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新笔趣阁 >操控祖宗,从大秦开始创不朽世家 >第160章成功抵达,众人震惊!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60章成功抵达,众人震惊!

  闽越政权这边的人敲定计策。

  只有在他们决定对大汉动手的时候。

  刘彻派出的人紧赶慢赶,终于出现在燕国境内。

  当刘彻的人出现在燕国境内,瞬间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

  燕王的人甚至想对这些人动手,要不是旁边有人拦着,可能会立刻爆发一场大战。

  什么东西?

  他们这些年对大汉十分忠诚。

  每年都会给他看很多东西。

  他们自认为没有背叛大汉,也没有背叛刘彻,可刘彻怎么能这么对他们。

  这分明是在削弱他们的权力。

  偏偏还不能说什么。

  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这是陛下的旨意,燕王现在还是可以享受王位的尊荣。”

  “不过,世子殿下只有郡王的爵位,燕王的其他子嗣也可受封,这可是皇恩浩荡,你们敢不接受?”

  来这边的人冷冷的看着燕国的人。

  说实话,他们早看这些人不顺眼,只是没找到机会而已。

  现在,见这些人在他们面前放肆。

  他们本来是想动手的。

  可想到陛下对他们的嘱咐,他们只能看着面前的这群人,把火气压了下去。

  让燕王把他的所有儿子全部拉了出来。

  燕王竟然没有任何意见。

  在他看来。

  他的每一个儿子都有爵位,对燕国来说,也是好事。

  燕国的国土并没有因此而减少。

  只是他的每个儿子都有一块不小的地盘罢了。

  这对他来说,也并不会有什么损失,甚至可以让他们各展手段。

  燕王是一个很自信的人。

  他觉得自己每个儿子都很优秀。

  如果让他的儿子全部都有爵位可以继承的话,他们一定可以将燕国治理得更好。

  一旦他们团结。

  然后再各施才能。

  定然能将燕国发展的更好。

  甚至能在短时间内赶超大汉。

  此人想的很美好,甚至觉得自己的主意十分不错。

  他并未寻求旁人的意见,而是直接将这道旨意接了过来,还让人招待使臣。

  周围的人看着燕王将这道旨意接过来的时候,所有人都懵了。

  他们看得清清楚楚。

  也明明白白。

  陛下无法就是想削弱他们的权力。

  大王一旦接下这个旨意,那燕国日后肯定会归大汉所有。

  可大王好像没有反应过来。

  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如果他们大王真的要做这件事情的话,

  那相当于把他们整个燕国都给卖了。

  不仅如此。

  他们这些人还得不到任何好处。

  他们拼死来到燕国,不就是为了能在这里有立足之地吗?

  好不容易让他们看到希望,大王却这样给他们破灭掉了?

  当着刘彻使臣的面,他们又不好和燕王说明白,只能在旁边呆呆的看着。

  还得在旁边强颜欢笑。

  燕王和这些人表现的很是热情。

  甚至把他们带入燕王府。

  就是为了好好招待他们。

  还在这边设家宴。

  还让自己所有儿子都出现在使臣面前。

  旁边的一众大臣看到燕王的操作,都不由自主的摇了摇头。

  “父王!”

  当其他人过来的时候,都被王府的场面吓了一跳。

  他们成年之后,都已经搬出了王府。

  有的人还在都城之中。

  可像刘子善和刘子涵这样的嫡出血脉。

  早就已经开始为未来筹谋。

  他们的据点并不在都城。

  所有人都想离燕王远远的,想要在那边发展属于他们自己的势力。

  当然。

  除了刘子涵以外,其他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

  刘子涵是不屑做这样的事情,因为他本来就是燕王的继承人,是下一任燕王。

  他看着刘彻过来的使臣,眉头微微皱了一下,有些诧异的看着自家父王。

  这是怎么回事?

  他父王前段时间不是还说要和刘彻对抗吗?

  且他们都开始调集军队就为了对大汉出手。

  可现在又是怎么回事?

  怎么突然向他们示好了?

