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新笔趣阁 >明末:我崇祯摆烂怎么了?! >第319章 胜利转进,去河南,逮小鹿,请王叔吃福禄宴!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19章 胜利转进,去河南,逮小鹿,请王叔吃福禄宴!

  

崇祯五年二月十二日,经过了一昼夜的联合绞杀,入犯的这四千奴骑近乎全军覆没,硕托绝境之下自刎而死,济尔哈朗手下都快死光了,才终于抓住机会从延绥总兵杜文焕、副总兵杜弘域父子的围堵之下逃出生天,主要是现在榆林留下的兵力也不多。

  对岸的情况就不一样了,参战的有马祥鳞率领的两千白杆兵,曹变蛟带领的三千骑兵,以及偏关的两万守军!十几倍兵力的差距,就算努尔哈赤亲自来都得跪,更别说一个能力不上不下的硕托了。

  朱由检选择在河曲钓鱼是很有讲究的。黄河经历了多次改道,但无论怎么改,几字形的总体结构几千年了都没有什么变化,这说明了黄河中上游的河道一直没有改变,这是由于板块地形结构决定的。

  朱由检如今所处的位置就是黄河几字形结构右上角的横折部位,黄河在这里由东西走向改道南下,这是因为这里有着山西高原与陕北高原相夹形成的晋陕大峡谷。在这里,黄河狭窄,河道幽深险峻,水流奔腾急促,同时也是著名的黄河凌汛爆发的地段。

  不过朱由检利用冰塞现象伏击也只是顺势而为,不是主要的原因。无论有没有半渡而击,他都不怂建奴的这几千骑,只是将战场分割,打起来更容易而已。

  而偏关到河曲上百里的距离,朱由检之所以能找准伏击地点,则是晋陕大峡谷的特殊地形导致的。府谷渡、河曲渡、龙门渡等,黄河中上游渡口就那么些,选择是有数的。倘若建奴要袭击位于河曲县的朱由检,那么从娘娘滩过河显然是最优选择。

  娘娘滩位于河曲县北部,相传是薄姬带着后来的汉文帝刘恒逃难、躲避吕后追杀的避难点。这里两面地势平坦,河道宽阔,水流相对平缓,河中央有两个小岛,一个名为娘娘滩,一个叫做太子滩。

  而建奴之所以要费劲从陕西渡河绕到山西,则是因为山西这边远的有大同镇守护,近的是偏关的地盘。

  他们玩突袭,压根就没有攻城拔寨的能耐,只能从大门弃防的陕北突入。所以建奴看似有很多选择,实际上没有选择,他们只要想袭击崇祯皇帝朱由检,就只能走朱由检为他们所预留的道路,然后一步步被诱导进入伏击圈。

  仗打完了,朱由检从后方钻出,像老农一样巡视着自己的作战成果。看着堆积如山的野猪皮,他颇为自得地对朱燮元说道:“看来朕也是有几分打仗天赋的。”

  朱燮元闻言无语,心想:也就你是皇帝,不然谁有能耐同时调动两个省的军镇同时作战啊?谁能担得起让偏关倾巢而出、随时失陷的责任啊?不是皇帝多么会打仗,是御驾亲征无人掣肘!

  此役,明军大获全胜,斩获建奴三千三百级,斩获建奴多罗贝勒硕托,缴获战马七千八百匹,盔甲兵器不可胜数。己方损失轻微:白杆兵阵亡八十九员,关宁骑兵阵亡二百二十员,延绥骑兵阵亡七百余,偏关守军阵亡三百余。

  杜文焕因为放跑了建奴主将济尔哈朗,于是渡河请罪。朱由检没有责怪他们,就地设宴,款待诸将,并当场核算军功,就地发赏。他现在因为抄家肥得流油,最苦恼的事情是携带着大量的金银拖累了行军速度。

  朱由检大撒币,亲自把钱发到将士的手里,花钱很开心;手下士兵轻松取胜,领导慷慨大方,不吝赏赐,也很开心。

  朱由检让杜文焕多留些时日,给他好好讲一讲陕北以及他们延绥镇现在的情况。因为陕北大撤军,现在的陕北对于朝廷来说算是黑箱状态,朱由检则是想知道陕北放养了几年,有没有养出蛊王来。

  河曲伏击战打完了,按理说皇帝也应该沿着内长城东归,或者是沿着外长城去巡边大同、宣化、蓟州,然后打道回府了。

  可朱由检在偏关呆了半天,打着旋儿,竟又折返南下了,皇帝果然还是想南逃!朱燮元抱着朱由检的大腿不让他跑。朱由检说他想念自己的福王叔叔了,要去河南看看福王叔过得好不好!

  大军再度路过河曲县,此时的河曲县已经沦为一片泽国。南面的一百多顷田地都被淹了,被冰水浸泡后的麦苗直接坏死腐烂;县城也被淹了,积水二尺。由于提前将百姓迁走,并没有出现人员伤亡,但河曲百姓的悲伤依旧难掩。

  县令张天德鼓舞人心,带着百姓上街清淤,重建家园。朱由检让他要么别干了,打算超擢他去做山西的右布政使。

  县令是七品官,布政使现在虽然要受制于督抚,但那可是从二品官啊!张天德苦熬了那么久,终于是可以拨开云雾见青天了,他再怎么样也只是个凡人,很难保持冷静。

  仗打完了,朱由检也完成了炸开冰坝的承诺。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原本二百斤都不愿意借给张天德的火药,朱由检用了五千多斤。

  见张天德犹豫,朱由检决定在河曲县停留两日,让他想清楚。朱由检留下来并不是专门等张天德的,他还没有这么大的牌面。

  留下来主要是“捡尸”,有建奴的尸体,也有牲畜的尸体。为了避免百姓舍不得一口吃的,朱由检让人将建奴和牲畜的尸体放一起,挖坑撒上生石灰并进行深埋,强令百姓喝开水,不得喝生水,为的是防止灾后发生瘟疫。

  要将张天德调离的消息,朱由检是当着河曲县百姓说的。第一天,河曲县百姓上演了跪求张天德留下来的戏码;第二天,不知道是谁做通了百姓的思想工作,全县百姓夹道送别自己的县令,张天德挥手泪别,这场面朱由检看得都有点嫉妒了。

  朱由检在河曲县闲来无事,还知道了张天德的一些小八卦,诸如他原本是江西的,外放到山西做官,回不了家只能将妻女接了过来,结果妻子陪着他熬了两年,实在是不堪忍受,跟他和离了,女儿也因病夭折了,为什么好人总是没有好报呢?!

  朱燮元又发挥他直谏的才能,跟朱由检说:“张天德是个清廉的好官,但未必是个能臣,这样的人应该高高挂起,作为百官的表率,而不是让他担任要紧职位,这样做对朝廷,对张天德本人都是不负责的,从县令到布政使连升十一级,这已经不能用肆意妄为来形容了。”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