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新笔趣阁 >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 >第二七三章 天子剑出鞘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二七三章 天子剑出鞘

  胡惟庸笑得很开心。

  但是这开心之中,又带着让人不寒而栗的阴狠!

  好!

  把他们调动起来了!

  这下子能给朱元璋那些人来个狠的了!

  造朱元璋的反,能不能成功,能不能把朱元璋给直接弄死了。

  这事儿,他心里面其实也没底儿。

  他自然而然希望朱元璋死掉,希望能把朱元璋给碎尸万段了!

  夺了他最为在意的朱家江山!

  朱元璋是真不当人,处处欺负自己。

  若不是他,执意要弄什么清丈田亩,自己家天赐,怎么可能会没命?

  真的算起来,朱元璋才是害死了自己家儿子的一大凶手!

  这等狗贼,自己这边若不将其给弄死了,那才真的是让人恼恨。

  只是想一想,就让人气的半夜睡不着觉。

  朱元璋他死有余辜,罪有应得!

  只弄别人,不弄朱元璋,才是最大的不公平!

  当然,能把朱元璋给杀了,夺了他的江山,那才是最好不过。

  夺不了他的江山,那也无妨。

  自己闹出来的动静,最起码也能给朱元璋带来特别大的麻烦。

  将这大明给搅个稀巴烂。

  尽可能的,给朱元璋制造大麻烦。

  尽可能的把更多的人给牵连进去。

  唐胜宗,费聚这些人想要只跟在后面捡便宜,什么都不付出,怎么可能?

  且不说自己这里能不能成功,能成功自然是非常的好。

  若是不能成功,那自己这边也必然会把他们给供出来。

  把他们给牵连进去。

  让他们都跟着死!

  让这大明流尽鲜血!

  让大明血流成河!

  就看朱元璋他杀不杀吧!

  杀的话最好,能让这么多的陪葬。

  能让自己儿子不白死。

  有那么多的人跟着自己儿子陪葬,倒也不是不行。

  也算是自己这个当爹的,给自己儿子所做的一些应有的事。

  而杀了这么多人,闹出这么大的动乱来,这大明想要不受丝毫影响,是不可能的。

  大明会因此而发生严重的动乱。

  朱元璋不是一直以来都把大明看做他的命根子吗?

  朱元璋不是一直以来都想着要大明兴盛,想要远超汉唐吗?

  朱元璋不是想着让众多的百姓们,过上好日子,好生活吗?

  那自己就给他来个大惊喜!

  给他个机会,让他杀的血流成河?

  且看看杀了这么多人,造了这么多的孽,他这边还能不能让大明变得更好!

  自己就是要竭尽全力,把他的大明给糟蹋的不成样子!

  就是要尿他一脸!

  哪怕是死,那至少也得从他身上咬下几两肉。

  要让这么个玩意儿,知道他胡惟庸不是好惹的!

  知道胡惟庸的儿子是死不起的!

  谁害他儿子,谁就要偿命!

  不单单是他们要偿命,还要让更多的人去偿命!

  江西那边的陶屋仲,丁玉这些人,一个都别想活!

  不仅如此,自己还要将更多的侯爷给牵扯进去!

  把更多的淮西这边的勋贵,给一并拉在其中。

  朱元璋不是一直以来都心狠手辣吗?

  不是一直以来都看淮西勋贵不顺眼吗?

  那这次,自己就送给他一个大惊喜。

  看他还敢不敢杀,能不能杀!

  死吧!

  都死吧!

  通通都死吧!

  他的双目之中,已经带出了诸多的疯狂之色。

  皇位他并不稀罕。

  他做这些事儿,也并不是说真的想要当皇帝。

  就是要弄出诸多的风浪来,出心中的郁闷之气!

  并给朱元璋等人一个狠狠的教训!

  也为自己儿子,弄一个最为奢华的葬礼!

  让更多的人,陪着他儿子一起没命!

  这才是他最想要做的事儿!

