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新笔趣阁 >红楼琏二爷 >第862章 公与私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862章 公与私

  贾琏坐回躺椅上,随意将袍子一拉,盖住自己的身体。

  然后拿起莺儿的大作瞧了起来。

  只瞧了两眼,便对莺儿笑道:“知道你这丫头手巧,没想到竟还有这等技艺。

  难怪你打的络子都比旁人的好,原来是成竹在胸。”

  旁边地上,原本就面露痴相的莺儿,闻言更是傻乎乎的笑了起来。

  她用袖子擦了擦嘴,旋即利索的从地上爬起来,去帮自家小姐整理衣衿。

  然后并没有什么可帮忙的。

  她家小姐有些嫌弃的避开了她,来到贾琏身侧。

  只是拿眼一瞧画上的内容,便羞耻不已。

  可恶的小蹄子,有点灵巧,全然不用在正道上。

  在这些歪门邪意之上,倒是用心。

  心中虽然暗骂,但是宝钗也不得不承认,莺儿很会抓重点,这画画的很有神韵。

  将她的冰肌雪骨,冷月之容,以及贾琏身姿之挺拔,锦袍之松弛都很好的勾勒了出来。

  使她一瞧,都不由得怦然心动、情欲暗生。

  贾琏看的满意,见到宝钗过来,便拉着她笑道:“你瞧瞧怎么样?”

  宝钗不好意思的道:“有什么可看的,快撕了吧。”

  说着就想要夺画。

  “那可不行。这么好的画怎么能撕了呢?

  好歹也是我们三人通力合作的结果,很有纪念价值。”

  贾琏笑着,将宝钗牢牢的禁锢在怀中,而后提笔欲图给画着色。

  旁边的莺儿见状,连忙跑过来协助摆放各色彩墨的碟子。

  她也想看看自己的画作完美问世后是什么模样呢。

  贾琏怀里的宝钗看贾琏兴致这么高,自然也不会强行坏他兴致。

  软软的依偎在贾琏的胸膛,感受着贾琏身上的温度和他呼出的气息。

  眼中是那张正在被贾琏着色的风月画作。宝钗心里明白,这大概就是风花雪月真正的含义。

  在这个地方,只有她和贾琏,外加一个侍婢。

  这是她梦寐以求的场景。

  可惜,这样的场景注定无法长久。

  一旦回到京城,他就不再独属于自己一人。

  贾琏自不知道宝钗的思绪发散,见宝钗安分下来,他还提议让宝钗帮忙。

  宝钗亦未曾拒绝。

  于是在三人的通力合作之下,一副几乎还原了他临窗宠幸宝钗的画作就完美诞生:

  古色古香的房间内,窗外下着小雨。

  玉体半陈的美人风情万种的趴在窗户边上。

  她上身只挂着一条蓝色披帛,露出香肩和玉背。

  身下一条轻柔的白绫裤,已然半挂腿间。

  年轻的男子身着一件松弛的灰色锦袍,站在美人身后轻扶其腰,与回头的美人深情对视……

  贾琏看完,拍手笑道:“好好好,当赏。”

  说着,贾琏便伸手摸向腰间,欲图从腰带上解下一块玉佩赏给莺儿。

  摸了个空,才想起自己除了一件袍子,里面什么都没有。

  见贾琏有些抹不开面子,左右张望。

  宝钗温柔一笑,从头上取下一根银簪,递给莺儿道:“替你们爷赏你的。”

  莺儿瞅了贾琏一眼,笑眯眯的接过去了。

  对于宝钗代自己赏赐丫鬟,贾琏自无不允。

  很早之前他就想为宝钗置换一批金器。

  他也是奇了,分明是真正的白富美,薛家也不缺钱,这宝丫头在取下那件金锁之后,身上居然找不到什么金银之物。

  于是在宝钗到天津卫的第二天,贾琏就带着她进城,给她从上到下,什么金簪子、金镯子之类的东西,置办了好几身。

  宝钗虽然极力推诿,但在贾琏的坚持下,也不得不接受。

  但是回家之后,她就将那些东西都换下来放着了。

  问她就是:虽然是好东西,也犯不着天天显露给人看。

  贾琏大概能理解宝钗为何养成这般习惯。

  薛家门第不比以前,所以她和薛姨妈主张的都是低调不张扬。

  能不露富就不露富。

  可惜她们母女俩的苦心孤诣并没有什么作用。

  薛蟠在外面挥金如土,还落了个“薛大傻子”的名头,这薛家的富,早就露完了。

  贾琏虽然不喜欢勉强人,但还是要求宝钗,在他面前要多佩金器。

  因为金器适配宝钗的雪肤。

  方才他还没注意,这丫头什么时候又弄了根银的插头上了?

