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新笔趣阁 >大明:穿成汉王,朱瞻基却重生了 >第123章 彩头是太子之位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23章 彩头是太子之位

  一阵寒风吹来,本就衣不蔽体的矮小乞丐冻得打了一个哆嗦。

  他蜷缩着睡在稻草上,肚子饿得咕噜咕噜叫。

  突然,他听见了什么东西落地的声音,他睁开眼睛一看,是一个被啃了半个的馒头,此时在地上已经沾上了黑色的灰。

  他知道这个东西很脏,但是他还是咽了咽口水,伸出手去捡,这个馒头却被一只更黑的手抢走了。

  另一个看起来肥头大耳穷凶恶极的糙汉,直接将馒头捡起来,一口塞进了嘴中,就连上面沾的灰也没拍。

  马蕴咽了咽口水,心中觉得恶心的同时又有些懊悔。

  刚刚自己的动作快一点就好了。

  就在这时,另一个狱卒也把自己吃剩的馒头扔了进来。

  这一次,马蕴学聪明了。

  他一把就抓起馒头,潦草的拍了几下上面沾着的灰。准备开始吃。

  但是当他把上面的灰拍干净时,一只如熊掌一般得大手,将这馒头一把夺过,然后塞了口中。

  马蕴的手中只剩一些馒头碎屑,他拿眼睛瞪着这个长得又高又大的抢馒头的人。

  但是那个黑熊的大高个反过来俯视等着他。

  马蕴的心里有些发怵,体型力量上的巨大差距,让他移开了目光,向另一边走去,一边走还一边将手中的馒头碎屑小心翼翼的放进嘴中。

  他忍受着饥饿,双眼无神的看着狱窗外的那一轮圆月。

  那个开火锅店的人,到底是不是穿越者呢?

  他记得明朝前期连辣椒都没有,怎么会有火锅呢?

  要是自己所学的历史常识没有骗自己的话,那么这个人有很大的可能就是穿越者。

  而且还是一个位高权重的穿越者,因为他能拿到远在洋外的辣椒。

  不知道自己投靠他,他会不会管自己。

  不然在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自己真的活不下去。

  绝对会被饿死或者冻死。

  ……

  尚书房,父子两人吃着火锅。

  朱棣到金樽中倒着米酒香甜可口。

  燕王得杯中却是苹果汁。

  “爹,儿子以果汁代酒敬您一杯!”

  朱棣笑了笑,这小子是想像上次灌别人一样灌自己啊。

  他将自己的酒杯递给燕王。

  “喝吧。”

  燕王扬起眉头,“禁酒令解除了?”

  朱棣点头。

  “那儿子可就不客气了啊!”

  燕王直接拿了一个大碗递到一边侍候倒酒的宫女面前。

  “倒满!”

  随后,又把朱棣的金樽给递了回去。

  “爹,我干了,你随意!”

  现在的燕王已经对古代的酒已经有了一个基础的认识,不会像上次一样喝得烂醉。

  一碗酒下肚,屋内温暖如初,燕王的俩脸上已经冒起了细汗。

  不愧是帝王饮的酒,入口在舌尖滚珠,入喉清甜。

  古人说的琼浆玉液也就是如此了吧。

  于是燕王迫不及待又给自己倒上一碗,自己又饮尽。

  朱棣看着燕王这副百年没喝过酒的样子,轻蔑的笑了笑。

  等到燕王倒第五碗时,朱棣出声制止。

  此时的脸颊微红的燕王已经有了微醺的感觉,但是也乖乖听话,放下了手中的酒碗。

  “朕,明年想出兵,争取这次把草原部落清剿干净,这样边境的百姓就能安居乐业了。”

  “爹,您还是御驾亲征吗?”

  “嗯,朕不去的话,收拾不了那些蛮人。”

  “爹,您指派一个将军挂帅便是,何必一把年纪还这样折腾。”

  “爹也不想折腾,但是朝中的这些将军,有能力的要么战死要么残疾,剩下这些能力有,但不多。元人奸诈狡猾,朕指派将军去,那是浪费兵力财力。”

  朱棣说完,抬头看了看天花板。

  “要是朕有你爷爷那个时候的勇猛良将,就好了。”

  原本对明朝洪武时期并不了解的燕王,自从穿越过来后,也是耳濡目染。

  知道了常遇春、蓝玉等人。

  这些人带兵打仗的能力,确实很不错。

  可惜……

  要是建文时期这些人都还在的话,朱棣也不一定能打到京师。

  更是不一定能登基。

  “虽然现在缺少一些猛将,但是现在我们有产量惊人的粮食。”燕王随口宽慰朱棣。

  朱棣转头看向燕王,“你说朕下一次能把那些元人一网打尽吗?”

  朱棣这话把燕王问沉默了。

  毕竟他是知道结果的,虽然大胜,但是还没有达到朱棣想要的那种结果。

  而他也知道,将元人一网打尽一直都是朱棣的执念。

  但是眼下他只是能昧着良心说:“会的,爹。”

  朱棣哈哈大笑,端起酒杯一仰而尽。

  但是燕王的良心有些过不去。

  “爹,您想听实话吗?”

  朱棣止住笑声,眼神锐利的看过来。

  “讲。”

  “那我说了您可别揍我。”

  燕王搬了搬自己屁股下面的板凳。

  “我觉得您前三次都没有做到,这一次,估计结果还是一样,治标不治本。”

  “能大胜,但是您也别抱太大的期望。”

  朱棣眼神一冷,“住嘴!”

  父子两人久久沉默,半晌,朱棣才开口。

  “你就这么不相信你的老子?”

  燕王立马解释,“没有,您的能力大家有目共睹。”

  “但是就这个现实条件来论的话,应该会这样。”燕王停顿了一下,继续问,“就算是这样,您还会亲自出征吗?”

  朱棣沉默了,像是在思考。

  “会,为了边境的百姓不受外敌蹉跎,为了我永乐的一世盛名。”

  燕王收敛会脸上的表情,严肃点头。

  “儿子知道了。”

  他在心里琢磨着,其实要达成朱棣的心愿,也不是很难。

  要不然明年的出征,就帮他把那些元人永久性的收拾了吧。

  在大明的堪舆图上,又多一片领土。

  毕竟几百年后,本来就变成一家人了。

  那早收复和晚收复并没有什么区别。

  “父皇,儿子要是帮您收复了这片草原,有什么彩头?”

  朱棣的眼睛一亮。

  从前燕王说这些话,朱棣是不会相信的,反而还会教育一句痴人说梦。

  而如今开了窍的燕王,朱棣的心里竟然产生了一丝期待。

  要是真的一劳永逸,那将是皇权的永久稳固。

  “你要是做到的话,那你大哥的位置,你来坐。”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