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新笔趣阁 >单机南北朝 >第194章 姜维旧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94章 姜维旧路

  “景顺,听说丹阳公将你派往凉州宣令?”

  羊侃来到了苏亮的帐篷,开口问道。

  苏亮苦涩的点点头。

  羊侃长长叹息一声说道:“这么说,丹阳公是不准备救岐州了。”

  两人都是顶尖的人精,从萧宝夤的态度,已经看出了他的战略倾向,就是听到柳楷的建议,大军进入华州后徐图关中。

  这也就意味着萧宝夤放弃了营救岐州,放弃关中士人在岐州建立前线挡住叛军的战略。

  苏亮的宗族就在长安附近,这条战略自然是他不能接受的,而被萧宝夤踢出决策核心,也让苏亮非常心寒。

  自从加冠以来苏亮就出仕萧宝夤麾下,为他多方筹谋。

  关中士人之所以投靠萧宝夤,也有苏亮在老家为他造势的结果。

  羊侃叹息说道:“大都督也让我去梁州,在陇南组织义军挡住叛贼。”

  苏亮听说后,连忙问道:“大都督给你多少兵去凉州?”

  羊侃叹息说道:“两千。”

  苏亮倒吸一口气说道:“虽然梁州未叛,但是两千也太少了吧!?”

  “而且不止陇西的叛军虎视眈眈,这次关中内乱,南梁定然会找机会北上,这两千兵马能守住梁州吗?”

  羊侃还是无奈的说道:“守不住也要守,我阿爷在凉州还有一些旧部,不行沿途募兵呗。”

  苏亮想到自己的处境,也不比羊侃的状况好多少。

  最后只能化作长长的叹息,两人匆忙分别后,就各自前往目的地。

  ——

  秦州治城,天水。

  侯刚坐在宴席主座,他身后站的却不是美貌侍女,而是两名胡人武士。

  叛军真正的领导者,“秦王府大丞相”莫折大堤正在端着酒杯敬酒。

  侯刚觉得冤啊!

  自己一个并州的大头兵,怎么就成了叛贼头领了?

  怎么就一下子称王了呢?

  当真是一个人的命运,除了要看自我奋斗外,更要看历史进程。

  侯刚就是这个被历史进程推上叛军首领位置的倒霉家伙。

  关键是他这个“秦王”就是一个傀儡!

  莫折大堤派遣侍卫一天到晚盯着自己,见任何人都要向莫折大堤汇报,除了这种宴会,侯刚连见外客的机会都没有,更不要说出什么“秦王府”了。

  侯刚想起自己被朝廷罢官,以及被贬为秦州为兵的日子,都要比当这个“秦王”自由!

  最重要的是,侯刚看着自己身边那些端着酒杯的“麾下大将”们,更是觉得自己的未来一片灰暗。

  这都是一帮什么歪瓜裂枣啊!

  除了莫折大堤还算是个猛将之外,剩余的“大将”就是秦州当地的胡人豪帅和汉人坞堡主,说得难听一点就是秦州的野人部落和乡下土包子。

  莫折大堤对于来投靠自己的人也不整编,只要来投就照单全收。

  除了军队散装之外,这个叛军集团也没有任何战略可言。

  夺了秦州和南秦州,不去攻打陇西郡,占领整个陇西地区,莫折大堤反而让儿子带着主力去攻打岐州了。

  现在攻打岐州的战事收阻,叛军内部就吵成了一团,可以说是一点战略定力都没有。

  有的人说要从岐州撤兵,然后一起去攻打梁州。

  也有说干脆就绕过雍城,直接攻打长安。

  还有“天才”提出干脆连长安都绕过去,直接攻打潼关!

  侯刚想要问一句,你这么有本事怎么不直接攻打洛阳?

  侯刚对自己的前途感到一片灰暗,也许过不了多久,自己的脑袋就会挂在洛阳城门上了。

  等到宴会结束,其余的宾客散去后,莫折大堤却拦住了侯刚。

  “大王!”

  侯刚对于这位拥立自己的“大丞相”是一点不想搭理,但是自己的性命被对方攥在手里,侯刚还是微微点头。

  莫折大堤这厮竟然得寸进尺的说道:“每次军议的时候,大王何故一言不发?”

  侯刚瞥了一眼莫折大堤,发言?伱们这帮人考虑过我的意见吗?

  上次军议的时候,不是你们自己脑袋一热就去打岐州了。

  现在岐州打不下来,又怪自己不说话?

