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新笔趣阁 >二手穿越:大耳贼刘备 >第383章 大汉的忠臣们(合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83章 大汉的忠臣们(合章)

  

阳仪其实挺会说话,把公孙度抄作业说得像是尊奉了刘备的命令一样。

  “尊奉朝廷政令,自然算是顺民……可公孙升济不是朝廷之臣啊。”

  刘备看着阳仪摇头:“未经朝廷授命,私领辽东太守,私授官职,这可不是良臣所为……但有功当赏,你回去转告公孙升济,让他自来临淄领受封赏如何?”

  刘备可没忘记,当年刺杀刘虞导致母亲伤重去世,就是公孙度担任冀州刺史时的事。

  而当初那个被丢出来交代的执行者孟岱,就是公孙度的手下。

  当时公孙度因管教不严被免职,成了白身。这两年,又突然在辽东崛起,这背后肯定有人投资。

  投资公孙度的人是谁,其它人可能没概念,但刘备很清楚,必是袁绍。

  袁绍名声已经臭不可闻,不可能再站在台前,没人会再追随一个上了奸臣传的叛逆。

  隐身幕后投资公孙度,是袁绍仅有的选择。

  袁绍主动消失的时候实力并没有大损,无论是其岳父刘放,还是外甥高干,亦或是袁绍自己在冀州拉起来的部曲,都是极有实力的。

  能在袁绍最惨的时候依然追随袁绍的,要么是铁杆,要么是不得不追随,意志也是过硬的。

  虽然刘备不齿袁绍的人品,但不得不承认,袁绍是有能力也有魄力的。

  塌顿多半也是得了袁绍的投资。

  “卫将军,吾主镇守边地,又有乌桓作乱拦路,恐难亲至临淄……阳某为来青州,跨海历经艰难,几度险死于风浪之中,不可再使吾主行此险途。”

  阳仪态度恭敬,但话里有话:“吾主并不急于封赏,也不在意官位显爵,只是想为大汉尽力罢了。不过,卫将军曾设悬红取丘力居首级,如今丘力居已伏诛,卫将军可愿守信?”

  这意思其实就是……私自授命又如何呢?

  辽东天高皇帝远,大军难以通行,幽州又有乌桓作乱,刘备现在没法派兵攻打辽东,幽州一时半会也很难对付辽东。

  公孙度确实杀了丘力居,那刘备就不可能直接把公孙度视为叛逆,毕竟这是刘备自己发的悬赏,而且还有王政杀张纯封爵的先例在前。

  阳仪来临淄的目的就是这个——只要朝廷不把公孙度视为叛逆,那公孙度盘据辽东就会被天下人视为合法的。

  不仅会被视为合法,还会使得天下人以为公孙度是刘备的同盟……

  因为人家明面上是完完整整的在抄作业,甭管这作业是不是那么回事,反正是照猫画虎画了一遍的。

  而且,为了守信,刘备还得给人家把悬赏兑现了。

  这不是公孙度在向朝廷请封,这是袁绍给刘备的升迁礼——上了奸臣传之后,袁绍的手段竟从阴谋变成了阳谋。

  每个人都是会成长的。

  刘备想了一会儿,问道:“公孙升济诛灭乌桓贼丘力居,自该得此悬赏。但阳先生可知一亿钱足有千车,既然有乌桓阻路,要如何送去辽东呢?”

  是啊,一亿钱有三百多吨……

  而阳仪只带了几个随从来。

  这要是能把钱送到辽东去,那可比让公孙度来临淄困难多了。

  “无需送去辽东……吾主虽非朝廷授命之太守,但却有尊奉朝廷之心。辽东偏远,人丁稀薄,路途艰险……但吾主拳拳公心,再难也要将赋税纳入朝廷。”

  阳仪显然是有备而来:“此悬赏一亿钱,便请卫将军抵为辽东税款……吾主得知陛下受伤,特向陛下献上白虎毛皮与百年山参,以表寸心。”

  好手段。

  刘备心里暗赞了一句。

  辽东以前确实是地广人稀,但现在已经不一样了

  这些年中原动乱,从党锢时期开始,就不断有士人逃往辽东。

  尤其是最近十几年,中原天灾人祸不断,辽东天高皇帝远反倒是平稳一些,又有大量闲置土地,成为了落罪避难之人的首选。

  就连关羽最初都是打算逃奔辽东的,只是半路在涿郡遇到了刘备。

  包括青州这边,管宁、邴原等名士及其弟子,以及不少因左沅清算杀戮而逃离的士人,也都逃向了辽东。

  眼下的辽东郡,无论从人口还是地盘来看,都可以视为一个州。

  辽东本是从汉武帝时期的‘汉四郡’演变而来,玄菟、乐浪、带方三郡都受辽东辖制,昌黎也还没有单设为郡,而是是隶属辽东的县。

  其地域涵盖辽东湾、辽河平原,以及朝鲜半岛北部,实际面积本来就有一个州那么大。(差不多相当于辽宁加整个朝鲜)

