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新笔趣阁 >中兴大汉,要从董卓做起 >卷三 第150章 倒反天罡
字体:     护眼 关灯

卷三 第150章 倒反天罡

  “羌患……竟然这般严重?”

  吕布这个并州人首先表示震惊。

  “吾以为北面的南匈奴、鲜卑、乌桓,在并州北部以及河套一带活动已经够离谱了,怎么这西面的羌患还这般严重?”

  那可是陇地!

  是汉人经营了四百余年的河西四郡!

  是诸夏自古以来就休养生息的兴起之地。

  可不似北面那些终年累月,与草原异族相持拉锯的前线。

  至于之前跑到河东的南匈奴单于于夫罗,那单纯属于一个意外……

  “朝廷放弃西陲太久了。”

  灵帝时期,韩遂、边章率领羌兵作乱,一度击败了当时的车骑将军皇甫嵩,惹得朝廷动荡。

  司徒崔烈甚至进言灵帝,要朝廷放弃凉州,将一州之地拱手让人。

  若非先汉义阳侯傅介子之后,出身北地郡灵州的议郎傅燮据理力争,只怕昏聩的朝廷还真的要将凉州当做弃子。

  傅燮以议郎之身,却能不畏权贵,直接站出来呵斥司徒崔烈当斩!

  即便当时有士人和宦官都站出来弹劾傅燮,说傅燮在朝廷之上侮辱大臣,傅燮依旧不肯罢休。

  “当年匈奴单于冒顿忤逆吕太后,上将军樊哙夸口说‘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如此忠君爱国,季布仍然说樊哙可斩!”

  “凉州为天下要冲,国家藩卫,高祖与郦商平定陇右地区,世宗武帝开拓凉州,设立四郡,当时人都认为这样好比斩断匈奴人的右臂!”

  “如今凉州治理混乱,出现叛逆,不去尽快平定叛乱,却要割弃一方万里疆土!若让异族得到凉州,则会发动更强大的攻势,下一步很可能就是进攻关中,甚至东犯洛阳!这样难道还能不算天大的恶果吗?”

  灵帝这才幡然悔悟,派遣董卓前去平叛,将韩遂等人驱赶出去,为朝廷保留了凉州。

  虽然结局还算圆满。

  但由此可见,关东士族是真的不将凉州人当成人啊!

  而且傅燮在据理力争,为朝廷保全凉州后,却因自己太过正直而恶了当朝权贵,于是就被发配到了凉州,担任汉阳太守一职。

  后来凉州叛军卷土重来,傅燮被叛军围困在汉阳郡的治所冀县。不少匈奴人仰慕傅燮为人正直,还专门来到城门口叩首,请求傅燮投降,并且答应安全将他护送到北地老家。

  就连傅燮十三岁的儿子傅干也劝说自己的父亲:“皇帝昏庸,宦官当道,父亲都不能被朝廷所容。如今凉州已经被叛军所控制,我们无法抵挡,不如接纳匈奴人的建议,暂时先返乡后,再征募勇士,等有道的人出世,我们再来考虑拯救天下,如何?”

  傅干还没有说完,就被傅燮打断——

  “别成(傅干小字),你可知我今天必须死在这里吗?正所谓‘圣达节,次守节’,商纣这样残暴的君王,都有伯夷为他绝食而死,孔子都称赞伯夷是贤人。如今朝廷还没有商纣王那样残暴,我的品德能超过伯夷吗?乱世不能培养出浩然正气的人,我拿着朝廷的俸禄又怎么能不替朝廷分忧?我既然已经到了这里,就一定要死在这里啊。”

  一时间,左右无不痛哭流涕,傅燮在将自己的儿子傅干托付给主薄杨会之后,就率领城中为数不多的士卒出城迎敌,最终战死沙场……(注1)

  关东待凉州人如此,朝廷待凉州人如此。刘协扪心自问,自己要是待在凉州,怕是早就反了这鸟朝廷……

  “所以,朝廷不给与当地支援,当地汉人也不愿去支持朝廷,羌患自然是难以压制。”

  刘协现在当真觉得什么叫善恶终有报。

  后汉历代朝廷都想着在边境省些钱粮,甚至有时候干脆就对边疆百姓不闻不问……

  明面上看,确实是为当时的朝廷省下了不少钱粮,免去了兵灾,但所有的馈赠,早就在暗中标注好了代价。

  就比如现在,后汉先代天子埋下的雷就直接砸到了刘协这个现任天子身上。

  刘协现在只能是感谢傅燮,感谢董卓,幸好他们这些凉州人之前不曾放弃,努力自救,没有让朝廷丢掉凉州。

  不然的话,自己和大汉朝廷的处境只怕还要比现在难上一千倍、一万倍!

  “现在应当如何?”

  吕布在了解西陲羌患后,也是无比小心的询问刘协。

  “陛下……要出兵吗?”

