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4章 :启动第二阶段
…
“倘若你们真的获取了胜利,他们怎么办?”对于婆罗门体系认知十分清楚的赫利拉赫,非常清楚婆罗门体系究竟有多么牢固,但同样也清楚汉帝国的战斗力以及手段。
别的不说,这样让婆罗门内部产生了矛盾,互相有攻伐现象,甚至弄出人命,都能够大幅度动摇婆罗门的民心,或者说是稳固的民心统治。
“王侯将相另有种乎?这是一个在几百年前的人,所说的一句话,其实也透露出了一些东西,一个对于自身非常认知的话。”根本不管赫利拉赫内心当中的惊涛骇浪,卢雨(刘桐)直接将话讲了出来,完全不在意这样的话对于自己有没有影响。
不管是王侯将相另有种乎?还是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这些用来造反的话语,言语当中本身就充满着力量,一种不甘心的力量,同样能够激发人斗志的力量。
“你们真的不怕吗?”眼神当中充斥着震惊,赫利拉赫颇为惊骇的眼神看着卢雨(刘桐),内心当中完全理解不了。
婆罗门体系有问题吗?
赫利拉赫自然知道有问题,甚至知道这个问题一点都不小,但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却没有一个准确的脉络和行动流程。
在一定程度上支持拉胡尔,认可韦苏提婆一世,贡献一部分属于自己的力量,本质上也是赫利拉赫对于婆罗门的看法,并不和婆罗门自我阶级一样,沉醉于所谓的身份和阶级当中。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赫利拉赫虽然做不到这一点,但也通过过去的历史,了解到了一些客观规律。
稳定,才是一个国家长久维持下去的基础。
而婆罗门体系,在没有外力干扰和出手干预的情况下,可以说是最稳定的,也是最不可能出意外的体系了。
永远牺牲一小部份人的利益,就能够获得大多数人的长久安稳,并且还能保证一部分顶级人员的奢靡生活,简直是再完美不过了。
“害怕?害怕什么?”卢雨(刘桐)抬起了自己的头,平静的看着赫利拉赫,严肃且认真的说道,“如果因为害怕和畏惧这一部分力量,那么国家只会在害怕和畏惧当中走向毁灭,与自我约束的消极稳定相比,高悬于头顶之上的剑,才更有利于国家的前进。”
“这就是汉帝国吗?”在这一刻清楚认识的赫利拉赫,认识到了婆罗门与汉帝国之间的差距,尤其是在对待下层人员的差距,更是天差地别。
难怪在战场之上,双方军队士气和态度,差距如此明显。
“是,也不是。”卢雨(刘桐)并没有详细讲解其中的原因,只是给了一个并不准确的结果。
赫利拉赫没有深究这一个结果,而是直接低下了头,思考着卢雨(刘桐)所给予的选择。
“或许你可以从一个小的地方开始,尝试改变婆罗门体系,如果好就扩大范围,如果不好,也不会损失什么,不是吗?”看着对方沿着这一个方向进行思考,卢雨(刘桐)顺势补充,给了对方一个台阶下。
“好!”而思考良久的赫利拉赫,也顺着这一个台阶走步了去,表示了同意。
只是在一个小地方进行执行和观察而已,如果一切合适,那么将规模扩大,不合适的话,也可以直接进行终止。
主动权在他的手上,赫利拉赫完全不觉得有任何问题。
“既然如此,那就麻烦赫利拉赫先生准备一下了,要不了多久,你就会前往文伽地区了。”卢雨(刘桐)简单说了一下后续的安排,维持着平静的表情,还算有所收获的想法离开了这个地方。
真要到了那个地方,只要开了口子,就不是想阻止就能够阻止了。
越是依靠某些观念而构造出来根深蒂固的思想统治,在这些支柱被摧毁的时候,思想统治崩溃的速度也就越快。
以己之矛攻己之盾,利用婆罗门本身的特性来针对婆罗门,更有利于崩解掉婆罗门。
虽然婆罗门维持统治确实是一把好手,但是经过估算以及长久的思考之后,刘桐最后还是觉得将婆罗门取缔比较好一些。
一方面婆罗门本身就拥有极强的文化同化能力,很容易对其他文化造成负面影响,就是汉文化拥有极强的包容性和文化同化能力,刘桐也不想去赌这两个思想,到底谁的能力更强一些。
提前将婆罗门摧毁,破坏其文化的根基,然后重新塑造汉帝国文化,将其巩固在新一代的人员当中,要不了几十年的时间,就能够强化对于南方的统治了。
攻城略地确实能够拿下土地和大量的粮食甚至金银珠宝,但是很难拿下地方的人心,更难以改变对方所拥有的思想主体。
通过软手段,这可以完美弥补,拳头大便是真理所留下来的文化空缺。
在另外一个方面,则是婆罗门本身所拥有的职权,注定了绝大多数土地的拥有者,便是婆罗门人员。
而土地如此众多的婆罗门,情愿让其荒着,也不会将其重新发给其他的下层人员,提高所谓的粮食产出。
这对于喜欢种田并且善于种田的汉帝国人来说,婆罗门人员的这种行为,是很难被饶恕的罪责。
虽然专业分工明确,各自有各自的职责,每个身份都有每个身份对应的工种,但是总有人善于发现这一点,随后进行了更改和修正,变成了婆罗门现如今的这个样子。
无法快速转变身份的婆罗门,能用的手段属实不多。
只需要下手足够快,并且足够干净,再配合上赫利拉赫所持有的力量,压制梵天之口的婆罗门,真心不要太容易。
“可以把信息传递给法孝直了,可以启动第二阶段的计划了。”将精神力收回的刘桐,扭头看着丝娘,直接说出了接下来要做的事。
丝娘当场点头,然后通过对应的令牌,将相关信息传递给了法正,传递给了前线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