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新笔趣阁 >三国:刘备的桃花军师 >第332章 雨露均沾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32章 雨露均沾

  话说刘备为赵尘庆功,叫来了城中所有的官员。

  这让有些并未与赵尘接触过,以及心中存有些许小心思之人有了其他的想法。

  他们私底下也会对赵尘言语问候,只是不敢当面斥责。

  宴会结束,刘备特意留下了赵尘、郭嘉和程昱三人。

  正所谓酒壮人胆,白日里刘备还在担忧,此刻经历了酒精的洗礼和赵尘等人的劝说,出兵司隶之事也在这一夜决定了。

  赵尘回到府里,整个府上下都没有睡,灯火通明等候着这个府邸的主人到来。

  早有下人匆匆将赵尘回府的消息报给了步练师和糜绿筠。

  二人算是府里的元老,组织着所有的夫人和子嗣在门口迎接赵尘。

  这一别就是两年,赵尘的脸上也多了些许沧桑。

  进门的那一刻,赵平和赵安二人匆匆就跑到赵尘脚边。

  赵尘看着自己的两个儿子,转眼功夫就长这么大了,心中不免有些感叹。

  步练师领着众夫人快步走到赵尘跟前。

  “夫君一路辛苦,沐浴水已备好。”

  赵尘点了点头。

  步练师的变化真大,当初刚在淮阴相见之时,还是活泼粘人,如今已经变得沉稳,颇有一方夫人的味道。

  他走上前,二话不说,给步练师一个大大的拥抱。

  “小师辛苦了,这么大一个家都需要你来操持。”

  听到这话,步练师忽然湿了眼眶。

  身后的糜绿筠、大乔、小乔都投来羡慕的眼光。

  赵尘依次拥抱众夫人,忽然想起未见甄宓,便问道:“怎么不见宓儿?”

  步练师走上前,笑道:“夫君还不知道吧,妹妹正在照顾孩子。孩子还太小,无法离开。”

  “孩子?”赵尘没有听明白,急忙顺着步练师的指引来到甄宓的房间。

  只见甄宓与一名娃娃躺在床上,甄宓正在安静地哄睡。

  赵尘蹑手蹑脚地走进了房间,其余众人便各自离开。

  甄宓见赵尘进来,急忙起身行礼。

  赵尘指了指床上的娃娃。

  甄宓回道:“尚未取名,还等夫君前来。”

  赵尘回想起一年多前自己与甄宓的疯狂,恍然大悟。

  他急忙问道:“是男孩还是女孩?”

  甄宓这才不好意思地回道:“是女孩。”

  赵尘满怀欣喜,笑道:“好好好!那便取名为赵蕙,如何?”

  甄宓没有意见,自然说好。

  看着赵尘很是欢喜,甄宓原本皱着的眉头略带舒缓。

  当夜,他拥抱着甄宓和赵蕙入眠。

  一连几日,赵尘都欢喜地抱着赵蕙四处闲逛,还不停地指着各种东西,叫唤赵蕙的名字,像极了一个老父亲。

  这倒是让小乔有些吃醋,毕竟回来这么多日,赵尘都不曾踏入她的房间,只是与甄宓互动。

  大乔也憋着相思之苦,劝说小乔别担心。

  这些,甄宓都看在眼里。

  这日,赵尘吃过午食,甄宓便将他拉到一旁,略有所思地劝说:“夫君回来也有数日,未曾到其他姐姐房间去过,姐姐们对夫君也十分思念。”

  赵尘反问道:“宓儿是在赶我走吗?”

  甄宓急忙解释:“不是不是,希望夫君留下还来不及,岂能赶夫君走呢。”

  “那是为何?”

  面对赵尘的质问,甄宓一时间不知道如何解释,羞愧地低下头。

  赵尘见甄宓面带愧疚之意,十分疑惑,还以为是甄宓因为怀孕期间自己没有陪在她身边,甚至连一封书信都没有而感到被忽视。他将赵蕙交给下人,拉着甄宓安慰:“十月怀胎,最为辛苦,宓儿独自面对,倒是让我这个夫君愧疚了。”

  甄宓微微一惊,忽然明白了赵尘的意思。

  她收起脸色,说道:“厚德误会了。”

  “哦?那宓儿为何面有难色?”

  这时候甄宓才开口说道:“宓未能为厚德延绵子嗣,还请厚德见谅。”

  赵尘惊讶地看着可怜楚楚的甄宓,心中莫名的伤感。

  这个时代,男尊女卑的思想根深蒂固,难以动摇。女子因子而荣也成为了最为常见之事,大到皇宫贵族,小到寻常百姓家。

  赵尘无法改变整个时代的风向,但他至少能改变甄宓的观念。

  他笑着说道:“宓儿记住,在尘眼里,不分男女,都是赵家的子女。女儿一样重要!”

  “可是……”

  甄宓闪烁的眼神让赵尘明白,想要一句话就改变她的观念,那是不可能的。

  观念之事,只能在日常的积累中慢慢转变。

  他给赵蕙儿女中最高的家庭地位,希望这样做能让甄宓慢慢意识到他的话是真的。

  当天夜里,赵尘并没有去其他夫人的房间,依旧陪伴着甄宓和赵蕙。

  直到三日后,看着小乔一直嘟着嘴,赵尘陪着笑脸,将小乔抱进了房间,连同大乔一起。

  建安六年七月,赵尘趁着大军尚在准备的时期,好好得给自己放了假,也算对各位夫人雨露均沾了。

  这日,郭嘉和程昱匆匆来找赵尘。

  赵尘便明白,是时候大军出动了。

  只是大军出动之前,他还有一件事必须要与刘备确认,以便后期计划的实施。

  他领着郭嘉、程昱和沮授三人,来见刘备。

  刘备已经一切准备就绪,就准备等赵尘所有安排好,便可出击。

  见赵尘领众人而来,刘备便问道:“军师,是否准备出兵司隶了?”

  赵尘点了点头,回道:“主公,此时出击司隶正是时候,只是在此之前尘还想请示主公一件事。”

  刘备回到座位上,顺口说道:“军师但说无妨。”

  赵尘严肃地回道:“搬迁治所。”

  刘备忽然正襟危坐,看着一脸认真的赵尘,十分疑惑。

  搬迁治所无异于迁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之事,非同小可。

  历来朝代,除非经历无法逆转的形势才有可能迁都,否则很容易被众人礼部之人认为是不合礼数,甚至是动了龙脉,有损龙气,遭到群臣反对不说,还可引发变故。

  拿近的来说,曹操第一次迁都到许县,便令汉朝朝廷被曹操掌控,第二次因为赵尘大军必经,不得不前往荥阳,两次都是经历的重大情况才不得已而为之。

  历史上最著名的迁都,莫属于明朝朱棣,以及北宋向南宋的变迁两次了。

  刘备不解,神情也变得严肃,问:“军师,这是为何?”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