  如此在这里坐了一阵之后,他开始提笔写信。

  准备让人持着他的信,去一些地方。

  一为北元,二为倭国,三为西南梁王。

  他要派人,和这三处地方的人进行联络。

  请他们这里在今后共同出兵,来对付朱元璋。

  朱元璋造的孽太多了。

  天下之间,恨朱元璋不死的人不知凡几。

  这其中,北元那里绝对是最想看到朱元璋赶紧暴毙的人。

  朱元璋将北元给赶到了草原上不说,还磨刀霍霍,准备将北元给彻底的赶尽杀绝,不留任何的后路。

  已经要将北元给逼到墙角里了。

  在这种情况下,自己这边派人传去这样的消息

  北元那里,定然会欣然应允。

  而后和自己这边共同出手,来对大明这边大举进攻。

  杀朱元璋成功之后,哪些人最让人忌惮?

  那自然而然便是统领大军,在北面驻守的徐达。

  徐达对朱元璋太忠心了,在得知了自己干出来的这事后,肯定会发了疯,

  带领兵马不计后果的与自己作对的。

  那么这个时候北元那边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

  北元那边,自然不会轻易的放过这个机会进行。

  那么就能够凭此来狠狠的制约住徐达的众多兵马,给自己带来足够的时间做事儿。

  西南梁王那边,也同样会对自己的这个提议欣然应允。

  毕竟朱元璋,不单单是对北面草原上虎视眈眈。

  同时也对西南梁王那里磨刀霍霍,想要将之给解决了。

  先前时,还想通过派遣官员到那边进行劝降。

  从而让占据西南的梁王能拱手而降。

  但可惜,根本不可能。

  梁王那里,反而把朱元璋的使者给杀了。

  闹出来了不少事儿。

  如今朱元璋更是让冯胜,到广州那边去坐镇。

  只要不傻,就能看出来朱元璋的意图是什么。

  自然而然,就是想要通过这样的手段,来对梁王那边动手。

  自己这些人都能看出来。

  那么身为被针对的梁王,心里面的急迫感将会更加的强烈。

  自己这个时候,派人送去这样的信,并和他们约定动手。

  做这事可谓是雪中送炭,正中他们下怀。

  他们定然会迫不及待,欣然应允。

  而后积极的做准备,在今后动手,如此一来就能把南面那边的诸多兵马人力都给牵扯住了。

  让他们不敢再胡乱行事。

  至于倭国那边,同样也和朱元璋过节很深。

  而朱元璋亦有对倭国那边动手的意思。

  先前是时,朱元璋这丢人现眼的货色,把使者派到倭国那边。

  要让倭国人过来进贡。

  还让倭国人管束倭寇。

  可结果呢?

  朱元璋派去的使者,同样被倭国那边的人给杀了。

  虽然这事表面上看起来已经过去了,但是依照朱元璋的那小心眼程度,怎么可能会过去?

  特别是如今朱元璋又开了市舶司,在海上弄出了舰队来护着市舶司出海做生意。

  在这个过程里,严重的打击了海寇。

  倭国那边倭寇盛行,可以说算是倭国那里,一个很大的进项了。

  结果现在,朱元璋却干这事儿。

  正所谓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

  朱元璋做出来这些事,已经让倭国那边的很多人,都感到不满和不安。

  本来就有旧恨,如今再加上新仇。

  自己这里本就和倭国那边,有所联系。

  而今再派去人,到倭国那里游说,约定动手,还是能做到的。

  倭国那里必然不会拒绝。

  单单只是弄死朱元璋,这事儿就足够令人振奋了。

  更不要说,自己还准备给他们开出一些优厚的条件来。

  比如事成之后,大明这边继续实行海禁。

  官方不在海上做生意。

  就算是做生意了,也不会和倭寇进行死磕。

  可以让倭寇在海上光明正大的劫掠。

  甚至于劫掠一下大明这边的沿海地方也是无妨。

  仅仅单单只是这一项,就足够他们感恩戴德。

  足够他们迫不及待,前来和自己等人一起动手了。

  至于北元那边,他这里也同样给出了条件。

  比如,事成之后可以将原本的幽云十六州还给北元。

  让北元那里继续占有。

  并停止和北元之间的战争。

  西南梁王那边,一样可以给他们割些地。

  反正地这么多,多割一些也无妨。

  这都是朱元璋打下来的地方,他是一点儿都不心疼!

  他当然知道,真要如此做了,肯定会令很多人对自己各种的看不顺眼,各种辱骂。

  甚至于有人骂自己是儿皇帝,卖国贼。

  对于这些,他是一点都不在乎。

  骂就骂吧!

  自己儿子都死了,还怕他们来骂吗?