  由于地处边疆,与异族战事频繁,幽州财政向来都是赤字,总体算下来是要倒贴军费的。

  青、冀二州每年要调拨两亿多钱补充幽州财政,其中调拨给辽东的就有一亿钱左右。

  而现在,辽东却要交一亿钱的税……

  这谁见了都得说公孙度‘治理有方’啊……

  公孙度在辽东就是明着抄刘备作业,下模仿棋,摆明了是等机会,等刘备犯错或是内部出状况。

  同时,用乌桓、鲜卑、三韩等异族搞事情……以袁绍的本事,想把那些胡人忽悠瘸太容易了。

  但就算刘备清楚明白的知道对方的打算,却完全没理由对付公孙度。

  人家主动纳税,主动进贡,尊奉朝廷政策,遵从刘备之前的指令……

  而且不计私利,不问官爵,治理辽东也颇有成效,把原本需要朝廷补贴的亏损郡变成了上交大量税款的盈利郡……

  谁能说公孙度不是忠臣?

  如果刘备以辽东为敌,必然搞得天下皆反。

  ——在天下人看来,如果像公孙度这种‘忠臣贤士’都要挨揍……其它郡可远远不如公孙度呢,那不就意味着无论如何都会被刘备弄死么?

  那就全都造反呗。

  再说,刘备现在也没法出兵辽东,路途确实太远,眼下还不是平定辽东的时候。

  同样的,如果刘备不承认公孙度控制辽东的合法性,那将来恐怕就没人愿意向朝廷交税了。

  这就是公孙度派阳仪来临淄的原因。

  “公孙升济有心了……不过,辽东乃幽州属地,当以州牧刘伯安主政才是。如今有乌桓作乱,公孙伯济既有忠君之心,当助刘伯安平定幽州讨灭胡虏,总不能一直让辽东道路不通啊。”

  刘备接受了这个结果,但仍然没有松口,没有直接给公孙度任何官职或名分,只让公孙度接受刘虞管理。

  “卫将军说得是,吾主亦想讨伐乌桓……”

  阳仪拱手说道:“只是朝廷并未下达讨伐乌桓之令,幽州刘使君又对东胡有宽抚之意,吾主不敢随意兴兵……吾主遣阳某来此,就是为了请天子下诏,平定乌桓之乱。”

  请诏?

  刘备闻言差点就骂了脏话。

  这要是换成其他人,多半就得上当了。

  现在可不能下诏讨伐乌桓……

  如果下了诏,哪怕是让徐荣或鲜于辅为主将,公孙度都能以‘朝廷诏令’为凭,公然向幽州各郡出兵‘援助讨贼’。

  就像刘备当年做的那样,奉诏讨乌桓嘛,不管主将是谁,作为援军奉诏讨贼总是没错的。

  ——公孙度想打哪儿,就可以让塌顿先去哪儿……

  塌顿‘寇边’,公孙度‘平乱’,平着平着就能把各郡都平到公孙度手里去,不管弄死谁都可以是塌顿干的,公孙度甚至是在‘收复失地’。

  这不是养寇自重,这是官贼一体黑白通吃。

  刘虞对异族是持招抚态度的,而且确实招抚了鲜卑和乌桓。

  如果刘备以朝廷名义下诏讨塌顿率领的辽西乌桓,公孙度必然会帮着塌顿把事态扩大到鲜卑乌桓全都叛乱的程度,也把诏令放大到“讨伐东胡”,然后公然对付与东胡亲善的刘虞。

  公孙度甚至能利用徐荣鲜于辅等人,因为徐荣等人对东胡并不是招抚态度——徐荣和鲜于辅当初差点被鲜卑人干掉,王门也差点被乌桓人干掉,几人的旧部都是因东胡而大损,和胡人有仇的。

  刘备肯定是不会请诏的。

  但无论如何处置,都只会对公孙度有利。

  有塌顿做雇佣兵,有公孙度暗中搞事,又有袁绍的指点……刘虞不擅长军事,鲜于辅和徐荣也很可能被阴。

  公孙度确实擅长抄作业,这就是刘备曾经用过的招数。

  这种阳谋确实膈应,刘备索性也膈应了公孙度一把:“幽州牧伯乃先帝授于刘伯安,且刘伯安多年任事有功,陛下正有加其为大司马之意……幽州事务,公孙伯济应当从命于刘伯安才是。”

  阳仪摇头笑了笑,躬身道:“自当谨遵陛下之意。”

  其实阳仪来临淄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虽然刘备没上任何当,公孙度也仍然不是朝廷的官,但朝廷却不能说公孙度是叛逆——既然不是叛逆,那四舍五入就相当于朝廷默认了公孙度割据辽东。