  许是察觉到贾琏的目光,宝钗不动声色的抬起那只戴着金镯子的手,摸了摸头上还剩下的那支金簪……

  贾琏见状一笑,也就不再理会这等小事。

  他再次提起笔,在那画作的空旷处,题了四字:

  风月宝鉴。

  并书云:任是无情也动人。

  宝钗见了,眉头微皱,然后道:“虽只是闺房之乐,但这样的画若是流传出去,可不是闹的。

  认真还是将它毁了的好。”

  贾琏虽然觉得宝钗说的有理,但是他却有些舍不得。

  认真瞅了两眼,他笑道:“不用毁去。若非自己人,谁能知道上面画的是谁?”

  莺儿作画用的是当世主流的“写意”,重在意境的唯美。

  也就是不写实。单独抠出人物的脸来,根本对不上现实中的任何人。

  宝钗见贾琏执意不肯毁去画作,有些生气。

  也不让贾琏再抱她,站起来走到一旁生闷气。

  贾琏坐起身,拉手哄道:“好了,别生气了。不然我将这画交给你保管,你只要答应我不将它毁去,如何收藏都依你如何?”

  宝钗哼道:“你就不担心我到手之后就把它撕了?”

  “当然不担心。我相信钗儿答应我的事,一定不会反悔的。”

  宝钗无言以对,贾琏这是拿话堵她呢。

  一时她真的想学黛玉那般,将画哄过来,然后立马当着贾琏的面撕了。

  到底觉得不值得。

  贾琏能够对她的品格这般信任,可是千金难求,万不可因为一时使性子毁了去。

  于是冷声道:“我才不要。”

  她是肯定不会帮贾琏收藏这种画的。

  蘅芜苑里除了她可是还有湘云和宝琴的,其中湘云还是个好奇宝宝。

  万一要是被她们翻出来,她这个姐姐的脸还要不要了?

  “那让莺儿替我们收着……”

  “不行!!”

  宝钗气急。

  让莺儿收着和让她收着有什么区别?

  甚至更加危险。

  一旦旁人从莺儿手中得到这幅画,根本不用猜,就能知道上面的人物分别是谁。

  眼见贾琏不开窍,宝钗只能谏言道:“你要实在想收着,就自己收着。不许假手他人。”

  宝钗想着,只要东西在贾琏手里,即便泄露了,旁人也未必能猜到上面的女子是谁。

  而且贾琏身居高位,定有一套保护机密的措施。

  他的东西只要想藏,只怕也不是那么容易泄露的。

  贾琏笑着答应:“好吧,都依你,我自己收着。”

  说着,贾琏最后瞅了两眼,将画稿卷起来,装进了自己的袖子里。

  “这样好了吧?”

  贾琏重新对着宝钗张开双臂,意欲让美人投怀。

  宝钗迟疑了一下,还是走过来,轻轻坐在贾琏腿上。

  就在贾琏想要一亲芳泽的时候,宝钗伸出手指挡住了他的嘴,幽幽道:

  “我该回去了。”

  贾琏一愣:“回去,回哪里去?”

  宝钗美眸横波:“自然是回京去。”

  见贾琏不说话,她解释道:“我此番出来,本来就是打着出去查账的幌子。

  如今半个多月过去了,算算时间蝌儿那边的事情也早该完了。

  我若是迟迟不归,不说母亲担心,其他人也该生疑了。”

  宝钗言语很诚恳。

  实际上她以为此番来天津卫,也就是待几天。

  她甚至还想着有时间往通州等地走一趟,认真替家里查查账。

  没想到来到这边,贾琏就一直黏着她。

  而且她自己,也有些舍不得离开贾琏,这才一待就是这么久。

  贾琏笑道:“可是觉得待在这边无聊了?”

  贾琏以为宝钗想走,是一个人在这里待不习惯。

  这些日子以来,他虽然尽量抽出时间陪宝钗,但是他手里毕竟也还有一些事情要处理。

  很多时候,也是一出门就是半日。

  其中适合带上宝钗的时候,他就带着,不适合的话,也只能让宝钗待在行辕内。

  宝钗摇摇头,怕贾琏误会的她轻声道:“若是可以的话,我也想一直待在这边陪着二哥哥。

  只是二哥哥毕竟是要做大事的人,岂能一味沉溺于儿女情长?

