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新笔趣阁 >无敌七皇子 >第204章 两难选择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04章 两难选择

  梁帝听完太子的话,心里暗暗叹气。

  二皇子这番话,不能说全无道理,可是从话的格局来说,实在不怎么上台面。

  “太子,你到底是主张和,还是主张战?”

  太子看看左边的三皇子靖王,又看看右边的七皇子秦轩。挠了挠头。

  “父皇,儿臣觉得,都行!”

  “父皇说打,儿臣赞同。父皇说和,儿臣也不反对。”

  梁帝无语三秒,随后看向三皇子靖王。

  “靖王,你说说你的看法。”

  “是,父皇。”三皇子一如既往地、儒雅地朝梁帝行了一礼。“启禀父皇,儿臣以为,大梁乃天朝上国,当有大国之风,既然北燕已经低头臣服,大梁还是应当以和为贵。”

  梁帝点了点头,看向七皇子秦轩。

  “越王,你此番随同大军出征,对前线战事最有体会,现在你说说看,大梁接下来,应当何去何从?”

  秦轩淡淡一笑。

  “启禀父皇,大梁何去何从,儿臣不敢妄言。不过,儿臣以为,孙子云: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乃善之善者也。”

  “如果北燕甘愿臣服,大梁可以与之和谈。”

  “哦?”梁帝微微一怔,随即捋着胡须而笑。“好,真想不到,大家的意见出奇一致。”

  “既然大家都主张与北燕言和,那这和的章程,大家又有什么看法?”

  听到梁帝这个问题,刚才还热热闹闹的武英殿,立刻变得寂静无声。

  和的章程,也就是和谈条件。

  按照大梁以往情况,都是败给北燕,之后大梁以丰厚条件求着北燕和谈。

  现如今,大梁作为战胜者,如何向北燕提要求,这对于大梁来说,还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

  沉寂片刻之后,刑部尚书赵大人率先发言道:“陛下,既然是北燕主张议和,却不知,北燕提出的和谈条件,都有哪些?”

  刑部尚书此言一出,大梁群臣纷纷回过神来。

  对啊,谁主张谁提案。既然是北燕主张求和,那么和谈的条件也就应该由北燕提出,之后双方讨价还价。

  梁帝看了一眼台阶下方的皇子群臣,叹了口气。“北燕的和谈条件有三。”

  “第一,大梁向北燕和亲一位公主。”

  “第二,大梁向北燕支付五百万两军费。”

  “第三,大梁每年向北燕支付五百万贯岁币。”

  这三个条件,犹如三记炸雷,在武英殿内炸响,将所有人炸得外焦里嫩。

  “什么?”

  “北燕人打了败仗,居然舔着脸向大梁提要求?”

  “是啊是啊,到底谁给他们的勇气?梁、梁什么茹吗?”

  “这帮强盗,真是狼子野心,人人得而诛之,杀之后快!”

  “就是就是!”

  一片乱哄哄的议论声中,吏部尚书何大人扬起双手压住众人:“诸位大人,诸位大人!”

  “这里是大梁朝堂,不是市井街头,岂能乱乱哄哄,成何体统!”

  有他维持秩序,武英殿总算安静下来。

  何大人整理一下袍袖,朝梁帝行礼道:“陛下,老臣以为,既然大家都同意和谈,那么,正所谓讨价还价,北燕人提出和谈条件,同意与否,大家还是可以再行商议,而不是北燕人狮子大开口,我大梁就要全盘接受。”

  刑部尚书赵大人出列道:“陛下,何大人说得对,现如今,大梁是得胜一方,北燕却狮子大开口,我们可以全盘否定。”

  梁帝点了点头,刚要开口说话,户部尚书沈放出列道:“陛下,微臣以为,何大人与赵大人所说,不无道理,不过,既然是和,既然何大人与赵大人方才也说,大梁是天朝上国,应当有大国之风,那么,臣是否可以这样以为——”

  “如果可与北燕罢兵言和,北燕人所提出来的某些条件,大梁也可以适当予以考虑?”

  沈放的话,再次令武英殿陷入一阵死寂。

  三皇子一方想要对其进行反驳,然而沈放的话,却已经堵住这些人的嘴。

  你们说大梁是天朝上国,应当有大国之风。

  这是何大人、也是三皇子的原话,虽然没有监控,也没有录音为证,可是这么多人在这里听着,而且听得清清楚楚,容不得耍赖。

  梁帝朝台阶下面看了一眼,捋了一下胡须。

  “不错,如今大梁是得胜方,北燕提出和谈,这和谈的条件,自然不能全由他们说了算,不过,如果真能换来长久和平……”

  梁帝说不下去了。

  大梁之前败,大梁割地赔款。

  大梁现在胜,大梁还要接受北燕人的条件?

  有这个道理吗?

  这也太窝囊了吧?

  可是,如果不接受北燕人的条件,双方很有可能再起兵戎。

  到了那时,双方还要大打出手,劳民伤财,生灵涂炭。

  怎么办呢?

  想到这里,梁帝有些发愁。

  正在这时,沈放朝吏部尚书赵宗献使了个眼色。

  后者立刻会意,朝梁帝拱手道:“陛下,臣有话说。”

  梁帝抬起头,看了一眼赵宗献,点了点头。“赵大人请讲。”

  “谢陛下!”赵宗献装模作样,朝梁帝行了个礼。“陛下,臣以为,此次北境之战,大梁之所以觉得大捷,固然有先帝庇佑,陛下圣明,将士用命,七皇子随同大军出征,也激励士气。”

  “现如今,北燕人主动议和,那么,这议和的主办,不如还让越王负责。”

  赵宗献话音刚落,立刻有大臣出列附和道:“陛下,赵大人说得对。七皇子之前便智斗多尔吉,扬我大梁国威,之后又随同大军,取得大捷,由他主持议和,定能为了大梁取得最大利益!”

  “陛下,臣附议赵大人之言!”

  “陛下,臣也附议!”

  “臣也附议!”

  呼啦啦,一大群朝臣附议。

  大家都能明白,这是个两难之责。

  谈不拢,谈崩了,是罪。

  谈拢了,丧权辱国,还是罪。

  可是对于梁帝来说,听到朝臣们举荐,不禁眼睛一亮。

  朕怎么把这个宝贝儿子给忘了!

  “越王!”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