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新笔趣阁 >老祖宗她不好惹 >第225章 赈灾进行时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25章 赈灾进行时

  乔云清指着堪舆图,对下属说道:“郓城本来就建立在清水河的河谷,清水河已经改道,可以往留下的大量淤泥堆积,导致这一片土地肥沃的很。

  若是没有此次水灾,本地的粮食产量应该不错,如今这一季算是颗粒无收了。再加上去年的洪灾和雪灾,咱们要解决的问题棘手的多。

  城外的那些灾民,又不能一日不接济。光靠别人施粥支持不了几日,好在朝廷的粮食已经到了。

  可郓城至少有四五万的灾民。这点粮食最多够吃一个月,接下来的时间,不仅要抓紧时间组织人手恢复生产,还得自己想办法去筹集粮草。”

  眼下他们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粮食,可如今城里先是遭了灾,后被叛军抢了一回,府衙官仓只剩下空壳子了。

  要不是乔欣过来的时候,带了一批粮食,朝廷又下拨一批赈灾粮和银子,暂时解决问了燃眉之急。

  可这些也无异于杯水车薪,灾后重建处处都要花钱。

  不能啥都指望别人帮忙。

  大家面对眼下局面,忧心忡忡,心中难安,总觉得前途一片灰暗,可看着稳如泰山的大人,又莫名的安定下来!

  乔云清此时顾不上去安慰下属,又指出一个大伙忽略的问题。

  “从明儿起,城外的灾区要重新规划,以十户为一组,选定有威望的人为组长进行管理。

  首先要让大家意识到卫生问题。生水,腐烂的食物不能进食,一旦有人发热,必须上报。”

  文书为难道:“这个恐怕不太好组织,灾民未必听话。”

  乔云清面容一肃,直接命令道:“你们只管划分,人口都统计起来了,不听安排的,取消一切赈灾的待遇。

  乱世用重典当,实在是不肯配合的,杀鸡儆猴也未必不可!”

  有些人不屑的撇嘴,赈个灾而已,能有啥好的待遇?还杀鸡儆猴,就不怕官逼民反吗?

  可乔云清接下来的话却打破了他们的认知.

  “本官已经上书陛下,请求三年的免赋政策,以及二十万两的河堤修建费用。陛下已经恩准了。接下来就是在灾民中招收人手,进行以工代赈。

  那些高度配合官府工作的人家,本官会优先考虑给予其政策倾斜,包括粮种补发,房屋重建.....”

  底下的官员听得心惊肉跳,新任知州大人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

  这个大饼是不是画的太大了,给粮种,帮建房,补给回乡路费不说,居然还说什么要建学堂,建作坊?

  呵呵,他们郓城,真要是能做的了这么多事,就不会成为威州府下面最穷的一个地方了。

  前任知州也是寒门出身,在上面没有靠山,啥好事都轮不到他,导致他在此地为官寸步难行,哪怕有满腔的抱负也无从施展。

  挣扎到最后,也放弃了自己的底线,只好一切依靠本地乡绅。最后他们同流合污,变本加厉的盘剥当地的百姓。

  若不是他们心太黑,将朝廷下拨修堤坝的银子十贪其九,把本该用青石的材料换成了稻草和泥土,也不至于一场大雨就将才修好的不到半年的河堤彻底冲毁。

  天下乌鸦一般黑,这新来的知州,看着一表人才,进退有度,可咋就说话这么不靠谱了?

  有人对乔云清的话嗤之以鼻,有人满腔热血的跟着大人干,好抓住这次机会,哪怕做做样子,也能给上司留下一个好的印象。

  乔云清不管底下的人如何作想,颁布了规定之后,那是一个言出法随。

  第二天一早,乔云清当场免职了几个怠工的下属,让其副手和能力不错的同事顶替。没有任何法外开恩的意思。

  乔云清从一开始就摆出了强硬的态度,但凡触及他底线的人,,一律按姐规矩处置,没有给对方任何一丝讨价还价的机会。

  大家这才意识到,眼前的年轻人,可真不同以往的官员,人家是真的有那个实力,敢想敢干,不用给任何人面子。

  第二天,曾师爷再吩咐下面的人跑腿的时候,就感觉到大伙比以前热情多了。

  他们大人发出的一道命令,有三五个人抢着去做,而不是前几天那样推三阻四的。大伙都老老实实的排队领任务,再也没有人像前几天那样乱窜,乱打听,套关系。

  难怪大人不担心没有人手,只要利益给的足够多,就没有指示不动的人!

  底层的衙役都是需要养家糊口的,如其天天跟人家洗脑画大饼,不如实实在在的把大米,肉食分发到人家手上。

  活干好了,该奖励的奖励,做不好的该处罚的处罚。

  如此简单明白的道理,也只有像他们大人这样,在此地没有任何利益牵扯,背后又有强大靠山的人来做最合适不过。

  乔云清整顿棚户区的工作,进展的相当快。

  看似有那么多的灾民,可偌大的郓城近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包括下面十几个乡镇被洪水,叛军嚯嚯一通,也就剩下这么一点子人口了。

  再不赶紧救助,防范瘟疫,任由流民在城外这样无序的生活下去,本来就不多的人口,又得消耗一批,日后这偌大的郓城靠谁来重建?

  乔云清安顿好人口之后,立刻朝着郓城的土地下手,借助战乱和洪灾的时机,大量的人口清洗和土地抛荒。

  乔云清让主薄清理出了一大批不合理的田契。将其统一的收回,并贴出告示。

  凡是半个月无人前来认领的土地,一概不再归各人所有。

  郓城基本上已经成了一片废土,一切都要重建,土地必然要重新分配。这也是一个打破一切陈旧规则的最好机会。

  这样的政令一出,自是有人欢喜有人愁!尤其是那些通过不光彩手段获得大量土地的人家,更是对其恨之入骨,恨不除之而后快。

  曾师爷担心乔云清动作太大,得罪的人太多了,会被人打击报复。

  不由的一再加强其身边的安保,更是劝他能不出门还是别出门了。

  现在双方的矛盾就要达到顶峰,准备鱼死网破的时候,西南传来了好消息。

  镇南军大捷!

  等郓城众人得到消息的时候,大军已经来到了城下。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