  侯刚只觉得万分的屈辱。

  但是屈辱的还在后面,莫折大堤说道:“大王不会以为这样做,你那大魏朝廷就会宽恕您的罪过吧?”

  “大王,您已经是秦王了,为何还要投魏啊!”

  侯刚气的全身颤抖,自己这个秦王又不是他想当的,怎么被莫折大堤颠倒黑白成这样!

  莫折大堤看着侯刚,他也是没办法了。

  造反的时候痛快,义军迅速席卷秦州、南秦州,大魏这些年不断派遣到地方的“拟人”刺史们,已经在关中积累了巨大的民怨。

  刚起兵的时候,莫折大堤每天都有人来投奔。

  但是很快他发现,投奔自己的也就是他这种地方性的豪强,顶多也就是横行乡里的小军阀头子,根本连个能出谋划策的人都没有!

  所以叛军起事以来,就像是个没头苍蝇一样,最后还是莫折大堤拍板,动用自己本部精锐去攻打岐州。

  但是现在岐州的军队被挡在了雍城,而朝廷的平叛大军已经入关,局势开始变得不利。

  莫折大堤思来想去,也只有侯刚能帮他出谋划策了。

  “大王,您不会以为落败之后,您还有活路吧?”

  侯刚脸色终于变了。

  大魏对反王叛贼的待遇是什么?

  砍下脑袋涂上生漆,挂在洛阳城门上示威。

  示威后就会收进武库,成为皇室“珍藏”。

  侯刚做过臧府令,见过那个装满了脑袋的库房。

  只可惜西晋武库的那把大火,将王莽的脑袋烧成了灰,要不然自己还可以和王莽享受同一个待遇。

  呸呸呸!

  侯刚收回自己杂乱的思绪,莫折大堤说的没错,现在这个局面,如果叛贼势大,自己还能逍遥几天。

  如果官军平叛成功,那自己才是死定了。

  甚至眼前的莫折大堤都有退路,可以接受朝廷的诏安,而只有自己这个“秦王”必须死!

  可恶啊!这家伙就是因为这个才逼着自己当什么“秦王”的吧!

  侯刚还是压下了怒气说道:

  “丞相是真的要听我的意见?”

  莫折大堤点头。

  侯刚说道:“岐州打不打无所谓,现在最重要的是陇西郡。”

  莫折大堤眼睛一亮,侯刚果然是有见识的,他连忙做出一副虚心求教的样子。

  侯刚讲述完陇西地区的要害后,这才说道:“占领陇西郡,北上可以谋河州凉州,此二州都要比陇西富裕,凉州还有马。”

  “如果全有古凉州之地,进可以夺关中,退可以守五凉故地。”

  莫折大堤眼睛越来越亮,恨不得纳头就拜。

  哦,对方真的是自己的主公啊,那没事了。

  一番谈话后,莫折大堤豁然开朗。

  第二次,他召集军营,宣布如下:

  儿子莫折天生继续带兵围雍城。

  四子莫折念生留在天水,总管后勤。

  部将吕伯度带领非嫡系的军队,南下梁州,尝试攻占梁州,打通和南梁的联系。

  莫折大堤下令之后,立刻带领剩余的本部精锐向陇西郡而去。

  ——

  苏泽的速度也很快,这次打仗,苏泽带领的是河州凉州联军。

  在凉州刺史元彧的斡旋下,凉州豪族出兵三千,其中胡骑一千,步卒两千。

  河州刺史李世哲,河州别驾高仁都支持苏泽,河州出兵五千,其中羌骑两千,步卒三千。

  再加上苏泽带领本部两千骑,合计正卒一万一千人,辅兵两万,号称二十万大军,在金城誓师后就立刻南下陇西郡。

  当然,这些部队不可能这么快集结完毕,而且有些部队本身还在驻防,需要用乡兵将他们换下来。

  另外大军出动还需要粮草先行,这么多人如果一下子冲进陇西郡,估计就能把陇西郡吃哭了。

  所以苏泽先带着自己两千骑,再加上凉州的千骑和河州的千骑,以这四千骑先前往陇西郡。

  而苏绰则留在金城,负责后勤粮草转运,以及整编步卒送往前线。

  这时候苏泽就发现“军府”这个机构的高效之处了。

  一旦进入战事,军府就可以取代州郡的民政机关,发布和军事有关的命令。

  军府的内部体系也等同一个小官府,在战区苏泽还可以用军府的官吏来暂代地方官职位,委托他们控制占领下来的地方。

  而苏泽的系统,又将军府的效率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小型军府】有三个随从位置,分别是【户曹从事】、【兵曹从事】、【工曹从事】。

