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新笔趣阁 >中兴大汉,要从董卓做起 >卷三 第142章 拿捏
字体:     护眼 关灯

卷三 第142章 拿捏

  

长安,未央宫。

  风在狂叫,人在狂奔。

  “太师,还有一圈!最后一圈!”

  刘协和董卓逆着狂风奔驰,并且刘协还在一侧努力向董卓打气。

  董卓喘着粗气:“陛下!上一圈你就说是最后一圈。”

  “有吗?朕不记得了。”

  最难熬的严冬总算过去,可一切并未好转。

  去年冬天,关中一场大雪都没有落下,这意味着关中去年的旱灾必然延续到今年。

  春日里,更是狂风怒号,丝毫感觉不到万物复苏的迹象。

  同样糟糕的还有董卓的身体。

  本来征讨河东之后,董卓的身形稍微瘦下来了一些。

  没成想一个冬天过去,竟然在不知不觉中将掉下去的肉又长了回去!

  虽然,

  还是胖胖的肚子摸起来手感更好些,但刘协还是毫不犹豫的将董卓带出来运动。

  “不行!跑不动了!”

  明明天气阴冷的很,董卓脸上的汗珠却没有停歇,犹如雨水一般滴落在地上。

  “太师!努力!身体才是最重要的!只有精力足够,才能成就周公那样的伟业啊!!!”

  董卓撇嘴,表示天子这样画出来的饼他已经不吃了。

  “太师!奋起!渭阳君马上就要成婚!你难道不想在她出嫁的时候保持年轻时的英姿,让渭阳君眼前一亮吗?”

  董卓犹豫,显然开始认真思索董白的感受。

  但脚步还是越来越沉,眼看着就要彻底停下。

  “太师!朕记得那个孩子就要出生了!难道你想要让他自出生起,就看到太师是这个样子吗?难道太师是想让自己的子嗣感到失望吗?”

  孩子!

  董卓不敢想象,自己一直以这幅模样刻印在自己孩子脑中!

  董白好歹见过自己年轻时的样子,知道自己昔日的风采。

  可那个才刚刚出生的孩子吗?他难道知道吗?

  若是他以为自己的父亲一直都是这般的臃肿,岂不是坏了大事!

  “可恶!”

  本来疲软的双腿重新变得有力,刚才被掏空的身体也再次莫名涌现一股力量,带动着董卓向前奔驰!!!

  “太师!漂亮!”

  刘协在一旁默默减速,然后停在原地,欣慰的看着一骑绝尘的董卓。

  围绕着未央宫又再次奔跑了一圈,董卓早已没了力气,差点直接摔倒在地上。

  还是刘协赶紧上前扶住,这才没有让董卓摔倒。

  董卓此刻一脸幽怨:“陛下,你人呢?”

  “哈哈,太师不要在乎这些细节!”

  刘协扶着一瘸一拐的董卓来到宫室,将其放倒在床榻上,任由他摊开躯体。

  上手摸了摸董卓的腹部,董卓满怀期待:“如何?可是瘦了几分?”

  虽然依旧是那副十月怀胎的手感,与平时并未有所区别,但刘协还是昧着良心道:“瘦了很多!只要太师坚持,必然可以在孩子诞生后瘦下来!”

  董卓闻言立刻露出笑容:“好!好!”

  “来人!上肉!多上一些!”

  一定要吃饱,不然哪有力气减肥?

  寒冷的天气加上一锅热气腾腾的火锅,那是神仙也难寻的滋味。

  董卓将羊肉丢入锅中随意涮上一涮,不多时就大快朵颐。

  唯一可惜的就是,刘协虽然准许董卓吃肉,却不准他喝汤。

  这般寒冷蚀骨的天气,若是没有一碗热乎乎的羊汤怎么行?

  董卓不死心,想要偷偷给自己盛上一碗涮肉的羊汤,却被刘协直接夺过来——

  “此物大补,太师还是不要食用。”

  说完,刘协便在董卓那双要吃人的眼睛下默默喝完了一整碗羊汤……

  “嗝!”

  喝完羊汤后打出的那个饱嗝更是让董卓捏紧拳头:“就一碗!”

  “不成!”

  “半碗!”

  “……”

  刘协沉思一会,还是摇头。

  “太师就忍忍,今年关中灾祸延续,普通百姓连口热汤都喝不上,更何况羊汤呢?能够食肉,已是庆幸,如何能够得陇望蜀呢?”

  董卓咬牙切齿:“那陛下怎么喝上了?”

