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新笔趣阁 >让你当皇帝替身,你干成了千古一帝? >第89章:因为陛下震怒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89章:因为陛下震怒了!

  和宁宫。

  赵政一跨过巍峨宫门的门槛,一缕欢声笑语便悄然钻入耳中。

  静妃正领着三皇子,在一群宫女的簇拥下嬉戏,他们玩着躲猫猫。

  欢声笑语在宫墙间回荡,为这沉寂的深宫添上一抹难得的生机。

  夕阳如织,晚霞如血,将半边天际染得绚烂,映照出和宁宫与外界截然不同的宁静。

  “陛下驾到——”

  太监尖细的嗓音回荡在宫宇之间。

  静妃闻言,迅速牵起三皇子那双稚嫩的小手,步伐轻盈地引领着宫人们向和宁宫门口汇聚,脸上带着温柔却又不失恭敬的笑容。

  “臣妾叩见陛下,愿陛下圣体康泰,圣恭金安!”

  静妃的声音温婉,眼眸中闪烁着对赵政的敬畏与柔情。

  她未曾料到,陛下会毫无预兆地驾临和宁宫,这份突如其来的惊喜,让她心中漾起一抹难以置信的涟漪。

  在这后宫深处,众多嫔妃常常叹息,一旦踏入这朱红宫门,便似被无形的枷锁囚禁,终生与自由绝缘。

  岁月悠悠,多少芳华绝代的女子,在这方寸之地耗尽青春,却始终无缘得见天子龙颜,只能空对明月,黯然神伤。

  然而,静妃却非轻易沉沦哀愁之人,她心中藏着一抹不屈的亮光,誓要在这幽深的宫闱中,寻得属于自己的快乐天地。

  既然陛下无心垂怜,她便学会了自己在宫里寻找乐趣。

  在和煦的春日里,或是在落叶纷飞的秋夜,静妃会悄悄组织宫中的小型雅集,邀上几位志趣相投的姐妹,赏花品茗,吟诗作对,让欢声笑语在这寂寥的宫殿间回荡。

  而静妃的一举一动悄然落入李皇贵妃的慧眼,便将她引荐给陛下。

  这番际遇,便是赵政对静妃最初印象。

  这份难能可贵的乐观,让赵政主动将三皇子交由她来抚养。

  静妃心中满是惊愕。

  她从未想过,自己尚未承蒙陛下恩泽,便先一步踏上母妃之位。

  这份突如其来的责任,让她既感惶恐又欣喜。

  虽非骨肉至亲,但数月间,三皇子的一举一动,一笑一颦,皆由静妃悉心照料,亲手抚养。

  而三皇子初见赵政,生疏与胆怯,连忙躲到静妃的身后,寻求着庇护。

  静妃慌忙柔声细语地安抚道:“亥儿,莫怕,这是你父皇。”

  赵政嘴角含笑,语气中带着几分调侃。

  “爱妃竟已将三皇子拉扯这么大了?”

  静妃谦恭地回禀:“臣妾初为人母,一切皆是边学边做,若有不当之处,还望陛下海涵。”

  赵政伸出手,轻轻将静妃从泛着寒意的地面扶起。

  “爱妃抚育三皇子定是诸多不易,快起身吧。适才朕闻得宫中传来欢声笑语……”

  静妃低垂着头,宛如一个犯了小错的孩子,声音中带着一丝忐忑。

  “臣妾……臣妾惊扰到了陛下,还望陛下恕罪。”

  “爱妃不必慌张,朕很喜欢和宁宫独有的欢乐,决定今夜在此安歇。”

  静妃的眸光乍然放大,满是不可置信之色。

  竟是……真的?

  陛下要在和宁宫留宿?

  她心中慌乱,全然没有丝毫准备。

  她以为陛下只是偶然至此探望三皇子,稍后便要回安宁宫。

  后宫之中,谁人不知宁妃正当盛宠,就连位高权重的皇贵妃也难掩其璀璨风华。

  “娘娘,陛下旨意,今夜欲在和宁宫安歇,请您速速准备迎驾,感激圣恩。”一名伶俐的婢女轻声在静妃耳畔提醒,语气中带着不易察觉的兴奋。

  主子若是得到陛下荣宠,那她们这些下人也都能跟着沾光。

  静妃闻言,眸中闪过一丝难以置信的光芒,声音微颤。

  “陛下,您此言当真?朕准备留在和宁宫吗?”

  赵政望着她,嘴角勾起一抹温柔的笑意。

  “爱妃这是不欢迎朕?”

