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新笔趣阁 >我的父亲是嘉靖 >第三百三十一章就是给一些人一点惊喜!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三百三十一章就是给一些人一点惊喜!

  对于吴承恩的想法,朱载坖不是很在意。

  能够帮助一下,这种很有才华,但却被科举耽搁了的人才,他是很有兴趣拉一把的。

  当然,前提是人品要过关。

  不然那就一直落魄下去吧。

  他可不想,一把拉起来此人,最后还沾染一身的臭味,跟着一起流传后世。

  转眼就到了九月中旬。

  夏日的炎热,已经到了尾声,可京城依旧人潮汹涌。

  特别是新成立的一个衙门,叫做募兵司的地方。

  为的就是招募新兵,充斥大明四卫。

  现在,穷苦人家,多子多孙的人,最好的选择就是然给自己加的孩子去当兵,虽然有可能战死。

  可也是一个出路。

  最少也能够减少家庭的开支,运气好的话,混个一官半职,也算是祖坟冒青烟了。

  “殿下,咱们的产业,现在已经快要入不敷出了,需不需要暂停一些演道院的研究?或者挪用一点医院的收入?”

  忙的焦头烂额的刘敬堂,匆匆忙忙的跑了进来。

  别看他只是管着学院的事情。

  可一些产业的收入和支出,也是需要他过一下手的。

  学院里的学生,也是需要实习一下自己的所学,刚好可以利用一下。

  然而,最近朱载坖一下子调动了那么多的银子,现银的流通,一下子就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

  “搏戏楼的利润,也支撑不住了吗?”

  朱载坖有想过,现银一点抽取过多的话,他的那些产业,给工人们开工资,都会很成问题。

  原本想着还能够支撑一段时间。

  “产业也是需要扩张的,那些刚刚扩张,还没有产生利润的产业也是不少,若是殿下能够停下修路,但只这一项,就足以满足这一次重启四卫的钱粮了。”

  修路一直都在继续。

  不但朱载坖在修,朝廷也在修。

  所有人都看到了修路带来的好处,现在就连城门处的入城费,都开始免除了。

  曾经在朝堂上,商讨了那么久,大臣们都是顾左右而言他。

  可在见到真实的好处之后,不用朱载坖再提,都在内阁的会议之中,全票通过了,皇帝只需要签字,盖章就行。

  当然,这些嘉靖已经做了。

  “修路不能停啊!本殿下修的是州府之间的官道,架设的是那种宽阔的大河桥梁,可那些官员士绅们也没有闲着,本殿下若是收手,这些人就得上裕王府来兴师问罪了。”

  想想那中场面。

  朱载坖就不寒而栗,虽然他不怕,可如今箭在弦上,想要撤都撤不下来。

  “那就只能暂缓一下重启四卫了,殿下,小的是这样想的,咱们不用一次性全面铺开,可以一个卫一个卫的重建,这样对现银需求的压力,也会减少到最低。”

  折中的办法,不是不行。

  问题只在于,如今的大明,等不起了。

  想要沿海风平浪静,就得有绝对的武力来镇守,不然出海捕鱼都是个很大的问题,在粮食产量还没有巨大提升的时候。

  海产品,就是最好的食物补充来源。

  “现在钱庄里的银子,有多少?”

  朱载坖思考了一下,还是决定向自己的钱庄借钱了。

  “京城钱庄有三千万两闲人,天津钱庄的数目少了一点,还有大同的,总共算下来,最少都在一个亿的总数。”

  钱庄的银子很多,可都不是自己的,随时都有人前去兑换。

  一旦兑换不出银子,就会发生天大的祸事。

  “这么多银子?”

  对钱庄,朱载坖都没有怎么关注过,不讲究技术,只需要扩张到每一个县城。

  而且业务还很简单,目前只有存储和异地取银两个选项。

  收取一点手续费,来维持整个钱庄的支出。

  “这样,你去给所有钱庄的管事们通知一下,就说从现在开始,存进钱庄的银子,每年有百分之一利钱可以收取,贷款的只收取百分之二的利率。”

  相信,从现在开始,他的钱庄,迅速就会成为大明最厉害的那一个钱庄。

  而那些小钱庄,迎接他们的命运在,只有被收购,或者倒闭一条路可以走。

  “殿下,这样一来,咱们每个月需要支付的银子可是不少了,而百姓们只存钱,不花钱,大明的税收都会成问题。”

  刘敬堂吓了一跳。

  钱庄存钱,从来都是存钱的人,给钱庄存放费用,那曾听你说过,要给储户们分银子的道理。

  “不然怎么办?重启四卫的银子,你来出?”

  朱载坖白了他一眼。

  目前的困局,只能这么办。

  至于百姓们只会存钱,不再花钱,怎么可能?

  材米有盐真的不要钱的吗?

  该花钱的时候,还是会花,最多就是花钱时,更加谨慎一点罢了。

  “还有,让铸造筹码的工匠们,多制作一些筹码,本殿下需要这些筹码来代替银子的作用发粮饷。”

  双管齐下,才能够迅速地办成这件事情。

  不然,拖的时间越久,花费就越多。

  就和做工程一样。

  对于用筹码,代替银子这件事情,刘敬堂没有异议。

  本身在许多地方,筹码就要比银子好使。

  看着好看,使用起来也很方便。

  就是流通的数量太少了一点,现在裕王加大了生产数量,足以解决银子不足,流通困难等问题。

  “殿下,小的这就去办。”

  “嗯,速度快一点,也可以让李攀龙联系报纸,写一篇文章,刊登出去让所有人都知道这件事情。”

  朱载坖最后又补充了一句。

  总结起来就一句话,本殿下等着用银子,这件事必须从速办理。

  时过不久。

  朱载坖的这一办法,就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每一个士绅,每一家商户,都对于这种存钱给银子,给利息的做法感到费解。

  一时之间。

  现实并没有像朱载坖预料的那样,有着很多人来存钱。

  反而是取钱的人,络绎不绝。

  生怕慢了一步,自己的那点散碎银子,就会不见了。

  在不了解情况的时候,百姓们的谨慎态度,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不去惦记那点利息,反而是怕自己的本金,突然就没了。

  挤兑风波,来得很是突然。

  让朱载坖莫名其妙地多收了一次手续费。

  “殿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着急慌忙的陆绎,后知后觉地跑了进来。

  他们家在钱庄里面存着的银子不少,若是全部取出来的话,不用想,京城内的钱庄,肯定是要空下一大半。

  “没什么,就是给一些人一点惊喜!”

  朱载坖不以为意,反正银子就在那里,他还没有来得及开始借贷环节,完全不怕人挤兑。

  “这哪是惊喜,分明是惊吓好吗?”

  苦着脸,陆绎说道。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