  二哥哥也不必舍不得我。

  反正我回去之后,也会一直在蘅芜苑等着你的。”

  宝钗说着,竟主动伸手,温柔的摸向贾琏的脸庞。

  她以为,她的意思都表达的这么清楚了,贾琏怎么着也该放她回去了。

  没想到贾琏听了,却笑道:“与钗儿在一起,怎么能叫做‘儿女情长’呢?

  钗儿可是我的贤内助。

  你忘了,这些日子以来,你可是帮了我不少大忙。”

  宝钗一听,顿觉不好意思:“什么大忙……不过是二哥哥不嫌弃,纵容钗儿瞎胡闹罢了。”

  宝钗通晓经济之道,也深谙人情世故。

  因此在这半个多月,可是帮着贾琏处理了许多力所能及的内务。

  不但让贾琏轻松不少,也令宝钗学习了许多总督军务和政务的门道。

  可以说,贾琏算是将宝钗的作用彻底开发。

  不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让他给用上了。

  所以贾琏肯定是舍不得放宝钗走的。

  他双手环住宝钗,一边亲昵的表达着对她的喜爱,一边笑道:

  “回去这件事就不必再提了。

  正好我手里的事情也基本告一个段落。

  且等着吧,再过一段时间,我也要回京一趟,到时候你再跟着我一起回京也就是了。”

  “这……”

  宝钗不确定贾琏说要回京,是真的还是诓她。

  若是真的也罢。

  要是骗她,谁知道这“一段时间”是多久。

  要是再待上大半个月,只怕她母亲那边就兜不住她的去向了。

  还没等宝钗说话,贾琏身后的莺儿反劝道:“姑娘,你就听二爷的吧。

  到时候咱们跟着二爷一道回京,又方便,又安全,岂不好?”

  原先贾琏和宝钗亲密,莺儿都会自觉退出去的。

  如今她却变了。

  她觉得她都和姑爷和姑娘这么“熟”了,还有什么东西是她见不得的?

  于是方才她就一边帮贾琏按摩肩膀,一边偷听主子们说话。

  也正是因为她的存在,让宝钗那声“姐夫”叫不出口。

  对于莺儿的插嘴,宝钗有些不悦。

  这丫头,确实该好好教训教训了。

  上次将她的生理特征出卖给贾琏的事,她就不该心软轻饶。

  然而贾琏和莺儿的话都说到这个地步,她倒也不好再坚持,只能问道:

  “那你大概多久回京?”

  “这个要看船厂那边的进度。少则七八天,多则半个月,肯定是要回去一趟的。”

  贾琏一直都有关注京城的情况。

  即便不说这个,他也不可能一直缩在天津卫造船,而忽略京城的经营。

  每隔一个月进京向宁康帝汇报一下进度,本来就是他的打算。

  见宝钗还有些迟疑,他笑道:“好了。知道你是待久了无聊。

  正好这几日下雨,天气凉快了一些。

  等看明天还是后天,若是天气好,我带你去赶海如何?”

  “赶海?”

  不论是他怀里的宝钗还是身后的莺儿,都被勾起了好奇心。

  贾琏笑着解释:“所谓赶海,就是趁着海水退潮的时候,到滩涂上去拾取海货。

  沿海的许多渔民,都有靠这个谋生的。

  不过我们用不着去和他们抢资源。

  就上次我们出海去轰炸的那个小岛你还有印象吗?

  没错,等天气变好之后,我就再带你们出海,到时候我们去那些资源丰富的小岛上去捡海货。

  到时候我们吃不完的,你还可以带回去给园中的姐妹们尝尝鲜。

  刚好就说是你从外地带回去的土特产。”

  听了贾琏的介绍,宝钗还没说话,莺儿先抱怨:“啊,二爷的意思是让我们去当渔民啊……”

  贾琏回头往后瞅了一眼,道:“你要是不想去,到时候你就待在家里就好了,我和你们姑娘去。”

  “嘻嘻,要去要去,我最喜欢当渔民了。

  而且,我还要照顾我们姑娘,自然要一直跟着她了。”

  宝钗没理会莺儿的打嘴,她想的更多:

  “这次就不用像上次那般兴师动众了吧?我们自己去就行了,就别带水师的官兵了……”

  虽然乘着大船,带着大批官兵驰骋大海很威风。

  但宝钗觉得他们既然是出去玩,如此公器私用不太好。

  贾琏却一挥手道:“无妨。作为水师,不熟悉海事怎么能行?

  护送我们到了岛上,正好让他们在附近的海域训练。

  训练出一支能够打海战的水师,这也是陛下交代给我的差事呢。”

  封建时代,公和私又岂能分得开?

  连天下都是那魏家的。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