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9章 一切尘埃落定
西元1815年6月4日,中华大虞光中四十年,原满清嘉庆二十年,农历四月二十七。
拿破仑基本肃清了法兰西境内反攻倒算的旧贵族,将被波旁王朝遣散的老兵重新召集,并整训完毕。
这时候他听到了奥皇弗朗茨一世退位,莫公泽改组奥地利帝国为奥地利与西夏联合王国和恢复德意志人的神圣罗马帝国等消息,立刻就把主攻的对象,放在了奥地利这边。
历史上拿破仑之所以要先进攻比利时,最终在布鲁塞尔郊外滑铁卢遭遇惨败,乃是因为当时拿破仑最主要的敌人是英俄两国。
英格兰的威灵顿公爵驻军在比利时,俄军则早已撤回国内。
于是拿破仑便计划先将他印象中陆军并不强的英格兰击败,随后速通比利时与荷兰,召集当地的波拿巴党参军,最后威逼普鲁士退出反法同盟,阻隔俄军的进攻,
至于奥地利,这个时空嫁给辽王莫洲杊的奥地利玛丽公主,在历史上已经连拿破仑二世都生下来了。
拿破仑与奥地利关系大幅缓解,奥地利已经从最开始反法急先锋变成了敲边鼓角色。
那时候拿破仑只要击败威灵顿公爵,拿下比利时与荷兰,基本就能稳住形势。
只是没想到英格兰的小陆军抽出了威灵顿公爵这个SSSR,直接一波就把法军打崩了。
而这个时空,英格兰将更多精力放到了北美大陆的1813英美第二次战争中,反法同盟的陆军主力实际上是莫公泽。
因为莫公泽带来了四万多大虞精锐,手下有两万多德意志民族志愿兵,还有五万西夏(匈牙利)步骑,以及奥地利王国的五六万陆军。
是以,即便此时的威灵顿公爵依旧率领两万英军驻扎在比利时,拿破仑也没去攻打他们,只是派了布律纳率领两万偏师和几万民兵去与威灵顿公爵对峙。
“斐迪南这个杂种,最终还是露出了他东方人的獠牙!
他正在从各方面侵入我们欧罗巴人的文明,中欧的匈牙利杂种们就是新时代的莫斯科鞑靼人。”
战前,拿破仑指挥他的宣传机构尽情诋毁莫公泽,又把第四次黄祸威胁的冷饭拿出来反复炒,成功煽动了许多法兰西百姓。
“我要请诸位明白,斐迪南复活的不是什么德意志人的神圣罗马帝国,而是一个用来控制德意志人的工具。
我想所有的德意志人都应该起来反对他,这场战争很快就会结束的。”
拿破仑此时已经确定了未来的执政方向,他要走开明的路线了,建立一个效仿英格兰之君主立宪的法兰西帝国,还准备在不久把位置传给俄罗斯公主为他诞下的拿破仑二世。
甚至拿破仑还向所有法兰西人许诺,未来只会拿下比利时和北意大利,不会再发动针对全欧洲的战争了。
这吸引了大量对波旁王朝复辟这几个月感到无比失望的中小地主和中小资产阶级,连跟反法同盟勾结已久的塔列朗伯爵,也再次跳反到拿破仑这边来了。
而之所以拿破仑这次能许下这样的诺言,是因为波旁王朝的复辟,把所有的法兰西老贵族给送回了本土。
这不但让他们显露出了丑恶遭到全国抵制,还让拿破仑成功把他们一锅端了。
现在的法兰西,已经没多少旧贵族了,新爬起来的贵族和地主都是在拿破仑帝国时期诞生的。
拿破仑的帝国终于有了自己牢固的根基,他终于可以安心做法兰西皇帝了。
历史上也正是因为路易十八把波旁贵族一波给送光了,后来法兰西才没有了波旁党,而全是拿破仑党。
而拿破仑的判断非常正确,莫公泽直接把奥地利帝国内核都改变和复活神圣罗马帝国的举动,确实遭到了德意志人的极大反对。
包括一些奥地利贵族在内的德意志贵族,全都非常反对莫公泽。
许多神罗邦国,特别是普鲁士王国得知消息后,更是直接原地爆炸。
暴怒的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三世甚至向莫公泽发出了决斗邀约,他要跟莫公泽在维也纳展开一场不用枪械的冷兵器决斗。
即分高下,也决生死!