  静妃连忙摆手,脸颊染上两朵红云,低语道:“臣妾怎敢?臣妾以为陛下心中唯有宁妃……”

  赵政闻言,笑声爽朗,眼中闪烁着几分戏谑。

  “皇贵妃所言极是,朕身为帝王,自当公平以待六宫,岂能偏宠一人?从今日起,便由爱妃这儿,朕便开始雨露均沾吧。”

  静妃闻言,心中一股暖流轻轻拂过,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她连忙为赵政亲自更衣,心中迫切渴望能尽早爬上龙榻,借此巩固在后宫的地位。

  她早有所闻,凡得陛下垂青的嫔妃,其家族无不飞黄腾达,荣耀加身。

  不论是尊贵的皇贵妃,还是受宠的宁妃,她们的母家皆因陛下宠幸而在朝堂之上步步高升,权势显赫。

  寝宫之内,烛光摇曳。

  赵政望着眼前的静妃,只觉她风姿绰约,确是难得的美人胚子,尤其那双修长洁白的大腿,在轻纱的掩映下若隐若现,撩人心弦。

  赵政伸手扯下纱帐,熄灭烛火,顿时寝殿内陷入黑暗。

  “陛下让臣妾等得好苦……嗯~~~”

  ……

  闯王大军势如破竹,攻破龙谷关,直抵京师,想要实现王朝更替。

  岳青山与卫飞并肩立于巍峨的城楼之上,目光穿越层层烽火,凝视着那支由无数农民英勇汇聚而成的起义洪流。

  十五万大军,浩浩荡荡,气势恢宏。

  他们的装备都是大荒王族暗中资助的铠甲与武器,只为推翻大贞暴政,建立新政权。

  这位自草莽中崛起的闯王,身披沉重战甲,手中紧握一柄寒光闪闪的大刀。

  他立于阵前,声如洪钟,对着城楼上的二人咆哮道:“速速传话给那躲在深宫中的皇帝小儿,叫他出来领教本王的刀锋!这京城的龙椅,是时候易主,让本王来坐一坐了!”

  卫飞语气沉凝,字字如铁:“你这逆贼,口气倒是不小!陛下乃大贞王朝血脉正统,承天之命!而你身为乱臣贼子,竟胆敢兴兵犯阙,此等悖逆之举,无异于逆天而行,终将自食恶果,遭受天谴!”

  闯王怒目圆睁,声音如雷鸣般炸响。

  “若非那昏君只顾自己享乐,置黎民百姓于不顾,我等又何必铤而走险,举起反旗?若非天下苍生被逼至绝境,谁又甘心踏上这条九死一生的不归路,以头颅为赌注,只为换得一线生机?”

  “如今天灾连年,赤地千里,朝廷却紧闭粮仓,冷眼旁观,任由百姓饿殍遍野。这满目凄凉,遍地疮痍,可曾有一丝一毫触动那狗皇帝的铁石心肠?他难道就看不见这世间疾苦,听不见百姓哀号?”

  岳青山声音低沉而坚定,字字铿锵:“逆贼听好!陛下绝非你所言的那般昏聩无能!他有诸多难言之隐,身负皇权初立之重责,正励精图治,力图重整河山。这世间百姓疾苦,陛下皆铭记于心,誓要为他们排忧解难。”

  闯王闻言,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眼中满是嘲讽。

  “休要再拿这些体面话来糊弄本王,倘若那狗皇帝真有此心,为何天下四处烽火连天,叛乱频起?”

  他转而向身后的众人激昂高呼。

  “兄弟们,莫要被这狗皇帝的走狗所惑!唯有我们亲手杀进京城,推翻那暴政,将狗皇帝从龙椅上拽下来,才能真正改写我们的命运!”

  “均田免赋便是本王对你们的承诺,杀入京城,推翻大贞,分得田地!”

  闯王的话瞬间激起身后十五万农民的响应。

  “均田免赋!”

  “杀入京城!”

  “推翻大贞!”

  声势浩大的响应声,让城楼上的士兵都有些不知所措。

  卫飞毫不犹豫地下令道:“放箭!”

  一声令下,城楼的弓箭手立刻拉满弓弦。

  万箭齐发,箭如雨下!

  一支支划破长空的弓箭,如骤雨般倾斜而下。

  闯王怒目圆睁,挥舞着战旗,怒吼声响彻云霄。

  “杀入京城!势不可当!”

  十五万大军争先恐后地朝京城的城门冲去,扬起漫天黄沙,遮天蔽日。

  然而。

  就在这关键时刻,京城四周涌出无数身披重甲的士兵,他们犹如钢铁洪流,从四面八方汹涌而来。

  这些正是曹猛麾下的益州精兵,早已在京城四周悄无声息地布下天罗地网,只待闯王大军自投罗网。

  此刻,他们终于等到了时机,准备给敌人致命一击!

