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新笔趣阁 >盘点历史遗憾,不,我要改变历史 >第70章 黄巾起义17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70章 黄巾起义17

  洛阳,

  收到黄巾已经兵临虎牢关消息的朝堂百官,顿时变得人心惶惶起来,但有一小撮人却表现得十分淡定。

  正是如今朝堂上真正的话事人王允,以及其党羽,半个月前王允与吕布按照密谋在董卓上朝之际进行刺伤,

  董卓当场身死,牛辅、华雄等西凉将领分别驻守在洛阳八关,不在洛阳,让王允等人的计划如虎添翼。

  西凉军一时间群龙无首,被吕布率人打的节节败退,除了半数趁乱逃出洛阳赶往洛阳八关外,其余均被吕布收编。

  吕布也因此掌握了超五万人的军队,同时抱得了美人归,不由意气风发起来,当日便因除贼有功,

  被封为奋威将军,假节,仪比三司,进封温侯。

  王允等人的异常神情很快便被有心人注意到,毕竟如今王允可谓是大汉朝堂上的顶梁柱,每时每刻都有人注意着其一言一行。

  “王司徒可有良策?”

  坐在龙椅上的小皇帝刘协,在注意到身边之人的示意后,有模有样的问计道,

  如今的王允也因除去董卓有功,被封为司徒,并兼任尚书令,总揽朝政。

  听见天子亲自发问,王允也知道到了自己说话的时候,遂上前一步,重咳一声,义正词严的朗声道,

  “回禀陛下,陛下圣德昭明,如日之升,如月之恒,陛下登基以来整治朝政,铲除奸佞,重用贤臣,心怀天下苍生,德被四海、、、、、、”

  王允说起话来滔滔不绝,只是其言语让其身后的一众朝臣直翻白眼,话里话外尽是往他自己脸上贴金,

  若不是碍于他如今权势,真想当即啐他一脸。

  而小皇帝刘协则听得津津有味,仿佛自己真是王允嘴中的那一个千古圣君,小脸也不自觉涨得一片通红。

  一刻钟后,见到气氛已经烘托到位,王允也是不再卖关子,说出了自己的计策,

  “招安!”

  “招安?”群臣不由面面相觑起来,甚至出现了小声地窃窃私语,所有人真想出声质问王允是怎么想的。

  先不说直接招安一个反贼是否有失朝廷威严。

  就算如今汉室衰微已经没了多少体面,可以放下面子去做,但如今黄巾已经占领冀州、幽州、青州、兖州、豫州、徐州、凉州、并州,

  大汉十三州其已占八州之地,黄巾贼脑子有泡才会同意招安,多数大臣眼底隐隐含有嘲笑之意。

  坐在龙椅上的刘协也是一脸的茫然,一副虽然朕年龄小,但别当我是傻子的神情。

  可想到如今王允势大,总览朝政,更是刚将自己从董卓那个恶魔的手中解救出来,故还是礼貌的开口询问,

  “王司徒有几分把握招安黄巾贼,不,黄巾军?”

  “启禀陛下,臣只需要书信一封,就能让那张宝孤身前来洛阳!”王允顶着所有人注视的目光,一脸的风轻云淡。

  这一幕也是将所有人看傻了眼,所有人都知道如今的黄巾首领正是张宝,而王允竟扬言能让张宝孤身前来洛阳,这不是当对方是傻子吗?