对此,莫公泽迅速下手,他将在维也纳的两百多神罗邦国之主全部软禁,并大肆扩军。
在十几天内就组成了一支包括西夏亲卫军(夏藩三卫),奥夏国防军和辽藩义从军在内的十四万大军。
6月5日。
拿破仑亲率十二万法军进入南锡,驻守的少量瑞典王国军队经过轻度战斗后选择离开。
6月7日。
法军先头部队由若阿尚.缪拉率领逼近阿尔萨斯区的首府斯特拉斯堡,驻扎的普军也只进行了轻微抵抗就撤离,随即法军快速进入莱茵联邦。
6月10日,拿破仑在斯图加特恢复被反法联军废除的符腾堡王国。
6月12日,法军进入慕尼黑,夺取了大量普军‘有意不小心’留在这里的部分物资。
随后拿破仑就不动了,开始恢复巴伐利亚王国,并邀请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三世亲自或者派首相哈登堡亲王前来慕尼黑会盟。
拿破仑给出的条件是,只要普鲁士退出反法同盟,就可以在法兰西的支持下建立一个除开奥地利的南普鲁士邦联,由普鲁士国王兼任邦联的实际领袖,称护国者莱茵兰亲王。
甚至拿破仑表示,他还可以推动普鲁士国王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条件非常优厚,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三世非常心动,不过这位国王陛下也不傻,只是派出使者接洽,并不急着咬钩。
因为十年前拿破仑就是用这个为诱饵,诱使普鲁士置身事外。
结果在收拾完奥地利和俄罗斯后,拿破仑自己担任了莱茵邦联的护国者不说,还把普鲁士暴打了一顿。
不过即便如此,拿破仑的举动也引起了莫公泽的警惕。
这时候的神罗是一块金字招牌,是用来干涉德意志民族内部事务,控制德意志各邦国的最佳工具。
拿破仑复辟莫公泽都觉得可以谈,但拿破仑要动德意志人的神圣罗马帝国这块招牌,莫公泽万难忍受!
于是就在法军驻扎慕尼黑的同时,莫公泽立刻率军赶到了奥地利西部边境林茨,压制德意志邦国的蠢蠢欲动。
同时,莫公泽还以符腾堡大公腓特烈名义,宣布不接受拿破仑扶持符腾堡王国。
原来此前符腾堡大公正在维也纳活动,企图在和会上保全符腾堡的领土,结果被莫公泽给软禁了。
一切的嘴炮,最终还是要靠武力来解决问题。
一通互相污蔑后,法奥两军开始接触,互相在莱茵兰地区不断进行小规模战斗,寻找合适的战场。
6月17日,数千西夏骑兵在党守正的率领下击败了一支法军骠骑兵,占领了位于慕尼黑和林茨中间的瓦尔德克莱堡。
此地距离慕尼黑市中心大约五十公里,位于多瑙河上游西北侧,是法军通过多瑙河向林茨乃至维也纳进军的关键所在。
并且党守正在瓦尔德克莱堡以西十几公里处,发现了法军的屯粮点,证实了法军确实有通过多瑙河向维也纳进攻的企图。
党守正立刻派人向莫公泽告急,同时亲率三千骑兵突袭法军的屯粮点。
这不是要靠几千人就拿下这个法军重兵守卫的后勤要地,而是要麻痹法军,让拿破仑以为他们只是一股偶然闯到这里的骑兵。
拿破仑最开始确实判断错误了,这些年一连串的打击以及厄尔巴岛的监禁,磨损了这位军事皇帝的锋芒,波拿巴家族传统的胃病也把拿破仑折磨的疲惫不堪。
