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新笔趣阁 >家父汉武帝! >第 159章 进驻南郡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 159章 进驻南郡

  “杨将军,你要说什么?说吧。”

  杨仆张口结舌,说不出话,

  “伍司马,给杨将军弄些水。”

  “杨将军,润润嗓吧。”

  杨仆道谢都忘了,口干舌燥,接过来咕咚咕咚喝下去,喝一半还漏了一半,

  杨仆的军旅生涯直属于刘彻,唯一一次出征,顶头上司是路博德,路博德这人闷得很,杨仆在路博德手下做事,也算轻松,

  可现在,他感受到从四面八方的压力,压得他喘不过气!

  杨仆沙哑道,

  “卫将军,不是我有话说,是路将军有话说。”

  “哦?”卫青看向路车儿,“你有话说?”

  路车儿狠瞪了杨仆一眼,嘴里不知道嘟囔啥呢,

  讪笑看向卫青,

  “末将有话说。”

  “你说吧。”

  卫青呷了口茶水,

  “末将思来想去,合军好啊,规整过后,全听卫将军调度,只是...末将想着,若没有陛下口谕,私自合军会惹得陛下不快...”

  好像生怕卫青误会,又忙解释道,

  “末将没有不想合军的意思,末将举双手双脚支持!”

  “嗯。”卫青掏出陛下手谕,“伍司马,去拿给他们看看。”

  军司马伍被将陛下手谕给众人示下,

  路车儿离得最近,看得最清,

  缓缓睁大眼睛,

  御笔写得明明白白,要卫青去收取兵符和合军,原来收兵符、合军两事都是陛下授意的!

  路车儿一时不敢相信,视线向下移动,

  传国玉玺章印如假包换!

  倒抽几口气,

  合着陛下原命就是收兵符、合军,或者说陛下的命令就是一道....

  合军!

  合军自然要收兵符啊!

  可卫青把合军这一件事拆成两个说,还暗示他们说,合军并非君命....高冲死得太冤了!

  路车儿眼中再无丝毫桀骜,

  苦笑道,

  “卫将军,我服了,以后您指东我绝不敢打西,任您调度。”

  杨仆、燕仓、阿拉木脸上同时现出恭敬,

  杨仆暗道,

  “今日见卫将军手段果然不凡,听闻陛下受劳卧病,看这手谕龙飞凤舞,字字力透纸背,哪里是病人所书?

  此手谕应早就交给卫将军了,卫将军竟然能如此沉得住气,一直藏到现在。”

  由不得杨仆不服。

  况且,

  杨仆明白了一件事,他们完全不是卫将军同档次的,甚至不配称为对手,

  卫将军想怎么摆弄、就怎么摆弄他们,可他们却拿卫将军一点办法都没有,

  单论功劳,大汉无人出其右,端得上是大汉擎天白玉柱,光是功劳都地位稳固,

  而最可怕的是,卫青身份的底色,并非大将军....

  卫青是大外戚!

  前朝未有卫青如此功高的大外戚!

  又极受陛下信任。

  打,打不过,

  惹,惹不起,

  杨仆彻底泄气了。

  卫青扫过四人,

  “诸营混在一起,再令分六路,营名长从,今日整营过后,随本将军进驻南郡!”

  “是!!!”

  .......

  刘据寝宫外,

  “先生。”

  不知为何,太子进见到太子太傅霍光,鼻子一酸,

  霍光赞许看了太子进一眼,

  “做得不错。”

  一句话给刘进注入了力量,

  这话是父皇对我说的...也是先生对我说的!

  “治国不易,你要从中多看多学。”

  “是,先生...先生这有...”

  “陛下知道了,陛下叫你回去吧,就先不见你了。”

  霍光接过卫青所为的文书,

  太子进朝深宫看了一眼,

  “先生,那我去拜见大父了。”

  “去吧。”

  “是。”

  霍光行礼,目送太子离开,回身入宫,穿过层层帘幕,恭敬道,

  “陛下。”

  刘据积劳成疾,休养了几日,脸上有了些许血色,但还是心中操心太子更多,没恢复更透,

  读过太子所书,刘据脸上现出笑意,

  “这孩子文笔倒是有进步,好。

  大舅整合军队,进驻南郡,也算钳住南北了。”

  霍光叹服道:“观大将军用兵,有如神助,驻军南郡,一有战事,水陆齐发,瞬息可至。

  不过,大将军这一驻,宵小之辈,有什么想法都打消了。”

  刘据点点头。

  南郡位于江北地区。

  为何卫青驻此地厉害,按住此地,无异于抓住了阵眼。

  天下诸郡太多,但真要争霸天下,其实控制住几个关键地区就可以,玩过三国群英传的都知道,地图上有几处城池的战略意义,远比其他城池要大得多!

  这种地点,称之为锁钥之地,用古话叫做“衢地”,意为要冲,谁占据了这里,谁就占据了主动权。

  三国时期衢地的争夺尤其明显,

  如魏国的襄阳、合肥,吴国的濡虚口、江北,蜀国的汉中,这几处地点都是决定天下走势的关键地点,

  天时不如地利,

  魏蜀吴三国,就是相互难以攻克这些地点,于是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汉人逃往南方的政权,江北则是关键,江北不丢,北方就没法吃掉南方,卫青此举便是按住了江北区域。

  说来,

  古代衢地的争夺,俱是坚壁清野,在关键地点设防,如魏国防御吴国,合肥周围全部肃清,认你抢夺烧杀,只要你吃不下合肥,吴国就能规避江东,

  群雄争霸时,对边境交战地带的战略也多是如此,多在关键地点设防,由点成线,这是损耗最少、又最行之有效的防御战略。

  但,总有异类,

  没错,刘彻就是最大的异类。

  刘彻防御匈奴的战略是面面俱到,阴山一线全线设防,这种消耗远比衢地设防要大得多,可刘彻就这么干了,

  最重要的是,这要是个仁主这么干也就算了,刘彻都不把老百姓当回事,反倒是他做了,

  刘据曾经也想过这个问题,

  得出的结论是,人都是矛盾的。

  也有可能,刘彻把子民都看做私产,匈奴肆意劫掠,是不给他面子的举动,刘彻最看重面子,忍不了一点。

  刘据继续道,

  “大舅擎住南北,我们还有阴山一线的兵马,谁有起兵之意,可顷刻扑灭!”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