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新笔趣阁 >大明:开局气哭朱元璋 >第211章 从七品直升三品!一步登天成为工部尚书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11章 从七品直升三品!一步登天成为工部尚书

  !

  "郑和计划在南洋、天竺等地购买昆仑奴。"

  "郑和这次下西洋,带了一百艘宝船,预计能带回五万名昆仑奴,够不够?"

  朱寿点点头,说:"足够了。"

  "很好。"

  "先忙铁路的事吧,等铁路建成了,朕重重有赏。"

  "现在,朕任命你为工部左侍郎。"

  "等这事办成了,朕封你为工部尚书。"

  朱寿笑了笑,没说话。

  六个部门中,工部的权力算是最小的。

  不过这也没关系。

  他对权力并不是特别执着。

  权力嘛!够用就好。

  反正他现在想搞基础设施建设,工部侍郎的职位也够用了。

  想到这里,朱寿慢慢站起来,拱手道:"那,如果皇上没其他事,微臣就先退下了。"

  "急什么呢?"

  朱棣白了朱寿一眼。

  朱寿笑道:"微臣一路颠簸,还带着家人,刚到京城,连住的地方都没有。"

  "微臣得去找房子啊。"

  朱棣摆摆手,说:"不用你操心了。"

  "朕已经给你安排好住处了。"

  "一会儿会有人领你去。"

  朱寿一听,这待遇还不错。

  连房子都给解决了。

  朱寿索性又坐了下来,说:"谢皇上。"

  朱棣摆摆手,继续说道:"凤阳的朱寿。"

  "你真是个奇人啊!"

  "对了,朕还想问问,你读过兵书吗?"

  朱寿摇摇头。

  朱棣这么问,是因为系统模拟中的朱寿,百战百胜,面对蒙古大军总能出奇制胜!

  所以他想问问朱寿会不会用兵。

  如果朱寿会用兵,朱棣还能给他个兵部侍郎之类的职位。

  朱寿摇摇头,说:"微臣只是一介文官,从未读过兵书。"

  朱棣点点头,说:"那朕再问你,现在瓦剌有三万铁骑。"

  "虽然不多,但如果朕派四十万人去,你觉得可行吗?"

  朱寿笑着摇头,说:"为什么要派这么多人?瓦剌只有三万人,我们派四十万?后勤是个大问题啊!"

  朱棣点点头,说:"朕当然知道。"

  "朕打算明年六月去瓦剌,十月回来。"

  "毕竟,十月是秋收时节,需要人力。"

  "所以,必须速战速决,两个月内彻底打败瓦剌!"

  朱寿低头想了想,说:"皇上为什么非要北征呢?"

  "北征得不到什么,反而要花很多钱。"

  朱棣摇摇头:"你不懂。"

  "朕北征瓦剌,不是因为好大喜功。"

  "而是瓦剌人该打。"

  "谁让他们不服我大明呢?"

  朱寿笑笑,说:"现在瓦剌已经是大明的朝贡国了,为何还要屡次打击他们?"

  "因为朕要让他们从此再也不敢染指中原!"

  朱寿立刻反驳:"方法有很多,战争是最下策。"

  "战争,是在无路可走时的选择。"

  朱棣一听,更感兴趣了。

  他歪着头,看着朱寿,问:"那你有什么好办法?"

  "发展国内就行了。"

  "等你强大了,他们会主动要求你驻军。"

  "微臣建议,尽快解除海禁。"

  "加强对外贸易,朝廷通过贸易赚的钱,又能发展军事。"

  "只要我们的火枪比敌人的好,敌人就永远不敢染指中原!"

  朱棣一听,突然想起了沛县衙门的那些火枪。

  那些火枪造型奇特,连火绳都没有。

  怎么发射呢?

  想到这,朱棣开口:"对了,沛县的火枪……"

  事已至此,朱寿也不打算隐瞒了。

  直接说:"那不叫火枪,那叫燧发枪。"

  "不需要火绳,扣扳机就行。"

  "而且,无论精度还是射速,都远超火枪。"

  "如果全军都能装备这个,那么……"

  说到一半,朱寿笑笑,说:"别说瓦剌了,皇上想南下征服天竺,东进平定倭国,都绰绰有余!"

  朱棣一听,眼睛直接亮了!

  他难以置信地盯着朱寿,许久,他说:"这么说,你私下造了几百把火枪?"

  朱寿点点头。

  "呵呵,单凭这一点,朕就能让你死。"

  朱寿笑笑,说:"皇上当然能让我死,但我能做的事还多着呢。"

  "让我活着,比让我死,更有价值。"

  朱棣一听这话,笑了。

  他指着朱寿,边笑边说:"你小子,还真有两下子!"

  "你是第一个在朕面前说这种话的人。"

  "不错,朕不杀你,并不是因为你有本事。"

  "我大明地大物博,人才济济,不缺你一个有本事的人。"

  "朕不杀你,是因为朕欣赏你。"

  "对!继续保持这种性格。"

  说完,朱棣慢慢站起身。

  继续说:"一年时间,你能造多少把燧发枪?"

  朱寿算了算,说:"一年时间,如果资金充足,五十万把。"

  "好。"

  朱棣点点头,说:"朕给你三百两银子,明年今日,朕要看到五十万把燧发枪!"

  "不!"

  朱棣突然想到什么,又摆摆手,说:"今年年底,先给朕造出十万把来,年底的军事演习,朕要让文武百官都来看看,这燧发枪到底比火枪强在哪!"

  朱寿点点头,微笑着说:"放心吧,皇上,微臣一定不负所望。"

  "行了!天色不早了。"

  朱寿到应天府时,已是傍晚。

  这时的大明实行宵禁。

  朱棣摆摆手,说:"你回去吧,明天早朝别忘了来。"

  不久,一名太监走过来,做了个请的手势:"朱大人,请。"

  朱寿跟着太监来到书房外。

  此时,李诗诗、景雨墨、尹雪、胡三等人已在外面等候多时。

  李诗诗急忙跑过来,一把抓住朱寿的手:"朱大人!皇上召见你什么事?皇上生气了吗?!"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