更可虑的是,法军的战斗力在老兵被大量损耗过后,下滑严重。
法军轻骑兵不但打不过夏藩亲军三卫的精锐骑兵,甚至连西夏国防骑兵,也就是相当于大虞镇军骑兵这个档次的存在,也打不过了。
6月19,莫公泽得到消息,亲自率军从林茨出发前往瓦尔德克莱堡建立阻击阵地。
但消息很快被巴伐利亚当地贵族通知了拿破仑,因为统治这里的巴伐利亚韦斯特尔巴赫家族跟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是世仇,当年巴伐利亚王位继承战时,就人脑子打出狗脑子了。
拿破仑这才惊觉莫公泽要来堵他,于是法军也立刻朝瓦尔德克莱堡进发。
6月22日,由于从林茨到瓦尔德克莱堡有一百六十公里,拿破仑从慕尼黑出发只有四十多公里,是以法军虽然晚出发三天,但几乎与奥夏军先锋同时到达。
双方在瓦尔德克莱堡爆发激战,路易.达武神勇发挥,他的第二兵团冒着炮火决死突击,奥夏军先锋重武器不够,在损失了三千多人后被迫撤退。
虽然法军损失比奥夏军大的多,超过了五千人,但无疑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莫公泽只能率军就地在一个叫做兰斯霍芬的小镇搭建阻击阵地,这里完全不能跟瓦尔德克莱堡相比,没有多少山地可以供固守,也无法完全封锁多瑙河。
这让失去了李兴泰的莫公泽意识到,他的指挥能力比起这位凉王表哥差远了,距离拿破仑的差距也有点大。
不过好在也有替补,老公爵瑞恩斯坦在军中。
于是莫公泽充分发挥老莫家用人用到死的特质,把大军指挥权交给了瑞恩斯坦。
瑞恩斯坦实在无语,他都七十岁了,说好是来做参谋的,结果又要全权指挥。
已经秃头的老金毛在心里狠狠发誓,打完了这一仗他就效仿廉颇。
只不过是赵国使者口中的廉颇,来个顷之三遗矢给莫公泽看看,不然这活得干到老死,别想颐养天年了。
不过即便获得了瓦尔德克莱堡战斗的胜利,拿破仑也没有选择乘势梭哈,因为他也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那就是他的军队很可能打不过莫公泽的奥夏联军,至少是没有什么优势的。
于是拿破仑磨磨蹭蹭不立刻进攻莫公泽,而是把他初战得胜的消息到处散布。
并以此诱惑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三世,承诺只要普鲁士与法兰西结盟,拿破仑就把比利时割让给普鲁士。
收到这个消息,莫公泽心里稍微有一点点慌。
因为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三世可不是什么聪明人,别搞不好真被拿破仑给说动了。
要知道普鲁士陆军司令布吕歇尔率领六万普军,就在纽伦堡呆着呢。
纽伦堡就在慕尼黑正北,距离不过一百七十公里,普军要赶到也就是几天的事。
同时纽伦堡并不属于普鲁士王国,这是神罗皇帝的直属城市,谁被选为神罗皇帝,纽伦堡就属于谁。
现在普鲁士军队堂而皇之的呆在纽伦堡,心思可以说是昭然若揭了。
“奥地利人在等着看我们笑话,他们并不服气我当上摄政王,就连卡尔大公都选择了置身之外。
普鲁士人则时刻准备来捞好处,他他们并不介意谁胜谁败,只要有好处就行。