  刘备只能让徐荣尽快回右北平,并交代徐荣以固守卢龙塞为主,只要不让乌桓入塞就行,免得中了公孙度的圈套。

  为了避免幽州有失,张郃也将从渤海率军北上,以便随时支援幽州。

  刘备也给刘虞去了信,希望刘虞重视军备,对鲜卑和乌桓的政策也最好重新商议,尽量以分化为主。

  但此信没有得到回应。

  刘虞有他自己的理念,而且刘虞以前一直都是刘备的上级……现在估计多少有点‘见不得刘备苦,也见不得刘备富’的心态。

  刘备想让刘虞帮忙很容易,但想让刘虞听从自己的意见改变施政方式却是很难的——刘备发出的不是指令,而是建议,就怕刘虞产生逆反情绪。

  ……

  除了幽州,豫州也有状况。

  袁术在干掉刘宠后也向临淄派了使者,这次派来的是南阳人杨弘。

  杨弘是弘农杨氏的旁支,目前是袁术的长史。

  杨家和荀家差不多,也是一族好几支,分散投资于各方。

  而且杨弘和阳仪居然是类似的路数……

  刘备刚发了讨伐刘宠的诏令,而袁术让张闿弄死了刘宠……这大概也是张闿不再隐藏身份的原因之一。

  这事算不算袁术尊奉诏令为国锄奸?

  袁术虽然在南阳等地搞了很多事,但他还真就是一直遵守诏令的……

  干掉阙宣的是袁术部下纪灵。

  武装追税的时候袁术也没搞破坏,还很配合,甚至都没帮与他相熟的汝南豪族。

  虽然私自占据南阳,在南阳和董卓对殴了将近一年,但袁术从来没有招惹过刘备的地盘。

  眼下诏令讨伐刘宠,袁术又是“积极响应”……

  这怎么也得算个忠臣吧?

  而且,袁术和董卓之间的事儿属于‘私人恩怨’,董家和袁家那可是灭族之仇,而且董卓向南阳出兵同样也没得到朝廷允许。

  杨弘代表袁术来临淄,就是想要个名义,他是来状告董卓谋反的。

  这显然是因为南阳那边孙坚扛不住了。

  刘备还是了解袁术的——打得过的时候,袁术肯定是不会‘告状’的……

  董卓的部队得了秋收的新粮,再度向南阳大规模出兵。

  孙坚估计是缺粮了,已经撤离了鲁阳。

  但刘备希望董卓和袁术一直打下去,当然不会让袁术如愿,便告诉杨弘,此事是董、袁两家的私人恩怨,自己无能为力。

  只能在道义上支持袁术为袁家族人报仇,但报仇这种事没法假手于人……

  反正刘备就当个啦啦队,对袁术和董卓之间的恩怨提供除了支持以外的一切支持。

  至于奉诏讨伐刘宠,刘备表示这是袁术身为破虏将军应尽的本分,但也确实是大功,朝廷会论功行赏。

  但是,论功行赏之前,袁术必须先进入大汉军事学院进修,否则不算大汉正规军——不是正规军,那当然得不到正规的功劳……

  刘备倒是给杨弘提了要求,让其回去之后要求袁术把张闿送往临淄,那是袭击长公主刘华的凶手,就算有功也得先定罪。

  ……

  也是在此时,曹操让吕虔给刘备送了封信,并且让吕虔退到了任城郡,没有再去泰山郡。

  信匣里一个字都没有,只有征东将军的印绶。

  曹操把将军印送回了刘备手里。

  见到印绶,刘备沉默了许久,随后让张辽回东郡,孙观回泰山,臧霸回彭城,各自固守关隘。

  没几天便有消息传来,曹操的部队进驻了陈郡。

  李乾和吕虔一起逼降了巨野的陈朔。

  曹操拿下了刘宠和陈宫的‘遗产’。

  其后不久,兖豫两州传出了大量豪族被杀的消息。

  汝南、陈郡、山阳、济阴等地,只要是与应劭和陈宫等人有关联的家族,大多全家被戮,仆从土地皆被收编。

  大片土地成为了曹操的军屯,曹操还在每个郡都设了典农校尉,颍川各豪门也大多因此分了赃。

  不仅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渊等人名下田产飞涨,李乾、荀彧、乐进、程昱、丁冲、史涣等曹操亲信也全都成了超大地主。

  李乾家中甚至占据了半个济阴郡的土地,离狐、乘氏、句阳、成阳等县都成了李家产业。

  曹操这倒确实是在打土豪分田地,但却分给了另一些土豪。

  徐州,陶谦又开始重操旧业了。

  嗯,就是打劫……

  但不是打劫黔首,而是打劫流亡土豪。

  从左沅清洗青州,到曹操清洗兖豫,有很多豪族逃向徐州,大多都落到了陶谦手里。

  说起来,陶谦也算是在响应刘备和曹操,配合为盟友清除隐患嘛……

  大家都是大汉忠臣呐。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