  只要能给自己儿子报仇,只要能将朱元璋的这江山给狠狠的破坏了。

  他们就算是骂,那也无妨。

  自己死后,管他洪水滔天?

  是这些人先对不起自己的!

  要政斗,便政斗,怎么政斗都无妨。

  他这里也不会有这般大的反应。

  可谁让这些人要把自己儿子给弄死呢?

  既然他们都把自己儿子给弄死了,那自己这边还和他们客气什么?

  自然是怎么舒服怎么来!

  死的人多又如何。

  别说只是将一些地方给让出去了。

  就算是把所有的地方,都给让出去。

  让元朝入主中原,再回来进行统治,那也同样无妨!

  他这里不会有任何的意见。!

  朱元璋会后悔的!

  陶屋仲这些人也同样会后悔的。

  但他们后悔也已经晚了,事情已不可挽回!

  除非自己家天赐能活过来,否则,自己就和他们拼了!

  ……

  武英殿内,朱元璋看着眼前送来的情报。

  不由的面露笑容。

  陆仲亨,费聚,唐胜宗,朱亮祖……这些人都去了?

  好!

  太好了!

  胡惟庸果然没有让自己失望,要提前动手进行造反了。

  陶屋仲他们在那边干了一件好事情啊!

  若非是他们动手,把胡惟庸的儿子给弄死。

  想要胡惟庸这么快的就动手,显然是不可能的。

  对于这事儿,他早就已经迫不及待了。

  上辈子的时候,胡惟庸便如此做了。

  不过对于唐圣宗,陆仲亨等这些人的清算,并没有立刻进行。

  而是等到后面自己稳定住了局势之后,掀起了第二次的胡惟庸案,才把他们解决。

  这一次来都来了,那就一个都别想跑!

  自己非得把他们都在第一时间里就给解决了!

  胡惟庸可是干了一件大好事!

  他若不谋反,自己又怎么好动手合情合理的杀了他!

  若不造反,自己这里想要再接下来废除丞相制度,做出这等千古未闻之事,更不容易。

  反对的声音将会很大。

  他若不谋反,不拉上这些人,自己在接下来,又怎么能比较合情合理的,把这些淮西勋贵里面的败类,蛀虫,给一网打尽?

  又如何能让自己的大明,变得更加的纯粹?

  多死上一些吃的特别肥的蛀虫才好!

  胡惟庸如此做才好,可真帮了自己大忙了。

  胡惟庸真是个好人!

  不然的话,依照唐胜宗这些人曾经所立下的功劳,以及他们特殊的身份地位来看的话。

  想把他们给解决了,并不太容易。

  关键是舆论的上面,并不好做。

  容易引起人心动荡。

  可若他们不知死活的,和胡惟庸给勾连到了一起,造自己的反。

  那自己也杀他们,可就理所当然光明正大了。

  便是其余的那些勋贵,在这件事情上,也同样不能为他们求情,

  更不能说自己做的不对。

  甚至于还要拍手叫好。

  不过,一些历史终究是发生了变化。

  不仅胡惟庸造反的时间提前了。

  而且,在拉拢的造反之人上面,同样有了不少的变化。

  比如上辈子时,他进行造反时,喊了李善长的弟弟一起来参与。

  并且还曾经让李善长之弟李存义,去游说李善长,想要拉拢李善长一起动手。

  可这一次,根本就没有李存义的踪影。

  不用看就知道,是见李善长给自己当了狗,他不敢再如此做了。

  怕拉拢了李存义之后的第一时间内,李善长知道了消息后,会将之给捅出来。

  上辈子,胡惟庸还拉拢了北元,倭国,西南那边的梁王等人。

  想要几面出击,共同动手。

  这个手段,这一次他们只怕还会用。

  朱元璋在后世时,看过不少关胡惟庸造反的相关论述。

  其中有不少,都是说自己这事办的不对。

  说自己是有意的扩大化,说胡惟庸是冤枉的云云。

  那些人不知事情真相,胡惟庸他可真的一点儿都不冤枉。

  就他干的这些事儿,别的不说,单单只是联络北元,倭国等这些方面的人,并许诺出来的条件,就足够将他给砍死个十回八回的!

  朱元璋抽出天子剑,在眼前细细打量。

  这剑,该出鞘了,该见血了!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