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新笔趣阁 >我的父亲是嘉靖 >第二百三十八章严嵩的新操作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二百三十八章严嵩的新操作

  内阁开会的地方,选的是一处新的地址。

  由裕王手下的一支施工队建造,朝堂上的大臣们,似乎很是信不过工部自己建造的工程也算是一桩奇闻。

  因为这件事,还上了一期的报纸。

  说什么的都有。

  就连民间都开始利于行一句话,那就是工部造的桥,连衙门的人都不敢走。

  虽然是夸张了些。

  但谁让工部做的工程,在以前人们的印象之中,拉胯的可以呢?

  “今日的内阁议题是,工部尚书位置悬空的事情,诸位有什么好人选,都可以提出来。”

  严嵩坐在首位,目光扫视全场。

  底下坐着的礼部,吏部,工部的大臣们,立刻就窃窃私语了起来。

  “本阁老也不想诸位伤了和气,到时候会选择不记名投票的方式,来从你们的提名中,选出票数最大的一位。”

  简单地说,今日的工部尚书,只能全凭天意。

  而这种办法,实际上还是严世蕃告诉他的,严世蕃则是学的裕王殿下,在选择工厂和工坊等产业之中,各个大小主管的方法。

  只要做好记录。

  完全不需要自己费心思。

  不但简单,还很实用。

  更不用因为自己的喜好问题,而错过了有本事的人。

  严嵩觉得,工部如今是一个吃力不要好的衙门,自己选的人,万一出了问题,自己也会跟着倒霉。

  可要是一群人选出来的。

  那就所有人分摊风险。

  于是随着严嵩的放权,底下正小声讨论的人,先是一静,接着声音就大了几分。

  严嵩看向了身边立着的巨大詹希元计时器,接着道:“给你们半个时辰的时间,想好了之后,可以把名字记录在你们面前小桌上的纸张上折好。”

  众人此时也终于知道,眼前的炭笔和巴掌大的纸张,到底是做什么用的了。

  想着往后工部尚书的任职,以他们的一票。

  所有人都有种莫名的期待。

  全新的选官方式。

  似乎一切都在看命,可以看作是一场另类的科举。

  不同的是,一个选进士,一个选官。

  一个还可以凭借才华,另一个则是要凭借运气了。

  或许以后,会有人在选票上做手脚。

  但目前来说,人们还没有找到做手脚的方法,一切都是临时起意,根本就没有给他们太多的机会。

  在计时器的钟声敲响之后。

  人们才开始在纸片上,写上自己认可的名字。

  一刻钟后。

  就有人鱼贯而入,看身上的官府,明显刑部的人也参加了,只是没有参加投票,而是在维持秩序。

  很快所有人折起来的纸片,都被装进了一个盒子里,摆在了最前方的桌子上。

  “去个人在大街上,找三个识字地前来读票。”

  既然一切都要凭运气,那么这种事情就做到底。

  自己安排人,肯定是有人不服气。

  那么随便找抓三个不相干的,想必就很能让人信服了吧?

  一个可能念错人名字。

  三个人总不能一起错吧?

  今日意外连连,让与会的所有人,都在目瞪口呆中,完成了对工部尚书的选择。

  内阁的做法,可以说开了官场选官的先河。

  消息被传出去的时候,知道的所有人都是一阵哗然。

  “严嵩的手笔是真的大,这样也敢玩?”

  朱载坖听闻之后,连最喜欢的冰淇淋都放下了。

  “谁说不是呢,现在许多报纸都在为了此事加刊,殿下,他们抄袭咱们的做法,会不会对工坊和工厂有影响?”

  刘敬堂问道。

  “影响是有的,或许这些大小主管,也觉得自己大小是个官了。”

  说完,连朱载坖都开始了哈哈大笑。

  他选择大小主管,是为了图省事。

  没想到如今的大明,选官也可以如此,真是长见识了。

  “对了当时得票最多的几人是谁?最终选上的那人又是谁?”

  朱载坖突然好奇地问道。

  “一共有三人,分别是周用,王以旂和文明。”

  “文明?”

  听到一个很奇怪的名字,让朱载坖都是一怔,刘敬堂却没有觉得有什么奇怪的地方。

  “是文明,不过最终选中的是王以旂。”

  “此人什么来头?”

  “应天府江宁县(今江苏南京)人,祖籍吴县(今属江苏),正德六年(1511)进士,任上高知县的时候,有过剿匪的经历,宁王谋反的时候,此人有功,后来还抄家宁王的同党镇守太监刘璟,再后来还总理河漕,功绩很高的。”

  刘敬堂娓娓道来,如数家珍。

  朱载坖一开始还以为此人是一名儒将,没想到人家也是懂水利的。

  这样看来,选出来的官员,水平应该还可以。

  “知道严嵩为何要这样做吗?”

  没有纠结,王以旂到底能不能做好工部尚书的职位,他只是好奇,一向把权利看得很重的严嵩,为何这一次舍得放权了。

  任何事情都有第一次。

  一旦形成惯例,那么内阁首辅的权利,就要进行大幅度的缩减了。

  “据说是为了不让自己的儿子严世蕃,坐上工部尚书的位子,也不知真假,反正外面是这么传开的。”

  有人想要做官,但有的人,就是不想做官。

  世间的事情,真的很有意思。

  “有趣。”

  朱载坖轻笑道。

  他有点想要再见一面这个严世蕃了。

  这种事情,严嵩肯定是想不到的,也只有严世蕃的话,严嵩才听得进去。

  “不知道,严世蕃有没有在京师,你吩咐下去,就说本殿下想要让他请一顿茶水。”

  身旁伺候着的滕祥,立刻应下,转身就出去安排了。

  而同样的事情,嘉靖听闻之后,也是哭笑不得。

  他还想着,严嵩会用怎样的手段来任选贤能的,没想到一切都靠投票。

  “这个严嵩,有个好儿子啊!”

  嘉靖也一眼就看出,这种新奇的手段,绝对不是严嵩这样的人,想得出来的。

  “朕更想用此人来做事了。”

  若是严嵩知道,自己的做法,反而引起了皇上更大的兴趣,怕是死的心都有了。

  嘉靖正开心着,突然就看到一份密折,脸色瞬间就拉垮了下来。

  密折是兵部送过来的。

  用的是五百里加急。

  “锦衣卫沈炼,带了一个陌生人,需要军队护送?”

  嘉靖一时间判断不出来,其中到底隐藏着什么。

  起身在屋子里来回转了好几圈。

  “锦衣卫有没有消息传来?算了,去把陆炳给朕叫来。”

  发生了这样的事情,锦衣卫居然敢隐瞒不报。

  嘉靖不能不懂多想一层。

  “皇上,锦衣卫在很早之前,就因为此事,有过备案的。”

  在出门之前,黄锦小心翼翼地一醒了一句。

  “有吗?”

  嘉靖一愣,问道。

  “在半年前。”

  不是黄锦的记忆力好,而是嘉靖需要考虑的事情太多了点,这样的小事情,根本就不值得他记住。

  所以在某些时候,就要有人提醒了。

  “是吗?”

  嘉靖怀疑了一下又道:“把这份锦衣卫的奏疏,给朕找出来看看。”


『点此报错』 『加入书签』