  万一大汉接受他们的诚意,那他们之前做的不等于白费。

  刘子涵一脸疑惑的看着自家父王,一副欲言又止。

  要不是有人在阻止他,他肯定会问个明白。

  刘彻派过来的人正是董仲舒。

  董仲舒这次跟随宣旨团队来到南边,除了和这些人见一面以外,就是想明确诸侯王的心意。

  他想知道这些人有了什么样的心思。

  但凡确定他们想造反。

  他肯定会和陛下回禀。

  让陛下改变主意。

  说实话,他这次回归朝堂,其目的就是为了让自己名垂青史。

  他手中有很多妙计良方,只要君王敢用,他就可以让大汉的实力越发的强盛,甚至还能为刘彻除掉太多不稳定的因素。

  他把自己的筹码摆在明面上。

  刘彻已经同意。

  只要自己能做出利国利民之事。

  刘彻可以让自己名垂青史。

  至少可以让自己出现在大汉的史书之中。

  这已经足以了不起。

  他自然得尽心尽力。

  看着面前的燕王和燕王的一众子嗣,董仲舒不由自主的摸了摸胡须。

  燕王还真是挺有能力的。

  这么年轻,竟然有这么多子嗣。

  且也成年的子嗣居多。

  他选择来南边拜访燕国,就是想针对性的确认一下。

  燕国是距离闽越政权最近的一个诸侯国。

  但凡燕国有谋反之心,他们肯定会和闽越政权有联系。

  而他只需要稍作手段,再加上推恩令的作用,这些人肯定会进入自己的圈套。

  看着燕王身边的子嗣,董仲舒脸上的笑容更深了。

  他眼中浮现出一丝别样的色彩,笑着冲着燕王说道:“燕王真是好福气,竟然有这么多子嗣。”

  “哈哈哈哈!”燕王最喜欢别人夸他这个。

  旁边的梁王就没他这么好的运气了。

  梁王和他一样,都是诸侯王,可对方的繁育能力却比自己弱太多了,目前为止,也只有两个苗苗而已。

  而且对方的两个儿子还体弱多病。

  眼看就快活不成了。

  梁王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甚至已经打算过继自己兄弟的儿子为继。

  没办法。

  总不能让自己的儿子登上王位吧。

  病秧子极有可能被朝臣篡权,一旦让外臣把握朝政,那可是要命的事情。

  甚至有可能败光祖宗基业。

  没人敢这样做。

  也没人做这种混账的事情。

  梁王过继子嗣的事情已经是板上钉钉了。

  像燕王这样的人,就从未有过反抗大汉的心。

  因为对方就算拿下大汉,也没什么用处。

  毕竟,没有人来继承王位,打下来又能如何?

  看见刘彻这边的人如此夸赞自己,燕王十分的受用,他客气地看着董仲舒,笑着回应:“南方的气候不错。”

  “大人如果有意,可以在这边弄几座庄。园,无事的时候,也可以过来住一段时间。”

  刘子善看着自家父王。

  嘴角忍不住抽搐了一下。

  这么明显的局,自家父王都看不出来。

  看来,自家父王这段时间确实有点太安逸了,连居安思危的想法都没了。

  还是自家大哥给了父王太大的底气,才会让他如此的飘飘然?

  刘子善有点不怀好意的看着大汉这边的人。

  他没那么好骗。

  他的心思要比别人活络一些。

  他之前就已经去拜访过张伟。

  可张伟已经拒绝他,也就是说,后面肯定会有大事发生。

  但张伟这个时候并没有撤出燕国。

  说明此事危机并不是特别大。

  大汉之前调兵可能对方用的障眼法,其目的就是为了让他们露出马脚。

  知道他们的打算,大汉那边肯定已经有了动作。

  不出意外。

  这人便带着王命。

  看着自己父王跟个傻子似的在旁边陪笑,刘子善都快忍不住了。

  他如果是嫡长子,他肯定不会让自家父王在众人面前丢脸。

  看着周围众人的目光,刘子善的心已经沉到谷底。

  算了。

  既然这些人都已知情,却都知情不报,肯定是有原因。

  他除了装傻子在旁边看着,还能做什么?

  他一无兵权,二无朝堂之权。

  有心无力。

  打定主意之后,刘子善默默的站在旁边,准备看大汉的谋算。

  董仲舒和燕王寒暄了几句之后,便将刘彻的旨意颁布了下来。

  燕王一副早已知情的样子。

  而旁边的刘子涵则震惊了。

  这是什么东西?

  他为什么会从燕王变成郡王?

  那他父王的王位谁来继承?

  这是什么意思?

  刘子涵一脸震惊的看着董仲舒。

  见董仲舒一副笑眯眯的样子,刘子涵猛的一拍桌案,直接拔地而起。

  “你这老匹夫,在这里胡说八道是什么呢!”

