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新笔趣阁 >我的父亲是嘉靖 >第二百六十九章这是要闹那样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二百六十九章这是要闹那样

  难题对高忠来说确实很难。

  手心手背都是肉。

  大义灭亲,并不是任何人都做得出来的。

  被押送到了顺天府衙门的牢房里之后,高忠就消停了下来。

  整理了一下仪容,就盘膝坐下低着头,看不清脸上的表情。

  高忠被抓,第一个来看他的人就是夏言。

  陪同而来的还有顺天府的府尹郭朴。

  “明知道医院的规矩,还要硬来,心里委屈了,想要避一避风头,也不需要这么做吧?”

  尽管夏言并不知道整件事情的经过。

  可做过内阁首辅的人,哪有一个简单的。

  “我来的时候,特意经过了你们家,高府已经被锦衣卫给围上了,老夫等到锦衣卫撤了之后,进去询问了一番,只抓走了几个在锦衣卫当差的小辈们,其他人都没事。”

  锦衣卫抓锦衣卫的人,在大明并不常见。

  高忠是因为扰乱医院正常秩序被送进来的,不是什么多大的罪名。

  要不然,郭朴也不敢轻易地放人进来,还一路上陪同着。

  可在听说了高府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心中就是感觉不妙了。

  早知如此,说什么他都要去衙门外面体察一下民情。

  一直低着头的高忠,突然抬起了脑袋,两行清泪顺着脸颊滚落。

  嘴巴动了动,随后起身,向着皇宫的方向,跪下磕了几个响头。

  “谢皇上恩典。”

  夏言动容。

  如今的大明律,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要怎样去维护,所以对高忠的行为,夏言很是认可。

  他能够安安稳稳地退下来。

  都是他运气好,赶上了好时候。

  不然单凭他们家里人做些的一些事情,少不得要被送去劳改一番不可。

  “哎!子女有子女们的福分,咱们呀,已经管不了了。”

  夏言的年纪很大了,也没有几年好活的了,但能够看到大明的新变化,心里说不清道不明的感受更多一点。

  是嫉妒严嵩的命好。

  还是埋怨自己曾经没有看到皇上要变法的决心?

  高忠眼神微动,此时进了一趟牢狱,他也想明白了。

  自己的儿子很聪明,知道维护他这个老父亲的脸面了,自己又怎么可能,一直要求儿子走他安排的路子。

  或许演道院真的是一个好去处。

  就是太辛苦了一些。

  “哎!”

  一声长叹,高忠的眉毛都蹙到了一起。

  “有酒吗?咱们喝一杯。”

  “来得匆忙,没有带上。”

  夏言无奈道。

  “若是两位不嫌弃的话,本官那里还有一瓶好酒。”

  郭朴突然说道。

  他和严嵩做官的路子都差不多,青词写得不错,一开始就做了礼部右侍郎,入直西苑,特加太子少保,本来是有机会做吏部尚书的。

  可惜张璧人家一直做得不错。

  刚好顺天府的府尹有了空缺,要不然还是侍郎一个。

  当然,不是任何一个写青词的人,都是不学无术。

  郭朴能够被任命为顺天府府尹,就是因为人家的本事,能够胜任这份官职。

  此时只是随意地听了几句,就明白了皇上的心意。

  圣眷未衰。

  至于更隐秘的东西,还是不要听得好,也刚好能够躲避过去。

  等到郭朴走后,高忠才道:“此人是个大才,若是有机会的话,入内阁也不是问题。”

  “哈哈,高兄可是很少夸人的。”

  苍老的夏言,大笑了起来。

  “咱家只说事实,出去之后,你是要去医院疗养的,顺便给我那个不成器的儿子带一句话,就说,就说想什么,就去做什么吧。”

  “你呀,早该如此了,演道院是什么地方?里面的人才,可是比状元郎都稀缺,就你还看不上。”

  “只是不想他太过辛苦。”

  “你就是操心太多,才被人有机可乘,我说得可对。”

  两人闲聊着,最后夏言忧心忡忡地看向了南边。

  对阴谋诡计很是了解的夏言,尽管已经不在朝堂上了,可某些东西,看一眼也是一目了然的。

  “那些人,已经错过了朝廷给出的机会了。”

  同样的判断。

  夏言看得出来,一直在朝堂上的严嵩自然也看得明白。

  一直在文渊阁等候的严嵩,终于等来了皇上的召见。

  到了之后,才发现乾清宫内,还有兵部尚书刘天和。

  被晒了很久的刘天和,似乎没有想着重新变白的意思,黝黑的脸庞上,连胡须都被修剪得和包拯差不多。

  若是换成大理寺卿的话。

  额头上再有一个月牙标记,就很有意思了。

  君臣见礼之后,各安其坐。

  “官员储备还有多少?”

  嘉靖问道,随即想了想又道:“侍读学士就不要算在里面了。”

  关于侍读学士,严嵩恨不得把这些人的皮都扒了。

  都是些什么玩意。

  好好地讲学就成,偏要嘴贱,好吧。

  现在皇上不需要这些人给讲学了,连这个衙门都撤了,往后也就不会再有帝师这一职务了。

  “算上今年开了四次的恩科,共有七百八十八人闲置。”

  严嵩立刻说道。

  这些数据都在心里记着呢。

  南边是个身情况,他每一天都有关注,跑了一批,抓了一批,换上了一些新人,又犯了错误,还抓了一批。

  能够积攒下七百多人,已经很不错了。

  “不够,你们兵部年纪大了一点,不适合再做将官的人有多少?”

  嘉靖扭头看向兵部尚书刘天和问道。

  “回皇上,军改之后,现在军队焕然一新,实在是没人了。”

  现在军队里面,正在普及识字,自己用人都捉襟见肘的,那还能分出去一些?

  “你们有没有办法,可以快速地填充官员空缺?”

  严嵩脑海里想着自己儿子给他出的主意。

  那就是从当地品德不错的胥吏当中,挑选官员来任免,不但对当地的情况了解,业务水平也不会太差。

  唯一比较麻烦的地方就是,会让整个大明的读书人,产生厌恶的情绪。

  “臣觉得,可以暂时从学院当中挑选合适的人才,实在不行,那些工厂之中的大小主管,也不是不可以。”

  突然,刘天和侃侃而谈道。

  严嵩觉得,自己已经够疯狂了,没想到有人比他还要疯狂。

  这是要闹那样?

  嘉靖眼睛一亮,是个好主意,可工厂之中的大小主管走了,工厂的运作又该怎么办?

  “可缺口依旧很大,还有没有要补充的?”

  有时候嘉靖都在想,若是大明到处都是读书人,是不是这件事情,会很容易解决?

  自己也就不用时刻受到官员们辞官的威胁了?

  只要有点贪赃枉法的,就给他送到工地上去,徭役没有了,这些人就是替代的消耗品,最重要的是只管饭,工钱还免费。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