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新笔趣阁 >这个族长超有爱,爱玩族人连连砍 >第212章 军心民心皆失,这还打什么’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12章 军心民心皆失,这还打什么’

  

宇文赟看出了李明时眼中的纠结,所以开口缓缓说道:“怎么?难不成是你害怕?害怕担不起?”

  “皇上!微臣年纪很小,且未立过战功,如此重大的职责,如果要立我的话,恐怕军队上下不会服气!

  臣感谢皇上的恩泽。

  但是还请皇上收回成命,趁现在的这个官职刚好适合臣!”

  宇文赟笑了,一方面他是笑自己。

  他发现自己对整个朝堂的掌控完全不如曹骅。

  他本以为当上了皇上就可以一言九鼎为所欲为。

  可是他错了,错的很离谱。

  当上了皇帝,也只不过是名义上的掌权者而已。

  下面的臣子如果不服你皇上只是个名头。

  可是当他得知曹骅登上了皇位之后,整个朝堂上上下下皆听从于他。

  没有人敢不服从他的命令。

  无论这个命令多么的荒唐。

  可他呢?

  他的命令传达下去。

  竟然还有人不敢接旨。

  想想都感觉可笑。

  “魏国...魏国的那几个将领...年纪与你相似..尚且.尚且敢领大军。”

  “李将军..你要相信你自己...你要相信..朕的眼光没错...”

  魏国的那些个将领,没几个是之前进过的将。

  大多数都是曹骅登记之后,从自己身边的亲信,亦或者是族人当中挑选,年轻力壮者。

  这一群人领数十万大军面不改色。

  指挥数十万大军如臂膀般熟练。

  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

  他本以为李明时是这般人。

  可看着他现在这种唯唯诺诺畏畏缩缩的样子。

  宇文赟知道自己看错了人。

  或者说。

  现在的朝堂情况。

  不可能出现,像魏国朝堂那般,出现那么多年轻力壮的将军。

  卧病在床的那段时间。

  宇文赟想了很多。

  他把事情从头到尾都捋了一遍。

  得出的结果,让他吓了一身冷汗。

  从他登基之前。

  杨建安就已经是整个周国朝堂之上,所有军事将领当中的领头者。

  甚至可以说,已经有功高盖主的趋势。

  而自己在此战之前就把财权,军权乃至行政权都交于他的手上。

  实在是一种九死一生的行为。

  如果这场仗打赢了。

  那么接下来就是他跟杨建安之间的争斗。

  可是这场仗打输了。

  那他就有理由顺利的把杨建安这颗心头置换给铲除。

  而能够作为他手中利刃。

  也就是这位年轻的李明时。

  看着李明时,单膝跪在地上,脸上依旧面露纠结之色。

  宇文赟怎么能不清楚他在纠结什么?

  “放心,朕的身体,还死不了那么早。

  朕只要活一天,你的职位,就在一天。”

  “千万不要纠结,在你的背后,是朕!”

  “还不快快接旨!”

  李明时还是认了。

  刚才皇上说最后一句话的时候,情绪激动。

  说完了之后咳嗽了好几声。

  李明时觉得,如果自己现在不接受的话,很有可能让皇上的病情更加严重。

  所以他先接受。

  见自己的安排,全都落实了下去。

  宇文赟挥挥手让众人离开。

  等到所有的臣子全都离开大殿之后。

  宇文赟猛的一咳!

  竟然咳出来了大片鲜血。

  身旁的太监见状,立刻心慌,刚要大声叫喊叫御医。

  就被宇文赟给拦了下来。

  “不要出声。”宇文赟压低了声音警告道,“发生的事情谁都不要说,要不然到时候,朕要你好看!”

  太监一句话不敢说。

  只敢连忙点头。

  “扶朕起来。”

  “偷偷的让御医去见朕。”

  “还有。”被搀扶着起来的宇文赟,转头看了看地上的血,“让人处理了。”

  “剩下的事情你应该知道该怎么办。”

  太监连连点头,“是!皇上!奴才知道了!”

