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 吾乃神威无敌先锋上将军!
“吾乃神威无敌先锋上将军李均是也!
尔等谁敢来战?”
那李均道一声杀字,三军随号令而行,自有那陷阵在前开道,万人拱卫相从。
出乎曹操意料,他所布下的防线,在陷阵营前如同纸糊。
只见六百人齐呼“陷阵之志,有死无生!”便向着曹军军阵冲来,义无反顾。
六百人同时拔剑,六百人同时挺矛,也不知苦练了多少个日夜,令行禁止,形同一人。
哪怕是血战厮杀,哪怕被数十倍的敌军团团围困,陷阵营的军阵始终如一,没有一丝疏漏。
一人死去,一人补上,军阵严密,视死如归。
他们就像一柄利剑,势如破竹划开了曹军防线,而顺着这个陷阵营破开的口子,李均率麾下大军即刻扑咬进去。
以陷阵营为剑锋,万人兵团为剑身,这只突如其来的奇军,很快就杀入曹军阵中,左冲右突。
“此人统兵竟如此勇猛?”
曹操惊疑不定的看着自家阵中一团乱麻的景象,此皆是陷阵营的战果。
凡曹军只要挡在陷阵营面前,就会摧枯拉朽般被击穿。
曹操无法想象,究竟是什么样的军队,居然能让如今重赏之下,上下一心的曹军,难以抵挡。
所幸这支坚不可摧的精锐,只有六百人。
而那支跟随其后,由那位先锋上将军统帅着到处搞破坏的大军,便是其破绽所在,只要将之击溃,区区六百人,便不足为惧。
倘使这一遭来的万余人,都似这六百人一般,后果不堪设想。
念及至此,曹操也不再迟疑,遂下令曰:
“云长何在?
速请他来,斩杀此先锋上将!”
当即有人往去传讯,不久云长舍下了寨中攻伐营垒的战场,拍马而来。
“丞相。”
关羽拱手一礼,“关某在此。”
曹操遂指军中之乱相,谓云长曰:
“此人号神威无敌先锋上将军,料也不可小觑。
其麾下有六百人为先锋,挡者披靡,神威无敌。
今特请云长来此,诛杀此人,以夺其人心,乱其军阵。”
“竟有此等人物?
丞相,且待某观之。”
关羽眼眸一眯,朝曹操所指军阵望去,果见一军六百人神挡杀神,几无人可当。
其后竖一帅旗,书:【神威无敌先锋上将军】。
旗下一人,引领万军,指挥若定,周围一众偏将或持剑、或持戟、或持刀枪,弓马娴熟,如众星捧月般将此将拱卫中央。
关羽见之笑了,答曹操曰:
“此六百人,关某知之矣。
其必吕布麾下陷阵营,尝为高顺统帅,十数年来随吕布南征北战,攻无不克。
昔年徐州时,我兄长见之称:【忠勇】。”
曹操听关羽言说此中详情,怎不惊惧。
“竟是陷阵营?
此非是袁术已伐灭齐国,尽收其军,便是吕布再度反复,已为袁术所用。”
这两种情况,无论哪一种,对曹操来说都不是什么好消息。
他心里也忍不住骂娘,不是,高顺!陷阵营!你们不是称忠勇吗?怎么也能通袁?
你不拼尽全力,同袁术死战到底,也敢称忠勇?
什么?打的【李】字将旗,高顺大抵已经没了?
那没事了。
曹操叹了口气,忙问关羽。
“云长既知陷阵能耐,可能破之?”
“若高顺在此,亲统陷阵,则陷阵之志,有死无生,麾下众将无不愿为他抛头颅,洒热血,视死如归。
果真如此,便是关某,也不得不暂避锋芒。”
关羽眼眸陡然一睁,望着远处军阵之中,那位胡吹大气的“神威无敌先锋上将军”,眼神轻蔑。
“此人姓李,又能统帅陷阵,想来必是李均无疑。”
“云长识得此人?”
“昔年徐州时,吾与张辽、高顺坐而饮酒,帐外看门之小卒耳!
关某视之如插标卖首,取其项上首级,如探囊取物。
今其统陷阵而来,必已降袁。
某虽不才,愿去万军中取其首级,为高顺清理门户,请丞相稍待!”
言罢,关羽领诺而出,提青龙刀,上绝影马,引亲兵千余人,往阵中李均杀去。
关羽倒提青龙刀,跑入阵中,凤目圆睁,蚕眉直竖,直冲李均头上【先锋上将军】之大纛。
围住李均厮杀的都是曹军,见关羽来了,无不欢欣鼓舞,士气一振。
当即如波开浪裂,为关羽让开一条道来,呼之曰:
“汉寿亭侯!”