  “你知道伱在说什么吗?本世子可是燕王世子,以后是要继承燕王爵位的,你现在竟然想将本世子变为郡王,谁给你的胆子!”

  “开国之初,先帝便已言明,燕王爵位,世袭罔替,难道陛下是想违抗王命?”

  董仲舒有些诧异的看着刘子涵。

  这人倒是有几分能力。

  竟然一语道出了自己的境遇。

  不仅如此,还把先帝搬了出来。

  确实,对方的话没有任何错处。

  燕王和其他诸侯王确实世袭罔替,没有任何人可以将他们的爵位拿走。

  除非他们造反。

  且必须得有确凿的证据。

  否则,哪怕是陛下,也得斟酌一二。

  大汉现在正值风雨飘渺之际。

  之前对匈奴用兵,这已经消耗了大汉的一大部分国力。

  如果再和诸侯国较恶,万一逼急了,这些诸侯国群起而攻之,大汉也难以抵挡。

  那他不但不会名留青史,甚至可能被刘彻拉出来泄愤,还有可能诛他九族。

  面前的小家伙能一语道出其中漏洞。

  还能准确的把自己的话堵回去。

  确实有几分本事。

  董仲舒笑眯眯的看着刘子涵。

  然后看着他身后的那群兄弟。

  “陛下这也是体恤燕王,燕王劳苦功高,为大汉立下汗马功劳,且祖上更是对大汉有功,现在加封其子嗣,有何不可?”

  “还是说,世子大人根本就不想让自己的兄弟承袭爵位?”

  “世子身为燕王嫡长子,自然得给后面的兄弟做出表率,世子大人,您觉得呢?”

  刘子涵:“……”

  该死。

  这人说的怎么这么有道理?

  他都不知道应该如何反驳。

  这件事情里,好像只有他一个人吃亏。

  除了他以外,他的其他兄弟好像都得到了好处。

  不仅如此。

  他父辈的兄弟也受到了加封。

  也就是说,原本应该属于他的封地,现在被分割成了无数块。

  他身后的这些兄弟都有这块封地的继承权。

  他的权利突然莫名其妙的被人给削弱了。

  就连军队和兵权也被分散了。

  没有军权和领地。

  他这个郡王到底有什么意思?

  之前他可以高枕无忧,是因为他是燕王的唯一继承人。

  且他的身子比较壮实,哪怕再活几十年也不成问题。

  等他父王退位之后,燕王肯定会归他所属。

  他就是这块封地的主人。

  他可以掌握他所有兄弟的生死。

  可现在怎么突然变了?

  他的兄弟有了封地和兵权。

  一旦有了这些东西,他的兄弟还能是他的兄弟吗?

  他们燕王祖上和陛下的祖上也是有交情的,也是以兄弟相称,共同打下大汉江山,最后封王袭爵。

  可现在又如何?

  他们这些做兄弟的子嗣,不还是要谋反大汉吗?

  要是能将大汉拿下。

  他们就能做更大地盘的王。

  何乐而不为?

  不同于刘子涵。

  刘子涵身后的人瞪大了眼眸,他们一脸震惊的看着刘彻派过来的使臣。

  他们的确没想到,这次的事情里竟然会有他们。

  这些人竟然真的在为他们考虑。

  陛下竟然真的看到了他们的难处。

  甚至还给了他们封地。

  让他们和他们的兄长一起治理燕国。

  这可是他们之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有不少人都不由自主的抬起了头。

  他们目光灼灼的看着董仲舒。

  想从董仲舒这边得到一个确切的答案。

  董仲舒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点了点头,确定了陛下的旨意。

  “陛下圣明!”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燕国定永远忠诚于陛下!”

  “……”

  随着旨意确定,燕王的儿子们迫不及待的下跪接旨。

  开玩笑。

  这个是关乎他们未来大事。

  要是再不抓紧,万一被他们兄长搅和了,那就不好了。

  刘子涵见身后众人如此爽快地应承下来,觉得头脑发昏。

  尤其是他的几个亲弟弟。

  这些人可是和他一母同胞的亲兄弟。

  他们难道不应该和自己站在同一战线上吗?

  怎么应承的如此之快?

  还是说,他的这些好弟弟其实也在觊觎他的位置。

  这是之前一直没表现出来?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