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新笔趣阁 >我的父亲是嘉靖 >第一百九十一章嘉靖的新发现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一百九十一章嘉靖的新发现

  两位朝中重臣,怀着沉重的心思,一路来到了御书房。

  本来嘉靖是喜欢在乾清宫办事的。

  可最近被后宫吵闹的没有办法,只能进了御书房。

  刚一进门,嘉靖就劈头盖脸地问道:“我大明为何没有收养弃婴的衙门?”

  在严嵩和陈经的耳中,这句话就很奇怪。

  现在正在打仗啊!

  不问军事,有耳不闻人心。

  反而问了一个不相干的问题。

  确实,在两位朝中大臣的眼里,这种事就是不相干。

  既不能给大明增加税收,也不能让大明百战百胜。

  不过,皇上问了,就必须要回答。

  “皇上,大明没有这个先例啊!”

  严嵩飞快地思索了一下,转而之后举起先例的大旗再说。

  “呵呵!先例?大宋的先例成不成?元朝的先例成不成?”

  被气笑了的嘉靖,没有一点好脸色。

  跟来的黄锦黄公公,心中暗道:果然,有公主在和没有公主在,皇上就是两副面孔。

  “圣贤书让你们为了天下百姓,可现在天下百姓们的女儿们,都快要死光了,都还一无所知,也拿不出半点有用的办法,朕看你们一个个地读书读傻了。”

  嘉靖抄起桌子上的一本书,啪的一下就砸在了严嵩的身上。

  现在嘉靖也知道节俭了。

  砸人的东西,通常都是摔不碎,还能够捡回来重复利用的。

  “朕若是不是被人提起,还一直被蒙在鼓里,都是朕的好大臣啊!能够青史留名的好事情是一件都不做,贪赃枉法的勾当却是见见都不落下。”

  面目狰狞,脸色难堪的嘉靖,恶狠狠地看着两人继续问道:“你们两人说说看,朕要你们这些大臣们到底有什么用?”

  诛心的话,一句句的出口。

  让严嵩和陈经也渐渐的变了脸色。

  越想越不是滋味。

  大明已经多少年过去了,怎么就没有人提起此事?

  难道读书人都是没良心的不成?

  “朕琢磨了一下,心痛啊!”

  嘉靖踱步上前,目光死死地盯着严嵩,最后又落在了陈经的身上。

  “你们知不知道,朕刚刚在御书房,后来又想到了什么?”

  事情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被嘉靖询问的两人,都低着脑袋,不断地思索着皇上到底想到了什么。

  按照刚刚皇上的问话,也算是有迹可循。

  陈经想到了给人养老的地方,这个大明已经有了,而且现在就在做,只是银子拨付的有点少,养济院的规模一直起不来。

  不过有总比没有好,这个可以不用考虑。

  那么还有什么是大明所没有的?

  一时之间,他还真就想不起来。

  旁边的严嵩也在想着这个问题,脑袋都快要冒烟了,突然他像是想到了什么,猛地地抬头,试探地问道:“凌烟阁?”

  嘉靖一怔,嘿嘿冷笑道:“原来你们都知道啊!”

  阴冷的声音,仿佛比大冬天的寒风还要让人哆嗦。

  严嵩啪的一下跪在地上,一句话也不敢多说。

  陈经心里还在疑惑凌烟阁有啥用的时候,见到内阁首辅已经跪下了,自己也有样学样的跪了下来。

  “西汉有麒麟阁,东汉有云台阁,大唐有凌烟阁,就连大宋也有昭勋阁,你们想一想,没有这些东西的朝代,存在了多久?”

  嘉靖一字一句地问道。

  随后仿佛说给别人听,又仿佛说给自己听一样。

  “两晋才一百五十年,多有战乱,南北朝也才一百六十九年,整个中原也不太平,隋三世而亡,元就更短了,才九十八年,连一百年都不到。”

  越说,嘉靖就越是感觉心里慌。

  大明到了他的手中,也已经快要二百年了。

  若不是他发现得及时,是不是大明也快要完了?

  本就有点迷信的嘉靖,越想越觉得有道理。

  “是不是有人盼着大明亡了,他们才高兴?”

  严嵩和陈经跪在地上冷汗淋漓。

  他们两人此刻到情愿是因为手下的人贪赃枉法,被皇上的锦衣卫给发现了,都不愿意被皇上诛心的话,一遍又一遍刺得遍体鳞伤。

  谁能想到,大明立国都这么多年了。

  还有这么大的坑,在等着他们。

  前面的那些浑蛋大臣们一个个的都不靠谱啊!

  这么大的事情,居然能够忘记?

  似乎,他们自己若不是皇上提醒,也不记得有这回事。

  嘉靖也没有想到,他的大明居然还有这种大事情没有解决,想到若不是自己的女儿来闹腾了一下。

  自己也一直都会忽略过去。

  突然觉得,自己的二儿子说的那句话,实在是太对了。

  女儿果然是父亲的小棉袄。

  这不!

  立刻就保暖上了。

  也不知道那个小兔崽子,在哪里学的这些话,听着还不错。

  “说话呀?都哑巴了?”

  嘉靖的心情其实已经好了一点,可依旧是面无表情。

  “臣立刻就去办这件事。”

  严嵩啥困难都不提。

  一口保证了下来。

  或许他还会因为此事,在史书上被人记上一笔呢。

  “臣也一样。”

  陈经此刻已经找不到其他的话来说。

  一个文臣,还是科举出身,连个像样的词都找不出来,也是难为他了。

  “收养弃婴的这件事,你们就不要去办了,朕已经交给了公主她们。”

  自己是在女儿们的面前丢了脸。

  可嘉靖此时突然觉得没什么了。

  女儿们想要做点事情,也由着她们好了,有善心总是好事情,还可以转移一下后宫里嫔妃和皇后们的矛盾关系。

  一举好几得。

  简直完美。

  “臣,记下了。”

  两人异口同声地回答道。

  “回去你们好好地想一想,这件事情到底该怎么做,好了,朕乏了。”

  挥了挥手,嘉靖发了一通脾气。

  也感到了一阵疲惫。

  当时的他,情绪还是激动了一些。

  “臣,告退”

  随着御书房的门再次被关上。

  站在门外面的严嵩和陈经,对视了一眼,都从各自的眼中看到了一阵庆幸。

  皇上不再动不动就杀头。

  他们这些做臣子的,也就有了做事的底气。

  毕竟,做得多,错得多。

  谁能保证自己一定不会出错,若是皇上看你不爽了,那就是取死之道。

  “严阁老,共勉之。”

  “别,你还是好好的查一下,你的修路工程,有没有人上下其手吧,这次皇上没有提起,你我不能当做不会发生。”

  都是从底层上来了。

  谁还不了解下面的人的做事方法?

  严嵩的话,把陈经说得哑口无言。

  两人沉默地快步走出了皇宫。

  事情还很多。

  谁也闲不下来。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