关羽遂径奔李均,时李均正在麾盖大旗下,见一长髯大汉红着脸冲来,怎不知他是关羽?
当时心中已吓得骇然失色,所幸他到底非常人。
李均心知关羽神勇,不可力敌,今日一旦应对失措,便是死期已至!
遂故作悲壮之色,声嘶力竭,仰天而呼之。
“不恨身死报君王,恨死生之日再不见复齐耳!
今大业未成,而中道崩殂,此非战之罪,乃天亡齐也!
众将士!
本将死后,不要哀悼,不要迷惘,更不要停止冲锋!
紧紧跟随军旗,握紧手中长矛,至死方休!
勿忘卧薪尝胆之誓,谨记忍辱负重之恨。
心中忠义还在,终有复齐之日!”
喊罢,李均拔出刀剑,迎着关羽发起冲锋,众人只见他面目狰狞,高呼曰:
“复齐!
复齐!!
复齐!!!”
众将士望着那道三呼“复齐”的背影,怎不感其忠义,热泪盈眶?
大义为先如李均,三呼复齐复山河!
要知道李均收拢的这支部队,本就是从整个齐国之中筛选出来,为数不多的忠义之士。
但凡不忠义的,早就降了汉王,跟着汉王义子张辽,在徐州享福去了。
忠义如他们,哪见得了这一幕?
当即李均周围那些捧剑、捧刀、捧枪、捧戟等一众偏将,一个个眼含热泪,拍马上前。
将虽然发起了冲锋,但马速并不快的李均抢了回来,护在后方。
“将军!复齐大业,怎能少的了你?”
“今日我等复齐军一万二千六百二十一人,哪怕尽数死绝,也定护将军周全。”
“没错,我们谁都能死,唯将军不能。
只有将军活着,复齐才有一线希望。”
呼喊着,争抢着,这一位位偏将皆视死如归,率领麾下拼死朝关羽杀去。
他们眼含热泪,今日但求一死。
“关云长,来战!!!”
关羽:“???”
不是,哪怕高顺统帅的时候,也没见你们这么疯啊?
为了当年的一个看门小卒,你们怎么一个个的跟关某不共戴天似的?
关羽感到无法理解,但对于这等视死如归的忠义之士,他还是表示尊重的。
遂青龙刀劈下,如月华清辉,冷冽锋芒划过,道一声:
“死来!”
便是一颗大好人头飞起,血流如注。
一人身死在前,身后偏将又紧随而来,一人复接一人,各领麾下同关羽死战。
一时间曹军同李均大军厮杀,关羽领麾下千人亲卫同这些偏将亲卫厮杀。
关羽虽神勇难挡,李均大军却视死如归,短时间竟也斗得旗鼓相当。
而被众人死死护在后方的李均,早已作泪流满面之态,挣扎着也要杀向关羽,却被亲卫拼死阻拦。
“将军!
为了复齐大业,汝当保重性命。
此刻应对曹军,尚需将军执掌大局。”
李均遂“痛哭流涕”,指挥大军,泪不能止。
众将士亦感同身受,怎不悲从中来?
看着自家主将痛哭流涕,看着那一位位偏将,为了阻拦关羽,一个接一个战死。
灭国之恨!死将之仇!
三军上下,怎不哀痛于心,死战于前?
若说曹军是为了那军功爵位,荣华富贵而上下一心的话。
此刻李均麾下大军,便是为了那国破家亡之时,举目黑暗之中,由李均所引领的那份名为“大义”的希望!
为心中大义,李将军尚不惧死生,众偏将亦欣然赴死,吾等小卒,又何惜一命?
“为了心中大义!
为了将军荣光!
为了复齐大业!
诸君,何不死战?”
“死战!!!”
这一刻,哀兵对勇军!
明明因为曹军数量众多而被围住的李均军,在关羽来了之后,反而因他屠戮一众偏将的行为,被激发了血勇,愿奋死命一战,反而隐隐有杀退曹军之势。
曹军:“.”
谁道了!咱们拼命是为了军功,为了满饷,为了富贵。
可眼前这帮人是真的不要命!
为了大义?扯犊子呢!
吾等富贵荣华就在眼前,何必跟你们一群为了大义的贱命一换一?
而恰在这时,一声声军号,在众人耳畔响起。
“陷阵之志,有死无生!”
