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新笔趣阁 >大唐:开局李二让我当天策上将 >第110章你才傻子,你全家都是傻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10章你才傻子,你全家都是傻子

  房玄龄摇头道:

  “不可!”

  “高丽只是袭击了大唐商队,按现在的情况来看,他们对大唐边疆并没有什么兴趣。”

  “袭击我大唐商队,大概率也是为了劫财而已。”

  “但吐蕃就不一样了,禄东赞回去之后肯定会添油加醋的蛊惑赞普!”

  “和吐蕃的这一战,是在所难免的!”

  杜如晦也点头道:

  “臣的想法和玄龄的想法一致,必须要先打吐蕃!”

  “一旦吐蕃越境,松洲的十万百姓岌岌可危!”

  李世民微微点头,随即看向一旁的武将。

  李靖出列道:

  “皇上,高丽和吐蕃相距足足有三千多公里,想要双线作战基本上不可能。”

  “如果非要在高丽和吐蕃之间做出选择的话,末将以为先打吐蕃最为合适!”

  “高丽这地方易守难攻,前朝隋炀帝三征高丽都是铩羽而归,我大唐虽比前隋强盛,但攻打高丽还是要从长计议!”

  李绩也站出来附和道:

  “末将也是这么想的。”

  “不过,最重要的还是军饷问题。”

  “征战吐蕃的话,有太子为我们提供军饷,这样也可以减少朝廷的压力。”

  李世民沉吟片刻,缓缓开口道:

  “朕以为,应当先打高丽!”

  此言一出,群臣顿时议论纷纷。

  有支持的,有反对的。

  当然,还是反对的声音比较大。

  【李二凤决定先打高丽,我也不觉得意外。】

  【其实先打高丽也是有好处的。】

  哦?

  李世民有些就惊讶,这次李恪竟然没有驳回自已的意见。

  【高丽和中原王朝向来不和,中原王朝也一直把高丽视为心头大患。】

  【隋炀帝三次远征高丽,虽说最后铩羽而归,但大方向没错。】

  【相比于吐蕃,高丽对大唐的威胁更大。】

  【高丽是半狩猎半农耕的民族,有着极为强大的生存能力,突厥是游牧民族,基本上靠天吃饭,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就会受到沉重打击。】

  【就比方说匈奴,他们一度非常强大,对汉朝造成的威胁可要比吐蕃多得多,但到南北朝的时候不还是彻底消失了。】

  【李二凤怎么说也是千古一帝,对这件事应该还是能看清的。】

  【解决吐蕃并不是什么难事,只要趁自然灾害时对其发兵即可轻松拿下,但高丽可一刻也等不了了。】

  千古一帝!

  李世民很是高兴。

  想不到李恪在这个时候还会夸自已。

  他之所以想打高丽,主要还是不想输给隋炀帝。

  隋朝三征高丽都以失败告终,若大唐能顺利拿下高丽,那岂不是说明大唐要比隋朝强盛的多?

  李恪说的确实有道理。

  高丽这个国家,不得不防。

  必须要尽快把他们消灭,不然后面对中原王朝又是一个不小的祸患。

  【贞观之治过后,唐朝日益强大,唐高宗趁时机成熟一举将高丽歼灭!】

  【东北这块土地从不消停,灭亡高丽三十多年后又冒出来个渤海国。】

  【后来的伪满政府也是崛起于东北,也就是我国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如若不是唐高宗灭亡高丽,只怕现在的东北地区和关内还是四分五裂的状态。】

  李恪所说,全都是未来之事,李世民根本听不懂。

  什么唐高宗,什么满洲,听得李世民晕头转向。

  不过大概意思他也听明白了,这高句丽是绝对要打的!

  见长孙无忌和房玄龄等人还在喋喋不休的议论着,李世民直接打断道:

  “都别吵了。”

  “朕决定,先打高丽!”

  “至于松洲那边,先派去一万守军警备。”

  “左武卫和右武卫做好准备,随时准备出发高句丽!”

  李世民已经拍板定下,剩下的几个大臣即使再有意见也不敢提出来。

  李恪轻叹口气。

  【李二凤果然还是这么莽撞,怪不得第一次东征高句丽以惨败收尾。】

  什么?

  惨败?

  李二凤顿时就懵了!

  你方才不是说东征高句丽是正确选择吗?

  为何现在又说朕要惨败了?

  【高句丽距离大唐遥远,再加上大臣们的反对,此战气势上就不占优。】

  【虽说李二凤御驾亲征,但这也使得主将根本没有多少指挥权,战场瞬息万变,主将连指挥权都没有还打什么仗。】

  【李二凤也是真傻,自认为高句丽不是大唐的对手,正因为轻敌,才导致此次大唐大败!】

  嘶!

  李世民先前确实是想御驾亲征的!

  但因为大臣们都反对攻打高句丽,所以李世民才没第一时间提出来。

  他想先让大臣们同意攻打高句丽,然后他再顺水推舟提出御驾亲征。

  但这个想法,他从未告诉别人。

  李恪居然早早就知道了!

  不愧是朕的天师,有洞悉未来之能。

  听李恪这样说,高句丽确实不能打,若是兵败,吐蕃那边肯定也会趁机发难。

  到那个时候,大唐可就要腹背受敌了。

  此事,还是得从长计议。

  李世民思索片刻道:

  “朕换主意了,还是先打吐蕃!”

  “高句丽那边,再议吧!”

  草!

  大臣们很是无语!

  摊上这样的皇帝,他们有什么办法?

  翻脸比翻书还快!

  心里虽是这么想,但表面还是得处处恭维。

  “皇上圣明,高句丽确实需要从长计议!”

  “吐蕃是我大唐死敌,如若不彻底解决,松洲的百姓永世不得安宁!”

  “皇上此举造福松洲百姓,乃是千古良策!”

  李恪并不愿恭维李二凤,谁知道这个傻子又为什么改变主意。

  现在的他,脑子里还在想着高句丽的事。

  【高句丽肯定是要打的,这群棒子就是欠收拾,早点灭了他们才好。】

  【现在急着打不行,李二凤御驾亲征也不行,这傻子上去只会给战场添乱,还不如让主将全权指挥。】

  【说倒主将,薛仁贵是个不错的选择。】

  【只要能找到薛仁贵,此战就稳了!】

  你才傻子!

  你全家都傻子!

  李世民很是生气。

  朕好歹也立下过无数军功,怎么到你嘴里就成傻子了?

  简直不可理喻!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