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新笔趣阁 >诸天:从时空商人开始 >第六百零七章 地振高岗,一派溪山千古秀~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六百零七章 地振高岗,一派溪山千古秀~

  

~

  天空之中乌云翻滚,几欲压顶。

  淅淅沥沥的雨水,顺着砖墙落下,滴入青砖上的水坑里,砸出了涟漪。

  潮湿的空气之中,一道穿着马褂的身影快步小跑。

  脑袋后面拖着辫子的中年人,一路小跑着来到了书房前。

  房门外,举着灯笼的小厮行礼。

  灯笼里那昏黄的光晕,在雨雾之中形成一团模糊的光斑。

  “老爷~”

  站在门口的中年人喊了一嗓子,不多时的功夫,房间内传来了回应。

  “进来。”

  中年人进门,关门,上前见礼。

  “说吧。”身穿宽袍大袖,头戴鲁笠,脚蹬布鞋的老爷,放下了手中的书卷“那些泥腿子,哪里来的那么多鸡子?”

  “回老爷话。”

  中年人低着头,小心翼翼的回应“奴婢去了几个村子打探。”

  “那些鸡子,都是从拜上帝会那边领的。”

  “拜上帝会?”面白微胖,留着山羊胡的老爷微微蹙眉“我倒是听过,在桂平这儿闹的有些凶,前几年还抓了匪首,遣返原籍。”

  “可都是一群穷鬼,靠砸神像聚龙人手,他们哪里来的这么多鸡子?”

  林道提出的入会送鸡子业务,对于拜上帝会的发展,起到了助推器的作用。

  桂平县的许多地方,都涌现出了大批的信徒。

  他们领到了鸡子,很少有人会直接吃掉,而是发卖换钱。

  如此大量的鸡子涌入市场,自然也是引起了有心人的关注。

  毕竟鸡子的数量太多了,就算是全县的所有老母鸡一起下蛋,也没这么多。

  “老爷~”

  中年人继续回应“奴婢冒名入了拜上帝会,领了几回鸡子,表现积极。”

  “昨天跟着发鸡子的人,一块儿去了搬运。”

  说到这里,中年人取出了一个纸箱子,恭敬递上“都是从金田村搬出来的,一箱三十个鸡子。”

  “昨天单单是奴婢看到的,就搬走去各村至少有五十几箱。”

  接过纸箱,仔细打量了一番。

  老爷依旧皱眉“这箱子,没见过。”

  放下了箱子,老爷思索“金田镇的金田村?”

  “是。”

  “村子里有多少鸡?”

  “金田村很大,人也很多,可母鸡撑死也就一二百只。”

  “嘿~”

  老爷笑着捋须“有意思,真有意思。”

  “何三,你再跑一趟,务必找出这些鸡子的来源。”

  “奴婢领命!”

  何三是何老爷家的家生子,何老爷则是桂平县有名的乡绅。

  家中不但有两千多亩田地,而且还中过秀才。

  认识几位衙门里的老爷。

  在这桂平县内,一张片子递进衙门里,几乎没有摆不平的事儿。

  何三为人机警有脑子,假装积极表现,一心向着拜上帝会靠拢,很快就被收纳为积极分子。

  他终于是见着了林道。

  也见着了,林道借住的院子里,堆积如山的,装满了鸡子的箱子!

  更加了解到了,拜上帝会是要造反!

  他急匆匆的赶回何家,将此事上报给了自家老爷。

  听闻这个消息,何老爷急忙打算禀报官府。

  可现如今的问题在于,桂平县衙几乎被团灭,只剩下了典史与巡检。

  吏部重新选官还需要时间,典史与巡检更是只顾捞钱,什么事儿都不管不问。

  没办法,何老爷只能是派人去省城禀报。

  实际上,在他之前,已经是有地方乡绅派人去省城了。

  原因也很简单。

  拜上帝会,早在几年之前就已经开始在桂平县及其附近活动。

  当时就是地方乡绅们举报,导致冯云山被捕,洪秀全逃亡,石达开被通缉。

  无论是拜上帝会还是天地会,与这些地方乡绅们,都是天然对立。

  派人去省城告状的,是金田村的大地主谢启发,隔壁界垌村的蓝老爷,以及江对岸王谟村的刘老爷等人。

  原因很简单。

  林道借住的是金田村地主,韦昌辉的家。

  韦昌辉是地主出身,家里有着二百六十亩的田地。

  可他家实际上是暴发户,与同村乃至于隔壁村的乡绅们,关系很差。

  毕竟这些乡绅们都是地头蛇,巧取豪夺没有背景的暴发户,收获必然远大于那些泥腿子们。

  冯云山来传教,备受欺压甚至被乡绅诬陷入狱过的韦昌辉,很快就加入了造反的行列之中。

  如今林道大规模发放鸡子来招揽人手,地方乡绅们自是万分警惕,派人去衙门送信也是理所当然之事。

  府城那边的反应很慢,不是不想派人来抓捕,而是忙的焦头烂额难以脱身。

  这几年天灾人祸不绝,尤其是人祸尤重。

  疯狂的乡绅们不断巧取豪夺,导致土地兼并现象愈演愈烈。

  官府更加疯狂的压榨,疲玩泄沓,残民以逞,贪墨成风,苛捐杂税压根就不给百姓们活路。

  寺庙与响声们,发放的利钱与典当业的盛行,导致大量自耕农与半自耕农破产,沦为佃农或游民,生不如死。

  再加上极为激烈的土客矛盾。

  以及长期大规模的过度垦殖,导致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山区森林面积锐减,水土流失加重,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脆弱。

