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新笔趣阁 >大唐:开局李二让我当天策上将 >第15章岑文本:完咯,陛下让我辅佐蜀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5章岑文本:完咯,陛下让我辅佐蜀王

  岑文本睡眼惺忪的推开大门,只见李君羡出现在门口

  “岑大人,这么晚你还没睡啊?”

  岑文本一脸黑线。

  你猜猜我是被谁吵醒的?

  就照你这么大叫,谁能睡得着?

  “李将军,这么晚了是有什么事吗?”

  李君羡来不及过多解释,拉起岑文本就往门外走。

  “是皇上找你有事,等到了宫中你自然就知道了!”

  皇上??

  岑文本心头一颤。

  这么晚得皇上召见,难不成是自已最近犯了什么事?

  似乎是看出了岑文本的忧虑,李君羡贴心的解释道:

  “岑大人,还请你放心,此次皇上召见绝对是天大的好事!”

  ……

  甘露殿。

  李世民在这已经等候多时。

  见岑文本走了进来,李世民便停止了批阅奏章。

  “臣岑文本,拜见皇上!”

  李世民笑道:

  “岑文本,你可终于来了。”

  “朕问你,武德年间你是不是在户部做过一段时间。”

  “那段时间,你主要负责的是什么?”

  岑文本有些没反应过来,他没想到皇上竟然问的是武德年间的事。

  思索一番后,岑文本才缓缓开口答道:

  “回禀皇上,臣在武德年间主要负责研究水稻。”

  “臣当时想方设法的想要提升水稻的产量,但最后全都没有成功。”

  见岑文本这样说,李世民不由得哈哈一笑。

  “这事朕是知道的,朕想问你,既然水稻的产量已经很难再往上提升,那可否换一种作物呢?”

  岑文本微微皱眉。

  看来皇上找自已就是为了此事。

  但,这大唐哪有其它能比得上水稻的作物?

  想要平白无故的造出一种高产作物,无异于痴人说梦。

  “回禀皇上,臣以为此事行不通。”

  “如今大唐的作物臣都有所了解,还没有一种作物产量能比的上水稻。”

  李世民笑道:

  “朕问你,现如今大唐水稻的产量有多少?”

  岑文本回道:

  “回禀皇上,亩产最多能达到两百斤!”

  李世民点头道:

  “两百斤,那确实不少!”

  “但若是朕告诉你,这世上有一种作物亩产可达到三千斤,你可信?”

  岑文本闻言,面色微变,眼中闪过一抹难以置信的神色。

  片刻沉默后,他谨慎回答道:

  “皇上此言,臣实难置信。”

  “依臣所知,农作物之产量受诸多因素制约,历来未曾闻有作物能达此等亩产。”

  “皇上所说,莫非真有此神物?”

  李世民见岑文本一脸惊愕,笑容中透露出几分得意:

  “此物名为土豆,现如今就种在蜀王府的后院之中。”

  “亩产三千斤,一斤不少!”

  轰!

  岑文本感觉自已脑袋要炸开了似的。

  三千斤,足足是水稻的十几倍!

  这个数字岑文本就连做梦都不敢想。

  等等……这东西是蜀王种出来的?!

  嘶!

  “今夜朕把你叫来,就是想让你协助蜀王一起在大唐推广土豆。”

  “从此以后你不用再去中书省了,直接到天策府报道吧。”

  岑文本心里一万个不愿意。

  他确实对这土豆感兴趣,但对蜀王却没有半分好感。

  一个平庸至极的皇子,跟着他能有什么前途?【表情】Ꮣ

  再说了,这土豆到底是不是蜀王弄出来的还另说。

  现如今朝堂上的很多官员都看不上李恪,自已前去天策府就职无疑是和朝中的官员站到了对立面。

  没前途不说,还得罪了一帮子人,到时候肯定会受到其他官员们的排挤。

  岑文本顿感自已的仕途就要走到头了。

  “皇上,土豆一事臣确实很感兴趣,但这天策府……”

  李世民不等岑文本说完便出言打断:

  “朕知道你心里怎么想的,但这些都不重要。”

  “等你明日去了蜀王府中,看到那土豆之后再做决定。”

  岑文本很是不屑。

  这蜀王弄出来的东西,能有什么好的?

  “皇上,臣想知道蜀王是如何培育出土豆来的?”

  “总不能是平白无故生出来的吧?”

  李世民摆手道:

  “这些朕不想管,也管不着。”

  “朕只看结果,现在土豆就在蜀王后院摆着,朕不想关心那些没有用的。”

  “朕知道,你对土豆一事不敢相信,等你明天去了蜀王府就什么都知道了。”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岑文本也不好再做推辞,只得是点头应下。

  “臣明日就去天策府就职!”

  去了天策府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岑文本心里也没数。

  主要还是看这土豆到底有没有皇上说的那么神。

  若是真的亩产三千斤,那岑文本定是能借此机会名留青史,朝中也没有人敢小看他。

  若亩产到不了三千斤,那岑文本只能是接受其他官员们的排挤,为自已的仕途画上句号。

  岑文本还是偏向于不信的。

  蜀王这样一个废物皇子,平白无故就能造出亩产三千斤的作物?

  简直是天方夜谭。

  ……

  有关岑文本的人事调动,很快就被上报给了尚书省。

  由于是李世民亲自拟定,所以说流程走的都特别快。

  此次调动,让朝中官员显得都很是诧异。

  尤其是在东宫。【表情】ᒝ

  “两位国公,你们说这岑文本为何会被平白无故的调往天策府呢?”

  李承乾问道。

  坐在他对面的,是他的舅舅长孙无忌和他最信任的武将侯君集。

  李承乾有些慌了。

  从这个月起,李世民就十分偏向李恪。

  不仅给了兵部尚书这一重要职位,还特为其开了天策府。

  要知道,在此之前只有太子才享有开府权。

  他怎么也想不通,自已的这个废物弟弟是如何一夜之间得到李世民的青睐。

  千万不要小瞧了开府权。

  有了开府权,也就意味着在朝中有了固定的势力。

  原本这样的特权只有李承乾才有,却不想现在李恪居然也有了。

  岑文本是天策府的第一个官员,但绝对不可能是最后一个。

  只怕李恪在朝中的势力只会越来越大,到时候他这个太子可就坐不安稳了!

  长孙无忌缓缓道:

  “岑文本是陛下亲自调动到天策府的,这有些说不通。”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