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新笔趣阁 >大夏摄政王 >第二百三十一章 两头堵,拖字诀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二百三十一章 两头堵,拖字诀

  “一旦去了,那就正式落入他们的圈套中了。”

  箫尘轻声说着,说的箫承嗣眉头紧皱,脸上的怒火逐渐腾起。

  其他的事箫承嗣都能忍,但现在知道那些人的目标是他二叔箫尘,他绝对忍不了。

  “那就按二叔的意思,调博阳侯的十三万人马来京师,平叛!”

  箫承嗣咬牙道:“直接大军压上去,灭了贼首!”

  箫承嗣的话说完,箫尘立刻道:“那也不行。”

  这下箫承嗣有点儿愣了,他不解的看向箫尘,问道:“为何不行?”

  “大军压境,也是正中下怀了。”

  一旁的欧阳靖和此时幽幽开口,轻声道:“现在在渭南闹事的大多都是普通民众,那些哗变的部队必然都在营中,守城的也只有少数。”

  “陛下想,如果朝廷大军压境,是否要拿下城池?”

  “是!”箫承嗣点头:“没了城池,他们就没了根基,肯定要先夺城。”

  “那夺下城池之后,城内就会发生如下几种事。”

  欧阳靖和轻声道:“军将强抢民女,掳掠财货,杀伤人命。”

  “带军大将下令屠戮百姓,众多百姓横死街头。”

  “所有和此事有关的人都会陆续惨死,且这些事会在短时间内在天下传扬。”

  “那不可能!”

  箫承嗣瞪眼道:“博阳侯麾下将士个个都是精锐,绝不可能做出这样的事来!”

  “不用真的做。”欧阳靖和摇头道:“陛下现在还没明白,那幕后之人到现在都未曾现身是因为什么。”

  “因为什么?”箫承嗣有点晕了,始终不得要领。

  “没有具体的罪魁,那就是民众普遍行为,不是有组织有预谋的。”

  箫尘接过话柄,开口道:“这么说吧。”

  “大军压境,对方没有罪魁,那就会给世人一种感觉,朝廷的精兵良将镇压普通百姓,而普通百姓的目的只是向朝廷请愿。”

  “到时候老国公说的话无论真假,都会在天下传播,而且传播的速度极快。”

  “这样的事,世人都是宁可信其有的。”

  说着,箫尘顿了顿,见箫承嗣表情有些变化,又继续道:“到时弄的天下怨声载道,人人都说朝廷不是东西,朝中真的出了奸臣了。”

  “那时,幕后之人再登高一呼,重新扬起清君侧的大旗,再将我的名字昭告天下,细数罪责,而后发兵往京师来。”

  “那会如何?”

  “那就……”箫承嗣愣着,脑中快速转动,很快想到了一个让他脊背发凉的结果。

  “天下大乱!那会天下大乱的!”

  “是。”

  箫尘点头:“天下本就如此,莫要以为对百姓好,他们就不会反你。”

  “还是那句话,他们最相信的永远都是他们想相信的。”

  “朝廷积弊,上下之事众多,有的百姓过的都是朝不保夕的日子。”

  “这些人不会觉得是自己的问题,反会觉得是朝廷没顾好他们,是皇帝身边出了奸臣,他们的苦难都是这个奸臣带来的。”

  “当无端的仇恨有了具体的名字,他们就会一往直前,打着大义的旗号,去满足他们的小心思。”

  “真要到了那时,天下大乱是必然的,而朝廷就算最终能平叛,也会元气大伤,朝不保夕。”

  听到箫尘的话,箫承嗣只觉自己脊背发凉。

  他没想到,这个看似简单的民乱之事,后面竟会有这种弯弯绕,居然会影响这么大。

  “那……二叔,那咱们后边怎么办?”

  箫承嗣有点慌了,他根本就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这种事。

  这件事关乎到大夏的国本,也关乎到整个国朝的未来,欧阳靖和说的没错,的确是大事,要慎重。

  “好办,别急。”

  见箫承嗣明白事态紧急了,箫尘的语气反而变得柔和,轻声道:“有二叔在,你什么都不用怕。”

  “二叔来解决。”

  “要怎么解决啊。”箫承嗣已经快哭了,开口道:“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他们用的这手段怎么做都是大坑,好像无论咱们怎么做,天下肯定都要乱一样。”

  “现在需要做的很简单。”箫尘轻声笑道:“等就行了。”

  “等?”箫承嗣更茫然了,问道:“咱们等着,他们就会退兵?不动手了?”

  “那自然不会。”

  萧尘道:“首先调集博阳侯的兵马驻扎在京畿附近,这举动是告诉幕后之人,他如果轻举妄动,那就是粉身碎骨。”

  “之后,朝廷不进攻,但民政方面的事还是要做的。”

  “如之前定下的兴修水利,扩充田亩,免除百姓税赋之类的事,都要做,且要大肆传扬。”

  “他们现在只是说要清君侧,却还没有兴兵造反,他们就是想让朝廷先乱,病急乱投医,出兵平叛,继而造成更大的影响。”

  “相反,我们用软刀子杀人。”

  “他们不是不造反吗?那是不是还要听朝廷的?朝廷要办对百姓好的事,他们还要拦着吗?”

  “可是……”箫承嗣闻言,又问道:“之前老军侯不是说,咱们的人去了之后,他们能大肆编排吗?”

  “现在二叔又说要做民政方面的事,就不怕他们传谣言?”

  “这不用怕。”

  箫尘笑道:“老军侯说的那种情况下的谣言,和现在可能出现的谣言不是一回事。”

  “啊?”

  箫承嗣更懵了,完全听不明白。

  “大军压境是下下策,本身就会失民心,是绝对不能做的授人以柄的事。”

  “而做民政,做对百姓好的事,那就是反向的陷阱,如果他们想用这些事传播谣言,那就会打自己的脸了。”

  箫承嗣还是有点儿不明白,他转头看向欧阳靖和。

  老国公抿嘴一笑,道:“陛下,殿下的意思是,拖他们。”

  “民众现在都有愤慨之心,都觉得朝廷出了奸臣,义愤填膺。”

  “可这样的恨意不会持续太久的,人最终还是要吃要喝,要衣食住行。”

  “时间越久,百姓就想的越清楚。”

  “这过程中,我们无须做什么大动作,只需见招拆招即可。”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