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新笔趣阁 >大明:开局气哭朱元璋 >第163章 小小县城热闹得像京城!郑和大吃一惊!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63章 小小县城热闹得像京城!郑和大吃一惊!

  “不管是暴雨倾盆,还是夜里的便壶,一倒下去,嗖的一下流到地底下,最后聚到城外的大粪池,变废为宝,做成肥料免费发给种田的老百姓。”

  郑和一听,这招数挺高明嘛!

  “整个县城地下,都有排水系统?”

  “不光有排水的,还有高级的抽水系统咧!”

  “你知道这是啥玩意儿吗?”

  说着,店家还指了指旁边的洗手盆。

  店家走过去,转了转水龙头上面的把手。

  霎时,清亮的水就哗啦啦流出来了!

  这一下,把郑和吓得目瞪口呆!

  店家嘿嘿一笑,道:“这用的,全是地下井水呢。”

  “这位客官,跟您说啊,咱们朱大人,不光是当官的,还是个发明大王呢!”

  “再跟您说啊,他爱财,但只爱富人的财!”

  “可能您还不知道,朱大人刚上任,第一件事就是把沛县的三大豪族叫到一块儿,说要带着他们一块儿赚钱!”

  “朝廷不是规定,当官的不能做生意,不能和百姓争利益吗?”

  “那好办,朱大人直接教这些大家族怎么赚钱,等他们腰包鼓了,朱大人再想法子,用权力,从那些有钱人手里挤出来!”

  “这就叫做……放长线钓大鱼!哈哈哈!”

  “然后挤出来的钱,朱大人就全用来建设咱们县城。”

  郑和听完,慢慢地点点头。

  这么说,这个朱寿,竟然还有点生意头脑?

  想到这儿,郑和无奈地笑了笑。

  “行了,你忙你的去吧。”

  郑和挥了挥手。

  店家走后,郑和又看向李诗诗。

  李诗诗低头,回答道:“郑公公瞧见了吧,朱寿真是个好官。”

  郑和点点头,说:“这点东西,说明不了啥问题。”

  “他是不是好官,不是他自己说了算。”

  “也不是老百姓说了算,而是朝廷说了算。”

  “因为,说到底,他是朝廷的官,不是老百姓的官。”

  李诗诗点头,不再说话。

  俩人随意喝了会儿茶,起身走出,在沛县的大街上溜达起来。

  他们走到了沛县最热闹的大街。

  这条街,人多得跟蚂蚁搬家似的!

  郑和从没见过这么多人都挤在一条街上!

  搞得郑和都不太想往里走了。

  街边有叫卖的小贩,

  两边的店铺五花八门!

  有饭馆、有酒楼、有茶馆、有风月场所、有赌场,样样齐全!

  “这儿,就是沛县最繁华的地儿了吧?”

  郑和感叹道。

  李诗诗点头,说:“没错,郑大人。”

  郑和笑着点头,继续说:“不得不提,我在南京都没见过这样的繁华。”

  边说边逛,

  很快就走到了一个赌场前。

  郑和望着眼前的赌场,心头忽然冒出了个挺新奇的念头。

  对于赌博这事,郑和并不反感。

  毕竟,发明麻将是郑和在历史上的事儿啊!

  他还记得,以前在船上,士兵们常常因为无聊而闹腾。

  没错,士兵们会因为太无聊而起事。

  毕竟,在广阔无垠的大海上,一航行少则几月,多则一年甚至几年。

  那些水手们都思乡心切。

  多少次,郑和差点被自己人给害了。

  不过,郑和从没处罚过那些想叛乱的士兵。

  因为郑和也明白,实在是太无聊了。

  于是,郑和急中生智,用骰子改来改去,最后发明了麻将。

  这么一算……

  郑和也算个发明家了。

  想到这儿,郑和自嘲地笑了笑。

  要是能把麻将普及到民间,也能让老百姓的业余生活丰富不少。

  想到这儿,郑和大步流星地带李诗诗走进一家专门做手工活的匠铺。

  老板一看,连忙迎出门来,说:“这位客官,你是要现成的,还是定制些什么?”

  “定制。”

  郑和说罢,伸手道:“拿纸笔来。”

  “好嘞。”

  很快,郑和就在纸上画出了记忆中的麻将模样。

  麻将现在只在郑和的舰队里流传。

  士兵们闲来无事,就在船上搓麻将。

  郑和把麻将的样子、图案都画了下来,玩法也写在一张大纸上,递给老板,说:“老板,这东西我不留,你照着做就行,做好了,送到对面的赌场去。”

  说完,郑和掏出一两银子,扔给了老板。

  老板一瞧,立刻嘿嘿笑起来,说:“好嘞!这位客官真阔气啊!”

  离开匠铺后,一旁的李诗诗一脸迷茫地看着郑和,问:“郑公公,那是啥东西?为什么要送到赌场去?”

  郑和笑着摆手,说:“呵呵呵,不懂就对了。”

  “这东西叫麻将,是我在航海时,闲着没事,发明的一个小游戏。”

  “这麻将玩起来,可和掷骰子不一样。”

  “麻将虽然玩法单一,但这一种玩法,百玩不腻,你可以用各种策略打败对手。”

  “掷骰子全凭运气,但麻将,运气只占三成,就算手里的牌不好,只要你技术高,照样能赢个满堂彩。”

  李诗诗听了,慢慢点了点头。

  虽然心里疑惑不解。

  毕竟,在李诗诗心里,郑和那高大光辉的形象早已深深烙印。

  她都不敢相信,郑和这种一向严肃的人,居然还能捣鼓出赌博的玩意儿?

  两人又在街上转了转,期间还问了不少人。

  但大家的反应都一样,都说他们的朱大人是个好官。

  郑和虽然不甘心,但也得承认,这个朱寿可能真不像表面那么简单。

  傍晚时分,郑和和李诗诗回到了县衙。

  朱寿早就知道郑和会回来,预先备好了一桌酒席。

  见到郑和,连忙双手欢迎道:“哈哈!来来来!郑大人!请坐!这边请!”

  郑和见状,也不客气。

  坐上了主位,自顾自地吃了起来。

  吃到一半,郑和想起了什么。

  于是开口问:“对了,朱大人,我刚才在街上,听见很多富商都在讨论什么……投资,参股之类的话题。”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