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新笔趣阁 >我的父亲是嘉靖 >第四百六十章也是造化弄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四百六十章也是造化弄人

  朱载坖很快就陷入了沉思。

  上一辈子,他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小人物,小人物的想法,总是太过于想当然。

  好在,他此时的身份还算不错。

  有一个强势的父亲,可以让他免除许多麻烦。

  不然他都想不出来,若是一个平头百姓,又该怎么在这个世道,好好的活下去。

  此前他都装作无所谓。

  实际上也是无所谓。

  就是表明自己的人畜无害,再加上广结善缘,怎么着都可以做一辈子的富贵王爷。

  结果也在按照他的想法,在一步步地实现。

  可现在,他快要长大了,也该有些责任需要背负了,就不能再像以前那样,随意的出去钓鱼,玩乐。

  大哥和三弟在这方面就领悟得很好。

  看着是偷跑到了辽东,可实际上呢?

  人家带回来了战功。

  在任何时代,战功都是最好的勋章。

  别管你的经济搞得怎样,又让多少人衣食无忧,都没有那种打的整个天下十室九空,却又震慑内外来的功绩让人心生敬佩。

  历史上,别管当时的百姓们,官员们,乃至于那些世家们有多恨汉武帝刘彻。

  可在后世的人眼中,汉武帝刘彻就是一个纯粹的民族英雄,就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雄主。

  “给我大姐的那些技术,都教出去了吗?”

  想明白了自己的定位,朱载坖一反常态地问起了,关于自己大姐的问题。

  他如今就是大明的钱袋子。

  想方设法地让大明的国库有钱,让皇上的内帑有银子。

  顺便也让其他的皇子,皇女们,不再受困于窘迫的境地。

  而这也是嘉靖从他手中,一定要拿走戚继光的真正原因。

  嘉靖可以允许朱载坖养着军队,但手上不能有名将,在嘉靖看来,戚继光就很有这方面的天分。

  尽管此人是他所见过的那些武将们最年轻的一位。

  “都已经交出去了,那些人学得很认真,工坊也已经按照图纸在建设了,预计在一个多月之后,就会完工。”

  陆绎回答得有条不紊。

  “那就好,通知一下,让孟冲这一次也随本殿下去西安府吧,把刘敬堂留下。”

  刘敬堂现在的身份可要比曾经他在刑部的时候,都要风光得多。

  权利这方面也大得吓人。

  除了聚贤楼和演道院,以及搏戏楼不没有管着之外,其他裕王府的产业,都是此人一手在操办的。

  其中,载坖学院更是佼佼者。

  谁也没有想到,经过了几年的发展,这一处学院,会成为大明西东地方人才的培养地。

  官府和某些世家大族也不是没有建立过这样的学院。

  可结果都不是很理想。

  因为有教无类,不是说说而已,是必须要做的。

  “殿下,咱们什么时候出发?”

  陆绎盘算着自己还有多少事情没有交代下去。

  现如今,他手中管着的产业不是很多,但更加的重要,一个是钱庄,另一个就是搏戏楼。

  这两者,在很多地方,似乎都已经不可替代了。

  “十天,十天后出发。”

  略一思索,朱载坖就给出了一个准确的时间。

  而十天之后,演道院培养出来的第一批辣椒,也会成熟结子。

  到时候带着去西安府种植一下,也算是开辟了一个新的农业产业。

  其实,在大明发出悬赏的时候,朝廷和裕王府也收到了一种外来作物,不过是朱载坖因为某些原因,并不敢大范围地种植。

  烟叶这玩意。

  利润很高。

  可一旦推广起来,也是害人不浅。

  目前种植最多的也只在云贵一带,没有受到大明的推广,传播的范围还不是很大。

  知道的人,也不会很多。

  但这种消息,瞒不了多久,对于商人来说。

  只要见到利润。

  哪管他危险不危险。

  至于遗臭万年,那也是万年之后的事情了。

  另一边。

  早就出了京城,走了很远一段路的戚继光,坐在马车内,却是再也看不进去书了。

  书籍都是他从军学院带出来的。

  其中的兵法,各种各样。

  更有近代人著作的兵书,其中以周尚文的兵书,最为实际。

  阐述的火器用法,让人耳目一新。

  书中还着重强调了,往后一个朝廷的强大与否,就在于火器是不是犀利。

  而在火器的打击范围内,才会有仁义这种礼仪出现。

  不然就等着被人奴役吧!

  说得很残酷,但却很实在。

  别人怎么看待,戚继光不是很清楚,但他认为本应该如此才对。

  然而,在想起他面见皇上的时候君臣之间的对话,心中又是一阵热血沸腾。

  “朕这个二儿子,看起来一心都在经商,可作为父亲,还是看得明白,他心中是有想法的,不管是在很早之前,往日本派人去探查,还是推动道士,和尚以及儒生们走出大明的国门,都是在彰显我大明的强大。”

  戚继光当时听得满心的诧异。

  在大明,谁不知道裕王殿下是一个喜欢经商的人。

  还有了一个在世财神的名号。

  可作为皇帝,突然告诉他,这些都是表象。

  裕王真正的目的,是想要让大明走出去,看看外面到底是什么样子。

  “我大明迟早要和日本打一场,朕现在需要你去重建镇海卫,守住那一片大明的门户,另外朕也在那个地方,重启了造船厂,目前虽然不如天津,但也足够你控制一片海域了。”

  话里话外,都在说明一件事,那就是镇海卫的权利,和其他三卫不同。

  他是可以控制一部分水军来作战的。

  “本来朕还想要把广海卫重新启用起来的,你也知道,那个地方已经没有必要重启了,只能等到我大明在两广变法卓有成效之后,才会有控制力延伸出去。”

  每一项布置,都有着往外扩张的意图。

  戚继光在离开京师的时候,是想要去往裕王府,询问一下看能不能拿到一些额外的粮饷出来。

  可惜的是。

  连裕王的面都没有见到。

  于是,不管是朱载坖也好,还是戚继光也好。

  在消息不对等的时候,做出来的决定,也相差甚远。

  只能说,在玩弄权谋这一块。

  在大明没有谁是他的对手,小试牛刀,就可以让一些人,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

  而且更关键的是。

  嘉靖对自己儿子说的话是真心话,对戚继光也没有欺骗的意思。

  “哎!现在身边连一个可以商量的人都没有。”

  不知不觉间,戚继光就说出了心里话。

  可在马车内的另外一人就不乐意了。

  “我不是人吗?”

  作为好友,也是一起进入军学院学习的人,汪道昆不忿地问道。

  他喜欢的明明是戏曲。

  最后却不知因为什么原因被录入了军学院学习。

  也是造化弄人。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