

  永历帝兴奋地在屋里来回踱步。

  “好主意,妙啊。晋王,你真不愧是朕的肱骨之臣,此事就交给你去办。”

  “遵旨。”

  ……

  离开了“行宫”之后,李定国和兀儿特一前一后,边走边摘路边树上垂下来的野果子。

  “晋王,我不放心那个人。”

  “我也一样,可是那个人替我们出的这个主意确实很有实施的可能性。”

  “问题就出在这里,他是我们的敌人,他会盼着我们好吗?”

  俩人很郁闷。

  前些日子,蒋青云派人辗转送来了一封信,他在信里附上了这个“找吴三桂要钱要粮要军械”的馊主意。

  “晋王你可能不知道,蒋青云是脚底流脓,头顶出疮,满肚子坏水,我和他是打过交道的。”

  李定国止步。

  “国公,好几年了,我从来没有问过你的过往。”

  兀儿特苦笑。

  “今日左右无事,我给你讲讲?”

  “好啊。”

  俩人找了块大石头坐下,兀儿特幽幽开口道:“我和他之间的故事还得京城南城兵马司的那场会议开始~”

  足足半个时辰。

  李定国听的瞠目结舌。

  “世上怎么会有这么阴险的人?”

  “是啊是啊。”

  “可是~我们确实山穷水尽,别无他选了。”

  “是啊,他就是算准了我们必须按照他的想法去做,他就是算准了我们没有其他选择。就像那次,起初,我以为只是一场普普通通的会议,后来,我一个正蓝旗佐领先是带兵围攻了紫禁城,后来成了咱大明的辽国公。”

  噗嗤~

  李定国忍不住笑了。

  “国公,我不是嘲笑你,我就是觉得你的经历太离奇了。”

  “是吧,我也觉得离奇。”

  俩人并排走在崎岖的山路上,踩着太阳的余晖。

  谁又能想象,一个前大西军首领和一个前八旗军官成为了亲密无间的朋友,为了挽救奄奄一息的大明帝国而奋斗终生。

  世事就是这么的魔幻。

  敌人?

  朋友?

  谁知道呢~

  仇恨模糊如远方密林,理想稀碎如天边残阳,人生曲折如脚下山道。

  ……

  而在万里之外的京城,蒋首辅的私人禁地13号会馆终于扩建完毕。

  红砖两层小楼。

  二楼。

  柔软的羊毛地毯。

  飘逸的苏绣窗帘。

  令人悸动的奇异熏香。

  23根手腕粗的蜡烛向四周持续释放光芒,光芒又被墙壁镶嵌的十几面巨大的镜子来回折射。

  浪漫,无需多言。

  17尊不同颜色的彩色毛玻璃罐,每个罐子里点燃一根蜡烛。罐子在钟表装置的带动下,在屋顶不断旋转,朦胧的各色光芒旋转着,跳跃着。

  绮丽,无需多言。

  牛顿曾经说过:每一个神棍的皮囊底下都藏着一个学神!

  南怀仁为了被批准在东方传教,他真的什么都愿意做!为了获取信任,他在铸炮之余还抽空贡献出了全套的玻璃制造技术!

  轻扬且优雅的音乐声中~

  17岁的柳淑罩一身昂贵的镂空金丝衣,蒙着脸,光着腿,赤着脚,翩翩起舞,端的是手如柔夷,肤如凝脂,螓首峨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一举手一回眸,皆有真传。

  艺术含量拉满~

  23岁的蒋青云正襟危坐,身为帝国首辅,哪怕在这种娱乐的时候他也得分出一半的脑容量思索南方战事。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