这些德意志人,难怪被拿破仑打的这么惨,都这时候了还各怀鬼胎。”
瑞恩斯坦苦笑着看向莫公泽,“大王,我是德意志人,你也是半个德意志人。
你应该知道,按照咱们德意志的规矩,神圣罗马皇帝是从几个选帝侯中选出来的。
你现在谁也不商量,直接就把小斐迪南扶持到神圣罗马皇帝的位置,还想要别人完全服气,这是不可能的。”
当然,瑞恩斯坦也只是吐槽,因为他知道莫公泽心里有数。
比如奥地利贵族普遍对莫公泽采取非暴力不合作的态度,但被莫公泽重用的梅特涅等人却没有。
很显然,这些人跟莫公泽有着秘密交易,已经投向了莫公泽,不然奥夏军的后勤辎重都没法保证。
当然,要让奥地利贵族们彻底服气,打败拿破仑就是必须的。
“申国公已经到什么地方了,能按时赶到吗?”莫公泽也是有王牌的,这也是他在反法同盟诸国都雷声大雨点小的时候,却敢跟拿破仑单挑的底气。
皇孙申国公莫光坓将在8月8日加冕成为瑞典国王。
护送他前来欧洲,并将在欧洲驻扎至少一年的,是禁军中禁军,元从近卫军一千五百和左神电卫四千五百,总计六千最精锐的大虞陆军。
只要他们赶到,法兰西人就输定了。
“现在不能确定,但按照日程,他们应该已经在阿姆斯特丹登陆至少三日了,说不定正在赶来的途中。”身边参谋军官查询记录后回答道。
莫公泽微微摇了摇头,海上不确定的因素太多了,而且申国公莫光坓今年才十六岁。
万一这孩子不知道事情紧迫性,没有急行军赶到,还是有点麻烦的。
“去信使,告诉普鲁士王威廉,只要他肯履行反法同盟的约定,我就支持他兼并伪贝尔格大公国和伪威斯特法伦王国。”
莫公泽决定加一重保险,贝尔格大公国和威斯特法伦王国都是拿破仑建立的附庸国,前者由缪拉担任大公,后者由热罗姆.波拿巴担任国王。
主要范围就是后世德国与比利时、荷兰接壤这片,普鲁士如果得到了这两国,基本北德意志就可以说统一了。
当然,属于英格兰王室的汉诺威选帝侯国是不能动的。
有了这个承诺,不说让普军参战,至少能让普王腓特烈.威廉三世更加犹豫,不会立刻倒向拿破仑。
莫公泽的计策很快起到了效果,本来普王腓特烈.威廉三世因为不满莫公泽擅立神罗皇帝,又被拿破仑条件吸引,有意倒向法兰西。
但莫公泽来人这么一来,威廉三世又开始犹豫,因为拿破仑的信誉实在太差了。
拿破仑崛起的这些年,多少次出尔反尔,普鲁士王国正是资深受害者。
反观莫公泽,包括他父亲莫子溶,父子俩在欧洲有口皆碑,只要做出的承诺,就没有不兑现的。
两相比较,高下立判。
加上此时剿灭拿破仑是欧洲大陆的政治正确,普王威廉三世便立刻从倾向拿破仑,又变得摇摆不定了起来。
但莫公泽预料错了一件事,那就是前来加冕的莫光坓并没有迟疑,而是亲率军队,在阿姆斯特丹登陆后,正在快速往战场赶来。
元从近卫和神电左卫的六千人不愧是大虞最精锐的部队,数万里的海上航程,只用了两天就调整过来了。
他们全军换乘覃三覃定洋早就准备好的一批战马,以每日四十公里的速度行进。
十六岁的申国公莫光坓跟官兵们一样骑在战马上,他身材不算高大,黑发黑瞳,但相貌和肤色完全是欧洲人的模样,属于混的非常明显的混血儿。
“十天内赶到,所有儿郎们自己想办法修整调节状态,我要求所有人抵达战场,就能马上发起进攻!”