  刘协楚楚可怜:“太师马上就要成为朕的泰山,难道泰山不应该多多体恤自己的女婿吗?”

  ……

  好话都让天子说了,董卓自己都不知道还能如何应对。

  “关中的百姓喝不上羊汤关臣什么事?”

  说着,董卓就要来抢夺刘协手中的汤匙,想要给自己舀上一碗。

  “怎么没关系?”

  刘协闪转腾挪:“肉食者,自当与百姓同甘共苦。”

  “太师为了百姓茶饭不思,此事若是传出去,也不失为太师的仁德啊!”

  董卓不依不饶:“不喝羊汤就算与百姓同甘共苦了?”

  “自然算是。”

  大人物只要稍微演上那么一演,就足以让普通百姓感恩戴德。

  可惜董卓那真的是连演都不演,只觉此事太过虚伪,才愿装模作样,在这种事情上委屈自己。

  刘协趁机灌了一口羊汤:“无论如何,不少百姓今年的日子都不好过。太师自当朴素度日,展示太师的仁德!”

  董卓见没有抢到,也是双拳抱胸,显然有些生气:“展示仁德又能如何?难道这些百姓还能多供给臣一碗羊汤吗?”

  现在的董卓,彻底和羊汤杠上了。

  刘协将自己碗里的羊汤喝干净后,又跑到桌前,将烹煮羊肉的小鼎一并端走——

  “今年这个行情,要让百姓供给太师羊汤怕是难了。可若是太师愿意广施仁德,解救百姓于水火之中,说不定关中的百姓会为太师建立生祠,供奉太师啊!”

  建立生祠?

  董卓终于听到了和羊汤一样吸引他的东西。

  “陛下说笑了,该有多大的功绩,才能够令百姓建立生祠?便是昔日的萧何、邓禹,都没能获得那样的推崇吧?”

  一个先汉丞相,一个云台二十八将之首的大贤都没有做到的事,他董卓如何能够做到?

  刘协又给自己盛了一碗,放在嘴边嘘溜。

  “怎么不可能?”

  “如今百姓民生艰难,只要稍稍施以恩惠,让他们能够挺过今年,那就是莫大的仁德。”

  “雪中送炭,向来是要胜过锦上添花的。”

  “若是在太平盛世施展仁义,百姓自然不会有太多感恩戴德。可若是在这样的凶年饥岁,只要稍稍一点恩惠,便足以让百姓为太师建立生祠。”

  说着,刘协还进入了情景扮演。

  “太师想一想,若是日后,太师与自己的子嗣行至城郊,突然看到一座祠堂,会发生什么?”

  刘协夹起嗓子——

  “这里有一座祠堂哎!快进去供奉,讨个吉利!”

  “而这个时候,太师默默捻着自己的胡须,对身边的孩子说——不能进去,这可是你父亲我的生祠!哪有自己拜自己的道理?”

  又夹起嗓子——

  “什么?什么?竟然是父亲的生祠?百姓竟然会自发为父亲建立生祠?父亲实在太棒了!!!”

  声音恢复正常,刘协正色道:“如此,太师以为如何?”

  董卓的手不知何时,已经落在了自己的胡须上……

  “善!”

  董卓并不在乎寻常百姓怎么看待自己,愿不愿意供奉自己,为自己建立生祠。

  但是董卓在乎自己的孩子!

  一想到日后自己的孩子在游历关中时,随时都能见到自己的生祠,董卓就不由浑身颤抖。

  “善!善!”

  董卓恨不得现在就开始动工,去外面将自己的泥塑金身建起来。

  不过这东西显然是要百姓自发去建才行。

  若是亲力亲为,不但不会庇护子孙,令子孙骄傲,反而会令子孙蒙羞。

  “陛下且说,如何才能令百姓建立生祠?”

  刘协摸着下巴:“朕前几日听贾诩说过,关中今年便是省吃俭用,只怕预留和贸易的粮食都不足以渡过难关。”

  “若是这个时候,有谁能够捐赠给朝廷一笔钱粮,那可就再好不过了。”

  眨巴、眨巴。

  刘协若无其事的往董卓那里瞅了两眼。

  ……

  董卓终归还是小心谨慎的:“大概需要多少钱粮?”

  “随便有个几万金、十万粮就行。”

  “咳咳咳咳!”

  董卓险些被呛到。

  多少?!

  几万金?十万粮!

  眼看董卓似乎将要暴走,刘协再次夹起嗓子:“难道太师不想让自己的子嗣看到他父亲的生祠吗?”