  闯王领兵征战,显然尚缺几分火候,一味勇猛冲锋,犹如猛虎下山,却忽略战术布局,终究是落了下乘。

  当正规军的铁蹄轰鸣而来,那看似浩荡的十五万起义军,如同一盘散沙,成了乌合之众。

  他们之所以自扬州一路披荆斩棘,直至龙谷关下,实则借了天时地利之便。

  扬州、徐州一带,因种种缘由,兵力薄弱,诸多城池关隘,守卫之兵不过寥寥数千,形如虚设。

  这一连串的胜利,让十五万义军心中燃起熊熊自信之火,误以为大贞王朝的军队已是强弩之末,徒有其表。

  他们浑然不知,扬州、徐州等地的兵力空虚,是因为大部分都是为了抵御倭寇来袭的海防军。

  各路州郡虽欲调兵遣将,以遏其锋,奈何远水难解近渴,只能任那起义军如狂澜般席卷,直至京畿之地,再图一举荡平。

  曹猛麾下的益州三十万大军,纪律严明,训练有素,虽与镇守边疆的藩王大军无法匹敌,但对付十五万仓促集结的乌合之众,绰绰有余。

  曹猛手持一把长枪,跨坐棕色骏马,英姿勃发,声如洪钟,振臂高呼。

  “将士们!陛下有令,誓要斩尽逆贼,以正乾坤!”

  “杀——!!!”

  刹那间,三十万大军如同怒涛翻涌,自隐匿之处猛然杀出,给予毫无防备的闯王大军以致命一击,令其措手不及,阵脚大乱。

  闯王麾下起义军,在突如其来的风暴面前,显得如此脆弱,眼看形势不妙,想要调转方向撤军,却发现三十万益州军呈现包围之势,把闯王大军给围得水泄不通。

  在一片厮杀声中,闯王大军溃不成军,兵败如山倒,就连闯王旗帜倒在地上,也无人问津。

  这场单方面的屠戮从日出杀到日落。

  京城之外,不过数里之遥,鲜血浸染,尸横遍野,触目惊心。

  曹猛的益州大军以区区两万损失,竟如秋风扫落叶般,将十五万气势汹汹的闯王大军彻底击溃。

  闻讯而至的岳青山与卫飞二人匆匆出城,一脸崇敬地迎接凯旋的曹猛。

  “曹将军真乃虎将也!十五万贼寇,竟被你一人杀得溃不成军。”

  “此番大胜,曹将军必将再次获得陛下赏识,加官进爵,指日可待!”

  曹猛闻言,谦逊地拱了拱手,笑道:“两位将军谬赞了,曹某不过恰逢其时,得此诛逆良机。此番胜利,乃是众将士奋勇拼杀,绝非曹某一人之功。”

  捷报很快就传入了京城,京中百姓们欢天喜地迎接大军入城。

  若不是他们一次次捍卫京城安宁,他们这些京城的百姓又如何能在此繁华之地安享太平,安居乐业?

  捷报经过皇城,一层一层递入皇宫。

  而此时赵政还在御书房里批阅奏折,并没有把起义军抵达京师的事情放在眼里。

  王震带着捷报急匆匆地进入大殿。

  “陛下……”

  高力见王震有些失态,连忙提醒道:“王公公,小声点儿,陛下还在忙于政事,不可惊扰!”

  王震急不可耐地忽略繁文缛节,拱手禀报道:“陛下!京中传来捷报,曹将军麾下将士已将闯王大军悉数剿灭,更生擒闯王本人!”

  赵政闻讯,面容平静如水,波澜不惊地问道:“那闯王可曾吐露,其背后究竟是谁在暗中扶持?”

  王震神色一凛,答道:“陛下,大理寺严审之下,闯王却咬紧牙关,不肯吐露半字。奴婢私下揣测,此事与前朝余孽恐怕难逃干系。”

  这时,高力亦步亦趋,同样双手作揖,补充道:“陛下,微臣曾听秦将军提及,前朝余孽昔日遁逃的方向,正是江南六郡之地。”

  赵政轻轻合上奏折,眸光冷冽如霜。

  “你们还愣着干嘛?还不赶紧把前朝余孽掘地三尺也给朕挖出来!”

  大荒王族余烬若是不陈早上熄灭,必将成为大贞王朝稳固江山之下潜藏的威胁与隐患。

  高力与王震闻言,身形不由自主地一颤,连忙躬身退出充满压迫感的御书房。

  他们心中暗自发誓,定要倾尽全力,挖出藏匿于暗处的前朝余孽!

  因为陛下震怒了!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