虽然只有十六岁,但申国公莫光坓已经能像模像样的指挥作战了。
这小子从小就是被当做武将培养的,原本是打算陪着他哥哥中山王莫光埴前往北美洲,为未来与米利坚在北美战争做准备,结果阴差阳错成为了瑞典国王。
当然,元从近卫和神电左卫这样的部队,是不会真的交给莫光坓这种十六岁小孩子。
真正指挥这支部队的,是赐姓莫,跟皇室家生子差不多的莫重均,也就是历史上的内伊元帅,他是在背风群岛与舰队汇合的。
而为这支军队掌握后勤,为莫光坓出谋划策的则是杜钦,也就是历史上的泰国国王拉玛二世。
这位泰国拉玛王朝真正的奠基者能力非常全面,在大虞的官员中也要属于上上之选。
有这两人在,莫子布才会放心把六千顶级精锐交给莫光坓,为他撑门面。
兰斯霍芬小镇,激烈的战斗已经爆发。
由于双方都害怕普军在最关键的时刻加入对方,希望能早点结束战斗,于是一开始就是拼尽全力。
法军胜在炮兵,拿破仑的排兵布阵也比瑞恩斯坦高出不少。
奥夏联军则胜在步兵有三十几门手摇机关炮,以及骑兵战力甩开了法军一大截。
面对这种情况,拿破仑采取了齐步协同的作战方式,也就是法军各军之间分布的非常紧凑,以步兵大阵的相互支援来抵消骑兵的冲击力。
至于法军骑兵,则隐藏在步兵中,依靠步兵的火力来防御奥夏骑兵的凶狠突击,并灵活出击保证生存率。
这确实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奥夏骑兵的发挥,但也让密集阵型的法军承受了奥夏炮兵的集中杀伤。
不过拿破仑对此早有准备,法军炮兵本来素质就要高出一截,加上做了充足的反炮兵准备。
因此战斗打到一个小时左右的时候,奥夏军的一百多门大炮就受到重创,只剩下了几十门。
瑞恩斯坦则采取更加灵活的骑兵战术,在法军炮兵重创奥夏炮兵的时候,以一万五千骑兵猛冲不断移动中的法军炮兵。
拿破仑低估了奥夏骑兵的凶猛和速度,他预留的第四步兵团第三师没能顶住压力,导致法军火炮优势有没保持太长,就大部分被骑兵破坏。
随后,双方几乎完全以轻武器为主,于兰斯霍芬来回纠缠厮杀。
在拿破仑的鼓舞下,法兰西帝国老近卫军舍生忘死的发起白刃冲锋,夏藩三卫军也同样以万岁冲锋还击。
双方围绕着兰斯霍芬镇的制高点来回争夺,鲜血从山坡两面泊泊留下,染红了整片大地。
一个老近卫被近距离的左轮打中,看着胸口冒出的数个弹孔,他发出了长长的不甘怒吼,仰面倒下时,沉重躯体在地上溅起一阵阵乌黑的血泥。
就在他身边,一个来自淮北的夏王亲卫嚎叫着抓住刺进他身体的长枪不愿意松开,直到正跟他拔河的法军被同袍用长匕首扎死,才放心的闭上了眼睛。
肉搏战是如此的惨烈,拿破仑最心腹的老近卫军第二团两千余人拉上去不过一个小时,就只剩下几百还能站着的了。
从早上九点,激战到下午三点半,旗鼓相当的双方谁也奈何不得谁,大家都筋疲力尽,围绕着兰斯霍芬小镇,数万人就这么躺在地上,血流漂杵。
泪水模糊了莫公泽的双眼,他没有指挥,而是站在最高处四面张望。
突然,他看到了一面白底金色鸢尾花簇拥着日月的大旗,这是皇帝为瑞典国王莫光坓设计的王室旗帜。
“援军来了,援军来了!”莫公泽大吼了起来,声嘶力竭。
而拿破仑感受着整齐的马蹄声,看到他的侧翼迅速被突破,顿时脸色惨白的跌落在地。
“上帝啊,我完蛋了,一切都结束了,一切都结束了!”拿破仑眼神涣散,喃喃自语。
数十个青年近卫骑兵架着皇帝,趁敌军还没赶到时,快速离开了战场。
但很快,收到即将加冕的瑞典国王,路易十六外孙亲自赶到战场的消息。
没等普鲁士国王下令,普军元帅布吕纳尔亲自率领数千骑兵,前往慕尼黑拦截。
6月26日,普军在慕尼黑西北的奥格斯堡击溃了拿破仑最后的千余卫队,随后与赶到的奥夏骑兵一起,围绕着奥格斯堡大肆搜捕。
当日下午,来自辽藩的民兵连长,河北张家口厅怀安县人李成杓在一个废弃的谷仓,逮住已经换上平民衣服,想要化妆逃回法兰西的拿破仑。
一切,终于尘埃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