  所有人一度怀疑对方是由于轻易除去了董卓,从而产生了膨胀的心理,念及此,又不免摇头叹息。

  最终刘协还是采用了王允的招安之计,如今王允已经在朝堂上说一不二,和昔日董卓不逞多让,只是明面上还顾及一下天子的颜面,

  刘协自然不会与之作对,不然最终折的还是自己的颜面。

  当日下朝后,王允便亲自书写书信,不过信中内容自然和朝堂上说的不一样,而是邀请张宝入洛阳,许之高官厚禄,二人共同掌控天下。

  王允之所以如此急切地要邀张宝进洛阳,一是因为黄巾势大,此举既可以不费一兵一卒的收复大汉八州之地,

  又能一劳永逸的解决黄巾问题,为自己除去一心头大患。

  二人吕布由于经历过董卓的猜忌和打压,如今对手中的兵权看得十分紧,

  其手下的五万军队一直盘踞在洛阳,让王允时刻感到坐卧不安。

  信件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送往关外,第二日邵俊便在虎牢关外的黄巾军大营收到了王允的来信,

  邵俊也没有拖延片刻,与一众将领知会一声后,便向洛阳朝廷回了信,表明自己同意招安的态度,

  并提出了一长串的要求,目的自然是为了打消对方的猜疑。

  洛阳城中,又一日早朝,

  王允这一次不再装深沉,而是率先开口道,

  “启禀陛下,大喜啊!”

  一时间让所有人摸不着头脑,不知道喜从何来?

  见到朝堂上陷入了寂寥,刘协稚嫩的声音适时响起,

  “王司徒有何喜事啊?”

  “回禀陛下,陛下前两日将招安黄巾的重任交给老臣,老臣不敢有丝毫怠慢,当日便起草书信与那黄巾领袖,

  今日张宝回信表示愿意接受招安,并同意前来洛阳拜见天子,这难道不是喜事吗?”

  “什么?”

  “黄巾真的同意招安了?”

  “这其中不会有诈吧?”

  、、、、、、

  朝堂一瞬间像是炸了锅一样,吵吵嚷嚷,如同闹市一般。

  站在武将一列的吕布下意识皱了下眉头,之前知道王允与黄巾有联系还觉得挺好的,毕竟当时成败未知,多一份力量就多一分胜算。

  可如今;吕布将董卓杀了,名声也坏了,若是黄巾军此时进洛阳岂不是平白来分蛋糕,到时吕布将不再是洛阳城中拥兵最多之人,

  对吕布没有一点好处。

  片刻之后,议论声渐消,所有人均将目光看向站在朝堂中间的王允,刘协也是适时问出了所有人的疑惑。

  “若是黄巾军迷途知返定然可喜可贺,可王司徒,那张宝又怎会轻易同意招安,可否有其他条件?”

  一时间所有人的目光又齐刷刷的投向王允,

  王允面带笑容,语气不疾不徐,

  “陛下圣明!那张宝确实另有条件!”

  刘协和大半朝臣顿时心中了然,并未发一言,径直等着王允接着说,

  见到自己这个小小的关子没有卖成功,王允索性直接将邵俊的回信拿出来朗读了起来,主要是内容确实太多,一时间王允有些背不下来,

  王允轻咳一声,

  “陛下,张宝要求封其为太平王,

  封张梁为冀州牧、封管亥为征北将军、公孙瓒为平北将军、曹操为征西将军、封张郃为、、、、、、”

  一炷香、、、、、、

  两炷香、、、、、、

  在众人都有些打瞌睡之际,王允终于念完了好几张纸的书信,并下意识咽了口唾沫,不是被震惊的,而是喉咙确实有些发干。

  不出王允意料,所有人反应过来后皆一副难以置信的样子,但也没有嘈杂的吵闹声,虽然邵俊索要的官职和提的要求有些多,

  但想到如今大半个大汉均在对方手中,这些要求顿时就不显得过分了,所有人此刻心中皆五味杂陈起来。

  “陛下,那张宝愿意亲自前往洛阳,已经表明了其诚意,其要求可能有一点过分,但也说明了其招安之心!

  若是对方条件简单的话,反倒让老臣觉得其中有诈!”

  经过王允如此一提醒,所有人也觉得此言有理,遂纷纷点头附和,眼见大半官员已经同意,且是王允带头支持,

  刘协只能无奈同意了黄巾的所有要求,并要求邵俊尽快进洛阳拜见天子。

  至于“非刘氏不得称王”的盟约,这一刻被所有人选择性遗忘!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