  这三个位置可以安置相应的吏员随从,这些随从就会按时递交总结报告,苏泽可以看到自己军府的钱粮运输报告,整编训练情况和武器铠甲打造修复情况。

  苏泽将苏算安置在【军府】,给苏绰打下手担任【户曹从事】。

  又用召唤的紫色匠人随从担任【工曹从事】,【执法严明的军法官】担任【兵曹从事】。

  他又在金城的军营设置了【校场】、【军营】、【武库】等常见的军事建筑,让士兵在金城紧急整编集训后再派往前线。

  同时苏泽又命令自己麾下的【生产建筑】,比如【铁匠铺】、【武器工坊】等加快速度生产军用物资。

  苏泽感觉自己的系统升级到了即时战略系统,只不过这些物资还是需要生产运输出来,效率实在是有点低。

  但是在别人看来,就非常恐怖了!

  苏泽这份资源整合的能力实在是太强了!

  梁钊是感受最深的那一个。

  苏泽并不放心这些羌人豪帅们留在抱罕,所以正好以军府的命令,命令梁钊带领本部骑兵一起,随苏泽入陇西作战。

  梁钊是亲眼看到抱罕的变化,如今的抱罕城,迸发出强大的动员能力,苏泽这半年来的积累可以说是厚积薄发。

  这是何等可怕的能力,军民都被调动起来,整个抱罕如同一个巨大的军营。

  军官、吏员、匠人、商人、各司其职,物资就这样分发下去,士兵们就被武装起来。

  梁钊暗暗下了决心,只要苏泽一日还在河州,自己就绝对不能起异心。

  和梁钊同样想法的,就是和他一起被征召的羌人豪帅们,他们以最快的速度和苏泽汇合后就直扑陇西郡。

  抱罕距离狄道非常近,但是这段路却走的不顺利。

  苏泽派出斥候,狄道依然在官军手里,所以他也没有催促进军,而是让军队慢慢适应陇西郡的地形特点。

  何为陇?千山万壑为陇。

  这就是山河表里的秦川。

  苏泽也终于明白,隗嚣面对刘秀的时候,是如何死撑四年的。

  陇西郡的路实在是太难走了!

  就连苏泽本部的骑兵都不适应,甚至要下马以骑为步才能前进,整个陇西地区可以说是一座天然的要塞。

  苏泽也看到了自己一个致命缺陷——太依赖骑兵了。

  从统领羽林开始,苏泽就是骑兵将领,他作战最依赖的就是骑兵。

  在开阔的草原,平坦的河西地区,用骑兵自然没问题。

  草原上的人,凉州人,自古以来也都是用骑兵厮杀的。

  但是关中不是。

  争霸天下还是离不开步兵啊,特别是一支精锐的步兵。

  苏泽下了决心,等控制陇西以后,一定要想办法训练一支精锐的步兵出来。

  苏泽本想要占了河西好好发展,然后平推占据河州凉州的,却没想到局势变化总比自己想的更快。

  如今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唯一的好处,关中的叛军也是一群乌合之众,正好可以留给自己练级。

  扎营完毕,苏泽带着部将登上高坡,眺望陇西的山河。

  一旁的慕容绍宗突然说道:“我们从抱罕直扑狄道,就和蜀汉姜伯约北伐狄道之战的路线是一样的。”

  苏泽赞许的看了一眼慕容绍宗,再看看周围的将领,侯景似懂非懂,但是好奇的张望眼前的山水走向,想要将这里的地形记在心里。

  王惠、杨宗甲、孙大眼等羽林旧部就是完全听不懂了,他们就是呆呆的看着苏泽。

  苏泽心中叹息,人还是有天花板的。

  王惠、杨宗甲、孙大眼这些羽林旧部,最多也是校尉的才能,统领一个营也就是他们能力的上限了。

  慕容绍宗和侯景是后加入苏泽阵营的,现在已经可以专任一方了。

  读过兵书的慕容绍宗,更是能够对战局提出自己的想法。

  苏泽说道:“绍宗,你给大家讲讲姜伯约那次狄道北伐吧。”

  。。章节编号又乱了。。。

  应该是196章。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