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新笔趣阁 >孩儿刘谌,宁死不降! >第55章:皇帝不好做啊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5章:皇帝不好做啊

  听完董厥的讲述,刘谌只觉得一个头两个大。

  这些朝政上的事情,比打仗可要复杂太多了。

  而且董厥所提到的这个难题,是几千年封建社会都无法避免、也无法根治的顽疾。

  那就是土地兼并。

  刘谌的历史虽然不好,但也知道,历朝历代都是因无法遏制土地兼并,从巅峰一路衰落,最终灭亡。

  蜀汉虽然建国的时间并不长,可从正常的历史规律上看,蜀汉其实已经到了王朝的末期,如果不是自己穿越过来,强行替蜀汉续命一波,现在的益州已经并入曹魏的版图了。

  所以处于王朝末期的蜀汉,土地兼并情况极其的恶劣。

  大量的土地被士绅豪强掌控,国库征粮,本质上就是从这些人手中征收。

  谯周这个人虽然是个顽固的投降派,但他也并非一无是处。

  至少谯周在的时候,还可以安抚一下益州本地的士绅豪强,让朝廷不至于一粒粮食都征收不上来。

  可现在谯周被刘谌砍了,他儿子谯熙,更是在国家危难之际,在其他州郡都举兵勤王之际,选择哀作壁上观。

  谯熙已经接替了他亲爹的位置,成为了益州本土派的领袖人物。

  他要是铁了心地与朝廷对抗,不仅仅是国库无法征收粮食这么简单,而是极有可能导致国土的分裂。

  然而想要解决这件事儿,也绝不是把谯熙砍了就可以搞定的。

  刘谌叹了口气,忽然就不想回成都了。

  他想跟着姜维去打剑阁。

  因为打仗比处理这些事情,简单多了。

  当然,这也是不可能的。

  在其位谋其政,做了这个皇帝,再难再苦,也得撑下去。

  “董公。”

  “老臣在。”

  “给成都方面传旨,让所有迁往南中的官员,全部返回成都。不过太皇上、太后二人就不用回来了,让他们留在南中。顺便告诉霍弋,替朕好好照顾太皇上。”

  刘谌特意在“照顾”二字上,加重了语气。

  董厥点了点头,道:“老臣明白了。”

  刘谌思虑片刻,道:“你把当下最急切要解决的几个问题,也都一并传回成都,交由尚书台商定。”

  “告诉他们,朕回到成都后,就要知道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哪怕不成熟,哪怕不能推行,也得有个结果。”

  董厥道:“臣遵旨。”

  刘谌道:“写好之后,记得拿来给朕看一眼。”

  “没别的事情了,你就先去忙吧。”

  董厥躬身一揖:“老臣告退。”

  ……

  成都府,蜀宫。

  以樊建为首的几位重臣,来到了尚书台议事的文渊殿。

  几人的气色都不太好。

  反倒是宗预这个老臣,红光满面,精神状态极佳。

  宗预的目光扫过众人,哈哈大笑道:“诸位辛苦了啊,这一路跋山涉水的,不容易。”

  听到此话,众人也是哭笑不得。

  前段时间百官要转移的时候,宗预主动选择留守成都。

  当时在众人看来,留守成都绝不是一个好事儿,因为没有人相信,姜维能守住梓潼,击败钟会。

  可谁能想到,姜维不仅守住了梓潼,还把钟会都给杀了!

  曹军残兵退守剑阁。

  剑阁两侧,则被蜀军包围。

  同时长安方面的援兵,因为迟迟无法攻破柳隐构筑的防线,本就不太想打了,得知钟会被杀,援兵统领贾充,果断选择了撤军。

  于是剑阁的曹军残兵,彻底成了孤军。

  收复剑阁,是迟早的事情。

  阎宇在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刻就派兵去接应樊建等人。

  钟会都死了,陛下肯定是要回成都府。

  官员则必须要比陛下更先一步回到成都才行。

  但满朝文武的数量太多,最终樊建决定,带上尚书台的几位重臣先走一步,其他臣子则随着阎宇的军队一起返回。

  这才导致每个人的气色都很差。

  毕竟尚书台的这几个臣子,年龄也都不小了。

  就在此时,中常侍郭岚,匆匆走来。

  “诸位大人,陛下手书。”

  众人急忙端正脸色。

  郭岚从怀中取出一个卷轴,递给樊建。

  樊建打开后,脸色微微一变。

  周围人见状,问道:“丞相,陛下有何旨意?”

  樊建将卷轴摊开在桌上,道:“诸位自己看吧。”

  众人凑上前,顿时倒吸一口凉气。

  卷轴上呈现的,不是长篇大论,也并非具体旨意。

  而是几个短促的词句。

  但这几个字,就跟重锤一般,砸在每一位臣子的心上。

  第一个词句,流民土地。

  此番梓潼之战,益州北部各州郡都出现了流民义军。

  这些流民义军的总数量加起来,差不多得有两万余人。

  就算扣除掉那阵亡的流民,也至少还有一万人。

  单说数量,一万多流民倒也不算多。

  一人分两三亩地,加起来也就两三万亩地,貌似也不是很多。

  关键的问题在于,从哪儿搞这么多无主之地来分给流民?

  除此之外,流民要种地,还需要解决另外一个问题。

  编户!

  如果要把这一万人流民全部“编户齐民”,又会牵扯出另外的问题。

  奈何这件事儿,是必须要处置的,没办法放任不管。

  众人面面相觑,心情都复杂到了极点。

  然而这还仅仅只是开始。

  第二个词句,是个人名。

  谯熙。

  这个名字实在是太熟了。

  不过众人不太明白,陛下光这个名字,到底是什么意思。

  是要因为他没有举兵勤王,严厉惩处呢?

  还是要看在他与益州本地世家关系匪浅的份上,尝试拉拢呢?

  现如今的巴西郡,有点几分“国中之国”的味道,谯熙拒绝一切与朝廷沟通的方式,不管是抓他还是杀他,都只有一个办法。

  那就是派兵进入巴西郡。

  但军队一旦进入,极大概率会爆发内战。

  万一到时候谯熙带着整个巴西郡投靠曹魏,成都平原就等于直接暴露在了曹军的攻击范围之内,这个后果是没有人可以承担得起的。

  看来陛下也是不知道要如何处理谯熙,所以就把这个问题丢给了尚书台。

  此事非同小可,众人的神情,也变得严肃起来。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