正是察觉后方有变故,主将李均遭关羽偷袭,而急忙赶来相救的陷阵营。
只见那员此前被李均忽悠蛊惑一番,派去统帅陷阵当先锋的偏将,看着屠戮一众偏将,已然要杀到李均身前的关羽。
他毅然决然就率众迎了上去,越过李均时,他蓦然回首,告之曰:
“李将军,你不久前才教过我的。
一死了之是最轻易的忠义,活下去是最艰难的忠义。
汉王威震九州,复齐本是妄想。
今日吾等选择了这最轻易的忠义,以报家国,全心中之志。
但还请将军将这份最艰难的忠义.坚持下去。
末将,去也!”
言罢,这偏将头也不回,率六百陷阵迎着衣袍染尽敌将血,恍若杀神的关羽,发起冲锋。
“关云长!
来战!!!”
“插标卖首,徒送死耳!”
关羽上次答应了曹操,取夏侯兄弟首级如探囊取物,结果闹的自己灰头土脸也没成功。
这会杀个无名小卒李均,本以为手到擒来,又给曹操保证了万军取首,如探囊取物。
结果厮杀了半天,搞得自己被溅了一身血,也没碰到李均半片衣角。
反而这帮李均的麾下,也不知哪根筋抽了,上至将官下到小卒,一个个都来拼命,闹的关羽烦不胜烦。
“既汝自寻死路,休怪关某刀下无情。”
冷眸微睁,关羽挥舞青龙刀同这偏将斗上,轻易取了他项上人头。
不过正为李均所动容的众人,哪怕偏将死了,也要紧紧跟随军旗,发起冲锋,至死方休。
而被六百陷阵围着厮杀,一个个皆怀有死无生之志,哪怕强如关羽也陷入泥潭。
便是他也不得不奋力调动周围曹军,于李均大军之中杀出一条血路,以便他斩将擎旗。
而被所有人护在中间,早已泪流满面的李均,他望着这一切的眸光,却异常平静。
他就这么平静的注视着一位位偏将赴死,注视着无数士卒为了保护他这个复齐的希望,死战不退。
复齐最后的希望?
我吗?
把希望寄托在我身上,齐国算是完了。
他现在似乎好像有点理解,昭昭青史上,那历朝历代的忠臣名将,为何多亡于小人之手了。
这些忠义之人,还真是傻得可爱。
我一个小人,有什么忠义,又何谈复齐???
大奸似忠,大伪似真,有时候装的久了,真是会连自己都信了。
真的是,明明只是我的手中刀,掌中剑,利用之成就功名的工具罢了.
也罢,今日本将若能活下来,便带着你们那份荣光,同享荣华富贵。
若是死了,也算不负“李均”大义之名。
李均冷笑了声,拔出了腰间长剑,下令曰:
“大纛压前!
关云长,来战!”
众将士大惊,忙劝止之。
李均冷眸扫视众人,傲然曰:
“吾乃神威无敌先锋上将军!
岂有畏敌怯战之理?
此战若逃,有何面目见死难同袍?
此战若败,复齐大业毁于一旦,忍辱偷生又有何益?”
说着,他手中长剑一指关羽,仰天大笑。
“大纛压前!
众将当紧紧跟随军旗,冲锋!冲锋!冲锋!!!
为了复齐大业,今日败关羽于此,誓死方休!”
万军齐呼曰:
“陷阵之志,有死无生!!!”
随着李均大纛压前,全军上下不顾一切,倾数朝关羽压来!
以六百陷阵开剑锋,以万人忠义淬剑身,凝死生之大义聚剑魂。
李均持大纛,执剑斩云长!
“关云长,你不是要杀我吗?
大纛在此,来战!!!”
神威无敌,大义开道!
曹军兵将大惊,为图富贵而死战者,何敌此视死如归之军,不战而自乱也。
李均执大纛御万军压前,乘势攻击,曹军退避者不可胜数。
毕竟他们都是曹军兵马,关羽却是刘备军统帅,死生关键时刻,岂能靠得住?
关羽此刻真正能依仗的,不过是随行带来千人之众,手中一把青龙刀耳!
今见李均压大纛而前,挥三军敕令,关羽持刀立马,傲然视之。
“昔年高顺麾下看门小卒,插标卖首之辈,不想多年不见,竟也有今日。
汝既要战,那便来战!
虽万众一心,岂有一合之敌?
徒送死耳,又何惧哉?
且看关某万军之中,取汝项上首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