  在太监的搀扶之下。

  宇文赟踉踉跄跄的离开了宫殿。

  走出宫殿之后。

  看着迎面照来的阳光。

  宇文赟停在了原地,神情之中竟有一些恍惚。

  他想到了自己的父亲。

  想到了被自己亲手送到魏国去的父亲。

  他不知道曹骅究竟有没有真的把自己的父皇给杀掉。

  他现在真的特别想念他的父皇。

  当他还是太子的时候,他只看到了当皇帝最美好的一面。

  看到了,作为一个皇帝高高在上,一言九鼎的那种威严。

  可他并没有看到皇帝背后所要经历的事物,是多么的沉重。

  比泰山还要沉重。

  自从做上这个位置之后。

  他反倒没有之前当太子时的那般轻松愉悦。

  想做一些荒唐事,却发现早就已经力不从心。

  他本想着治国家于不顾,只想着自己玩乐。

  只要自己活着的时候能够玩爽。

  这个国家滞后怎么办?他才不管呢。

  可是魏国,偏偏出了一个曹骅。

  两个人的年纪相仿。

  差不了多少岁,但人家治理国家井井有条。

  他不愿意就这样被别人比下去。

  还是一个曾经口口声声说要俯首称臣的人。

  可是他比不过。

  自从病倒之后,他就想明白了。

  言语挑衅曹骅,绝对是自己做过最错误的决定。

  而且这个错误将会一直延伸下去。

  直到亡国。

  “父皇。”宇文赟看着被阳光照的透亮的树叶,在他的记忆中,自己的父亲每次上完朝后仿佛也会在这里看。

  他曾站在父皇的身后,顺着父皇的眼神看去。

  却不知道父皇在看些什么。

  现在他知道了。

  复活看的是国家的未来。

  看的是自己的往日记忆。

  而这一切。

  都因为自己身上穿的这身龙袍。

  烟消云散。

  周国,到底还能走多远?

  还能存在多长时间呢。

  群臣离开了朝堂。

  原本李明时身旁,并没有多少人会来巴结他。

  但是现在,李明时一下子位高权重。

  跟在他身旁同他讲话的人也变得多了起来。

  其中一部分是想攀附李明时。

  在他们看来,皇上虽然得了病,但一时半会儿肯定死不了。

  只要皇上能活十年或者五年的时间。

  眼前的这位少年一定会成为权倾朝野的大人物。

  只要能够和这位少年打好关系。

  对他们将来绝对没有坏处。

  还有一部分人是过来打招呼打探消息的。

  这些人是杨建安的铁杆附庸。

  杨建安突然间被夺了军权。

  他们必须要来探探这位突然间位高权重的少年将军的口风。

  面对这些人的夸赞与询问。

  李明时一口话都不说。

  就这么沉默着,一直回到了自己的马车上。

  他现在非常的烦恼。

  他不是没有梦想过有这么一天。

  但是这一天对他来的实在是太乖了。

  而且自从他跟魏国有过一次战斗之后。

  他就感觉自己的能力并不是那么的强。

  现在直接登上这个位置,实在是不配位。

  李明时现在完全沉浸在自己的苦恼当中。

  但是随后,李明时脸上的苦恼就变为了诧异。

  他记得非常清楚。

  刚刚过来的时候,街道上是十分的安静。

  甚至可以说是寂静。

  可是现在车外传来了一阵阵的嘈杂之声。

  百姓们的欢声笑语不绝于耳。

  感觉跟刚才就是两个世界一样。

  李明时掀开帘子,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百姓安居乐业的景象。

  商贩依旧如同往日那般在街道上面摆摊。

  百姓依旧如同往日那般在街道上面转悠。

  看起来和之前一模一样。

  但是李明石很快就察觉到了不对劲的地方。

  这些人,无论是摆摊的还是逛街的。

  他们的神态都比之前还要更加的有活力,更加的活泼。

  整个长安城,甚至比之前还要显得更加繁华。

  这种巨大的转变,让他摸不着头脑。

  前一秒还失魂落魄,担惊受怕,躲在屋子里面不敢出来的百姓。

  为何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变了一副面孔?

  李明时赶紧叫车夫停下了车,自己下车,抓住了从面前经过的一个百姓。

  “大哥?为何街面上如此热闹?刚才的时候不还是一片寂静吗?怎么现在大家都出来了?”

