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七章 地振高岗,一派溪山千古秀~
~
天空之中乌云翻滚,几欲压顶。
淅淅沥沥的雨水,顺着砖墙落下,滴入青砖上的水坑里,砸出了涟漪。
潮湿的空气之中,一道穿着马褂的身影快步小跑。
脑袋后面拖着辫子的中年人,一路小跑着来到了书房前。
房门外,举着灯笼的小厮行礼。
灯笼里那昏黄的光晕,在雨雾之中形成一团模糊的光斑。
“老爷~”
站在门口的中年人喊了一嗓子,不多时的功夫,房间内传来了回应。
“进来。”
中年人进门,关门,上前见礼。
“说吧。”身穿宽袍大袖,头戴鲁笠,脚蹬布鞋的老爷,放下了手中的书卷“那些泥腿子,哪里来的那么多鸡子?”
“回老爷话。”
中年人低着头,小心翼翼的回应“奴婢去了几个村子打探。”
“那些鸡子,都是从拜上帝会那边领的。”
“拜上帝会?”面白微胖,留着山羊胡的老爷微微蹙眉“我倒是听过,在桂平这儿闹的有些凶,前几年还抓了匪首,遣返原籍。”
“可都是一群穷鬼,靠砸神像聚龙人手,他们哪里来的这么多鸡子?”
林道提出的入会送鸡子业务,对于拜上帝会的发展,起到了助推器的作用。
桂平县的许多地方,都涌现出了大批的信徒。
他们领到了鸡子,很少有人会直接吃掉,而是发卖换钱。
如此大量的鸡子涌入市场,自然也是引起了有心人的关注。
毕竟鸡子的数量太多了,就算是全县的所有老母鸡一起下蛋,也没这么多。
“老爷~”
中年人继续回应“奴婢冒名入了拜上帝会,领了几回鸡子,表现积极。”
“昨天跟着发鸡子的人,一块儿去了搬运。”
说到这里,中年人取出了一个纸箱子,恭敬递上“都是从金田村搬出来的,一箱三十个鸡子。”
“昨天单单是奴婢看到的,就搬走去各村至少有五十几箱。”
接过纸箱,仔细打量了一番。
老爷依旧皱眉“这箱子,没见过。”
放下了箱子,老爷思索“金田镇的金田村?”
“是。”
“村子里有多少鸡?”
“金田村很大,人也很多,可母鸡撑死也就一二百只。”
“嘿~”
老爷笑着捋须“有意思,真有意思。”
“何三,你再跑一趟,务必找出这些鸡子的来源。”
“奴婢领命!”
何三是何老爷家的家生子,何老爷则是桂平县有名的乡绅。
家中不但有两千多亩田地,而且还中过秀才。
认识几位衙门里的老爷。
在这桂平县内,一张片子递进衙门里,几乎没有摆不平的事儿。
何三为人机警有脑子,假装积极表现,一心向着拜上帝会靠拢,很快就被收纳为积极分子。
他终于是见着了林道。
也见着了,林道借住的院子里,堆积如山的,装满了鸡子的箱子!
更加了解到了,拜上帝会是要造反!
他急匆匆的赶回何家,将此事上报给了自家老爷。
听闻这个消息,何老爷急忙打算禀报官府。
可现如今的问题在于,桂平县衙几乎被团灭,只剩下了典史与巡检。
吏部重新选官还需要时间,典史与巡检更是只顾捞钱,什么事儿都不管不问。
没办法,何老爷只能是派人去省城禀报。
实际上,在他之前,已经是有地方乡绅派人去省城了。
原因也很简单。
拜上帝会,早在几年之前就已经开始在桂平县及其附近活动。
当时就是地方乡绅们举报,导致冯云山被捕,洪秀全逃亡,石达开被通缉。
无论是拜上帝会还是天地会,与这些地方乡绅们,都是天然对立。
派人去省城告状的,是金田村的大地主谢启发,隔壁界垌村的蓝老爷,以及江对岸王谟村的刘老爷等人。
原因很简单。
林道借住的是金田村地主,韦昌辉的家。
韦昌辉是地主出身,家里有着二百六十亩的田地。
可他家实际上是暴发户,与同村乃至于隔壁村的乡绅们,关系很差。
毕竟这些乡绅们都是地头蛇,巧取豪夺没有背景的暴发户,收获必然远大于那些泥腿子们。
冯云山来传教,备受欺压甚至被乡绅诬陷入狱过的韦昌辉,很快就加入了造反的行列之中。
如今林道大规模发放鸡子来招揽人手,地方乡绅们自是万分警惕,派人去衙门送信也是理所当然之事。
府城那边的反应很慢,不是不想派人来抓捕,而是忙的焦头烂额难以脱身。
这几年天灾人祸不绝,尤其是人祸尤重。
疯狂的乡绅们不断巧取豪夺,导致土地兼并现象愈演愈烈。
官府更加疯狂的压榨,疲玩泄沓,残民以逞,贪墨成风,苛捐杂税压根就不给百姓们活路。
寺庙与响声们,发放的利钱与典当业的盛行,导致大量自耕农与半自耕农破产,沦为佃农或游民,生不如死。
再加上极为激烈的土客矛盾。
以及长期大规模的过度垦殖,导致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山区森林面积锐减,水土流失加重,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脆弱。
进而灾害频发,几乎是连年不断。
多种不给百姓们活路的环境,导致天地会发起了大规模的起义。
如今为了镇压天地会起义,府城的老爷们早已经是焦头烂额。
实在是分不出精力来,去对付一个小小的,还未造成什么危害的拜上帝会。
毕竟这可不是,派出一队衙役就能解决的事儿。
得调兵!
