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新笔趣阁 >三国:袁神,启动! >第六十四章匈奴寇城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六十四章匈奴寇城

  斥退左右过后,张燕领着牵招坐到自己身边。

  二人坐定,牵招先问:“将军自以为麾下兵马比袁公和我家州牧如何?”

  勾着脑袋思索数秒,张燕摇头道:“不如。”

  “那勇武比赵子龙将军呢。”

  “也是不如。”

  “麾下谋臣比沮公与、田元皓可比?”牵招几个灵魂发问,问得张燕虬须发颤,许久,才从牙缝中挤出字来:“还请先生指点。”

  牵招面容平静,盯着张燕的双眼说:“将军如今穷途末路,后路被断,粮草不继,困守孤城。与我家州牧议和,也不辱没将军。”

  张燕面容挣扎,显然不愿就此灰溜溜出城去。

  但他也没有拒绝,只皱着眉头,不说行,也不说不行。

  顿时,大厅内的气氛冷下几分。

  牵招倒不催促,他微闭眼眸,静静等候张燕的决定。

  终于,张燕忍受不住这安静到极致的气氛,率先出口打破僵局:“先生,袁熙的条件呢?”

  “代郡到涿郡这一片,可以交由你驻守。”牵招回道。

  一听这条件,张燕心中意动,他极力掩盖内心的喜悦,压抑着激动问:“我想知道,为何他早不招降,晚不招降,偏偏现在...”

  本来,牵招只需胡乱搪塞一句,此事即可过去。

  怎料牵招一抱拳,直接抖出惊天大料:“因为,匈奴人入寇渔阳、上谷二郡,我家州牧要分兵去救援二郡。”

  张燕闻声,整个人呆愣住了。

  起初,他还以为是自己听错,于是张大嘴吧再次确认道:“你...你是说,匈,匈奴人自上谷、渔阳二郡入寇?匈奴人...”

  “将军没听错,我也没传错。”牵招点点头,顺势站了起来。

  张燕瞪圆双眼,像是看傻子一般看向牵招,问道:“你不怕我现在反水,坚守城池,等袁熙自行离去,再去犯他城池?”

  “起初我也是怎么问的,但将军猜我家州牧如何说?”

  “怎么说?”

  牵招往前走上两步,然后盯住张燕双眸,朗声说道:“我家州牧说,张燕将军乃是天下豪杰,自是分得清轻重。我两家之间,无非是钱粮之争,但异族入侵夺我子民,此乃血海深仇!”

  “血海深仇,不可不报!”

  好个血海深仇!

  张燕浑身一热,再看向牵招之时,已是两眼放光。

  “多谢先生开解,燕愿随州牧一起,北上渔阳、上谷,共抗异族。”

  ...

  当天晚间时分,高柳城门缓缓打开。

  张燕领着麾下诸将及牵招一起,从门洞走出,来到浮桥边上。对面,袁熙在赵云、郝昭、袁华几人的护佑下,站得笔直。

  两边人马见着。

  张燕踏上浮桥,疾步往对岸奔去,袁熙上前迎了两步。

  待张燕行至袁熙跟前,膝盖一软,“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上,抱拳道:“燕不自量力,贸然侵犯州牧疆土,今日特来向州牧请罪!”

  “将军快快请起!”袁熙连忙扶起张燕,盯着他的面颊宽慰道,“这乱世就是如此,你不犯我疆土,就是我犯你疆土,将军不必自责。”

  “多谢州牧宽宥。”张燕再度客气一句。

  二人又说又笑,看得两边的部众一脸尴尬。

  一月前,大家还打死打活,恨不得置对方于死地,现在倒好,两家人成了一家人。

  再见面,真不知道说些什么才好。

  尴尬持续片刻,人群中的沮授忽然开口提议道:“既然张燕将军已愿与我军议和,那就请州牧和张燕将军,快些拔营,前往上谷和渔阳二郡,相助文远将军。”

  张燕一笑,立刻命人点齐辎重,奔渔阳和上谷去。

  ...

  上谷,沮阳县。

  城墙上刀枪林列,旌旗蔽天,深幽的甲胄在阳光的映照下,散发出刺眼的寒光。

  张辽一身铁甲,手持八尺大刀,立于城头。

  坚毅的面庞上,一缕难以隐藏的慌乱,若隐若现。

  顺着他的目光看去。

  城外平原,一名名身强体壮,骑着战马的匈奴骑兵,缓缓逼近。黑压压一片,一眼都望不到头,保守估计至少有上万人。

  还未奔驰,光战马嘶鸣的声音,都震得人耳膜生疼。

  忽然,匈奴骑兵中打马奔出一名小卒,折到城下,用生涩的汉语喊道:“城上,守将听着。我们将军说了,只要你肯投降,奖赏你五千头牛羊,封你为王。”

  张辽闻声,伸手要来弓箭。

  微眯着左眼,拈弓搭箭,瞄准来人,然后松开弓弦。

  只听得“嗖”的一声,箭矢如同穿花蝴蝶一般,掠过完美的弧度,透过匈奴小卒脖颈。

  来不及发出一声惨叫。

  小卒血洒长空,跌落下马。

  “彩!彩!”城墙上顿时响起一片欢呼雀跃之声。

  张辽将弓丢给亲兵,虎躯一震,对准城上的守军厉声喝道:“坚守城池,若有临阵怯战者,本将定斩不饶!”

  “是!”

  匈奴所在山坡。

  一名将领打马来到帅旗下边,冲一名魁梧大汉说道:“大帅,传令攻城吧!”

  “不。”匈奴主帅摇摇头,制止道,“如今,城中守军士气正盛,我们要是攻城损失将会极大,倒不如先困上他们两天,先去劫掠附近村落。”

  “大帅英明!”匈奴主帅周边的将领齐声一笑。

  此后一连两日,匈奴都未曾攻城。

  张辽的沮阳城中只有三千守军,城外至少上万匈奴人。越往下拖,那种被围困的绝望,便如同腐烂一样,迅速在城内蔓延。

  作为城中三千守军的主帅。

  张辽很清楚地感受到,城中守军情绪变化。他对此别无半点儿办法,只能祈祷,袁熙的大军能够快点儿来援。

  正在张辽愁眉不展之际,一名校官走入他的官厅,抱拳禀道:“将军,城中的乡绅听说匈奴人来袭,纷纷要慷慨解囊,招募青壮为城助战。”

  “好,你去帮本将谢谢他们。”张辽抬起脑袋,冲校官挤出笑容。

  这些没训练过的青壮,最多也就是抬抬尸体,搬送些物资...

  两军一交锋,这些青壮说不得立马抱头鼠窜,找不到哪边是北。

  不过,也聊胜于无,张辽还是要鼓励鼓励这种勇气。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