  那百姓看了看李明时,身上的穿着,眼神之中闪过一丝不屑。

  不过那也只是一瞬间的事情,很快就被掩盖了过去。

  但是这么一瞬间。

  还是让李明时给抓了下来。

  “人家都说了,魏国人来了,我们这些百姓的日子就能过好。”

  “听说只要外国人所占领的城池,那过得比之前好多了!!!

  交的税少了,还给我们这些穷人分地。

  之前长安城的大家都不知道。

  都不知道魏国人人竟然这么仁义。

  可是有人给俺们说,魏国人就是这么仁义!”

  “还有,有件事情我得悄悄跟你说。”

  “我看你长得面善,虽然穿的富贵,但不像那些人一样,目无法纪。”

  “人家魏国人来了呀,那就是专对你们这些有钱的人下手。

  但凡之前有犯过罪的。

  轻点的直接按法律处置,重点的那直接砍头。

  最重要的是能把你的家产全都分了。

  就给你们留下足够生活的那一点资产,多余的全都给我们百姓分了。”

  “孩子,我看你年轻才跟你说这些的,长安的那些富户,现在基本上都跑的差不多。

  我劝你也赶紧跑吧。

  你虽然没做什么恶事,但没准你的那些亲戚们会做。

  人家魏国讲究的就是个连坐。

  趁现在魏国人没打过来,赶紧跑吧。”

  李明时眉头紧皱,他怎么也没想到,事情竟然糟糕到了这种地步。

  军事上的失败不算什么太大的事情。

  损失的太多,那就再多招兵。

  战场上打不过,那他们可以多训练一下士兵。

  如果正面战场打不过。

  他们完全可以萎缩在高大的关隘后。

  用城墙来阻挡魏国人的进攻。

  可现在,他们竟然都失了民心!!!

  如果百姓们都站在魏国那边,而不是站在他们这边。

  那么他们的兵员根本就无处所招。

  就算他们强征入伍。

  很有可能,到时候直接投降。

  李明时震惊的是。

  长安,作为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百姓们在周国的统治之下,已经很多很多年了。

  按道理来说。

  长安城的百姓,应该是对周国归属感最强的群体。

  可现在。

  周国的都城百姓,现在都心向魏国。

  那他们还有什么打下去的必要???

  那他们现在所进行的战争。

  岂不是内外都不正义的战争???

  李明时原本明亮的眼神,现在一下子变得暗淡了下来。

  他绝望了。

  非常非常的绝望。

  哪怕他率领的士兵再弱,哪怕他们的城墙再矮。

  只要民心站在他这里。

  他就有能力,也有那个信念去继续跟魏国战斗。

  可是现在军心民心皆失。

  这还怎么打下去?!!!

  那个百姓看到李明时的脸色不对。

  还以为这小子要对他干些什么呢?

  赶紧拔腿就跑。

  李明时站在原地,久久不语。

  可是最后,他还是振作了起来。

  长安城的百姓可能只是个例。

  他要看看别的地方是否也是如此。

  他必须要赶紧再招募一批保卫国家信念感极强的士兵。

  魏国军队之所以强悍。

  是因为他们心中有信念。

  而他也要招募一批心中有信念的士兵!

  李明时回到了府中,骑上马便奔向了城外。

  他要去别的城市看。

  看看到底有没有人,心中还忠于周国。

  他也派出去了自己的手下,帮他一块儿去看。

  去看看百姓们对这场战争究竟是何看法。

  但是最后的结果。

  让李明时的心情,再次跌到了谷底。

  让他心中刚燃起来的一丝希望再次泯灭。

  “其他各个城中的百姓,都知道了外国人占领城市之后的那些举措。”

  “所以这些百姓对于外国人的到来,甚至都抱着期待的态度。”

  “我问他们,愿不愿意入伍当兵保卫国家。

  可是他们一个个都摇头。

  唯恐避之不及。

  仿佛咱们,是要吃了他们的洪水猛兽一般。”

  “我去的那几个地方也是这样,百姓们无比期待魏国军队的到来。

  甚至还说这场仗早点投降得了。

  再这么打下去,也不过是徒增伤亡。”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