  “对孩子而言,有再多的钱财,又如何能比得上自己父亲的生祠呢?”

  “……”

  董卓咬住嘴唇,显然还在取舍。

  刘协在一旁叹气——

  “一个孩子,最想要的,大概就是一个英明神武的父亲吧?”

  “就连朕这个天子都因为变故,如今不能供奉皇考宗庙。但是有的孩子却能见到自己父亲的生祠,这对于这个孩子而言该是多大的幸运啊!”

  “唉~~~~”

  最后长长的叹息让董卓终于忍耐不住。

  “便是郿坞中的钱粮,怕是也没那么多!”

  “不过若是一千金、几千石粮食,倒也不是不能拿出……”

  “朕代大汉百姓谢过太师!”

  刘协开心道:“朕这就让杨彪那些人推崇太师的仁德,百姓闻之,必然会为太师建立生祠!”

  等等?

  还用杨彪那群人推行名声?

  既然如此的话,直接强逼他们推行名声不就行了?为何还要真金白银的去捐赠钱粮?

  不愧是董卓!

  顷刻间就认识到了名声的真谛!

  不过对面坐着的是天子,董卓显然也不好赖账。

  “太师捐赠这么多钱粮,也是解了贾令君的燃眉之急。他这几天可天天都在朕身边围着转,都快要将朕给烦死了!”

  董卓这才意识到天子为何要让他出资建立生祠……啊呸!是出资救济百姓。

  刘协将碗中最后一点羊汤喝尽:“太师,荀攸之叔荀彧前日刚刚抵达长安。太师可要前去相见?”

  荀彧?

  董卓听过此人的名声。

  若是以往,董卓肯定要去见上一见的。

  但现在,董卓的心思全都放在了自己即将出事的孩子身上,别说一个荀彧,便是孔夫子他老人家来到关中,董卓都懒得去见!

  “臣便不去了。今日要去奉先府上探望,根据医者诊断,临盆之日,不过就在最近几天,臣片刻不敢离开。”

  见董卓如此,刘协也不好强拉着他去见荀彧,只能独自离开。

  “那太师自行方便即可。”

  眼见天子离开,董卓绕了两圈,就立刻抢过汤匙,走到那口涮肉的小鼎面前——

  “汤呢?”

  本来满满一锅羊汤,竟然被刘协直接喝了个干净!

  董卓气急,就朝身边侍者怒吼:“再去给孤盛些羊汤来。”

  侍者宫人纹丝不动。

  “汝等耳朵都聋了吗?”

  眼见众人没有动弹,董卓火气更旺!

  而这时才有侍者战战兢兢来到董卓身边:“回太师,陛下说过,以后宫中绝对不给太师另开小灶。”

  “陛下还说,若是太师不听,就去喊渭阳君,让渭阳君来劝太师……”

  董卓脸颊抖动。

  陛下……真狠啊!

  心力有些憔悴。

  虽然董卓还想热乎乎的喝上一碗羊汤,可一想到董白,以及自己那个还未出世的孩子,终究还是忍了!

  “待孤瘦下来,必要日啖一羊!”

  宫外,刘协其实也未走远。

  直到确认董卓已经离去,并且没有在宫中偷吃,刘协这才松了口气,前往尚书台。

  贾诩听闻天子前往,自是携尚书台众人出门迎驾。

  这其中,就有刚到不久的荀彧。

  刘协被迎入宫中,贾诩也趁势向天子说起了关东的情况。

  比如袁绍杀害鞠义,比如曹操一路暴打袁术……

  但刚刚说了几句,就被刘协出言打断:“这些事以后再说,文和先将近日关中情况汇知即可。”

  刘协此言,并不出乎尚书台众人意外,显然已经习以为常。

  倒是初来乍到得荀彧眼睛突然亮起——

  “不在乎关东诸侯之间的争锋,反倒是先关注起朝廷治下百姓的民生。”

  “拥有这样的天子,确实是关中百姓的大幸啊!”

  荀彧一时间对眼前的天子充满了期待与好奇。

  虽然不过刚刚来到关中,但荀彧心里清楚,关中能够如此与众不同,董卓能够突然颁布仁政,都与眼前的天子有关!

  如今天子就在眼前,他心中哪有不热切的道理?

  而刘协也没有让荀彧等待太久。

  在听完贾诩的汇报后,刘协将眼神投向荀彧这个生面孔——

  “汝就是荀彧,荀文若?”

  (本章完)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