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新笔趣阁 >我的父亲是嘉靖 >第二百二十八章在家研究学问不好吗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二百二十八章在家研究学问不好吗

  满脸无辜,委屈表情的天稽,根本就不明白,自己哪里惹得许栋不痛快了。

  好不容易站起身的许栋,还没有来得及下达反击的命令。

  就再次听到了一阵炮击声传来。

  心头一震。

  大明水军的火炮发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点。

  “快,船只掉头,回到大雾之中去。”

  在紧急关头,掩护他们出逃的大雾,此时成了而他的救命良药。

  大雾之中。

  他们看不到大明的人,相应的大明的火炮,也会找不到他们的船只。

  暂时来说是安全了,可等到大雾散去,依旧会被堵在海上出不去。

  那么唯一剩下的选择,就是再次回到陆地上。

  聪明人不止许栋一个。

  经验丰富的其他小头目们,也有样学样,刚刚露头,又开始掉头。

  此时就是赌运气了。

  运气不好就被炮弹打中,开始摆烂。

  战斗有可能死无葬身之地,而等待或许还有活下来的可能。

  尽管,在朱执带领水军作战的时候,大多数都是被杀个干干净净,可现在水军的主将已经换人了。

  那么其他的可能性也就会提高。

  冲在最前方的李光头,随时都在关注着海上的战况,一边倒的战斗,只有一开始有着几声反击的战船,被大明的火炮,立刻集火打沉之外。

  其他的战船也学乖了。

  只是在努力地躲避可能落下的炮弹,再也没有想过进攻。

  毕竟打不着,还浪费火药。

  自己还容易成为出头鸟,一时间,整个海面上就形成了一种诡异的局面。

  突围的船只,四散开来,只在原地打转。

  而大明的火炮,却是不断地压缩着敌人的活动范围。

  每一颗炮弹落下,那些战船就听话的,向着大明需要的方向聚拢过去。

  “准备!”

  李光头看得目眦欲裂,自己的所有家当,眼看着就要烟消云散了。

  心头滴血一般的大声喝道。

  身旁的人,精神一振,自家的老大,终于想到了应对的办法,要出绝招了。

  “准备投降!”

  谁知,到了最后,也只有一句投降的话。

  可听在众人的耳中,心里却都松了一口气,垂死挣扎在此时此刻,没有半点意义。

  投降就是最好的选择。

  他们是海盗,不需要什么骨气之类的,活命才是最重要,据说大明经过了变法之后,现在已经很少杀人了。

  虽不知真假,但值得赌一次。

  远处,高大鲜明的巨大战船上,俞大猷拿着望远镜,正看着大雾的边缘处。

  战况很激烈,现在都是大明水军打出去的炮弹。

  水花溅起。

  海浪翻涌。

  让小一点的船只,都差点侧翻。

  “这些就是被巡按福建御史陈九德称之为,不可战胜的海盗们?”

  俞大猷不禁心中怀疑,是自己训练的水军厉害了,还是以前的大明官员不作为?

  或许两者都有吧。

  “佛郎机人似乎也不怎么样啊!”

  李逢时也同样很是奇怪。

  他是听说过,这些人有多么的厉害,厦门附近的海盗,都快要被杀绝了。

  没想到,战斗起来,还不如刚刚从大雾之中航行出来的那些海盗们。

  俞大猷此时想起了,朱执告诉他的一些消息。

  通常情况下,朱执打击海盗的时候,海盗都会提前部署战阵,又或者会销声匿迹,根本就找不到。

  种种迹象都表明。

  海盗和浙江,福建等地的官员,士绅们的联系,很是紧密。

  好在他一直都在船上,没有半点想要登陆宁波府的意思。

  不然怕是现在,在宁波府已经深陷泥潭了吧。

  一群人,想要算计一个人。

  简直不要太容易。

  “朱大人不容易啊!”

  想到此处,就感觉朱执能够一直顽强地活到现在,到底要付出多少心力。

  听说朱大人的身体,一直都不太好。

  估计也和此事有关。

  每天睡觉的时候,都怕被人在梦中砍了脑袋,一睁眼又要面对四面八方的不怀好意。

  就是他俞大猷身处朱执的位置上,也绝对焦头烂额。

  没有死在战场上,先把自己活生生地累死了。

  “哎!”

  李逢时也是一声叹息。

  “我突然发现,科举中进士,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了。”

  文臣若都是这种样子。

  最一个大明的士兵,也没啥不好。

  最起码心安不是?

  对于中进士的执念,李逢时此时是真的放下了。

  能为朝廷出力,在哪不是做事?

  军师祭酒啊!

  大明又有几个这样的职位?

  “不知曾铣将军的军师祭酒,是个怎样的人?”

  突然,李逢时对同样是军师祭酒的郑若曾,起了一丝好奇心。

  “我也不知道,反正应该挺厉害的,现在军队改制之后,可没有酒囊饭袋,能够坐到该高位上去。”

  摇了摇头,俞大猷表示自己只听过此人的名字。

  其他一概不曾知晓。

  “郑若曾此人我知道。”

  不知何时,听到火炮轰鸣声的罗亮,走出了他的那一间小屋,也站在了船头,看着远处的壮观景象。

  罗亮算到了大雾来临的时间,地点,范围,自然就要亲眼看上一看,做好记录才行。

  他也知道,只要炮声响起的时候,就是大雾中的敌船出来的时候。

  见到是悄无声息来此的罗亮,俞大猷和李逢时两人,感觉又不好了。

  不过,则样的感觉,也只存在了一刹那。

  “罗大人神机妙算,这场大雾,就已经节省了我军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物力。”

  俞大猷佩服地说道。

  若是历史上,三国时期的曹操身边,有罗亮这样的人的话,那会遭遇赤壁惨败。

  说不得,一个将计就计,早就一统天下了。

  “都是应该做的,咱们在宁波府待了这么长的时间,这点天象,还是能够算出来的。”

  对于这一点,难者不会,会者不难。

  罗亮刚好就是很会的那种人。

  “就是那位叫郑若曾的军师祭酒,也能够看得出来,区别只在于更加具体的准确性而已。”

  “这么厉害的吗?”

  同样是军师祭酒,李逢时只觉得,自己和人家的差距,实在是大了一点。

  大到自己都觉得,不配在这个职位上做事。

  之前还觉得,进士也就那么回事。

  现在只觉得,自己也就那么回事。

  “是啊,人家不但会看天象,还会治病救人,他们家里人都是世代学医的医学世家。”

  罗亮的话,再次给了李逢时一个重击。

  一个人能够聪明到这种地步,还跑出来嘚瑟啥?

  在家研究学问不好吗?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