  现在不是刘协要不要出兵。

  而是董卓必然会出兵!

  自己的弟弟死在羌人手里,看到董卓方才的动静,刘协就意识到太师恐怕势必要去打这一仗!

  但朝廷哪来的资格去打这一仗?

  就在刚才,刘协才刚从董白的生祠回来。

  路上那么多骨瘦如柴的百姓,他们吃上一口饭都不容易,哪还能有多余的粮食去供给大军,让士卒前往陇右,前往深山老林里和羌人作战?

  “打!”

  吕布本以为刘协会为难片刻,然后想办法前去相劝董卓。

  岂料,天子就是一个字——

  打!

  “陛下当真要为太师做到如此地步吗?”

  此刻贾诩也不再沉默。

  “如今局面虽然艰难,但还是能够勉强度日。只要撑过了今年,待明年关中恢复了民生,那陛下与太师无论想对哪里用兵,臣都不会有半句怨言。”

  “但现在这个时候,确实不能出兵!”

  为了董旻一人,岂能破坏朝廷大局?

  刘协面对二人的反应并不奇怪。

  “讨伐陇右,平定羌患,并未只是为了太师私怨,更是为了朝廷安危!”

  “汝等有没有想过,既然那些羌人连董旻都敢杀,那马腾又能够支撑多久?”

  “马腾虽然首鼠两端,但毕竟还是朝廷官吏,代表着朝廷在凉州的尊严与统治。”

  “若是朝廷一兵一卒都不给马腾派去,那马腾很快就会被那群羌人驱逐出凉州!”

  “一旦马腾被驱逐出凉州,那朝廷可就真的算是将凉州拱手相让了!”

  “况且……”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

  “日后,朝廷必然会东出讨贼。”

  “而袁绍、曹操,都乃当世大敌!对付他们,就一定要做到全心全意,片刻都不能分心!”

  “若是朝廷在讨伐他们时,凉州羌人突然进犯关中,朝廷又当如何处之?”

  两面作战,乃兵家大忌!

  虽然之前李儒已经用计,让朝廷兵不血刃拿下了太原郡,对于袁绍有着地利上的压制。

  可终究还有一个曹操。

  袁绍、曹操,若是能够精诚合作,关中诸将谁敢拍着胸口保证能够短时间内将二人击败?

  若是不能,到时候后方着火、仓促回援之下,一旦被二人追杀,很有可能就兵败如山倒!

  更别说还有更糟的情况。

  万一到时候攻灭袁绍,结果要急于班师,在河北的留守力量不足,被曹操白白捡了一个便宜,那可就真的成为朝廷大患了!

  曹操在击败袁术后,已经接手了袁术在中原的地盘,坐拥兖、豫二州。

  若是再被曹操夺走河北,那几乎就相当于一个完全体的曹魏……

  到了那时候,朝廷再想收复故土,只怕就更加艰难了!

  故此,攘外必先安内!

  凉州就位于关中的大后方,一旦这里被敌人占据,朝廷几乎就算是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地步。

  现在不趁着马腾还在凉州支撑赶紧去平定羌患,难道还要等到凉州被羌人彻底占据,然后再出兵用兵吗?

  “故此,不要再劝!朕直接进去和太师言说清楚!”

  刘协径直重新走入董卓的宫室,脑海中甚至已经开始模拟战局。

  “李傕、郭汜如今驻守河东、太原,防备袁绍,不可能让他们挂帅前去征讨羌族。”

  “徐荣、张济也是一个驻守函谷,一个驻守武关,拱卫关中东面的要道,不可轻易调动。”

  “剩下人中,牛辅不能独当一面……如此,只能让奉先领兵前去了。”

  吕布生在边境,常年与异族作战,也算是有对战异族的经验。

  主将谋定,刘协又开始思索副将。

  而董卓见到刘协重新进来,也是开口——

  “陛下!(太师!)臣(朕)有话对你说!”

  二人竟然齐齐开口,说出的言语也是一模一样。

  刘协还以为,董卓是担心自己不同意出兵,故此先声制人。

  毕竟,自己在出兵一事上和董卓意见相左早就不是稀罕事了,上一次在要不要对袁绍出兵时也是分歧颇大。

  不过这一次,必然不会出现那样的情况了——

  “太师不要急,先听朕说。”

  董卓却摇头:“还是陛下先听臣说的好!”

  “既然如此,那太师先说就是。”

  刘协已经做好,给董卓一个惊喜的准备。

  董卓深吸一口气,仿佛下一句话的说出对他来说无比艰难——

  “还请陛下不要出兵,与民生息。待到明年民生恢复后再对陇右出兵,为叔颍报仇!”

  “哈哈!太师!朕早就决定出……”

  刘协瞪大双眼,好似见鬼一般——

  “太师……方才说什么?”

  ——————

  注1:

  关于傅燮生平,取自《后汉书卷五十八虞傅盖臧列传》

  (本章完)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