可,广西本就驻兵不多,而且精力都用在了对付天地会上。
只能是暂缓。
林道这里,其实已经有所察觉。
只不过他并没有放在心上。
这个时代的环境就是如此,只要能够聚拢起来足够多的,活不下去的穷苦百姓就行。
“这个先等着,按住伤口暂时死不了。”
“这个没救了,抬出去。”
“先抢救这个~”
“把吊水撑起来!”
林道很忙,正在带着一群五大三粗的学徒们,紧张救治伤员。
这些伤员,都是从隔壁梧州府,一路跋山涉水运送过来的。
他们全都是攻打梧州的天地会成员。
他的神医之名,如今甚至已经传递到了梧州去。
天地会抱着死马当做活马医的心思,将有身份的伤员一路辗转用船从浔江上运送到这儿来。
林道丝毫没有嫌隙,尽力的免费救治。
毕竟都是反清的英雄好汉。
只不过,天地会的人见识了林道的神奇医术,甚至萌生了‘请’他去梧州的念头。
后来是见着拜上帝会人多势众,没办法之下方才打消了念头。
“手稳一些。”
林道教导挑选出来的学徒“就当是用针缝衣服,把伤口缝合起来。”
他不可能一个人办完所有事情,扩充技术人员就成了必须要做的事情。
这些学徒们虽然手笨的很,可也只能是先行培训了。
待到所有的伤员都被救治完成,带队的天地会头领上前与林道见礼。
“神医大恩,我等兄弟没齿难忘!”
“这里有些小心意。”头领将一个包裹递过来“还请笑纳。”
包裹里装着些金银器物,是起义的天地会攻破乡绅之家缴获。
“诸位都是反清义士。”
抬手将包裹推回去,林道正色“在下深敬之!”
“我救你们,是因为大家都是同道中人,可不是为了财货!”
头领感激不已,纳头便拜。
“神医大恩~”
“陈舵主有言,神医若是有什么差遣之处,只管言语就是,我天地会上下,必定赴汤蹈火,再所不辞!”
天地会,就是洪门。
其下有着众多的分支。
像是漕帮,哥老会,袍哥会,三合会,安亲会,致公堂等反清复明组织。
虽然分支众多,却是一致的对外称天地会,对内则称洪门。
各路分支首领,皆是总舵主,其下设各堂堂主。
当然,因为人员复杂良莠不齐,有坚定反清的好汉,也有叛徒。
早在几年之前,广西的天地会就已经爆发了多次起义。
有西江流域的艇军,左右江地区的张嘉祥军,以及湘桂边境的雷再浩与李沅发军等。
这其中,雷再浩与李沅发抗清到底,最终在两年前兵败被杀。
而艇军之中的张钊与田芳等首领,则是降清。
至于张嘉祥,身为天地会堂主,却是接受了清妖的诏安。
历史上更是一路追杀太平军至江南大营,官至江南提督。
至于林道眼前的这些天地会,则是出自浔江上的艇军,其总舵主是陈亚贵。
前两年艇军起义的时候,张钊与田芳等人降清,陈亚贵就带着不愿意降清的兄弟们,继续反清。
到如今,甚至已经开始围攻大城了。
没办法,活不下去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兵源补充非常容易。
要知道,如今的螨清天下,人均耕地面积只有一亩七分地左右。
广西这里更惨,人均耕地只有一亩左右。
这是人均,主要田地都集中在了螨清贵族以及地方乡绅地主的手中。
加上土地贫瘠亩产量低,还要付地租给地主。
遇上了水旱之灾,佃农辛苦耕种一年,还赚不回一年口粮,大量农民破产成为流民。
再加上鸦片战争期间,广西官府曾招募大量乡勇去参战。
战争结束后全部裁掉,这些人一下子失去生计,也加入流民大军,为起义提供了充足的兵员。
林道嘱咐韦昌辉去准备饭食,他自己则是热情的招呼一众天地会成员吃饭。
落座之后,他询问眼前的中年头领“这位兄弟,高姓大名?”
“好教神医知晓。”
头领抱拳回声。
“在下罗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