  进而灾害频发,几乎是连年不断。

  多种不给百姓们活路的环境,导致天地会发起了大规模的起义。

  如今为了镇压天地会起义,府城的老爷们早已经是焦头烂额。

  实在是分不出精力来,去对付一个小小的,还未造成什么危害的拜上帝会。

  毕竟这可不是,派出一队衙役就能解决的事儿。

  得调兵!

  可,广西本就驻兵不多,而且精力都用在了对付天地会上。

  只能是暂缓。

  林道这里,其实已经有所察觉。

  只不过他并没有放在心上。

  这个时代的环境就是如此,只要能够聚拢起来足够多的,活不下去的穷苦百姓就行。

  “这个先等着,按住伤口暂时死不了。”

  “这个没救了,抬出去。”

  “先抢救这个~”

  “把吊水撑起来!”

  林道很忙,正在带着一群五大三粗的学徒们,紧张救治伤员。

  这些伤员,都是从隔壁梧州府,一路跋山涉水运送过来的。

  他们全都是攻打梧州的天地会成员。

  他的神医之名,如今甚至已经传递到了梧州去。

  天地会抱着死马当做活马医的心思,将有身份的伤员一路辗转用船从浔江上运送到这儿来。

  林道丝毫没有嫌隙,尽力的免费救治。

  毕竟都是反清的英雄好汉。

  只不过,天地会的人见识了林道的神奇医术,甚至萌生了‘请’他去梧州的念头。

  后来是见着拜上帝会人多势众,没办法之下方才打消了念头。

  “手稳一些。”

  林道教导挑选出来的学徒“就当是用针缝衣服,把伤口缝合起来。”

  他不可能一个人办完所有事情,扩充技术人员就成了必须要做的事情。

  这些学徒们虽然手笨的很,可也只能是先行培训了。

  待到所有的伤员都被救治完成,带队的天地会头领上前与林道见礼。

  “神医大恩,我等兄弟没齿难忘!”

  “这里有些小心意。”头领将一个包裹递过来“还请笑纳。”

  包裹里装着些金银器物,是起义的天地会攻破乡绅之家缴获。

  “诸位都是反清义士。”

  抬手将包裹推回去,林道正色“在下深敬之!”

  “我救你们,是因为大家都是同道中人,可不是为了财货!”

  头领感激不已,纳头便拜。

  “神医大恩~”

  “陈舵主有言,神医若是有什么差遣之处,只管言语就是,我天地会上下,必定赴汤蹈火,再所不辞!”

  天地会,就是洪门。

  其下有着众多的分支。

  像是漕帮,哥老会,袍哥会,三合会,安亲会,致公堂等反清复明组织。

  虽然分支众多,却是一致的对外称天地会,对内则称洪门。

  各路分支首领,皆是总舵主,其下设各堂堂主。

  当然,因为人员复杂良莠不齐,有坚定反清的好汉,也有叛徒。

  早在几年之前,广西的天地会就已经爆发了多次起义。

  有西江流域的艇军,左右江地区的张嘉祥军,以及湘桂边境的雷再浩与李沅发军等。

  这其中,雷再浩与李沅发抗清到底,最终在两年前兵败被杀。

  而艇军之中的张钊与田芳等首领,则是降清。

  至于张嘉祥,身为天地会堂主,却是接受了清妖的诏安。

  历史上更是一路追杀太平军至江南大营,官至江南提督。

  至于林道眼前的这些天地会,则是出自浔江上的艇军,其总舵主是陈亚贵。

  前两年艇军起义的时候,张钊与田芳等人降清,陈亚贵就带着不愿意降清的兄弟们,继续反清。

  到如今,甚至已经开始围攻大城了。

  没办法,活不下去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兵源补充非常容易。

  要知道,如今的螨清天下,人均耕地面积只有一亩七分地左右。

  广西这里更惨,人均耕地只有一亩左右。

  这是人均,主要田地都集中在了螨清贵族以及地方乡绅地主的手中。

  加上土地贫瘠亩产量低,还要付地租给地主。

  遇上了水旱之灾,佃农辛苦耕种一年,还赚不回一年口粮,大量农民破产成为流民。

  再加上鸦片战争期间,广西官府曾招募大量乡勇去参战。

  战争结束后全部裁掉,这些人一下子失去生计,也加入流民大军,为起义提供了充足的兵员。

  林道嘱咐韦昌辉去准备饭食,他自己则是热情的招呼一众天地会成员吃饭。

  落座之后,他询问眼前的中年头领“这位兄弟,高姓大名?”

  “好教神医知晓。”

  头领抱拳回声。

  “在下罗大纲!”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